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古诗词_国产一级片_古诗词名句赏析学习平台

我愛古詩詞 > 范文大全 > 讀后感 >

了凡四訓簡單讀后感

時間: 新華 讀后感

讀后感是指讀完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后,把自己的感想、收獲寫下來。怎么寫出優秀的了凡四訓簡單讀后感?這里給大家分享了凡四訓簡單讀后感,方便大家學習。

了凡四訓簡單讀后感篇1

研讀過《了凡四訓》的朋友們都很清楚,它本是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訓,以此來訓誡他的兒子袁天啟,認識命運的真相,明辨善惡的標準,改過遷善。據史料記載,袁了凡先生與佛教淵源甚深,且與當時著名高僧云谷禪師交情頗深。他在沒有遇到云谷禪師前,只知道認命,任憑命運的安排,非常消極被動。之后,在與云谷禪師的交往中,他逐漸意識到“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這一道理,并根據“立命之學”自強不息,改造命運,并教導后人以正確的處世做人之道,積善積德,實現人生的價值。

《了凡四訓》共分為四個部分:“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雖然文章篇幅短小,但是寓理深刻,內涵豐富,兼融儒道佛三家思想,體現出中華傳統文化的深邃與渾厚。這本書雖然不是佛經,但很多高僧大德卻把它當作佛經一樣尊重。如在民國初年,印光大師對這本書極力提倡,他的弘化社先后印送這本書達百萬冊以上。細細品讀《了凡四訓》,我有如下感想:

一、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也能夠被創造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這是《了凡四訓》中關于“立命之學”的直接詮釋。何謂“立命”?即是指創造命運、改變命運,不為其所束縛、禁錮。我們的命運不是上天注定的,它始終掌握在我們的手中,我們才是命運的主人,命運是可以創造和改變的。了凡先生在少年時,遇到一位孔先生替他算命,算他一生的壽命到五十三歲,命中無子,當官的話可以做到縣長。他每年拿國家多少待遇,考試第幾名,都算得很準,了凡先生一對照,一點都沒錯,所以就深信不疑。既然一生的命都已定,所以心就定了,沒有妄想。世間人追求功名、財富,而了凡先生沒有這個念頭,因為他曉得命里沒有的,求也求不到,所以干脆就不想了。

后來,他和云谷禪師在禪堂里,坐了三天三夜,沒有打一個妄想。禪師很佩服他,說道:“你的功夫了不起,一般人做不到?!彼卮鹫f:“我的命被人算定了,打妄想也沒有用?!痹乒榷U師聽了哈哈大笑說:“我以為你是圣人,原來你還是個凡夫?!彪S后,云谷禪師的一番教導,使得他頓悟。于是,他立志改變自己的命運,不但考取了進士,而且還有了兩個兒子,活到了74歲。

現在呢,知識改變命運、機會改變命運的事情太多了,放牛郎能夠成為政府高官,貧困戶能成為百萬富翁……這正如《了凡四訓》所講,“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貴者,必得富貴。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立定此志,須念念謙虛,塵塵方便,自然感動天地,而造福由我”。

二、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發心去改,善莫大焉

縱觀古今中外歷史,再偉大的人,再有聲譽的人,也難免會犯錯誤。有些人,因為一點小錯誤,斷送了性命;有的人,因為犯下錯誤,成為千古罪人。當然,并不是所有的錯誤都是致命的,絕大多的過錯是能夠避免或是改過的。那么,如何去改呢?《了凡四訓》中提到“改過之法”,即:第一,要發恥心;第二,要發畏心;第三,須發勇心。“具是三心,則有過斯改,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然人之過,有從事上改者,有從理上改者,有從心上改者;工夫不同,效驗亦異?!奔词钦f,如果能發這三心,就能去除弊病,找回自我,重新做人。

