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知道答案》的讀后感
一個月之前,如果有人這樣問我,我會毫不遲疑地回答:不信!這怎么可能?
現在想想,很難解釋,我為何會回答的如此肯定,如此自信,如此無畏。惟一可能的原因是,無知。因為無知,所以無畏。如同在年少輕狂的歲月里,曾經對很多自以為憑常識就可判斷的問題上,所作出的斷然否定一樣,比如,宗教。一直以來,慣于以一個無神論者的優越感無視父母對于信仰的虔誠,卻沒想到,自已到最后,也會需要走上這條路,來尋求內心的寧靜。
站在現在這個時點,我已沒有當初的勇氣,可以斷然地一如繼往地回答這個問題。導致這種轉變的個中原因,很復雜。但如果一定要把這個過程簡單化處理的話,也就兩點:
一。我與這本書結緣的過程,讓我相信,這本書絕非只是一本學術著作。最初聽到這本書的名字,是在朋友推薦的一套公益節目《和諧拯救危機》里。從作為節目嘉賓的凈空老法師口中,我聽到了江本勝和《水知道答案》。凈空法師曾經親自訪問過作者江本勝博士,并與之有過深入交流。作為當今世上佛教凈宗的一代高僧大德,凈空法師不遠千里,專程前往日本,拜訪一位選擇醫學博士,絕非是沖著江本勝先生的醫術而去的。事實上,當時凈空法師所感興趣的,是因為江本勝先生的實驗,在人類歷史上,用肉眼可見的方式,印證了佛祖的一句話: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一切眾生,就包括了水。
二。在以少有的仔細通讀過這本書之后,只有兩個字可以形容我的感受:震憾!這種感受,絕非一本普通學術著作所能提供的。而我所震憾的,并不只是書中隨附的122 幅水結晶的照片所帶來的視覺沖擊,更多的還是來自于江本勝博士建立于水結晶研究之上的宏大想象和推理所帶來的心理沖擊。通過水結晶,不,準確的說,是通過水,眾多的學科如同萬江奔流,得以最終歸于大海,并和諧共存。其中包括,光學,量子力學,天文學,宗教學,,心理學,醫學,音樂,文學,海洋學,哲學,星象學等等。正如作者所言:水為我們打開的是通往另一空間的入口。
這只是一本薄薄的小冊子,看完它也許只需要三個小時。但我并不想在這里試圖去說服誰付出這三個小時。以前我一直相信,人與人之間的相遇相識相知相愛相守,是需要緣份的(至于緣份是什么,于我來說,是個隨著年齡含義不斷變化的玩意,說來頗費辭章,俺還是能省就省吧,免提了)。現在我相信,人與書之間,甚至乎人與周圍的環境之間,都是需要緣份的,有人或許在我之前,已經讀過這本書,而有人或許會因為我的這些話,而開始考慮去讀它。而更多的人,或許會選擇一笑而過。所幸的是,錯過這本書,太陽仍然會照常升起,季節也仍然會繼續更替。如果一定要說有什么損失的話,我最多也只能說:你體內的水,失去了一次潔凈的機會。畢竟,人體之中,70%的成分是水。從物質的角度來說,人,就是水。
《水知道答案》的讀后感(精選篇2)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部來自日本作家江本勝的《水知道答案》,作者通過122張在顯微鏡下拍攝的奇形怪狀的水結晶照片,為了給我們說明“水能聽,水能看,水知道生命的答案”這一奇特的觀點。
首先,作者采用的都是天然水,因為城市中被漂白的自來水幾乎無法形成結晶,當研究人員分別給兩個杯子貼有“和平”“戰爭”的`字樣,幾天過后,在零下5度的房間里,用高速攝影機拍出來的照片便呈現如此景象,帶有和平字樣的水結晶呈現出非常漂亮的多邊形形狀,而帶有戰爭的確實完全不規則的圖樣。
同樣,當水看到“愛”與“感謝”時,依舊呈現出的是美好的形象,
還有“天使”和“惡魔”,依然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形狀。
另一種實驗,讓研究人員在實驗水兩邊放上音箱,讓水聽音樂,分別聽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還有莫扎特的《第40號交響曲》,水結晶立馬呈現出非常整齊,漂亮的美,而去聽作者不喜歡的搖滾樂時,結晶卻非常丑陋。
還有給水看比較美好的詞語,比如“專心致志”,“謝謝”時,依舊呈現出美好的景象,而說一些骯臟的詞,比如“混蛋”時,依舊呈現丑陋的形狀。
看到這兒,不免有些朋友們就要問了,“怎么會這么神奇,怎么可能,難道他有人的感官和感知嗎”
的確如此,書中講到,在波動理論里,世間萬物都處于波動的狀態中,各自擁有一定的波長和固定的頻率,不僅人們周圍的物體程波動狀態,就連文字,聲音,圖像,以及我們的心理變化和情感活動也都呈現為一種波動狀態,而構成人體的60%~70%是水,地球表面也有70%被水覆蓋,所以當人們看不見,聽不見,摸不著波動時候,水卻能感受到,并且受著強烈的影響,水結晶正是這些影響的信息記錄。
從作者的實驗和結論看,世間萬物都是有波動的,我們可以用比較感性的詞來理解,萬物是有感應的,包括你的喜怒哀樂,都可以被別的物種所展現,人本身就是無機物和有機物組成的,一些化合物和微量原子,所以組成人的元素,同樣可以在其它物種中尋見,所以你們要是感興趣的話,可以回家做這樣的實驗,每天對著樹苗說一些好聽的,有愛的話語,作為對比,可以在種植一棵,保持其它所有環境不變,對這根樹苗,說一些骯臟的話,宏觀來看,我們可以觀察它們的生長趨勢和走向……
結果肯定會出乎你的意料,我大膽設想下,如果這樣,那么,每天每個人心情都保持美好,每天心底都會給自己說一些加油,鼓勵的話語,是不是正所謂看到的世界都美好了一截,所謂相由心生,心態決定一切,也就不無道理了。
最后,希望我們每天能有一個好心情,那樣,你看到的這個世界將會美好很多。
《水知道答案》的讀后感(精選篇3)
《水知道答案》這本書是日本著名作家、醫學博士江本勝先生的作品。它是作者花了好幾年時間,在冷凍室中用一種貌似異想天開的方法:給水聽音樂、看文字,再以高速攝影的方式將水結晶拍攝下來、記錄下來的一本書籍。在書中,我們不僅可以欣賞到水結晶最美麗的畫面,還能感受到:水能聽、能看,水知道生命的答案!
