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憤忘食-發憤忘食的故事-發憤忘食的寓意-發憤忘食的意思
時間:
小龍
成語
【簡拼】ffws
【近義詞】廢寢忘食
【反義詞】游手好閑
【感情色彩】褒義詞
【成語結構】偏正式
【成語解釋】努力學習或工作,連吃飯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奮。
【成語出處】先秦?孔子《論語?述而》:“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成語用法】偏正式;作補語、定語;形容十分勤奮
【例子】既這樣發憤忘食起來,也好,就由你去。(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四回)
【英文翻譯】be so absorbed in one's work or study as to forget one's meals <work or study so hard as to forget to eat>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孔子帶領學生周游列國講學,來到楚國葉邑,葉公沈諸梁接待了他,他對孔子不怎么了解,就悄悄地問子路,子路一時不知怎么回答他。孔子事后得知就對子路說以后就說:“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產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生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