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活著心得體會
看到有一本《活著》,就囫圇吞棗的讀了一遍,剛看完,很壓抑,然后,很久,才釋然……
主人公福貴,從一個有錢的愛賭愛嫖的二流子,到孤苦伶仃的一個人,經歷了破落、貧窮、戰爭,一步一步,失去了兒子、女兒、妻子、女婿、外孫,只有一頭很老的牛陪伴余生……
在悲劇的人生中,他學會了珍惜,珍惜自己的妻子,妻子做的一雙鞋,最餓時老丈人省下的一小袋米,學會了寬恕,寬恕間接害死了自己兒子的戰友……獨自一人活著。
這本書不同于張愛玲的《小艾》,小艾經歷了一系列悲慘的遭遇,最后的結局還是給人一些希望的,看完以后,積聚的壓抑在結尾處有一些釋放,而《活著》看完很沉重,感覺呼吸困難,看著生命之手一次又一次給予希望,又一次一次的剝奪一個人身上的珍寶,卻無力反抗。
也許只有懂得了愛,懂得了你所擁有的珍寶,在失去時,你才有勇氣去面對一個人的寂寥……
畢竟,回憶是一個人的歷史縮影。
讀活著心得體會篇2
我自小學開始就養成了讀書的好習慣,這個好習慣是受我父親的熏陶。父親因為小時候家庭條件的影響,不得不放棄學業為家打拼。雖然條件艱辛,但父親卻從未停下讀書的腳步。對他而言,每天都是讀書日,讀書就是工作完成后的娛樂活動,他常常拉著我一起邊讀書邊劃寫好句。初中時翻找父親的書櫥,發現了這本紙張泛黃的書――《活著》。從此,它就成了我人生道路的伴侶,我對它的喜愛勝過了其他所讀到看到的。每每聽到有人提及余華,我總是聯想起《活著》,他的文字不僅活在了苧麻之上,還活在了我的心上。像這樣的好書,是經得住時間的考驗,也經得住我們讀者細細品味的。
再讀《活著》,他教給我們三個“不要”:
1、不要害怕貧窮:故事中的福貴,從地主少爺游手好閑淪落為溫飽困難的底層貧民。在對話中他告訴我們:只要人活著,人活得高興,就不怕窮。
2、不要總是放棄:故事中福貴命運多舛,敗光家產,請不到大夫,無故被抓參軍,母親病逝,兒子抽血而死……雖然坎坷,但是他挺過來了,沒有因此放棄,至此余華寫道: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人生苦短,活著則甜。
3、不要抱怨任何事物。書的最后,福貴買下了一頭老水牛,并給它取名為“福貴”,陪著自己平靜地生活下去。他心中的心酸大概只有他自己知道吧。生命只有一次,有生命就有希望。
福貴歷盡滄桑仍有滋有味地活著的意義在于:人生之中,我們應該學習他怎樣在困頓之中活下去的力量。想必,這就是作者余華所要告訴我們的人生道理,如同書名活著是一張通往死亡的單程票,生命于人像璀璨焰火,怎樣盡情綻放?唯有讀書。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讀書學習乃人生中的靈丹妙藥,善讀可以醫愚!記得明代思想家李贄在《四中評序》中贊揚說:“千古善讀書者,陶淵明一人而已”??梢姡帐鲜亲疃x書三味的奇男子,“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據此可見,陶淵明是一個純粹的讀書人,他的不為五斗米而折腰,他的掛印歸隱田園,都令我們這樣的知小識的大學生欣羨不已。
陶氏讀書是不拘形式的,隨心所欲的,他對讀書之樂的終極看法就是自娛文字,只有娛才才可以娛人。正如魯迅先生麾下的:嗜好讀書的人能夠手不釋卷,因為隨便,因為輕松,他們可以在任意一頁文字的背后,都可以毫不費勁地找到滋潤自己靈魂的營養,并且樂此不疲。這種境界是難得的,也是容易的。難在這種境界需要長期的培養和全身心的投入;易在我們學校有著山東高校中最大的圖書館及其設備,有著優越的條件。還在想什么?抓緊讀書吧。
在這初夏的暖陽下,端坐窗前,一本書籍,一杯清茗,輕輕翻動書頁,感悟一沙一石,感悟一草一木,追求一份別樣的寧靜,心靈便在書香中休憩。
讀活著心得體會篇3
《活著》,長篇小說,作家余華的代表作,本書主要描述地主少爺福貴嗜賭成性,終于輸光家產。父親被活活氣死,母親重病在床,福貴卻被國名黨抓去當壯丁,后被解放軍所俘虜,回到家中。之后隨著內戰、三反五反,大躍進,等社會變革,他的人生和家庭都經受苦難,后來所有的家人都離他而去,最后只剩下老牛與他相依為命。
面對家境的沒落,面對自己的父親母親,甚至自己的兒子、妻子、女兒、女婿,還有五歲大的孫子相繼離開人世,一位老人仍堅強的活著,他就是福貴,當他的家被他敗光時,他是堅強的;當他被拉去當兵時,他是堅強的;當他的兒子因抽血過多死去時,他是堅強的;當他的妻子因病去世時,他是堅強的;當他的女兒因生產大出血死去時,他是堅強的;當他的女婿出事死去時,他是堅強的;當他的孫子夭折時,他是堅強的,風雨無法使其失去力量,別人的歧視也不能使其喪失斗志,他用行動向我們詮釋了——堅強!
