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行讀書筆記3000字
白夜行讀書筆記3000字篇1
這本書在各大售書網站上的排名一度很高,但真正讓我買,是因為學生的推薦。他說:老師,你去看吧,真可好看了。我問他講什么的,他卻告訴我:不能劇透。出于好奇和相對學生有更多的了解,我開始讀這本書。
結果,這一開始,就停不下來了。小說環環相扣,引人入勝。每一章引入幾個新人物,并從新人物的視角敘述新事件。看似不相關,卻慢慢發現總是有著蛛絲馬跡的關聯。
本書從一起殺人案開始,這兇手一找就是19年,這期間警署放棄了,辦案的警察也退休了。但是好在這位退休的警察沒有放棄,而且這期間也一直有這樣那樣的人離奇死去。當小說所有的事都與書中有修養、有學識、從小就是同齡人中佼佼者的女主角有關的時候。說真的,我開始懷疑她了,但是結果卻不僅僅是她,還有開篇拿起殺人案受害者的兒子。
本書一直到最后,就要揭露所有真相的時候,男主人公卻為了保護女主人公而選擇了自殺。一邊是多次殺人的罪,一邊是承擔父親罪行后對女主人公的愛。整本書都在明暗、正邪、黑白的對比中完成,引人對現代社會、對人性的思考。
真是書中經典!
白夜行讀書筆記3000字篇2
一口氣讀完了,可以說是我第一次讀這種懸疑類型的小說,讀完還意猶未盡,馬上找出東野的《嫌疑人x的獻身》來讀。終于理解為什么東野的書會大賣了,直擊人的罪惡,讓人看到了血淋淋的人性。
讀完這本書,心里確實會有點發毛,昨晚跑步的時候,再回想起這本書,從已知的后文再去推演前文的種種細節,再把整個案件縷一遍,確實讓人驚嘆,十九年的懸案破了,人性的丑陋也揭破了。
許多罪犯的犯罪根源都來自童年時期的陰影,這在東野的許多小說里都有體現,比如我剛看完的《惡意》則是童年時母親行為舉止潛移默化之影響。說回這本書,《白夜行》的童年時期涉及到性亂x、戀童癖,這些原本的受害者反過來又成為加害者,而原本受害者所受的痛苦也并沒有成為加害者而減輕,反而越來越重,越來越重,直至不堪重負。
書中還提到了一種之前沒有想像過的共生關系,其緊密程度甚至超過了情侶關系,情侶關系可能帶有占有的性質,但這種共生關系超過父母的愛,超過情人的愛,兩人既可以有性關系,同時也可以看著彼此有各自的愛人,各自的生活。而百度百科的解讀則是一對彼此相愛的男女,為擺脫嫌疑迫不得已形同陌路人,看起來更具悲劇色彩。
但我總覺得這樣解讀太過表面,仔細想想,我更愿意理解為共生關系,超過愛情。像白夜里行走,永遠沒有天明,但互為彼此的太陽。這種特定的關系只在極端的情況下才會產生,就文中而言,兩人在共同犯罪和逃脫犯罪的過程中才會產生,而且一旦產生,將是一輩子的關系,可以說是相互取暖,但在某種情況下也是相互拖累。在本書中有三對這種關系的人,而這三對這種關系的人,他們有相同的交點,就是桐原。
在永遠沒有天明的白夜里行走,注定是悲劇,他們內心的痛苦時時在折磨著他們,多活的每一天都是賺到的,所以他們才能那么冷酷無情,用盡手段。想想也是可怕,如果生活中遇到這種人,除了敬而遠之還能做什么,只不過在天眼系統這么發達的今天,但愿這種人越來越少。
這幾天看東野的書,總是讓我想到前段時間剛破獲的28年前的白銀殺人案,這些年來兇手、受害者家人、探案人員、白銀市民都受了多少折磨啊,時空在兇手殺人并試圖掩蓋事實的那一刻便被扭曲了,讓周邊的所有人都陷入漩渦,不管有關無關,由于人類世界的輿論和法律有別于動物世界與戰爭時期的冷酷無情,一旦這種事情的發生,會讓周遭的人無一幸免而被扭曲變形。
另外,如果我是兇手,我情愿第一時間投案自首,接受法律和輿論的制裁,也不去忍受這么多年的痛苦,面對我的,可能是死刑,也可能是失去自由,但至少我的內心得到解脫。
但我支持《嫌疑人x的獻身》里湯川和石神所持的觀點,殺人是下下策。
白夜行讀書筆記3000字篇3
這本書是我昨天晚上看到凌晨將近五點看完的一本書,也是我記錄中的第75本書。
這本書極富盛名,名叫《白夜行》。
毫不夸張的說,這本書帶給我的震撼甚至超過了《追風箏的人》。看到最后,故事漸漸明朗的時候,我才明白這本書為什么叫白夜行。年幼的桐原亮司在母親與家里的雇員翻云覆雨的時候偷偷的跑到那棟破敗的大樓里去玩,卻無意間撞到了父親正在對自己的朋友雪穗干著禽獸行徑……我不知道那一幕景象帶給桐原的是怎樣的傷害,但是當我得知他親手用自己心愛的剪刀殺死父親的時候卻沒有絲毫意外。
