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巖》800字讀后感
通過寫讀后感,你可以把自己的觀點和感受表達出來,這樣可以幫助別人更好地了解原文的內容和思想。《紅巖》800字讀后感怎么才能寫好?這里分享一些《紅巖》800字讀后感,方便大家學習。
《紅巖》800字讀后感篇1
讀完《紅巖》這本書后,我感覺自己全身都熱血沸騰,久久無法平靜。
《紅巖》主要寫的是解放前夕,以江姐、許云峰等為代表的重慶潛伏的地下黨員和國民黨斗智斗勇,從獄外到獄內一直堅持斗爭,最終迎來勝利的故事。在這許多英雄人物中,我最崇拜的,是許云峰。
許云峰有高度的政治敏感。他舍己為人,掩護同伴,有顧全大局、獨當危難、赴湯蹈火的英雄氣概。面對審訊,他坦然冷靜,展示了雷電、鋼鐵式的性格特點,保護著組織,也保護著同志,自己決定以最大的犧牲獨擔責任。不論是在渣滓洞的單獨牢房里還是在白公館的不見天日的地窖里,他絕不進行超出整體斗爭需要的個人行動,在白公館,他以堅強的毅力用手指挖通地牢的石壁,為全監獄的難友準備了越獄的通道,但他絕不自己使用。在地窖中最后一次與徐鵬飛的交鋒,許云峰以完成重任的勝利者的姿態,對面前的特務朗聲命令道:"走!前面帶路!"光榮地為共產黨、為全國人民的解放獻出了生命。
我一直在想:如果被抓捕、被嚴刑逼供的人是我,我會寧死也要守護共產黨的機密么?這個問題值得深思。
爸爸曾告訴我,100多年前祖國大地還風雨飄搖,山河破碎,生靈涂炭……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從誕生起,中國共產黨就帶領中國人民走上擺脫被奴役的命運、實現獨立自主的道路,在這條路上,無數革命志士壯烈犧牲,譜寫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跡,28年后終于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我們青少年是中國共產黨的后備軍,我們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要時刻牢記現在的安定和平是由那些革命烈士的鮮血換來的。可許多同學并沒有強烈的愛國意識,升旗儀式上,有人竊竊私語,甚至大聲嬉笑;有的男生為了娛樂好玩,竟篡改國歌。這些行為,絲毫不尊重當初共產黨的付出和那鮮血顏色的五星紅旗。
如今中國已經變得富裕,變得強大,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目標而奮斗,歷史的接力棒已經傳遞到我們的手中,少年強則國強!《紅巖》這本書讓我更深刻地懂得,先輩們是如何用自己的生命換來我們今天的和平和幸福,現在他們都已沒入歷史的長河,剩下的,就是我們的責任,我們要將先輩們的精神一直延續下去,讓我們的國旗在國土上更加驕傲的飄揚!
《紅巖》800字讀后感篇2
《紅巖》是當代文學中一部優秀的革命英雄傳奇,曾經震撼了許許多多青年讀者的心。
它描寫的是解放戰爭時期,--的最后堡壘重慶正處于全面包圍之中,盤踞的國民黨反動派進行著垂死的掙扎,而被關押在“中美合作所”近乎窒息的地牢里的共產黨員則同他們展開了一場勝利前光明與黑暗的殊死搏斗。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地下工作者受到國民黨反動派的特務機關的殘酷鎮壓和迫害,但是他們不畏強敵在監獄中與之進行不泄的斗爭。雖然他們大部分的人都犧牲了但他們的精神激勵了剩下的革命同志堅持到了革命勝利的英雄事跡。
