同仇敵愾-同仇敵愾的故事-同仇敵愾的寓意-同仇敵愾的意思
時間:
小龍
成語
【簡拼】tcdk
【近義詞】同仇敵慨
【反義詞】賣國求榮、屈膝投降
【感情色彩】褒義詞
【成語結構】復句式
【成語解釋】同仇:共同對敵;敵:對抗,抵拒;愾:憤怒。指全體一致痛恨敵人。
【成語出處】《詩經?秦風?無衣》:“與子同仇。”先秦?左丘明《左傳?文公四年》:“諸侯敵王所愾。”
【成語用法】復句式;作謂語、分句;含褒義
【例子】因為讀者大眾的對于某一作者,是未必和“批評”或“批判”者同仇敵愾的。(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五論“文人相輕”―明術)
【英文翻譯】share a bitter hatred of enemy <a common danger causes common action; with bitter hatred against the common enemy>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流傳一首歌謠,歌詞大意是:國王興兵打仗,快把刀槍修好,我與你共同對付仇敵。公元前623年,衛國的寧俞出使魯國,魯文王設宴招待他,并讓樂工演唱周天子酬謝諸侯的《湛露》和《彤弓》以表示愿意結盟共同對付外敵。
【產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