雪穗美麗優雅,但卻會給人一種不舒服的感覺,大部分人在看到她的第一眼的時候都會被她的美貌和教養所折服,但是也有人能看出她眼底極力隱藏的戒備。童年痛苦不堪的回憶深深的刻在她的骨子里,她無法忘記也不愿意忘記…她用盡所有辦法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阻擋她計劃的人都會被她毫不留情的處理掉,不管這個人是自己的母親,是自己的養母還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自那以后雪穗與桐原就像是槍蝦和蝦虎魚一樣共生,他們為彼此做事,為對方掃清道路,犯下滔天大錯也毫不在意。
桐原亮司是走在白夜里的人,他一輩子也見不得光。
總有一種感覺,當雪穗很老的時候可能是一個慈眉善目的老太太,一把年紀卻依然很有氣質,待人處事都極為和善,深得大家喜歡,但她終將孤獨,祥和而孤獨。
白夜行讀書筆記3000字篇4
終于讀完這本,差點嚇得我要做噩夢。東野的腦洞大得令人驚嘆,對人性的刻畫細致得讓人壓抑。說實話,這本書的前一大半都看得讓我煩躁,幾乎每一章都會出現新的人物,而彼此之間還未聯系起來,謎團層層迭起,中間還會有很多為最后揭露真相埋下的伏筆和線索,人物的內心和一些肢體動作刻畫頗為細致,但大概是內心急于知道真相,總覺得過于冗長。在后半段,真相昭然若揭,還是有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朦朧感,這種感覺也持續到最后,這大概也是作者想要的?故事內容本身大概是無可挑剔的,看起來毫無關聯的人和事,到最后都巧妙的聯系起來,讓人有“原來如此”的感受。
“雪穗從不以真面目示人,亮司則至今仍在黑暗的通風管中徘徊”,這句話是對整個故事的總結吧,但我覺得內心很難過,不知道一個作家要經歷什么,才能對人性的丑惡刻畫到這種程度。亮司尚且存愛,守護最后的友人,守護最后的愛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而對于雪穗,她懂自己行走在黑夜的痛苦,也深知亮司是她唯一的光,卻依然可以絕情如此。我不禁要問,如果一個人毫無感情,不擁有真正的家人朋友或愛人,那支撐她活下去的理由,究竟是什么?
雖然這本書是很多人推薦的,但是我還是更喜歡嫌疑人X,人物更簡潔,節奏更明快,結果更加意想不到。
白夜行讀書筆記3000字篇5
《白夜行》是東野圭吾先生的一本力作,曾獲得周刊文推理小說榜年度第一名,這本書之所以能獲得如此好成績,全書的結構、內容的撲朔和人物的矛盾性起了主要作用,下面我來寫寫我的感想。
這本書的兩位主人公分別名為唐澤雪穗和桐原亮司,少時他們是一對好伙伴,在故事正式開始后,他們只能以一種類似于“共生”的關系相互依存了二三十年,直到桐原亮司被抓獲。這種共生的關系根本在于兩者的互相幫助,免于災禍。故事的導火索為桐原為了保護唐澤而殺死自己的父親,由于害怕兩人開始互相“照明”(正如唐澤所言:“我的天空里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并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事件,如藤子被襲、代碼盜竊、高宮出軌等等,所有的事件帶給讀者的感覺都是與兩人必然有著聯系,但是卻讓讀者毫無頭緒,而到最后當事件串聯,謎底揭開,讀者又免不了震驚。這是《白夜行》的內容、結構和人物矛盾性的帶給讀者魅力,但這本書又能帶給人們更深的思考。
前面說到,桐原亮司為了保護唐澤而殺害了自己的父親,其實這本是一件矛盾的事件,桐原亮司的父親是一名犯,而當時的雪穗才上小學低年級,所以桐原亮司的殺害是出自一種正義的抉擇,由于選擇了逃避責任,兩人才開始了長達二三十年的“逃亡生涯”,在此期間的所作所為讓人不禁考量人性的可怕,“太陽與人心均不可直視”,東野先生如是說。人們為了欲望能做出來的事情無法想象,這種欲望既有著好處,也如同雙刃劍一樣,有著發生邪惡的可能,如果人們好好運用欲望,把欲望當作自己的原始推動力,那么欲望則起到著良好的作用,反之,如果為了欲望犯下了罪惡,那么到頭來就如同人生就如同“白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