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1
《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黑柳徹子的作品。內容講述的是她上小學的一段真實故事。
我剛拿到這本書時,蹦蹦跳跳的,真像一只快活的小兔子!我迫不及待地拆開包裝,撫摸著潔白的封面,聞著書中散發出的淡淡的清香,我就不知不覺愛上了它。
這本書的內容十分精彩有趣,把我帶進了一個充滿夢想的童年。黑柳徹子小時候叫“小豆豆”,是一個樂觀、好奇、話很多的小女孩。老師認為她很淘氣,老是闖禍,建議她轉學。她的媽媽很理解小豆豆,不認為她是個淘氣的孩子,但也只好帶著她轉學了。當然,她的媽媽沒有告訴她轉學的原因,以免在小豆豆的心理上產生自卑的陰影。小豆豆很喜歡那所叫“芭學園”的新學校,因為教室是電車,坐在與眾不同的電車教室里,簡直就像是一邊學習,一邊旅行,一切都太有趣了!小豆豆的這些經歷既讓我印象深刻,又讓我忍俊不禁。校長也是一個很溫和的人,把每個小朋友都當成好朋友對待,他能根據每個學生的興趣和個性因材施教,安排各種活動來鍛煉了小朋友們的能力。所以小豆豆在那里渡過了愉快的童年。
讀完這本書,小豆豆那天真爛漫的形象,媽媽對待孩子很有耐心的言行,校長先生總是理解、尊重孩子的舉止,都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窗邊的小豆豆》真讓我愛不釋手,回味無窮!它不但情節精彩,還讓我讀有所獲:做什么事情都要以樂觀的態度去對待。同時,我希望大人對待我們小孩子多一點耐心和理解,我們就能像小豆豆那樣快快樂樂地成長了!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2
快樂的上課,自由的學習,無話不談話題,師生們攜手漫步校園,聞著野花香,踏著青草地……這真像是個不可思意的幻想童話世界,可它卻是《窗邊的小豆豆》,黑柳徹子的真實五彩童年。
書中小林先生,善于傾聽每個孩子的心里世界。如小豆豆剛入“巴學園”時,小豆豆一講就講了4個小時,這么久的時間,小林先生一點兒都沒有做別的事,想別的事,而是認認真真,仔細地傾聽小豆豆講的每一個字。其實傾聽是人際交流之間非常重要的一點,傾聽是通過語言與非語言行為向對方傳達一個信息,它是建立人際關系,交流情感上最基本的手段。讓小豆豆說出自己心里的事情,互相間更好的交流、溝通。小豆豆和小林先生之間面對面的交流溝通,促進小林先生正向了解小豆豆的感想和需求,增強師生彼此間默契感,帶動學校的生活和日常交流。傾聽,催生智慧,因為小林先生的傾聽,給了“巴學園”全體學生充分表達的機會和分享成功的快樂,從而使他們受到振奮,能自信地面對人生。所謂善解人意,我想就是指用心傾聽,善于傾聽了吧。
當我們遇到任何一件事情,都應該認真仔細傾聽別人的意見,做到尊重別人的意見,用心去聽,去感受他們的內心世界,抓住重點,通過面對的交流,促進相互間正向了解,增強彼此間的默契感。當我們對一件事發生分歧時,也要通過傾聽和溝通來解決,讓對方知道并理解對方的意思,相互體諒,化解相互間分歧,達成統一思想和意見。
從《窗邊的小豆豆》一文中,我知道了傾聽和溝通是處理人際關系之間的橋梁,教會我處理人際關系的好方法,好技巧,我將一生受用不盡。
窗邊的小豆豆讀后感3
我的書柜里有一本名字叫《窗邊的小豆豆》的書,平日里斷斷續續地看,終于到了暑假,我有大把的時間可以看書了。
書中的主人公就是小豆豆,也就是作者黑柳徹子,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是作者上學時的真實故事。小豆豆是一個性格開朗而又無拘無束的孩子,剛上學的時侯,一切對于她來說都那么新奇。上課時,她會對著窗外樹上的小燕子大聲叫喊,攪得別的同學都上不好課。她還把課桌的蓋子開了關、關了開。把橡皮拿出來擦一下,然后放回去,反反復復弄了“好幾百次”,老師看了,實在忍不住就罰她站在教師的窗戶旁邊。誰知她又和窗外的宣傳藝人打起了招呼,讓他們到班級里來表演節目。老師被她氣壞了,就讓她退學。讀到這兒,我真是為這個淘氣又可憐的小豆豆擔憂,她才剛剛上一年級啊,她的爸爸、媽媽肯定被氣壞了,會不會打她呢?唉,這個小豆豆也真的太調皮了?;叵肫鹱约旱囊荒昙?,我們可聽老師的話了,老師說上課要坐得端正,我們就都坐得直直的,小手工工整整地放在桌子上,就等著老師的表揚。像小豆豆這樣的小孩子我們班還真沒有。
后來小豆豆去了巴學園。巴學園是一所充滿無限快樂和自由的學校,小林校長是一個致力于教育方法研究的人,無論小豆豆做了什么事,小林校長都帶著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從不會招致批評和責問。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小豆豆在這里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時光。那里的老師和小伙伴們都那么可愛,他們每天在一起,經歷了很多有趣的事。我渴望能像小豆豆那樣經歷那么多的有趣的事,擁有那么多可愛的小伙伴,我幻想著這樣一個“巴學園”,期待著在這樣一個“巴學園”中學習、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