“何謂從心而改?過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動,過安從生?學者于好色,好名,好貨,好怒,種.種諸過,不必逐類尋求;但當一心為善,正念現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如太陽當空,魍魎潛消,此精一之真傳也。過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斬毒樹,直斷其根,奚必枝枝而伐,葉葉而摘哉?”《了凡四訓》與佛經有著相似之處,目的皆在“與人為善”、“護善念”。那么,又應如何“護善念”呢?這就需要平定你的心,去掉“貪嗔癡慢疑”這“五毒”,不被名利富貴等物欲所動心,將堅定的正念、正信堅持下去。

只要一心一意地發善心,做善事,正的念頭出現在前,那么邪惡的念頭,自然就污染不上我們的心靈。即便是有過錯,有過失,只要發心發愿去用心改正,一樣能回歸自然,回歸到我們最真實最善良的一面。

三、虛心使人進步,謙虛是成功的助力器

“滿招損,謙受益”,這句訓誡一直成為世人的座右銘。在《了凡四訓》一書中,同樣闡釋了“謙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須使我存心制行,毫不得罪于天地鬼神,而虛心屈己,使天地鬼神,時時憐我,方有受福之基。彼氣盈者,必非遠器,縱發亦無受用。稍有識見之士,必不忍自狹其量,而自拒其福也,況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尤修業者所必不可少者也?!边@是說,人若謙虛,神明相佑,人若驕滿,神明相拒。

如果說積善是自我的修行,專注于自身的話,那么,謙虛則是在人際關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態度。試想,一個不知道謙虛的人,是多么魯莽和無知啊!“無知者無畏”,不知謙虛的人肯定能捅出大漏子,后悔莫及?!兑捉洝分t卦上說:天的道理,不論什么,凡是驕傲自滿的,就要使他虧損,而謙虛的就讓他得到益處。地的道理,不論什么,凡是驕傲自滿的,也要使他改變,不能讓他永遠滿足;而謙虛的要使他滋潤不枯,就像低的地方,流水經過,必定會充滿了他的缺陷。鬼神的道理,凡是驕傲自滿的,就要使他受害,謙虛的便使他受福。人的道理,都是厭惡驕傲自滿的人,而喜歡謙虛的人。

由此來看,不論是天、地、鬼、神,還是人,都應該注重謙虛的效用,不能熟視無睹,一味自滿。因為謙虛,我們能放開心胸,接納他人,贏得更多的機遇;因為謙虛,我們能反躬內省,及時發現弊病,極力改過,贏得新的生命;因為謙虛,我們能營造良好的人際關系氛圍,獲得更多的青睞和賞識,助力于成功……

縱覽《了凡四訓》一書,才發覺它不僅包括待人接物的技巧,也有安身立命的方法,還有應對人生、處理情感、生活的策略,真不失為一本全面周到的佳作。相信各位朋友在反復品讀《了凡四訓》一書之后,定能走出生活與情感中的種.種陰霾,并能發無上慈悲心,成為生活中的強者,成為自己命運的主宰,當一個通情達理的智者。

了凡四訓簡單讀后感篇2

讀此書,從她說起,一位宛若仙子的女子,與我甚是要好,2013機緣巧合結緣佛教,2014暑假回家鄉與她見面,言談間對生的從容、對死的坦然讓我刮目,臨別送我幾本書,其中一本---《了凡四訓》,暑假期間得空細細品讀,頗有些許沉淀,借此機以為記。

一、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也能夠被創造

了凡先生在少年時,遇到一位孔先生替他算命,算他一生的壽命到五十三歲,命中無子,當官的話可以做到縣長。他每年拿國家多少待遇,考試第幾名,都算得很準,了凡先生一對照,一點都沒錯,所以就深信不疑。既然一生的命都已定,所以心就定了,沒有妄想。世間人追求功名、財富,而了凡先生沒有這個念頭,因為他曉得命里沒有的,求也求不到,所以干脆就不想了。

后來,他和云谷禪師在禪堂里,坐了三天三夜,沒有打一個妄想。禪師很佩服他,說道:“你的功夫了不起,一般人做不到?!彼卮鹫f:“我的命被人算定了,打妄想也沒有用?!痹乒榷U師聽了哈哈大笑說:“我以為你是圣人,原來你還是個凡夫?!彪S后,云谷禪師的一番教導,使得他頓悟。于是,他立志改變自己的命運,不但考取了進士,而且還有了兩個兒子,活到了74歲。

