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汲烧Z知識積累
3、安土重還:安于本鄉本土,不愿輕易遷移。重,看得很重。
4、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饑餓的悲慘遭情景。嗷嗷,哀號聲;哺,喂食。
5、篳(bì)路藍縷:駕著柴車,穿著破舊的衣服去開辟山林。篳路,柴車。藍縷,破衣服。形容創作的艱苦。
6、抱殘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進。
7、白駒過隙:比喻時間過得很快,就駿馬在細小的縫隙前飛快地越過一樣。白駒,駿馬。
8、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驚慌。
9、杯水車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車著了火的柴。比喻無濟于事。
10、別無長(cháng)物:沒有多余的東西。形容窮困或儉樸。
11、不足掛齒:不值得一提。謙虛說法。
12、不足為訓:不值得很為效法的準則。訓,準則。
13、不可理喻:沒法跟他講道理。形容蠻橫或固執。比喻,使明白。
14、不脛而走:比喻消息傳得很快。脛,小腿。
15、不負眾望:不能使群眾信服。孚,使人信服。
16、不為(wéi)已甚:指對人的'責備或處罰適可而止。已甚,過分。
17、不即不離:不接近也不疏遠。即,接近。
18、不卑不亢:對待人有恰當的分寸,既不低聲下氣,了不傲慢自大。卑,低下;亢,高。
19、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沒出息。稂、莠,田里的野草。
20、不落窠臼:比喻有獨創風格,不落舊套。
高中常見成語積累及解釋
1、過猶不及:“猶,如同。事情做得過火了,就跟做得不夠一樣,都是不好的。不要錯誤地理解為做得太不夠了。
2、窮形盡相:形容盡致的意思,指文章的細膩生動。不要把它誤解成原形畢露。
3、數典忘祖:典,典籍,指古代的禮制、歷史。數典忘祖比喻忘本?,F也用來比喻對本國歷史無知。
4、鹿死誰手:鹿,原比喻政權,后亦比喻爭逐的對象。鹿死誰手原指誰獲得政權,后泛指誰獲得勝利。
5、爐火純青:純,純粹。道家煉丹,爐中的火焰由紅色轉成青色時即為火候到家。比喻功夫達到純熟、完美的'境界。注意本詞語用的對象。
6、在劫難逃:舊時迷信的人認為命里注定要遭受的災難是無法逃脫的。現有時也用來指某種災害不可避免。
7、指手畫腳:指說話時做出各種動作。形容說話時放肆或得意忘形。
8、振聾發聵:聵:天生耳聾,引伸為不明事理。聲音很大,使耳聾的人也聽得見。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們清醒過來。
9、昭然若揭:昭然:明顯、顯著的樣子;揭:原意為高舉,現也指揭開。形容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
10、字斟句酌:斟、酌:反復考慮。指寫文章或說話時慎重細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11、正本清源:正本:從根本上整頓;清源:從源頭上清理。從根本上整頓,從源頭上清理。比喻從根本上加以整頓清理。
12、戰戰兢兢:戰戰:恐懼的樣子;兢兢:小心謹慎的樣子。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發抖的樣子。也形容小心謹慎的樣子。
13、鐘靈毓秀:鐘:凝聚,集中;毓:養育。凝聚了天地間的靈氣,孕育著優秀的人物。指山川秀美,人才輩出。
14、炙手可熱:手摸上去感到熱得燙人。比喻權勢大,氣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15、置之度外:度:考慮。放在考慮之外。指不把個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來自寓言故事的成語
守株待兔:守是守候、等候的意思,“株”是指露在地面上的樹木的根和莖。這個成語的意思是:守候在樹旁,等著撿撞死的兔子。比喻不主動地努力,存著僥幸的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獲。
邯鄲學步:故事出自《莊子·秋水》。成語“邯鄲學步”,比喻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的優點和本領也丟掉。
·邯鄲學步:比喻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的優點和本領也丟掉。
·狐假虎威:狐貍假借老虎的威勢。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百發百中:形容射箭或打槍準確,每次都命中目標。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捕風捉影:風和影子都是抓不著的。比喻說話做事絲毫沒有事實根據。
·杞人憂天:杞國有個人怕天塌下來。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的憂慮和擔心。
·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塊天。比喻見識狹窄的人。
·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杯弓蛇影:將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誤認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懼。
·鄭人買履:用來諷刺只信教條,不顧實際的人。
·不合時宜:不適合時代形勢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習尚。
·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圖不經過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僥幸心理。現也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
·愚公移山:比喻堅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堅定不移地進行斗爭。
·曲突徙薪:把煙囪改建成彎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災禍。
·拋磚引玉:拋出磚去,引回玉來。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見或作品引出別人更好的意見或好作品。
·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后抵觸。
·濫竽充數:比喻無本領的冒充有本領,次貨冒充好貨。
·刻舟求劍:比喻不懂事物已發展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問題。
·葉公好龍:比喻口頭上說愛好某事物,實際上并不真愛好。
·亡羊補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后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畫蛇添足:畫蛇時給蛇添上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
·掩耳盜鈴:偷鈴鐺怕別人聽見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騙己,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
·買櫝還珠:買下木匣,退還了珍珠。比喻沒有眼力,取舍不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