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朋友讀書筆記
首先,《漂亮朋友》暴露了當時新聞界的黑幕。報紙從它誕生之日就是各個階級和黨派斗爭的工具和喉舌。在《漂亮朋友》中,報紙是操縱在財閥和政客手中的工具,《法蘭西日報》的后臺老板是一批眾議員,瓦爾特在議院中形成一股強大的勢力。它是金融家,善于利用政治進行投機,他創辦的《法蘭西日報》最后成為了內閣的喉舌。小說生動地描述了瓦爾特幫如何利用這份報紙操縱政局,為了讓他們中的重要議員拉羅舍—馬蒂厄上臺,瓦爾特利用報紙制造輿論,實現倒閣陰謀,使馬蒂厄終于當上了外交部長,一旦他的生活丑聞暴露以后,瓦爾特就毫不留情的一腳將他踢開。由財閥操縱報紙在政界和報業大顯身手,這就是《漂亮朋友》所揭示的報紙黑幕。
小說還成功塑造了一個現代冒險家的形象,他就是杜洛瓦,為了獲得巨額財產和社會地位,他不擇手段,短時期就飛黃騰達了。杜洛瓦的本錢是擁有一副漂亮的外表,他利用自己的優勢努力獲取上流社會婦女的芳心,使他們都愿意服務于自己,成為他向上爬的工具。在杜洛瓦的盛大婚宴上,教士用獻媚的詞句向他祝福:“你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你們最為富有,也最受尊敬。特別是您,先生,您才華超群,并通過您的道德文章而給蕓蕓眾生以指點和啟迪,成為民眾的引路人。你身上肩負著偉大的使命……教士的話代表社會、官方對這個冒險家的贊許,但從中也露出了無情的、辛辣的諷刺?!镀僚笥选吠ㄟ^一個冒險家發跡的經歷,深刻揭示了第三共和國的政治、經濟復雜現象,不愧為十九世紀末葉法國社會的一幅歷史畫卷。
《漂亮朋友》是繼司湯達的《紅與黑》,巴爾扎克的《幻滅》,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之后的又一部里程碑式的現實主義義作品。在這部作品中,主人公喬治﹒杜洛瓦是一個借助女人的力量,使用各式無恥卑劣的手段,由一個鐵路小職員成為一個顯赫人物:新聞界赫赫有名的官方記者,大財閥瓦爾物的女婿。在他爬上頂峰前,他所利用的,是四類女性:第一類是馬雷爾夫人,有才華自知聰穎,喜歡詼諧,但對待杜洛瓦,逢場作戲的情感多于愛他,所以在作品中,她兩次被杜洛瓦所欺騙,但都重歸于好。直至杜洛瓦上教堂舉行婚禮時,腦子中還顯現出她的影像。第二是福雷斯蒂埃夫人瑪德萊娜,她丈夫是引導杜洛瓦入新聞界的人,也是杜洛瓦的戰友。福雷斯蒂埃死后,杜洛瓦熱忱地追求瑪德萊娜并最終與之結婚,但當他借助瑪德萊娜的力量,當上政治新聞界的風云人物之后,卻感到她已是個包袱,于是使用捉奸的伎倆,甩掉她。第三是瓦爾物夫人,她認識杜洛瓦時,已有兩個近二十歲的女兒,其夫是杜洛瓦的老板,但她墮入了杜洛瓦施展的情網不能自拔,從一個恪守婦道本份正派的女人變成一個為了杜洛瓦而癡狂的女人,最后,她幾近瀕臨死亡,下場最可悲。第四,是瓦爾物夫人的女兒蘇珊,她天真無知,但擁有著將近兩、三千萬法郎的嫁資,她是杜洛瓦最后一個“階梯”。杜洛瓦用甜言蜜語將其拐騙出走,威逼老板的瓦爾特夫人讓步,最終成為了百萬富翁的女婿。
莫泊桑用冷峻的目光透視了當時的社會,以”一泓清水”的語言風格傾倒讀者。其刻劃人物入木三分,通過人物及環境的細致描寫,向人們展現了那個時代的悲哀、社會的黑暗、人性中的猖狂。在《紅與黑》、《幻滅》、《包法利夫人》中,人們尚可看到正義被扭曲,天才被摧殘的悲壯,而《漂亮朋友》則是自始至終都是惡的張狂得意。最讓人心寒的,是書中惡的代表,杜洛瓦所使用的卑劣手段。他認清了社會那男盜女娼的本質后,首先以馬雷爾夫人作為目標,不僅得到了她,甚至還接受她的金錢,當馬雷爾夫人第二次知道他要結婚時(與蘇珊結婚),她控訴杜洛瓦,她遭到的是杜洛瓦的毒打。這一切都表明了他對女人的評價“女人只能利用,而絕不能真心相待?!比绱诵袕胶脱哉Z無不表現出那扭曲的人性。杜洛瓦是要往上爬的人的縮影,要“出人頭地”要有萬貫家財,就得使用一切“必要”的手段。那么是什么促使這位“漂亮朋友”往上爬呢?除了金錢、地位外,更有一種天生的欲望。作品中的杜洛瓦有著一種殘忍的欲望,我在非洲沙漠中“無憂無慮地殺人越貨、搶劫,而后露出一絲殘忍而得意的微笑。”《漂亮朋友》所揭示的是人性惡的部分,反映的不僅是社會的悲哀,更是作者的悲觀絕望的體現,文中不時出現些關于死的見解,全是較深刻而富哲理的。人死后一切都歸于無,年輕時追尋的一切都歸于無。莫泊桑對于解決社會悲哀而提出的方法,便是死亡,實在是作者的悲哀。