這正是《了凡四訓》所講,“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貴者,必得富貴。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立定此志,須念念謙虛,塵塵方便,自然感動天地,而造福由我”。

二、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發心去改,善莫大焉

《了凡四訓》與佛經有著相似之處,目的皆在“與人為善”、“護善念”。那么,又應如何“護善念”呢?這就需要平定你的心,去掉“貪嗔癡慢疑”這“五毒”,不被名利富貴等物欲所動心,將堅定的正念、正信堅持下去。

只要一心一意地發善心,做善事,正的念頭出現在前,那么邪惡的念頭,自然就污染不上我們的心靈。即便是有過錯,有過失,只要發心發愿去用心改正,一樣能回歸自然,回歸到我們最真實最善良的一面。

三、虛心使人進步,謙虛是成功的助力器

“滿招損,謙受益”,這句訓誡一直成為世人的座右銘。在《了凡四訓》一書中,同樣闡釋了“謙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須使我存心制行,毫不得罪于天地鬼神,而虛心屈己,使天地鬼神,時時憐我,方有受福之基。彼氣盈者,必非遠器,縱發亦無受用。稍有識見之士,必不忍自狹其量,而自拒其福也,況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尤修業者所必不可少者也?!边@是說,人若謙虛,神明相佑,人若驕滿,神明相拒。

了凡四訓簡單讀后感篇3

至此,已讀完了《了凡四訓》,上面被我用紅筆批注了好多心得體會。學完后的總體感覺是:我開始接受佛學了,開始相信佛學了。這是經過我理性思考后的結果,因為之前自己的思想和體會就已經很接近心學,對心物關系能有很深刻的直覺,然而由于先接觸了王的心學,感動并激動于"心之所發即為意,意之所在即為物"的哲學概況深刻表達了我的感覺。這次,接觸了佛學,看了《了凡四訓》,同時閱讀《楞嚴經》的白話文,很深刻的發現佛學是心學的集大成者,是一門非常徹底和非常完善的心學,至少是我目前所接觸到的最深入本源的一門心學哲學。在閱讀的過程中,慢慢的接受了佛學。

有時候在想,我似乎真的跟佛教很有緣分。一方面,體現在我小時候家里就有宗教氣氛,我爸媽尤其信佛,不過我現在仍然覺得他們是迷信,因為他們根本不懂佛學,也理解不了為什么應該要做善事,無法參透行善為什么會帶來福報。另一方面,我在哲學宗教方面真的很有天賦。我很早以前就發現了我這方面的天賦,我對八字命理玄學星盤的知識很容易看懂,第一次接觸到西方哲學史,竟然當小說一樣讀,很容易理解。然而,因為讀書接受科學知識熏陶的影響,我從小時候早期的盲目信佛,到后來中期對佛教迷信的質疑,現在卻理性的接受了佛學,不過此時接受的佛學不是人們所講的求神拜佛的一種迷信,而是一種哲學上的參悟后所選擇的皈依。還有我要補充說的是:科學和人文藝術感受通了之后,走向哲學宗教是必然的,否則肯定還沒有參透這個世界。最后一方面,我覺得應該是我天性偏愛吃素,目前應該是鍋邊素的那種人,即偏向吃素。或許以后我會漸漸的專門吃素啦。

很多朋友說我很少被生活和現實所影響,我給的答案是:我仍然保持著一顆很純粹的心和一個獨立思考的頭腦,對這個世界任何事物對象無論宏觀微觀抑或是抽象具體,都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熱愛學習,渴望求知,這也是為什么我對很多學科都感興趣,不論是數學物理哲學計算機經濟學人文藝術,我都有所涉獵和領會。在這個世界面前,我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時刻占據著主動權,去享受這個世界和研究這個世界,無論境況好或壞,我都把它當做一個可愛的存在對象去感受它,而不是只是被它影響。

