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600字讀后感
《紅樓夢》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為背景,以圍繞事關賈府家事利益的賈寶玉人生道路而展開的一場封建道路與叛逆者之間的激烈斗爭為情節主線,以賈寶玉和林黛玉這對叛逆者的悲劇為主要內容,通過對以賈府為代表的封建家族沒落過程的生動描述,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會種種黑暗和腐朽,進一步指出了封建社會已經到了"運終權盡"的末世,并走向覆滅的歷史趨勢。
在這部書中,我最喜歡的是“金陵十二釵又副冊”之首——晴雯。她聰明過頂,個性剛烈,反抗性極強,敢愛敢恨。她蔑視王夫人為籠絡小丫頭所施的小恩小惠;嘲諷向主子討好邀寵的襲人是“哈巴狗兒”;王善保家的搜查大觀園時,唯有她“挽著頭發闖進來,‘豁啷’一聲將箱子掀開,兩手提著底子,朝天往地下盡情一倒,將所有之物盡都倒”,還當眾把狗仗人勢的王善保媳婦痛罵一頓。因為她的反抗,遭到了殘酷報復。王夫人在她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情況下,從炕上拉下來,硬給攆了出去。當天寶玉偷偷前去探望,晴雯深為感動,便絞下自己兩根蔥管一般的指甲,脫去了一件貼身穿的舊紅綾小襖兒贈給他。當夜,睛雯悲慘地死去。寶玉深感哀傷,特作《芙蓉女兒誄》,來祭奠晴雯……
《紅樓夢》一書讓我時而高興時而憂傷,時而憤怒時而感慨萬千,也讓我想了很多,或許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紅樓夢600字讀后感(篇2)
或許,人生是如詩一般的美好;或許,人生是跌宕起伏一般的有悲有喜;或許,人生如戲劇一般精彩;如曹雪芹筆下《紅樓夢》一般,演繹著人生的起起落落,悲歡離合,讓人蕩氣回腸。
對于人生的理解,《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借賈府往事一一列舉在讀者眼前。曹雪芹,名沾,字夢阮,號雪芹,一生歷盡滄桑,就因如此,才寫出了傳唱千古,震懾人心的《紅樓夢》。它給我們講述了賈府從繁榮昌盛到抄家破亡的故事,從而又寫出賈寶玉與林黛玉的凄婉愛戀,把人生旅途中酸甜苦辣,變幻萬千都躍然紙上。
人生如戲,沒有人知道自己的未來會怎樣。人生像一場旅途,正如我國偉大的思想家魯迅說過:“上人生的旅途吧,前途很遠,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前面才有路。”對啊,雖然有難關,但不怕的人才能挺過去。
《紅樓夢》中,鐘鳴鼎食的寧榮府,最終也一蹶不振。人生幾何,何必留戀人世繁華,不如努力拼一生,瀟灑走一回。以免來去匆匆,白白流逝人生時光!想必這正是《紅樓夢》想告訴我們的道理。
讀完《紅樓夢》這部歷史名著,我對人生的感悟有了更多,正因為有了這些讓人震撼內心的經典名著,才會讓這華彩美文滋養著我們的生命。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想必經典誦讀已成為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咱們國家這些古典文學,也讓人為之贊嘆,耳熟能樣的四大名著,四書五經…都在人生長河里,如寶石般栩栩生輝,陪伴著我們一路遠行,遠行在如戲般的道路上。
人生如戲。曾幾何時,那些古時的文學大師們,把滿腔熱血,把人生感觸以各種形式呈現在我們跟前,名著讓人慢慢感悟,經典讓人回望過去…就讓我們在如戲般的人生中,盡情感受中國古典文學。
紅樓夢600字讀后感(篇3)
讀完《紅樓夢》,合上書,書中個個人物浮現在我腦海中:聰明靈秀的賈寶玉,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豁達穩重的薛寶釵……可最吸引我的是一個平凡、勤學苦練的香菱。
書中,《呆香菱苦心學吟詩》特別吸引我。香菱請黛玉教她作詩,于是黛玉就拿了一些書給香菱看,香菱拿來認真地讀起來,把黛玉所劃的都背了,又細細思索了一番,并說:“書里有好多詩我都非常喜歡,我一定要學會作詩才行,你再拿些書給我看吧。”黛玉聽了,又拿了幾本書讓香菱讀,還給她出了個題目,讓她試試自己寫一首。