《紅巖》雖然是長篇小說,但展現了解放戰爭中的真實故事,寫的都是些革命烈士驚天地、泣鬼神的事跡,同時,也揭露了國民黨反動派的野心。在獄中的無數的革命烈士和罪惡的敵人周旋。他們是偉大的,面對敵人和特務的軟硬兼施咬緊了牙關,在嚴重缺水的情況下咽著發餿的食物,都沒使他們說出賣黨的口供。對這些可敬可佩的戰士,國民黨反動派只能給他們肉體上的折磨,卻動搖不了他們的精神,反而更使他們的斗爭精神激昂起來!當然在眾多地下黨黨員中,也有出賣黨、出賣戰友的;甫志高,就是一個無恥的叛徒,他為了免受皮肉之苦,投降了反動派,將自己認識的黨員統統出賣。而甫志高這個名字一直被人們唾棄、憎恨。在獄中,所有被關押的革命烈士仍然不忘地下黨,他們相互鼓勵,互相支持,堅信勝利一定會屬于中國共產黨。可是就在革命勝利前夕,反動派殘酷地殺害了飽受酷刑的革命烈士,甚至也不放過可憐的"小蘿卜頭"。
國家繁榮昌盛、人民生活幸福美滿。這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是無數位戰士用鮮血換來的,血染紅巖,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他們的事跡永遠記在我們心中,他們的精神萬古長存。作為新中國的少年兒童不應該遇到挫折就退縮,而要在越鋪滿荊棘的路上,就越要堅定不移的去克服。這本書為我樹立了榜樣,它將促使我成為一個英勇堅強的人。
《紅巖》800字讀后感篇3
這個暑假老師讓我們參加“品讀紅色經典,書寫精彩人生”征文比賽,我和爸爸就去書店找“紅書”。突然,我看到了一本大紅色的書,上面寫著兩個有力的大字“紅巖”。我看到這本書,就跟爸爸說:“我就買這個。”爸爸說:“好啊,這本書很好,故事性也很強,爺爺那一輩就在看了呢!”。
我一回到家就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這本書講述的是以描寫重慶解放前夕殘酷的地下斗爭,特別是獄中斗爭為主要內容的長篇小說。書中的很多人物都是有原型的,比如書中的人物成崗是真實烈士陳然,江姐是江竹筠,等等。
我特別注意的是“小蘿卜頭”,他是個九歲多的孩子,頭長得很大,身子卻很纖瘦。當時他身上穿的衣服,還是兩年前媽媽給他縫的,現在穿起來仍有點嫌大。小蘿卜頭六歲時每天到樓上讀書,由黃以聲將軍擔任老師。黃將軍教孩子識字、讀書,教給他禮貌和正直。每天上午,學語文和算術,下午是俄文和繪畫。
在小蘿卜頭九歲生日那天,黃將軍送了一盒水彩顏料給孩子。此后,小蘿卜頭的練習本,變得花花綠綠地涂滿了各種顏色。小蘿卜頭在獄中過得多艱苦,可還是不忘學習。他遇害時僅9歲,在獄里生活了8年,他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樣的。他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小的烈士。雖然小蘿卜頭的生命是如此短暫,但他的人生卻是無比精彩。
我用小蘿卜頭那一代的生活來比對我們這一代的生活,我感慨萬分,我們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啊!我們現在衣服、褲子和鞋子都是名牌,可小蘿卜頭的衣服都是縫縫補補,穿了兩年還不脫。我們常常去吃肯德基、麥當勞,偶爾還上西餐廳吃牛排,小蘿卜頭卻吃了上頓沒下頓。我們現在有寬敞的大教室,但還有許多同不肯好好學習,當年小蘿卜頭卻住在狹小的監獄里堅持學習。我們這一代人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寵著,簡直就是家中的“小皇帝”,我們多幸福啊!他跟我們有多大的反差啊!
革命先烈們為了新中國的解放,為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我們要永遠緬懷那些為新中國建立而犧牲的先輩們!