漂亮朋友讀書筆記篇2
杜洛瓦如愿以償娶到了富豪之女,向著他欲望的顛峰再一次邁進。邪惡得不到遏制,正義得不到伸張,故事就在小人得志時嘎然而止。我震驚的同時,心想也許這就是莫泊桑想要展示給我們的現實。
故事里沒有正義之士出來辟謠,沒有英雄人物出來揮劍劈開這社會的一團濁氣。
整部小說給我的感覺,從頭到尾就像處在它自己描述的烏煙瘴氣的低級舞廳,悶熱而令人窒息,偶爾吹來一陣涼爽的風,大概也就是杜洛瓦與他第一任妻子剛剛結婚的那一段尚算美滿的日子。
“漂亮朋友”指的即是主人公喬治·杜洛瓦。他“儀表堂堂,氣宇不凡”“漂亮的上髭”“士官的風度”再加上他善于偽裝的表情,媚惑人心的花言巧語,更兼無絲毫羞恥之心,當然會令女人們發狂,而事實上也是如此,小說中上至中年風韻猶存的老板娘,下至十一二歲的情婦之女——幾乎所有出場的女性都愛上了他。
而在杜洛瓦自己的心目中,并不把愛情當一回事。愛情只是滿足他的虛榮與貪婪的工具,他費盡心思、花言巧語利用著他身邊的女人們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馬雷爾夫人可算是他勾搭上的第一個情婦。雖然這位可愛的極具魅力的情婦并沒有在杜洛瓦的事業上起到什么作用,但她卻是陪伴杜洛瓦時間最長的女人。
我也不得不承認馬雷爾夫人確是非常的可愛,她令我不禁想到我的一個朋友,也是這樣的活潑貪玩喜愛刺激與冒險。
雖然馬雷爾夫人與她的漂亮朋友玩得不亦樂乎,絲毫沒有違背人倫的羞恥之心與行為準則,但她那機靈可愛的性格和對杜洛瓦的深情卻怎么也讓人討厭不起來。而杜洛瓦顯然就沒有他的情婦那樣專注,在與馬雷爾夫人交往的同時,他可以和其他好幾個女士調情求愛——無論是為了利益或者情欲。而馬雷爾夫人在一次次面對杜洛瓦的背叛與欺騙后仍然一如既往地回到他的身邊,她聰慧的雙目似乎永遠也看不到杜洛瓦的卑劣處,又或者她看到了,卻并不在意這些。在馬雷爾夫人的引薦下,杜洛瓦與她的丈夫認識了,并得以在她丈夫在家的情況下繼續前往他的情婦家里。他與情婦的丈夫成了朋友,杜洛瓦的厚顏無恥也從這里體現出來,面對情婦的丈夫,他漂亮的臉龐上從未浮起過一絲羞愧之色。
杜洛瓦似乎就有這樣的能耐——占有朋友的妻子,并不為此有絲毫的良心上的譴責。他的第一任妻子瑪德萊娜·福雷斯迪埃夫人正是將他提攜為記者的已故好友福雷斯迪埃的妻子。瑪德萊娜在這本小說中可謂是光輝閃閃,這種光輝不僅僅是美貌更是智慧的閃光。
她的思想在那時可以算很前衛——她希望在與丈夫保持夫妻關系的同時,能保有自由與對彼此的尊重。她美貌卓著性格溫和智慧絕頂,可惜杜洛瓦卻沒有好好珍惜。令我感到奇怪的是,這樣聰明的女子,怎么就沒有用那雙洞悉一切的眼神看穿杜洛瓦偽善的面孔——很顯然,她只看到了杜洛瓦存在的能力、發展的前途與個性的狡詐,她可以利用這個男人來實現她自己的抱負。當然,愛情也是她嫁給杜洛瓦的一大因素。結婚初期,他們都表現出了對對方的尊重與依賴,轉折點在瑪德萊娜透露了她還是“福雷斯迪埃夫人”時曾有過的出軌行為。這里可算是充分印證了當代一句廣為流傳的話——男人都希望自己的妻子是貞女,別人的妻子都是蕩婦。
杜洛瓦產生了極大的反應,從此他對妻子開始冷嘲熱諷,甚至為他死去的好友福雷斯迪埃而感到憤怒。他的妻子卻表現出了平靜,面對杜洛瓦惡劣的態度,她既沒有悲傷也沒有氣憤,有時候她的表現都讓人錯覺這是一位看透人世的智者,唯一讓她與現實相聯系的是她與她的丈夫共同進行的工作,以及她對此表現出的不尋常的熱情。
讓她徹底看透杜洛瓦本性的大概就是伏雷德克伯爵的遺產,他的丈夫是怎樣假裝為難地從她這里詐竊了一半的遺產。瑪德萊娜只是漠不關心地看著——那樣冷漠,就好像一切與她無關。就算到最后,她的丈夫帶領著警察撞破她的私情,她的臉色在最初的驚訝后,也只是冷漠地抽起了煙。
這個女人從頭到尾都冷靜自持得可怕,但是她也并非沒有柔情之處,比如新婚時她與杜洛瓦之間甜蜜的細節,她與伏雷德克伯爵間曖昧但純潔的溫情——她所表現出來的那種深沉與冷漠,也許只是因為太過清楚地看到了世間的丑陋而進行的自我保護吧。
我一直覺得奇怪的是,她怎么會成為外交部長拉羅舍·馬蒂厄這樣平庸而虛偽的人的情婦。如果從她的性格軌跡來猜想的話,也許是為了得到更多的政治上的消息吧?但我又不愿把她想得太功利,總有一些感情上的因素吧?那她曾經又為什么會嫁給更為平庸虛偽的福雷斯迪埃呢?
