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神話故事讀后感600字
相信大家都知道“沉香救母”的這個故事。沉香是一個非常孝順的人,我非常地敬佩他,當他的母親遇難以后,沉香克服重重困難,劈山救母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都要像沉香一樣,孝敬我們的爸爸媽媽。在他們工作累的時候主動地為他們做一頓簡單可口的飯菜,主動地給他們端一杯水,這是我們每一個做孩子的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書中還有一篇故事令我感受很深,那就是《精衛填海》的故事。這段故事主要講的是炎帝有一個可愛善良的女兒,名字叫精衛。精衛從小就有一個美麗的夢想,希望有一天能見到無邊無際的大海。她一天一天長大了,也一天比一天漂亮,她以為自己終于有能力找到大海了,于是就偷偷地離開了自己的父母。當她奔向大海陶醉在大海的蔚藍和博大的時候,大海卻掀起了千尺高的巨浪,奔向了精衛......最后,大海把精衛帶走了,精衛的靈魂因為憤怒而化作了一只鳥,精衛為了報復大海決定要把大海填平,于是就日日夜夜地銜著西山的石頭和樹枝去填海......看到這里,我心里無比的震撼,大海是填不平的,但精衛卻是有恒心的!這個故事讓我明白,無論再難做的事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堅持不懈地朝一個方向努力就一定會成功。
這本書還教育我們如何與人為善,如何勤學苦練、如何不畏艱險......這本書就像我的老師教我做人的道理,又引領我徜徉在知識的海洋里,我喜歡這本讓我受益無窮的書。
中國神話故事讀后感600字篇2
這本書講述著許許多多的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從這些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中,我明白了許多深刻的道理。
女媧補天的故事現在已經家喻戶曉了。女媧是我國古代神話中的一個神,傳說她是人首蛇身的。女媧心地善良,她為人類做過許多好事,一天,天空中突然閃過一道霹靂,接著大地發出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天空裂開了一道大口子,大雨傾盆而下,淹沒大地,熊熊大火繼而燃燒,人們都發出了驚慌失措的慘叫聲。女媧見此情況感到無比痛苦,下決心要拯救人們,補好天。女媧立刻去找補天的五彩石。尋找五彩石的路上困難重重,女媧已經累的不行了,可是女媧一心想救人們,于是,她又竭盡全力奮不顧身的行動了。最后,填補好了天,救了人們,大家又安居樂業了!
女媧為了人類能夠幸福生活,為了孩子能夠死里逃生,繼續過上美好而又幸福的生活,她無私的奉獻著。這種無私奉獻,舍己為人的精神,讓我們既敬佩又感動。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精衛填海的故事更是讓我深有感觸。精衛日日夜夜地向大海中投石頭和樹枝,從這里我感受到了精衛有恒心,雖然大海是終究不能填平,但小精衛并不放棄希望,堅持不懈。這個故事讓我明白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堅持不懈朝著一個目標努力,一定能成功,哪怕事情再難。
沉香救母的神話故事,讓我感動極了。沉香是一個非常孝順的人,他克服重重困難,劈山救母的精神值得我們好好學習!孝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在家長累了的時候給他們捶捶背,端端水是我們應盡的職責!
這本書像一個淳淳善誘的老師,教我做人的`道理,為我打開知識大門,讓我在知識的海洋中,揚帆遠航!
這本書讓我一生受用,我想,也會讓你受益無窮的!
中國神話故事讀后感600字篇3
寒假里,我讀了一本書,書名是《中國古代神話故事》,書中講述了三十九個神話故事,每個故事都精彩絕倫。其中,《龍女拜觀音》是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故事的主要內容如下:
東海龍王有一個女兒,名叫龍女。龍女活潑可愛、人見人愛。有一天,龍女聽說,小漁鎮在舉行燈會,也吵著要去。可是龍王不肯答應,他對女兒說:“你還很小,人間很危險,不能去!”龍女不聽勸,又哭又鬧,但是不管她怎么鬧,龍王就是不答應。龍女想:那我就一個人偷偷去看!她變成漁家少女的樣子,來到人間。街道兩旁有各種各樣的彩燈,龍女非常開心,這兒看看,那兒瞧瞧,沒有注意到閣樓上有人往下潑水,她沒有來得及躲避,水潑到了她身上。變成人形的龍女如果碰到水就會變回龍形,知道大事不好了,于是她趕緊來到海邊,痛苦的癱在地上,眼看就要變成龍形了,龍女趕緊使了個障眼法,將自己變成一條大魚。更糟糕的是,被漁夫發現了這條大魚,高興極了,立刻將魚拖到街上買。幸好這一切被觀音菩薩看見了,她命令善財童子去救龍女,龍女得救了,但是她私自到人間的事卻激怒了龍王,龍王將龍女趕出了龍宮。可憐的龍女無依無靠,再次被觀音菩薩搭救。時間長了,龍王又開始想念龍女,可龍女跟著菩薩再也不愿回到龍宮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龍女當初沒有聽父親的話,偷偷來到人間,遇到了各種危險,差點丟了命;其次,沖動是魔鬼,龍王一氣之下趕走了女兒,之后又開始想念她,但后悔已經來不及了。我們可不能犯同樣的錯誤哦!
