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鋪子的讀后感作文
林家鋪子的讀后感作文(篇1)
人總是有很多種的:有人喜歡轟轟烈烈,有人喜歡平平凡凡,有人喜歡忙忙碌碌,有人喜歡簡簡單單;人生也總是有很多種的:有的人生絢爛無比,有的人生悲慘凄切,有的人生平淡如水,有的人生濃如咖啡。然而形成這一切的原因,除了個人本身,也包含時代的因素。
時代,可以成就一代人,也可以毀滅一代人,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隨意。小說《林家鋪子》通過對一個農村的小市鎮雜貨鋪倒閉經過的描寫,揭示了30年代初中國民族商業凋敝衰落,農村經濟走向破產的社會現實。
林老板不問世事,一心只知道做生意,謹小慎微,兢兢業業,手段也算得上精明。但是在這個混亂年代,他還是難以擺脫悲劇的命運。農民破產,購買力下降,他一再減價,銷路仍不佳,欠賬也難以追回。受上海戰事影響,年關迫近,他不但經濟上難以通融,而且債主登門坐索。更讓他雪上加霜的是,黨老爺借戰亂之機訛頭敲詐,捐款派餉,甚至要他的女兒作小老婆。同時資本較為雄厚的同業也趁機造謠中傷,并掠走了店里的全部余貨。最后難以應付的林老板只有破產,一走了之。
通過林家鋪子,我們可以看到都市上海的戰火,江南農村的破產,市鎮平民的厄運。國民黨反動統治的兇殘腐敗,直至爾虞我詐、動蕩不安的整個黑暗社會。林家鋪子,讓我們看到了舊社會“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殘酷本質,并深刻的反映出真正置勞苦大眾于死地的是國民黨的反動統治。
在那個戰亂動蕩的年代,社會矛盾尖銳復雜,人物關系更是混亂不堪。在那時,人們為了生存下去,拼命的掙扎在生死線上。然而就連活下去都是那么困難,那么不易。上層社會的官僚資本家們,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自己的貪念,拼命的打擊壓迫下層的勞苦民眾。在他們眼中,只有自己是高貴的,下層人是卑微的,他們必須要聽命于自己;在他們眼中,人命是可有可無的,他們可以為了一件小事,不惜犧牲他人的性命。這樣的社會,是多么的黑暗,多么的可怕。
所以人民要幸福,就要拿起反抗的武器。
林家鋪子的讀后感作文(篇2)
重重合上書,我不敢放眼去遙望。我害怕,天空中那皎潔的月亮會變成燃燒的面具;我擔心,天空上那璀璨的星晨會磨成鋒利的巨劍;我憂慮,整片暗沉的蒼穹會變成遮蔽世界的兇器。我簡直不敢相信,書中這支離破碎的世界竟然是中國的前身。我眨巴著雙眼,將書扔向桌子。我害怕它會將我束縛,將千千萬萬的人束縛。
書中,做普通生意的林老板,一心一意想支起這個家。他苦心經營,渴望這家中的一切能變得好,變得華麗。但,在這混亂的環境中,林老板要受同行的排擠,受盡資本主義的剝削、掠奪。資本原先就只能勉強支持,他還要忍受社會上的打擊。林老板,一個有商人惟利是圖的思想的人,卻要面臨社會上四面八方的壓迫。最終,林家鋪子的命運還是逃不過無理的束縛,在悲慘的灰云之下嘩嘩倒閉了……
從古至今,地位與財富在所有人眼里都是輝煌的一級臺階。在社會的天平上,權力與富有是一幸福和美滿畫等號的。但這看似圣明的天平也是失敗與墮落的開端。因此,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社會才會變得如此黑暗。如此不平等。在那風云四起的中國,低階層百姓只是敢怒不敢言。猶如一場洪水,洗刷了人類本身的善良與樸實,留下的卻是一片干裂,爭執與殘酷的爛泥塘。所有人都扣上了骯臟的面具。有句話衡量了金錢的價值:“金錢,使人墮落;金錢,使人血腥;金錢,創造了一個殘酷無情的紀元。”