我們的身體70%是由水構成的,但是在臨死前,我們身體的水含量會降到50%以下。也就是說:水是生命之源,失去一半水,人就會失去生命。所以說,水是地球媽媽賜予人類最珍貴的寶藏。只要我們還活著,水就在我們體內流動。水注視著萬物的繁榮富強,生長死亡。水注視著我們的一生,陪伴著我們的一生。
《水知道答案》這本書以詩一般的文字和美麗的圖片告訴我們:人類永遠是自然之子,我們要善待自己和他人。在自然界中,每一滴水都有一顆心,愛護大自然,保護地球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要讓世界更美好,需要我們每個人都懷著愛、感激和贊美這樣的好心情去生活,去對待我們周圍的每一個人和每一件事。
感謝江本勝先生,讓我欣賞到這么美的水結晶,讓我看到那充滿智慧和靈性的水文化。感謝地球上的每一滴水,感謝造物主創造的這一切,感謝身邊的每一個人!
《水知道答案》的讀后感(精選篇4)
《水知道答案》是日本著名作家、醫學博士江本勝的作品。里面講述了江本勝伯伯從1994年起,開始在冷凍室中以高速攝影的方式長期拍攝和觀察水結晶,逐漸發現水具有復制、記憶、感受和傳達信息的能力。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一直以為,水是沒有生命的東西。當我看到水還有結晶這種獨特的“容顏”后,才知道:水實際上還有著萬種風情,甚至能通過它的結晶,向人類傳遞各種信息。
我在書中看到,天然泉水的結晶比許多經過人工處理過的水結晶要美麗的多,而聽過好聽的音樂的水形成的結晶更是美不勝收。此外,把“謝謝”與“渾蛋”這兩個詞給水看,水形成的結晶則有了非常強烈的對比。這一切表明,我們應該珍惜世界上每一條生命,用“愛。感謝”去做人。
現在,我要給大家一個提示,那就是人的身體70%是由水構成的。人類的受精卵的99%是由水構成的;出生后,水占整個身體的90%;長大至成人后,水占身體的70%;臨死前,水含量會降50%以下。也就是說,水是生命之源泉,失去一半水,人就會失去生命。
《水知道答案》記錄了122幅前所未有的水結晶圖片,告訴我們人類是自然之子,地球其實不必保護,要保護的是我們的心靈!并向世人展示了一項罕見的獨特觀察:水能聽、水能看、水知道生命的答案!因此,我們每時每刻要保護好地球上的每一滴水;甚至我們每一個人需要以“愛.感激”和“贊美”的心情去生活,去對待我們周圍的每一個人和每一件事。
《水知道答案》的讀后感(精選篇5)
媽媽從春秋書店又捧回了一堆書,我見她目不轉睛的看一本叫《水知道答案》的書,一連兩個晚上就看完了,然后她極力推薦給我看。當我一看到書中美麗的水結晶照片時,我就深深的被這本書吸引了,忍不住一口氣也把這本書看完了。
書里講到,水能聽。在三個瓶子里裝上米飯,每天對第一個瓶子說“謝謝”,對第二個瓶子說“渾蛋”,而對第三個瓶子不聞不問。一個月后,來看三個瓶子內米飯的變化。對它說“謝謝”的那瓶米飯開始發酵,長出了一層美麗的白毛,還散發著淡淡的香味;對它說“渾蛋”的那瓶米飯則腐臭變黑了;而對它不聞不問的那瓶米飯卻已腐化成水了,其臭無比。
書里講到,水能看。當水看到世界各國書寫的語言“愛和感謝”時,水結晶的形狀非常美麗,而看到“混蛋”等難聽的字時,水結晶的形狀則丑陋恐怖。
更讓我震驚的是,水有記憶功能,水有預測功能,書里提到地震等自然災害發生前后的水結晶也是不一樣的,水知道生命的答案。
水能聽懂語言,能聽懂音樂,懂得愛和感恩。我們人身體的 70%是水,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喜怒哀樂,我們每個人的言行都影響著身邊的人和事物。看了這本書,我懂得了我們要學會愛惜生命,愛護自己,愛護爸媽,愛護同學,尊敬老師和長輩,我要感謝和愛我身邊的每一個朋友,包括默默陪在我身邊的任何一件物品。
看完這本書,我在想,如果我們學生每天看到的是老師寬容的微笑,聽到的是老師的表揚和鼓勵,那我們的身心一定會呈現出美麗的“結晶”;如果我們每天面對的是爸媽的批評指責,那我們的身心只能呈現出恐怖的“結晶”了。我真希望人人都能學會愛和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