快樂的活著,是一種樂觀面對人生的態度;幸福的活著,是努力改變逆境的人生態度;堅強的活著,是永不言敗的人生態度。
人不能白活一世,人活在世上是為了使自己和別人過得更好,任何一種職業都是有價值的,無論是國家總統還是清潔工人,只要是對自己和別人有好處的,都是有價值的,而那些勇于放棄生命卻不勇于活下去的人,他就沒有真正活過。無論什么時候,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應該堅強的活著。
活著是一種勇氣的體現,更是堅強的體現,當你不再堅強時,你就會失去許多。
一個人沒有金錢,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爭取。一個人失去了健康,可以用鍛煉去改善。一個人失去了學問,可以用自己的努力去獲得。但以上幾點,基于一個前提:堅強。如果這個人不堅強,他失去了什么都不會去想辦法兩次獲得,所以,一個人失去了堅強,就失去了一切,甚至生命。
人為什么能活在世上:因為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堅強支撐著人們,這種力量使人們生活幾萬年,使人類可以在地球上繁衍生存。
海倫.凱勒因為堅強在雙目失明后堅強活了下來;霍金全身癱瘓仍堅強的活了下來;史鐵生雙腿癱瘓仍堅強的活著。因為堅強,他們勇敢地活著,并為人類創造出民財富,使許多人更好地活下去.
每至農家見到一位老頭牽一頭老牛,我就會想起那位叫福貴的老人,一個人生活在農家。時而拍拍黃牛,時而向西方望去,那是他七位親人的墳墓,他放下鋤頭,向著落日,看太陽將最后一抹光芒灑向西邊的黃土上。
堅強地活著,不應白在人世間經過。堅強地活著,面對一切困難欣然向前,面對逆境毫不退縮。
每每想到這位老人,我想對他說:你的名字叫堅強!
讀活著心得體會篇4
這輩子想起來也是很快就過來了,過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錯人了,我啊,就是這樣的命。年輕時靠著祖上留下的錢風光了一陣子,往后就越過越落魄了,這樣反倒好,看看我身邊的人,龍二和春生,他們也只是風光了一陣子,到頭來命都丟了。做人還是平常點好,爭這個爭那個,爭來爭去賠了自己的命。像我這樣,說起來是越混越沒出息,可壽命長,我認識的人一個挨著一個死去,我還活著。——摘自余華《活著》
我總認為人世間最傷心的事莫過于親人對你的不理解,當看完《活著》你會知道,人世間最痛苦的事是看著身邊一個個親人慢慢的死去,直到只留下你孤單的一個人。
我不敢想象,如果主人翁換著是我,我會不會繼續生存下去,但是他卻依然友好地對待世界,這種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和對世界的樂觀態度,我想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得到的。
當生活在80年代的我們還在為物質上的需求挑三撿四時,我們從來不知道上一代人為了生存而掙扎的情形;當我們還在抱怨命運的不公時,是不是也應該想想這世上更苦難的人,與他們相比,我們是不是更應該感到幸運呢!
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么?
當這個貫穿全文的引子讓我捫心自問時,我卻無從答起。在我腦子里,我仍然清晰的記得前幾天報道的那位為錢財而貪污受賄的官員,在法庭宣判前的那一番話:受賄巨款,只是為了下一代過得更好,再說,我所貢獻的遠比我所得到的多得多。這就是他活著理由嗎?
當一次次邪惡的觀念充斥著我們的大腦時,我們是不是應該冷靜的思考一下人生的意義呢!