中國神話故事讀后感600字篇4
不久前,我讀了《中國古代神話故事》這本書,書中的故事精彩紛呈,文字通俗易懂,還有精美的插圖很是吸引我。讀完后也讓我受益匪淺,同時也學會了很多的人生道理。
書中很多故事:有愚公移山,盤古開天辟地,女媧補天,牛郎與織女,精衛填海,白蛇傳,八仙過海……但讓我印象深刻的要數愚公移山這個故事。
愚公是一個九十多歲的老人,他家門前有太行和王屋兩座大山。大山有一萬多丈高,七百里寬,由于山又高又寬,對村子里人們出行帶來很多不便。于是愚公決定召集大家一起來移山造福大伙兒。
在移山的過程中,愚公的妻子提出了異議:“像你這樣的年紀,即使是一座小山,也未必能輕易搬動呢,何況是太行和王屋兩座大山啊?”愚公心意已決,帶領著兒子和孫子一起到大山下,敲碎石頭,挖出泥土,用簸箕和竹筐裝走并運到渤海邊。
過了幾天,愚公又被“智叟”嘲笑他說:“你這個老糊涂!都這把年紀了,還想去搬動那兩座大山,只可惜你連山的毫毛都損傷不了。”愚公聽后說道:“我 當然會死,但我有兒子,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這樣 子子孫孫,一代又一代,是沒有窮盡的。而兩座大山又不會再增高,總有一天會搬完的!”“智叟”只能啞口無言了,低著頭離開了。
后來,愚公的行為和精神感動了天帝。于是天帝命令天神搬走了兩座大山,從此以后,愚公和村里的百姓再也不用為進出而發愁了。
通過這個故事讓我學到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個道理。凡事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就算有再大的困難都能騎克服和解決,不輕言放棄,總會有回報!
中國神話故事讀后感600字篇5
走進神話傳奇的世界,我們不難體會到人類對自然的好奇與崇拜、對災難和困苦的不屈與斗爭、對英雄人物的敬仰與熱愛、對純貞愛情的謳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邪惡人物與勢力的憎惡等豐富細膩的感情……走進神話傳說的世界,我們會認識許多可愛的人物:用生命創造世界的盤古與女媧;為民造福的伏羲氏、神農氏、大禹、羿;為理想奮斗不止的愚公、刑天、鯉魚;為人類文明發展立下功勞的燧、人氏、倉頡、嫘祖、孔子;為愛情唱起千古絕唱的韓憑夫婦、牛郎織女、七仙女董永、梁山伯祝英臺;承載著人們真、善、美、夢想的如來佛祖、觀音菩薩、孫悟空、八仙……
在眾多的神話故事中,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就要屬《精衛填海》,故事主人公精衛在一次玩耍中不幸掉入海水中,被海水淹死了,可是她不愿就這么死去,于是,她便變成了一只精衛鳥,夜以繼日地從遠處叼來石頭和樹枝,想要填平海。大海奪去了她的生命,但奪不去她的勇氣和決心。
這是什么?這正是一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是這種精神激烈著我們向前進,最終超越自我,使自己達到了自己想要奮斗的目標,只有這樣,才能成功;只有這樣,才能有收獲;只有這樣,才能看到希望……
現在看來,有些神話故事好像有些幼稚可笑,虛幻縹緲,但是,這正是生產力水平極其低下的狀況中,遠古人類對自然與宇宙探索的真實記錄,也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地執著精神的體現。
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依然在我們的血液里流淌著、凝聚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