別被金錢與利益打敗,得反過來,掌握住一切,不要被權力與金錢所吞噬。否則,你將會是社會上一顆缺莖少葉的種子。
《林家鋪子》充分反映了舊社會的無情與黑暗。所以,現在的生活是來之不易的,讓我們珍惜現在生活的每一個瞬間,給舊社會封頂,讓光明、和平、愛與溫暖永駐人間。
林家鋪子的讀后感作文(篇3)
1932年,“一·二八”事件讓上海十分的動亂。這本書描述的就是上海周邊地區的一家小鋪子的故事。
林先生是店鋪的主人,他從父親手上傳承了這個店鋪。他精心經營,苦心照料,然而即使如此也改變不了關閉的命運。農村經濟不景氣,人民抵制日貨,有杖勢的人拼命壓榨,欠款遲遲難繳……一切都在逼迫林先生逃跑。但林先生逃走后,卻將林先生的一部分貧困的債主推上了絕路。整個故事似乎就是環環相扣的一部悲劇!然而,到底是什么讓這悲劇發生?我認為,是人類內心的“貪”導致了這一切。
整個故事中,有權的人貪錢,于是壓榨小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恰好與底層人民生存息息相關,于是受害的人一串接一串。金錢其實并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人不“貪”。貪婪可以讓一個喪失心智,喪失理智,最終連悔恨都來不及!
記得我看過一場辯論賽,主題是“錢是不是萬惡之源”。我聽著選手們你來我往,針尖對麥芒,但是我認為錢不是萬惡之源。有句俗話:“有錢能使鬼推磨。”金錢的威力有多大顯而易見,重點是如何去用。
比如你面前有一筆錢,你自然可以捐給希望工程,建立基金會等,但你也可能會去買煙酒。利弊是顯而易見的。所以錢,不過是人類社會的產物罷了。對待它,不應該懷揣貪婪,而應該清白取之。古人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僅僅是指錢財吧,而應該是指人的心態。如果政客不貪污,民眾不貪心,世界就會美好許多。
回到《林家鋪子》上說,如果所有人都少一分貪心,也許林家鋪子的結局會更美滿。我們應該從悲劇中明白:不貪的人最幸福。
林家鋪子的讀后感作文(篇4)
茅盾是20世紀中國最偉大的作家之一,是現代文學巨匠、新文化運動先驅。曾有不少專家學者評價他的小說由于理性思維的深度參與,往往取材宏大、深廣,能夠精確地描繪舊中國人們的生存狀態,史詩般再現中國20世紀30年代的社會風貌,并且在小說的結構模式、人物形象的塑造、心理描寫等方面也突出了強烈的理性色彩。北大教授嚴家炎曾在《中國現代小說流派史》中寫到,茅盾的《子夜》“開辟了用科學世界觀剖析社會現實的新的創作道路”,并把以茅盾為代表的一批小說家歸為“社會剖析派”。
文化的強勢回歸
今年是茅盾誕辰120周年,鳳凰含章圖書公司審時度勢,隆重推出紀念版短篇小說集《林家鋪子》,不僅收錄了廣為人知的《林家鋪子》和廣受褒獎的“農村三部曲”《春蠶》、《秋收》、《殘冬》,還收錄了《幻滅》、《動搖》、《大鼻子的故事》等7部作品。在這些小說中,人物的精神展示構成小說的主要內容,茅盾作為小說的敘述者,沒有任何判斷的評語,只是默默地展示小說人物的行動和心態。這種跌宕復雜的審美心態使他筆下的人物形象也更為豐滿厚實,結果復雜而耐人尋味。
作品的悲劇意識
在這本小說集中,《春蠶》、《秋收》、《殘冬》作為茅盾的農村三部曲,成為書中的重頭戲。這三部短篇前后相互延續,又各自獨立成篇。從《春蠶》中的勃勃生機,走向《秋收》的夕陽西下,最后落入《殘冬》的嚴峻冷酷,描寫了農民老通寶一家一年四季艱辛勞作,可最終反而失去了全部財產,欠下了債務。以老通寶一家為代表的農民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最后只好走上了武裝暴力的道路。茅盾通過這三部曲展現了那個特殊年代遠在鄉村的農民凄苦的生活狀態,透露著深深的悲劇意識。