了凡四訓簡單讀后感篇4

以前始終想不清楚,命由天定跟努力奮斗之間的關系,但我并不是完整不相信命運的人,更樂意信任努力斗爭的意思,直到看完了了凡四訓,終于找到了一種壓服我的觀點,了凡先生終生原被算命先生算定,不差分毫,固然少去了迷茫的苦楚,同時也沒有了人生的尋求,而人生老是有那么一點不可知的象征才干過得興趣盎然,回味悠久,直到碰到了云谷禪師改變了他的畢生,說來簡略,"曰:人未能無心。終為陰陽所縛。安得無數。但惟常人有數。極善之人。數固拘他不定。極惡之人。數亦拘他不定。"說得多好,人只有起心動念,就有命運,極善的人,每天行善,其福每天增加,他的命算不來。極惡的人,多半是從前生修大富大貴,因為造惡把福折損了,雖折還有余福。俗話說: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只是報應的時光未必在當世,可能禍及昆裔子孫。所謂"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的說法,指完全被命運捆住的人,即‘事在人為’者。袁了凡以自己的實際闡明了命運是可以控制在自己的手里的,也印證了古圣賢孟老夫子所謂:"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貴者。必得富貴。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破定此志。須念念謙虛。塵塵便利。天然激動天地。而造福由我。"的名句。我不僅理解了命運可以改變及轉變命運的辦法,同時還認識了"佛教"是一種至善美滿的教育。

人們常說:生逝世由命,富貴在天。又云:找事在人,成事在天。由此可知,數千年以來,人人皆知有命運的存在,也都感嘆運氣的不可捉摸,出爾反爾,對命運的無可奈何。了凡四訓里面則把此答案揭開了:人未能無心,終為陰陽所縛,安得無數?人由于有心,多生妄念,所以才有數,才有天命,才會為陰陽所縛,不得滾動分毫。假如人無心,也便無數可講,又怎能為陰陽所縛?

看相算命,數千年來不絕,之所以能算準,是因為絕大局部的人都是有心的,所以有數,所以用數學能夠推算出來。但得無心,等于無數,數學又如何能算定?數是如何來的呢?所有福田,不離方寸。福報也好,惡報也好,其實都是由心而起。用古代的話來講,就是意識決議。人的七尺之軀,實在大抵是差未幾的,可是為什么有的人多行善事,有的人多行惡事?有的人得善報,有的人得惡報?是身軀的關聯嗎?不是的。要害在于心。身軀是受心的安排,要它東就東,要它西就西,很聽話的。有時做好事,有時也做壞事,全在于一念之間。肉身只不外是一個附庸罷了,沒有涓滴自主權。由此可知,這三尺臭皮囊,切實沒有必要太愛護的。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詩書所稱,的為明訓。若不反躬內省,而徒向外馳求,則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內外雙失,故無益。

我們天天都在追趕名利,可是都沒有細心想想,我們應當領有這些貨色嗎?我們有福嗎?我們積功累行了嗎?我們有容人之量嗎?我們是不是愛好打趣別人,來抬高自己呢?是不是常妄言妄語呢?很愧疚,我們沒有修福德,沒有積功累行,沒有容人之量,更是常常打壓譏諷別人來抬高自己,妄語妄言數也數不清。既然如斯,我們還終日奢求什么功名利祿呢?從前我總自怨自艾,埋怨命運不公,自己懷才不遇,文章讀到此,捫心自問,不禁得慚愧萬分。至于讀到無子的種.種來由,自己更是汗顏無地了。了凡先生所言種.種,自己哪一樣沒有呢?甚或有過之而無不迭,可了凡無子,而我竟得之。我有何德何能受此福德呢?前半生自己雖走得不太順利,可是比擬之下,仍是得到了良多,而自己竟不知感恩,不知檢查,反怨氣叢生,真是罪業深重了。

易經我們大多數人都曉得,開篇就是: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教人行善,這是易經的第一要旨,否則,兇何可避,吉何可趨。惋惜許多研易之人,并沒有器重這點。千方百計騙取別人錢財,易德敗壞者時有聽聞,真是愧對易經,愧對老祖宗。此種人,不惟難逃數之所拘,而且會自減福報。

