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絕如縷-不絕如縷的故事-不絕如縷的寓意-不絕如縷的意思
時間:
小龍
成語
【拼音】bù jué rú lǚ
【簡拼】bjrl
【近義詞】危如累卵、岌岌可危
【反義詞】牢不可破、安如泰山
【感情色彩】褒義詞
【成語結(jié)構(gòu)】補(bǔ)充式
【成語解釋】絕:斷;縷:細(xì)線。多形容局面危急或聲音、氣息等低沉微弱、時斷時續(xù)。
【成語出處】宋?蘇軾《前赤壁賦》:“馀音裊裊,不絕如縷。”
【成語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用于聲音、書信、情緒等
【例子】音樂會上,演員的歌聲不絕如縷。
【英文翻譯】almost extinct <very precarious like a thread going to break>
【謎語】春蠶到死絲方盡
【成語正音】縷,不能讀作“l(fā)óu”。
【成語辯形】絕,不能寫作“決”。
【產(chǎn)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