活著,就要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第一件事,千萬別為自己找什么借口,因為“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讀活著心得體會篇5
《活著》是一本十分沉重的小說,余華自己也說過《活著》本身講述的就是一個,一個人和他的命運之間的友情的故事;講述的是一個,人是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就像千鈞一發,讓一根頭發去承受三萬斤的重量,它沒有斷的故事;講述了眼淚的豐富和寬廣;講述了絕望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為活著的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或者以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我用了一個上午一口氣完成了他,讀完小說,雖然有完成的如釋重負但卻像又背上了沉重的枷鎖一般的喘不過起來。我有些迷茫,難道我們所追求和趨之若鶩的生命就只是為了這樣簡簡單單的幸存,平平靜靜生活,而沒有其他更大意義的事情值得去追求而放棄與有所生存的意義。這與我們平時所接受的,或者說是所被灌輸的偉大精神背道而馳。因此,我們更迷茫了。那,活著是什么?活著是為了什么?為什么活著?我們年輕,我們活力,我們快樂的活著,我們肆無忌憚的揮霍著金錢、時間、生命。就像年輕的福貴一樣。肆無忌憚,不計后果。因為我們無所謂時間,無所謂青春,我們的人生剛剛起航,我們的太陽剛剛升起。像福貴一樣,我們揮霍著,覺著家里還有一百畝的田產,還有爹娘,老婆孩子……等到終于有一天,福貴把錢輸光了,我們把青春揮霍完了,才驀然發現,其實很多東西便如同白駒過隙,眨眼的當兒就沒了。
冷靜下來的我們開始反思活著的意義,這不像考卷上的難題一樣,丁是丁卯是卯,對了得分,錯了失分的標準答案。活著的意義幾乎不可能用簡單的語言標注出答案,甚至是近似的表達。這便是老子的《道德經》里開篇的兩句永恒的經典:“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币驗檫@不是個簡單的為什么,當然也不會有簡單的什么。這樣的答案需要人們用活著去尋求,當不用再活著的時候,或許這個答案就出現了。因為它詮釋的不僅是生命,或是人生的一種崇高而簡單的意義所在。作為一個詞語,“活著”在我們中國人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于狂傲不羈的吶喊,也不是來自于兇殘猛烈的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忍受所能忍受的,忍受所不能忍受的,在絕望與痛苦的邊緣繼續活著,而且驕傲而堅強的活著。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絕望和希望,在我們的命運里比比皆是,更如朋友那般親密無間。
正如沒有絕對的苦難,也沒有永久的幸福。無論是去,感恩幸福,抑或是感恩苦難,都是感恩生命,感恩或者。感恩這種無間的友情,感恩我們活下去的奇跡。在不斷地感恩中,我們和幸福,和苦難產生了友情,而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因為我們互相感激,也互相仇恨;我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我們活著的時候一起走在塵土飛揚的道路上,死去時又一起化作雨水和塵沙,最后,默默然消失在海角天邊。也許,這就是活著。而這一切的前提卻是時間。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在這里,時間影藏了它的身份,可是卻掌握著兩個人的命運。我們的閱讀無法撫摸它,也無法注視它,可是我們卻無時無刻的感受著它的存在。就像寒冷的來到一樣,我們不能注視也不能撫摸,只能靜靜地渾身發抖的去感受。
這種感受是脫離了,或者說是超越了五感而偉大的存在著的。這就是時間,這就是生命,而這些便組成了我們所要的活著。我們活著了,在愛與痛的交織里和冰與火的`纏綿中,我們活著了。我們站在苦難的邊緣堅強的活著,因為我們活著是為了那與痛苦相交織的——愛。物欲的縱橫捭闔迷惑了我們原本單純的心境,年少輕狂的愚蠢讓我們自命不凡的輕薄生命,當一切真的即將消散,死神讓你最后一次回眸人生,留戀的也許不是帶不進棺材的名利和財富,留戀的或許只是生病時母親的輕聲關懷,失意時朋友的鼎力支持,或許是那個大雨滂沱的雨夜里那份相濡以沫的溫馨。也許,這就是愛?;钪鵀榱藧郏瑸榱藧刍钪‘斀^望和痛苦如狂風驟雨消失在寬廣的海岸線,溫暖而和煦的陽光總會相聚在某個云淡風輕的下午,讓我們都去到山澗,望著無垠的天邊,恬靜而從容的吶喊出心中的那一縷縷不凡和堅持——活著,只是為了活著!
讀活著心得體會篇6
《活著》這本書講述了一個人和他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活著》講述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就像千鈞一發,讓一根頭發去承受三萬斤的重量,它沒有斷?!痘钪分v述了眼淚的豐富和寬廣,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主人公以前嫖賭輸光了家產,但是親人并沒有拋棄他,這令他悔悟。這時候他明白只要活著貧窮未必不好,只要有愛,有關懷。然而妻子得病,兒子被害,女兒難產致死,女婿事故死亡,孫子被自己的疏忽害死,一切一切的杯具接連發生,最后只留下自己活著,然而經歷了種種的他卻有了超然的心境,應對自己的過去能夠冷靜的回憶與論述。他在剩下的日子里與老牛為伴,寄托著自己對親人的懷念,與對生活的感激,盡管不幸發生在自己身上,但卻慶幸自己以前有那么好的妻子,懂事的孩子。他的人生了無遺憾!作者沒有發泄,沒有控訴或者揭露,而是向人們展示高尚。那里的高尚不是那種單純的完美,而是對一切事物明白之后的超然,對善和惡的一視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主人公福貴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先后離他而去,一次次在絕望的邊緣徘徊,但是他卻有對苦難的承受潛質,對世界的樂觀態度。當他發現間接害死自己兒子的使自己昔日患難與共的春生是他選取了埋葬仇恨,他們之間互相感激,互相仇恨,但是誰亞無法拋棄地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即使是在絕境面前他依舊勸解朋友要堅強地活著,只要活著,只為能夠活著。
我們此刻的生活中無疑也會有許許多多的困難也挫折,有的時候我們確實很難以承受,然而每當我想當福貴他依舊感恩生活的時候我就會自慚形穢,覺得自己與福貴的差距,或許我無法在經歷這些苦難之后得到內心的升華,然而我卻能夠透過對福貴經歷的觀察感同身受,活的同樣的感慨!無論怎樣,生活總要繼續。只要活著就好,只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或者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