只能說這是聰明女子生錯時代而產生的一場悲哀。如果她能以自己的名義發揮自聰明才智,或許她會有更多的選擇吧。
杜洛瓦利用詭計與妻子離婚,從而得以迎娶對他更有利的富豪之女蘇珊·瓦爾特。這時,杜洛瓦終于站在了巴黎的頂峰,從一個浪跡街頭的流氓長成了一個上流社會的奸雄。而在他腳下,最為痛苦絕望的另有其人,那是他的妻子的母親瓦爾特夫人——杜洛瓦的又一個情婦。這個女人并不能做到瑪德萊娜的超然物外與馬雷爾夫人的滿不在乎,情人與女兒的結合令她痛苦得一夜間滿頭白發。
因為這位夫人性格實在不討人喜歡,甚至死纏爛打到有些下賤,所以對她的痛苦我只是感到可憐、卻并不同情她??吹酵郀柼胤蛉伺c杜洛瓦交好時的表現,令我不由想到一句俗語“女人三十如狼四十如虎”,用這句話來形容四十多歲的瓦爾特夫人真是再合適不過。
瓦爾特夫人“戀愛”后異乎尋常的熱情令杜洛瓦早早感到厭倦,對待她的態度更是前所未有的惡劣與鄙視——盡管這位夫人面對這樣的待遇仍然對他死心塌地,完全沒有想到過報復諸事,倒也讓人敬佩。杜洛瓦對待她前后的差異之大,倒令我起意抄兩句他的甜言蜜語上來——
“我并不期待下文……也不抱任何希望。我愛您。不管您作如何反應,我還是要以極大的毅力和滿腔的熱情,不斷地向您重復這一點,您總有一天會理解的。我要讓我的柔情滲透到您的身體里,傾注到您的心海里。我要一句一句,一小時一小時,一天一天,讓我的愛像一滴滴甜酒,最終將您浸透、泡軟,使您動情,最后也不得不回答我:‘我也一樣,我愛您?!?/p>
雞皮疙瘩掉落中……
這個女人無疑太軟弱了,三兩句甜言蜜語就被俘虜。并且再次證明,越容易得到的東西,越不容易被珍惜。
杜洛瓦一路真是得風順水,春風得意啊,開篇時口袋里還沒有幾個籽兒,連喝杯劣質啤酒都要左思右想,而莫泊桑洋洋灑灑十幾萬字下來,他就已經娶了個家財千萬的富家女,還給自己的雙親寄去了五萬法郎。孝順——這是杜洛瓦形象不至于太惹人厭惡的原因之一,老實說,看到最后時,我還有點擔心會在他的婚禮上會冒出個什么人來,大肆揭露他的一切卑劣行徑與險惡用心,讓他身敗名裂從頂峰一下落到谷底。當時沒有細想,如今想起來,正如杜洛瓦剛在記者路上起步時所說,那些道貌岸然的上流人世,其實在骨子里都是陰險下流的,而如今躋身為他們中的一人的杜洛瓦,其實也只是“平常的壞”罷了。
“……啊!這個無賴,瞧他把我們捉弄得多么厲害……不管怎么說他還是很能干的。我們可以找到地位比他高得多的人,但卻找不到像他這么精明,這么有前途的人,他是一個前途無量的人,將來能當上議員,當上部長。”
這是杜洛瓦的岳父對他的評價,可謂是一針見血深謀遠慮。
杜洛瓦最后能爬得這么高,不僅僅是他時來運轉,更兼他的精明強悍、狡詐陰險、厚顏無恥、虛偽惡毒等等本性。
同是有大量描述情人的情節,《包法利夫人》是從女性的角度,而《漂亮朋友》則是從男性,結局也是大大地不同,愛瑪最后為高利貸逼迫服砒霜而死,杜洛瓦卻功成名就,成為了一個“貴族”。
莫泊桑的結局給了我們一個無聲的回響——這個社會如此殘酷,足夠冷酷與精明的人才能獲得成功。不管他當時諷刺的是誰,這本書如今讀來仍然意義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