讀這篇文章,對我震動很大。從前,因家庭教育的起因,也知道要行正,行善,也不敢做過火之事,但都沒有如此深入地反省過自己。從今之后,立志必需改過,務要積德,務要包荒,務要和愛,務要惜精力。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后種.種,譬如本日生……即命當榮顯,常作落寞想;即時當順利,當作拂逆想;即面前足食,常作貧窶想;即人相愛敬,常作膽怯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賤想;即學識頗優,常作淺薄想。遠思揚祖宗之德,近思蓋父母之愆;上思報國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濟人之急,內思閑己之邪。日日如上述準則去做,相信我們的德行會促進不少。世間聰慧的人太多了,到處可見,有改過動機的人,也很不少??墒怯谐煽兊膮s十分少,為什么?因為茍且茍安。自己起這些改過的念頭也良久了,但一直沒有大動作,當然也沒有大福報,就是因了"茍且"二字啊。

讀完此文,本人便長存了知恥心與害怕心,英勇精進心,剩下的就是如何付諸于行了。

我有幸看到了這本書。我將盡力履行!同時也盼望有更多的人能好好讀這本書,并依照古圣賢的教導實踐來教育子孫后輩,那咱們的國度一定不當初這么亂,必定會比現在更繁華強盛。

了凡四訓簡單讀后感篇5

研讀過《了凡四訓》的朋友們都很清楚,它本是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訓,以此來訓誡他的兒子袁天啟,認識命運的真相,明辨善惡的標準,改過遷善。據史料記載,袁了凡先生與佛教淵源甚深,且與當時著名高僧云谷禪師交情頗深。他在沒有遇到云谷禪師前,只明白認命,任憑命運的安排,十分消極被動。之后,在與云谷禪師的交往中,他逐漸意識到“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這一道理,并根據“立命之學”自強不息,改造命運,并教導后人以正確的處世做人之道,積善積德,實現人生的價值。

《了凡四訓》共分為四個部分:“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雖然文章篇幅短小,但是寓理深刻,內涵豐富,兼融儒道佛三家思想,體現出中華傳統文化的深邃與渾厚。這本書雖然不是佛經,但很多高僧大德卻把它當作佛經一樣尊重。如在民國初年,印光大師對這本書極力提倡,他的弘化社先后印送這本書達百萬冊以上。細細品讀《了凡四訓》,我有如下感想:

一、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也能夠被創造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边@是《了凡四訓》中關于“立命之學”的直接詮釋。何謂“立命”?即是指創造命運、改變命運,不為其所束縛、禁錮。我們的命運不是上天注定的,它始終掌握在我們的手中,我們才是命運的主人,命運是能夠創造和改變的。了凡先生在少年時,遇到一位孔先生替他算命,算他一生的壽命到五十三歲,命中無子,當官的話能夠做到縣長。他每年拿國家多少待遇,考試第幾名,都算得很準,了凡先生一對照,一點都沒錯,所以就深信不疑。既然一生的命都已定,所以心就定了,沒有妄想。世間人追求功名、財富,而了凡先生沒有這個念頭,因為他曉得命里沒有的,求也求不到,所以干脆就不想了。

之后,他和云谷禪師在禪堂里,坐了三天三夜,沒有打一個妄想。禪師很佩服他,說道:“你的功夫了不起,一般人做不到?!彼卮鹫f:“我的命被人算定了,打妄想也沒有用。”云谷禪師聽了哈哈大笑說:“我以為你是圣人,原先你還是個凡夫。”隨后,云谷禪師的一番教導,使得他頓悟。于是,他立志改變自己的命運,不但考取了進士,而且還有了兩個兒子,活到了74歲。

此刻呢,知識改變命運、機會改變命運的事情太多了,放牛郎能夠成為政府高官,貧困戶能成為百萬富翁……這正如《了凡四訓》所講,“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貴者,必得富貴。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立定此志,須念念謙虛,塵塵方便,自然感動天地,而造福由我”。

