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讀后感600字
首先,我很喜歡路遙的出發點:平凡的世界。他的世界是平凡的,這只是黃土高原上幾千幾萬座村落中的一座。從小處著眼,作者刻畫出一個個普通人物平凡的人生旅程,襯托日新月異的時代變遷,反映人們的思想,給人以親近,給人以啟迪。但路遙卻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說孫少平,我認為孫少平這個人物是全篇文字的主線,通過他的成長和成熟的經歷,展現給大家面前的是那個時代整整一代人對生活的憧憬與無奈。他受過了高中教育,他經過自學達到可與大學生進行思想探討的程度。戰勝困難,擺脫束縛,讓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的體會生活中間的親情、友情、愛情,學會生活,懂得珍惜,對于我們這一代人,也是一種警醒。在路遙的世界中出現的都是平凡的人物,正是在這些平凡的人物里他描寫著人性中的善與美,丑與惡。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的優點就是認識到自己是平凡的。這點從孫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體現。他認識到了平凡,也選擇了平凡。
平凡的人生,從平凡中而來地繁衍生息,你能看到的,就是苦難中的信心,不能奪走的盼望,永不止息的愛,平凡中的苦澀,以及今生的驕傲。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600字(篇2)
“非洲”饃饃,咽下的并非簡單的兩個黑饃饃而是生活的苦楚。“人窮志不窮”,少平在饑寒交迫下,依舊堅持看書,總想扒火車看看外面的世界,信念的力量已經遠勝身體本能的壓迫,人不是為了吃飽而活著,活著得有追求。他的愛情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古塔寺下,窮小子鼓足勇氣對白富美深情的表白,天都喜極而泣了,降下一場幸福的雨。可是未來的一切無法預料,煤礦下的黑色等來的卻是佳人的灰色,曉霞死了,這場愛情也隨之去了。絕望的少平,在心底吶喊“我不甘心”,這是對生命的吶喊。
“長兄如父”,少安別無選擇挑起爛包家境,是責任,促使他在一次次絕望中挺直腰桿。“我就想讓這世界變一下”,他私分豬飼料地,炸山修壩,辦磚廠,并非為一己之私而是想帶大家把光景過好。“原諒我不能愛你”,他愧疚于潤葉,愧疚于剛開始就被掐滅的初戀,在殘酷的現實給他當頭一棒下,少安只能在感情上屈服給現實加給他的責任,就如他自己說的:“我總不能丟下一家人不管吧!”
平凡的人也有著不平凡之處。孫玉厚的樸素老實,孫玉亭空搞政治,不務實事,田福堂的膽小保守,田福軍的為民請命,一心為民,郝紅梅的無奈嘆息,田潤生,金波的為感情的執著,甚至連蘭香,金秀的敢于追求,都體現不平凡。
《平凡的世界》中,個人的命運是悲慘的,是現實造就的各種不幸,但從全局來看,社會在進步,生活在提高,這是不幸中的萬幸,社會是美好的,日子總會好起來的。人們生而平凡,可平凡的人在最平常的事情中,可以顯示出人格的偉大來,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不管身處何地,要牢牢記住自己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事。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600字(篇3)
越平凡的生活越真實,越平凡的生活越誠實,越平凡的事情越能創造奇跡——題記
利用閑暇的時間,我讀了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這部小說給我最大的教育意義是一種對農民的更深刻的理解。
在《平凡的世界》路遙以詩一般的語言,描繪了中國的社會在歷史變化的背景下,黃土地上普通人的悲歡離合,作品問世即好評如潮,并獲得矛盾文學獎。重新回想這部書所概括的時光,依然會發現1987—1985年以來的歲月時那么的讓人神往,生活在那時的人們以劫后重生的喜悅憧憬未來,用感恩看待剛剛過去的噩夢,簡單、純粹,一切都籠上理想的光環。