《紅巖》800字讀后感篇4
燈光下,我翻開這本厚厚的長篇小說,思緒便一下子沉浸在這動人的情節中了。
《紅巖》這本小說主要描寫的時重慶解放前殘酷的地下斗爭,特別是以地下斗爭為主要內容的長篇小說,它的作者是重慶中美合作所集中營的幸存者,他們親眼目睹了許多革命烈士寧死不屈和英勇犧牲的場面,書中所塑造的英雄人物就是以這些革命烈士為原型的。
這部小說中塑造了許多生動的人物形象,如江姐、成崗等可歌可泣的英雄,其中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江姐這個人物,當她看見城樓上掛著丈夫的頭顱時,為不暴露身份,她努力使自己平靜,失去親人的感覺我實在是無法想象她是怎樣承受的,“江姐熱淚盈眶,胸口梗塞,不敢也不愿再看。她禁不住要慟哭聲。書中這樣的描寫也無法將她滿腔的痛苦和悲憤都表達出來。還有當叛徒甫志高帶領特務將江姐抓捕之后,關押在渣宰洞里,在獄中受盡了折磨,兇殘的敵人把竹簽釘進了她的十指,面對毒刑,她傲然宣告:“竹簽是竹子做的,共產黨的意志是鋼鐵鑄成的。”十指連心,面對那樣鉆心的疼痛,我仿佛看到江姐那蒼白的臉色和傷痕累累的身軀,而就是在那樣的情況下,她居然還能喊出那樣令人為之震撼的話語,是一種怎樣的堅強的意志在支撐著她啊!
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我遇到一點困難就會去尋求別人的幫助,遇到有些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就放棄了,在干活的時候,也是經常偷工減料會偷懶,最后完不成,沒有辦法,不得不去請別人幫助我做完事情。面對江姐這種無畏的英雄氣概,我自己的行為讓我不禁慚愧。
紅巖就是堅強的革命意志,紅巖的精神就像一面旗幟,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去奮斗。如果當初有不是像江姐這樣千千萬萬個無產階級革命者用生命為我們換來安逸的生活,我們也不會有像現在這樣幸福的日子,正是有他們的努力,才會有我們偉大祖國今天的繁榮昌盛和國泰民安。不過我們現在還會有多少人去感激這些英雄們呢,早就將他們的艱苦奮斗給淡忘了,像江姐這樣的英雄們我們還記得多少呢?忘記他們是我們民族良知的缺失啊!
鮮艷的五星紅旗是用戰士們的鮮血染成的,我們要謹記這些英雄們的教誨,學習他們堅強的精神和堅定的意志,戰勝我們未來路上的重重困難,使我們成為一個勇敢堅強有擔當的人。
《紅巖》800字讀后感篇5
這幾個星期以來,我讀了一本書,名為《紅巖》。
此書中使我十分敬佩的一點是,作者羅廣斌,楊益言并不是什么赫赫有名的專業作家,但他們作為斗爭和屠殺事件的幸存者和見證人,都親身經歷過小說中描寫的那些共產黨人的斗爭生活,所以他們是最有發言權的。于是,最后經過大概五六次,耗時十年之久,終于完成了這部小說。小說一問世,就收到了廣大讀者的追捧,并且改編為電影《在烈火中永生》,被列為“百部愛國主義教科書”。
書中塑造了多位共產黨員的形象。例如:江姐、成崗、許云峰、齊曉軒、華子良等等。他們一直堅持,積極地與國民黨反動派做斗爭,面對死亡,他們毫不畏懼;面對挑戰,他們全力以赴;面的困境,他們直面威脅;他們為了黨和人民的利益,甘“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他們為了推翻國民黨反動派的黑暗統治,解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中國人民,建立新中國,同國民黨軍警、特務、叛徒進行不屈不撓的斗爭。從這些英雄人物身上,我們可以看出他們的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和堅如磐石的理想與對革命必勝的信念,以及他們在這最后的歷史瞬間由光明和黑暗的殊死搏斗所激發出來的精神光焰,這些都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此書中使我十分敬佩的一點是,作者羅廣斌,楊益言并不是什么赫赫有名的專業作家,但他們作為斗爭和屠殺事件的幸存者和見證人,都親身經歷過小說中描寫的那些共產黨人的斗爭生活,所以他們是最有發言權的。于是,最后經過大概五六次,耗時十年之久,終于完成了這部小說。小說一問世,就收到了廣大讀者的追捧,并且改編為電影《在烈火中永生》,被列為“百部愛國主義教科書”。
不論當今社會如何發展,我們始終都應該銘記,那些為我們如今的生活付出了鮮血,汗水,理想的共產主義革命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