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怨的世界讀書筆記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筆記篇1
這個月讀完了不抱怨的世界,自己的收獲蠻多的,本來我還覺得不就是不抱怨嘛,還用得著寫一本書?只要我們不抱怨就可以了,那用這么大費周章的去寫這方面的文章嗎?而且還那么暢銷,實在搞不懂,因為有這個疑問在,所以我就閱讀了這本書,讀完之后感覺自己之前的見識太淺薄了,不抱怨這簡簡單單的三個字其實大有文章,它不僅是一種行為,一個習慣,更是一種生活的方式,積極樂觀的去看待身邊的所有事物,包括不甚如人意的事情,他改變的是我們的思維方式,幫助我們用一種積極樂觀向上的方式去看待所有發生在身邊的事情,遇到任何的困難和痛苦挫折不順心的事情時,都可以讓我們發現這件事情帶來的好處,福禍本就相依,但是身處俗世,難免不會為了一些小事影響了自己的心情,過于糾結那些小事,而忽略了真正我們需要注意的事情,通過真正的習得不抱怨,可以讓我們更加專注于自己想要的事物以及真正想過的生活真正想要完成的目標上,而不是讓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浪費在了去躲避去糾結那些自己不想要的事物上。
不去怨天尤人,期許自己在新階段的事情,就會引來更多的平安和喜樂,當你把眼光放在生命中美好的一方面,你就會關注他,問題的關鍵在于你選擇把眼光放在缺憾的一面還是美好的一方面,不抱怨是轉化這個世界的意識,把抱怨轉化為行動的力量,去接納生活中的各種人事物,從而達到心想事成的效果。
首先我們可以先找到一種監督自己的方法,每次當自己發現自己說出抱怨職責的話的時候,有事情的去發現自己的這種行為,堅持21天不說任何抱怨的話,我們的話語表達了我們的想法,這可以讓你成為更快樂的人,你會傳送出樂觀和希望,和其他的樂觀的人相互吸引,是自己身處于快樂愉悅的氣氛之中,創造出更美好的未來,改變世界從改變自己做起,想要做一個快樂的人,就要能掌控自己的思想,按照自己的規劃生活,容許自己表達哀傷和痛苦,允許自己為人。通過改變言語不說抱怨的話達到一種思維的改變,進而改變自己的人生。
書里面有一個很有趣的觀點,關于我們為什么會抱怨:因為抱怨可以獲得同情和注意力,以及避免我們去做我們不敢做的事情,心里相信什么,身體就會表現出來,或者是自夸,體現在你比別人優秀這方面,在這個轉化的過程中可能會失敗,但是成功就是越走越近,就是從失敗走向失敗并依然不改熱情
我們應該去思考這個問題:自信并且又有安全感的人會吹牛嘛?自然不會,自尊自重并且認同自己的長處,接受自己弱點的人,可以悠然自得的不需要別人告訴自己自己有多棒,也不需要別人的認同來肯定自己,抱怨的產生是因為自我肯定的缺乏,認為自己沒有獲得這個的能力,其實我們的內心是我們自己內心世界的反射,我們與他人的關系也源自于我們和自己的關系,你對別人不可能比對自己還好,一切的都從自己開始。我們不刻意去選擇自己要過的人生,就會跟著他人的腳步混混沌沌的度日,你是個什么樣的人,就會在你的世界造成怎樣的影響力,每個人都是人性大海洋里面的漣漪,打造著更加美好的世界。我特別喜歡書里面的這句話,寫在最后:凡是你所渴望的,你都有資格得到,不要在找借口,朝著夢想前進!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筆記篇2
在這個生活節奏日益加速的社會里,人們的心情也變得越發浮躁,神經都繃得緊緊的,稍微一觸動就會引來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抱怨,似乎很多人也樂忠于這種排解壓力的“妙招”。但是抱怨之后只是得到了短暫的輕松的快感,并沒有改變什么,反而也會影響周圍人的心情。美國著名的心靈導師--威爾·鮑溫《不抱怨的世界》這本心靈勵志的作品對于“抱怨”的含義又有了更深的解釋,而且不抱怨活動附贈的紫手環也是很新穎的創意。往往人們想改變某種惡習時但身邊缺少能時刻提醒告誡的人或物而不能時刻注意,紫手環就起到了這樣的作用,當自己想要抱怨或者抱怨過時,看到紫手環就會去不由自主的反省,進而慢慢去改掉抱怨的惡習。