這時寶玉、探春他們都來了,大家一起談笑。但香菱一心寫詩,也不理大家,一個人坐在旁邊思考,連吃飯也顧不上了。大家見她寫得辛苦,都叫他不要再想了,先歇一下,香菱卻不肯,一個人坐在山石上發呆。這天晚上一直到很晚她都沒睡著,剛睡著突然喊:“有了,有了!”就把夢里的詩寫了出來,大家都覺得她作得好極了。
讀著香菱的故事,我不禁想到了古代。“女子無才便是德”,可香菱卻一心讀詩,學作詩,讓自己變得滿腹詩經、才華橫溢。大家都非常喜歡她,敬佩她,我也被她的才華和精神所吸引。怪不得爸爸媽媽和老師都說:“知識是引導人生到光明與真實境界的燈燭”。
記得有一次,在期末復習期間,我沉迷于網絡游戲,在一些該復習的時間上用來玩游戲,所以成績直線下降,結果期末考得很不理想,被爸爸批評了一頓,之后,我就再也沒碰過游戲了。
香菱的故事告訴我:“女子有才便是德”。長大后,我一定要做一個像香菱一樣有才的女子。
紅樓夢600字讀后感(篇4)
早逝既是林黛玉的不幸,又是林黛玉之幸也!不是我殘忍,喜歡看別人的杯具,且聽我細細述來。
如果黛玉還活著,以她瘦弱的身子骨,你能想像她看著寶玉與寶釵過著幸福的生活,在她面前炫耀時悲痛的模樣嗎?再者,她能理解賈府被抄的打擊嗎?我想,非也。
在寶玉拜堂成親的那一刻,高鄂將高傲孤僻的黛玉寫得那么微不足道,她沒有笑著離開,而是指天哭地地走了,如果是那樣的話,她還是我們所認識的黛玉嗎?不是。我覺得曹雪芹本意非此。
寶玉是個紈绔子弟,他給不了黛玉幸福。他連自我都保護不了,我們還指望他來保護黛玉嗎?整天跟在一群女孩的后面,對她們溫柔體貼。你怎樣明白他哪一天看上了哪一個女孩,便拋棄了我們黛玉,嫌棄我們黛玉。就如紫娟說的那樣:“你的花言巧語我們已經聽膩了,就只會摳死人。”他與寶釵結婚后,在寶釵懷有身孕之時,棄她而去,做了和尚,讓寶釵獨守空房。他對寶釵如此,那么,他對黛玉也能夠如此。再者,如果有一天,賈府重整旗鼓,你能想象黛玉洗碗下廚做湯的情景嗎?到了數年之后,寶玉突然發現黛玉老了,臉上的皺紋多了許多,再看看,身邊的襲人就宛如當年的趙姨娘,他怎得又不想起那個珠圓玉潤的寶姐姐呢?
現實世界本來就不應是非黑即白,也許歷來許多人悲嘆黛玉之身世,可誰又能確定黛玉不是世間的幸運兒呢,畢竟愛過、痛過、哭過、笑過便是人生,既然嘗遍人生之酸甜苦辣,亦沒有白走世間一趟。她的生命在故事最華麗之處結束,如曇花一現,留下世人的無限唏噓,也是一幸事呀。
所以,早逝既是林黛玉的不幸,又是林黛玉的萬幸啊。
紅樓夢600字讀后感(篇5)
一曲紅樓悲歌,凄凄慘慘戚戚,散不盡,縈上心頭,淚先流……
林黛玉哭唱:“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蒼白如玉脂的臉龐仿佛永遠掛著兩行清淚,立在瀟湘館的窗欞里,孤獨是你的影子。或許你真的就是西方靈河岸邊三生石畔的一株絳珠仙草,因為受了神瑛侍者甘露的灌溉,修成女體,今生只為還淚來的吧!雖女子本弱,但你為何就不肯再爭取一分?既然心儀寶玉,為什么就不敢大聲說出來?遮遮掩掩,幾度欲語還休、醋意大發,反倒讓人覺得小氣。我相信,賈老夫人亦是疼你的外祖母,斷斷不愿看著你抱憾而終,只是你的驕傲與自矜害苦了自己……
王熙鳳機關算盡,看似風光無限,卻輸了丈夫、輸了家;迎春性格怯懦,只能落個在夫家受虐而死的結局;探春空有才干,卻無用武之地;寶釵賢德,聽長輩命,金玉相配,卻不是良緣……紅樓的女兒們呀,千百年后讀著你們的故事,仍讓我為你們悄悄揩淚,你們知道嗎?
究竟是什么將你們一步步逼近命運悲劇的懸崖,讓你們退無可退?是對金錢與權勢的欲望?是妄想不勞而獲的心機?又或者是那讓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成為水中月、鏡中花的封建制度?不,不完全是!是你們的懦弱與不爭,讓你們自己深陷泥沼,一步步被巨大的封建野獸咬走了自由、蠶食了愛情、也將生命剝皮拆骨……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莫過于秦可卿的遭遇了。生得絕世的容顏,卻被玩弄于兩代人之間;生時病痛纏身,死后雖然風光大葬,卻給世人徒留下茶余飯后的笑料!可卿呀,為了自己的名節、名聲,哪怕以死明志,也是一種爭取!
爸爸勸我不要揪著人物命運憤憤不平。然而,從個人命運反觀當時的整個社會,更是讓人無奈。看,賈府的破敗,正是一個舊的社會制度的滅亡!只可惜了紅樓里一個個鮮活的姑娘,我哀其不怒不爭。
曲終人亡,哀傷未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