細膩的刻畫描寫
茅盾對人物形象和周遭環境的描寫蘊涵了其豐富的文化理念,通過細膩的外貌描繪、豐富的氛圍渲染構成了茅盾小說創作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比如在《春蠶》中,茅盾著力希望表現的是存在于農民身上的那種“春蠶”般的活力,作為對比,小說中的景物描寫則能夠反映出作者凄涼的心境和無奈的感情。桑樹“晃亂成昏暗的一片”,地里到處是干裂的泥塊。《秋收》中柳樹的葉子已經發黃,村莊也像一座空山,時不時響起烏鴉凄涼的叫聲,到了《殘冬》,村莊已然是“死樣的灰白”。這些凄清的景物描寫,使得小說的悲劇意識更加明顯。這也是這部作品具有長久生命力的一個原因。
閱讀建議
分享一個秘密:我第一次讀《林家鋪子》,是在初一地理課上。正看得入神之際被地理老師無情的沒收,一直沒有要回來。時隔二十多年再次重溫這本《林家鋪子》,心情與少時完全不同。如今可以感受到茅盾氣勢闊大的創作手法,他將筆觸深入到到現代中國社會的各個歷史時期、生活領域和社會階層,以歷史性的巨大內容,宏偉的史詩性結構,大規模地、全景式地反映當時的社會現實。所以建議有點閱歷的讀者閱讀這本書,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茅盾對現代文學史的影響和指導意義。
林家鋪子的讀后感作文(篇5)
讀完茅盾先生的著作《林家鋪子》,我好像揭開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面紗,走進了那個人吃人的時代……
《林家鋪子》是一部紀錄片,記錄了林先生一家開的商店,在過年關頭連連欠債,被催還錢。林先生和家人心急火燎,想盡了辦法,精明的林先生想到了打折,賣一元貨,可結果還是不盡人意。再加上卜局長的威逼和各種人的壓迫,林家鋪子終于破產倒閉。官僚資本主義、封建地主、帝國主義這三座大山狠狠地把林家鋪子推向家破人亡的地步(點評:好)。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是如此可怕、惋惜。可是,這樣的慘況究意是什么?
我想,這就是中國解放前人吃人的嚴重后果。當時的權貴、有勢之人的心中裝滿了貪婪和邪惡。他們是多么兇殘!他們用金錢威逼農民,甚至不顧一切要把窮人壓倒。他們像吸血鬼,把林家鋪子像血液般的金錢吸空了;他們像壓路機,把林家鋪子壓為平地。無論是卜局長等高官司,還是地主、權貴,他們的行為就像在吃人,是殘忍的,是不可理喻的!在那個戰爭四起的年代,上演了一場又一場《狂人日記》里人吃人的慘劇!
當時的中國,是黑暗的,是動蕩的,是軟弱無能的,是松松垮垮的……像《林家鋪子》里的賄賂和威逼,正是人吃人的表現,是舊中國落后的根本源頭。農民們再三掙扎,可是黑暗勢力有力的手臂給了他們一個響響的耳光。就連最下層的人民都如此可憐,這些罪惡的狂人們難道有時間悠哉游哉地貪圖享樂嗎?
歷史是沉痛的,但是,在陽光燦爛的今天,中華民族變得繁榮,那些曾經被狂人所欺的窮人站起來了!
高聳入云的大廈,百花齊放的公園,科技發達的城市,金融小康的鄉村……在如此昌盛的國家中,我們更不能忘記歷史,不能忘記像林家鋪子那樣。人吃人的社會!我們不能陰險狡詐,不能貪圖富貴,只有真正的互相團結、互幫互助,才能真正地告別黑暗,向那些可惡的狂人們說再見!
狂人們做過的惡事,將永遠紀錄在歷史的年輪里,將永遠蘊含在《林家鋪子》的字字句句中,讓我們銘記歷史,展望未來,讓中國的明天更加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