威爾鮑溫是最受人尊敬的大師級的心靈導師,但并沒有用世人看不懂的高深語句去詮釋“不抱怨”的意義,而是講述了許多身邊顯而易見的小故事來說明。愛犬金吉兒被撞的故事告訴人們“抱怨的事真有那么嚴重嗎”“傷害者自己也是受傷的人”;誰都想要健康長壽,但是“自以為生病”反而會因為沒有頑強的意志力而加快病毒的侵蝕最終“如人所愿”,這是病床上珍的故事。書里的每個故事都在告訴我們抱怨的產生的惡性循環以及不抱怨才能使自己更加愉快更加健康更加積極同時也會帶動周圍產生和諧的共鳴。抱怨不會帶來任何的榮耀,對別人的抱怨不會抬高自己反而降低了自己的品格。
一次在公交車上看到采訪一直紅了20多年的天王巨星劉德華,記者問他在這二十多年的沉浮里,跟他同時出道的人大多數都已沉寂,而他一直活躍在大眾的眼前,他說:對于任何事情都不要去抱怨,并不是所有的電影專輯都會大賣,但每件事都要用心去做,該是你的自然是你的。最近還看了一個驢子的故事,它掉到一口枯井里因為主人的無能為力而遭到遺棄,人們還是不斷的往井里扔垃圾,后來驢子從另一個角度來想,把每天的垃圾都踩在腳下,并尋找殘羹來充饑,日積月累終于走出了枯井。如果驢子抱怨自己的命運,自己的主人,自己所處的環境他會因此而消極直至消失,但他的隨機應變與求生的欲望讓他有了新的天地。正如人們對于自己的工作,也許不是最心滿意足的,但是既來之則安之,調整心態,沒有不能做的工作,只要認真的去對待去改變自己的消極思想。
所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將自己的抱怨與不滿發泄到周圍,漸漸的就會失去朋友,失去機會,失去快樂,失去很多本應該會變得美好的東西。對于朋友同事我是很少抱怨的,因為自己的性格還算平和,而且工作是自己的,即是是之間有互動若出現不和諧的事情肯定其中也有自己的原因,互幫互助才會和諧嘛。但是在家里,對于父母的喋喋不休批評,抱怨有時卻不會去淡定的看待,而以更多的抱怨回之,不過事后雖然后悔很少去承認。紫手環在家里的左右變換,讓我覺得很好笑,自己不應該因為父母的不計較而讓他們更加的生氣,畢竟他們占了家里的大部分人口,所以要少數服從多數嘛,對于他們善意的抱怨就遵從魯迅爺爺的“拿來主義”為己所用,并也耐心的對他們進行一些新觀念新思想的灌輸,做好自己,減少抱怨才能使小家和睦,大家才能更和諧。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筆記篇3
暑假期間,我閑來無事便翻閱姐姐的藏書——《不抱怨的世界》,這是一本由美國作家威爾·鮑溫寫的關于心靈勵志之書。威爾·鮑溫是一個可以同甘地相媲美的心靈導師,他僅在兩年的時間里,得到全球80個國家、超過600萬人的熱烈響應,憑借紫色的手環和正念的力量,改變自己,塑造一個遠離抱怨的美好生活。
我國的《論語》中所講到的“不怨天、不尤人。”與威爾·鮑溫的觀點如出一轍,所謂英雄所見略同正是如此吧。每當面對奶奶的嘮叨,我會情不自禁地開始埋怨;每當姐姐催促我完成作業時,也會抱怨她的不近人情;每當媽媽因為工作繁忙無法兌現諾言時,我甚至開始發脾氣。平時的點滴,充滿了我對家人的抱怨和不理解,但是通過對這本書的閱讀之后,我嘗試著改變自己。都說家和萬事興,其實只要我們每個人少點抱怨,多點包容,一切困難險阻都會成為通往美好生活的奠基石。因為遠離抱怨,我開始懂得奶奶的嘮叨中包含對我的關心,姐姐的嚴格中充滿對我的希望,媽媽的言而無信中承擔的卻是家庭的重擔。從前抱怨蒙蔽了我的雙眼,讓我只看到了黑暗,如今遠離抱怨,好像撥開云霧見青天,瞬間視野開闊了,心胸也豁達了。
這本書是指路明燈,讓我找到人生之路的正確方向;這本書是一把鑰匙,為我打開了美好生活的大門;這本書是一位醫生,切除了“抱怨”這顆腫瘤。
相信此時的你已經迫不及待想打開“不抱怨的世界”這扇大門了吧,我邀請你和我一起領略屬于這個世界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