孫少平,這個路遙筆下的主人公,出生貧寒, 卻懂得坦然面對,踏實的走好每一步,他經歷了挫折與磨難,生活把他塑造成一個堅強的人,一個優秀的'人。我想在以金錢的多寡為成功的參照的今天,許多人不會以孫少平這樣的人為崇拜的對象,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任何時代都會又真正的純粹的愛情,理想主義的頌歌也永遠沒有止境。
平凡但不平庸,走上踏實堅定的路,演繹自己的人生,實現自己的價值。
我想我讀了《平凡的世界》最大的收獲時能夠認識到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時偉大的,能夠讓我在努力奮斗的同時提醒自己保持一顆平凡的心。
但愿自己在今后的歲月中,不管時失意落魄還時輝煌的時候,都能夠想起路遙,想起《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600字(篇4)
《平凡的世界》主要講了孫少平艱難上學,幸福教書,辛苦背磚的故事。孫少安開辦磚廠,照料磚廠,工廠倒閉再重辦,過上好日子的事跡。
在這本書中我最欣賞的主人翁就是孫少平了,他上學之路異常艱難,每天只能吃兩個焦黑的高粱面饃,并且每天都吃不飽,但是少平還是堅持下來了,直到高中畢業。這種執著的精神值得我學習。在生活中有許多人在事業和學習路上遇到一點困難就退縮了,我們只有堅持才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所以堅持不懈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學習的。少平在教書的那段時間可真是他人生最幸福的時光呀,再這里我們不能忽略一個重點,少平在那個年代能當上老師是他勤奮努力的結果,正所謂一份耕耘一份收獲,他每天披星戴月的學習沒有白費。
少平因為家里窮,所以不得不出來打工。在磚廠打工的的那段時間可謂是少平人生最難熬的時間了。少平在打工時,每天起早貪黑辛苦勞動,結果把背弄得血肉磨糊,睡覺都只能趴著,真是苦不堪言啊!但是少平總會苦中作樂——與同事聊天,甚是愉快;向田曉霞借書報,從書中汲取強大的精神力量。我要學習少平苦中作樂、積極向上的可貴品質。我們在生活中,不能遇到一點辛苦事就哀聲嘆氣、怨天怨地,要學會苦中作樂,積極向上過每一天。
《平凡的世界》是本激勵人奮發向上的好書,它讓我懂得了許多人生的哲理。我要不斷地從這本書中吸取更多、更大的精神力量!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600字(篇5)
路遙先生筆下的蘭香著墨不多,是孫家四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三四歲就挎著小籃子出去挖野菜了。與少安的創業致富和少平的精神追求相比,蘭香是最不受人關注的,甚至不如滿銀蘭花貓蛋狗蛋一家四口故事多。默默的蘭香只是有幾個場景讓人唏噓不已。
一次是家里出了“大事”,十七歲的少平臨時撐起總指揮的角色,十三歲的蘭香幫不上忙,自己默默地去喂豬撿柴火。等大家都忙成一團,突然想起豬還沒喂,灶火圪嶗里才傳出蘭香的怯弱的聲音:“媽,豬我已經喂過了……”,還撿了夠燒好幾天的柴火。
還有一次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少安分家單過以后,每天忙著創業賺錢,進城時突然想起讀高中的妹妹,要給蘭香留下50塊錢,蘭香的眼淚奪眶而出:“二哥每月給我10塊錢,你那邊還有嫂子呢……”這里的淚水是復雜的,委屈,體諒,欣慰,感動……不一而足。
蘭香的懂事不是什么豪言壯語,也沒什么動人事跡,而是默默地體諒家中的一切,做為最小的孩子,從不流露出女孩子對物質應有的哪怕一點點的期待;家里一旦有點好吃食,總是默默地不被覺察地有各種借口離開家,把那一點好吃食留給奶奶和侄子外甥……
蘭香的結局比較理想,考上了名牌大學,還是高大上的理工科專業,找到了正直的高干家庭的男友,真正徹底離開了雙水村那個山溝溝,在一個更大更廣闊的世界去體會人生的精彩。
我很喜歡蘭香這個人物,不矯情,不做作,所有的親情,感情,責任,道義,乃至追求,都默默地體現在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中。如此,內心一定是安寧的,過程一定是激蕩的,呈現了另一種的高尚之美與貴族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