二、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發心去改,善莫大焉

縱觀古今中外歷史,再偉大的人,再有聲譽的人,也難免會犯錯誤。有些人,因為一點小錯誤,斷送了性命;有的人,因為犯下錯誤,成為千古罪人。當然,并不是所有的錯誤都是致命的,絕大多的過錯是能夠避免或是改過的。那么,如何去改呢?《了凡四訓》中提到“改過之法”,即:第一,要發恥心;第二,要發畏心;第三,須發勇心?!熬呤侨模瑒t有過斯改,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然人之過,有從事上改者,有從理上改者,有從心上改者;工夫不同,效驗亦異?!奔词钦f,如果能發這三心,就能去除弊病,找回自我,重新做人。

“何謂從心而改?過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動,過安從生?學者于好色,好名,好貨,好怒,種.種諸過,不必逐類尋求;但當一心為善,正念現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如太陽當空,魍魎潛消,此精一之真傳也。過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斬毒樹,直斷其根,奚必枝枝而伐,葉葉而摘哉?”《了凡四訓》與佛經有著相似之處,目的皆在“與人為善”、“護善念”。那么,又應如何“護善念”呢?這就需要平定你的心,去掉“貪嗔癡慢疑”這“五毒”,不被名利富貴等物欲所動心,將堅定的正念、正信堅持下去。

只要一心一意地發善心,做善事,正的念頭出此刻前,那么邪惡的念頭,自然就污染不上我們的心靈。即便是有過錯,有過失,只要發心發愿去用心改正,一樣能回歸自然,回歸到我們最真實最善良的一面。

三、虛心使人進步,謙虛是成功的助力器

“滿招損,謙受益”,這句訓誡一向成為世人的座右銘。在《了凡四訓》一書中,同樣闡釋了“謙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須使我存心制行,毫不得罪于天地鬼神,而虛心屈己,使天地鬼神,時時憐我,方有受福之基。彼氣盈者,必非遠器,縱發亦無受用。稍有識見之士,必不忍自狹其量,而自拒其福也,況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尤修業者所必不可少者也?!边@是說,人若謙虛,神明相佑,人若驕滿,神明相拒。

如果說積善是自我的修行,專注于自身的話,那么,謙虛則是在人際關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態度。試想,一個不明白謙虛的人,是多么魯莽和無知啊!“無知者無畏”,不知謙虛的人肯定能捅出大漏子,后悔莫及。《易經》謙卦上說:天的道理,不論什么,凡是驕傲自滿的,就要使他虧損,而謙虛的就讓他得到益處。地的道理,不論什么,凡是驕傲自滿的,也要使他改變,不能讓他永遠滿足;而謙虛的要使他滋潤不枯,就像低的地方,流水經過,必定會充滿了他的缺陷。鬼神的道理,凡是驕傲自滿的,就要使他受害,謙虛的便使他受福。人的道理,都是厭惡驕傲自滿的人,而喜歡謙虛的人。

由此來看,不論是天、地、鬼、神,還是人,都就應注重謙虛的效用,不能熟視無睹,一味自滿。因為謙虛,我們能放開心胸,接納他人,贏得更多的機遇;因為謙虛,我們能反躬內省,及時發現弊病,極力改過,贏得新的生命;因為謙虛,我們能營造良好的人際關系氛圍,獲得更多的青睞和賞識,助力于成功……

縱覽《了凡四訓》一書,才發覺它不僅僅包括待人接物的技巧,也有安身立命的方法,還有應對人生、處理情感、生活的策略,真不失為一本全面周到的佳作。相信各位朋友在反復品讀《了凡四訓》一書之后,定能走出生活與情感中的種.種陰霾,并能發無上慈悲心,成為生活中的強者,成為自己命運的主宰,當一個通情達理的智者。

了凡四訓簡單讀后感篇6

我親愛的朋友:

善,很小,可以從身邊做起。這兩天在看一本書《了凡四訓》,雖未讀完,深有感觸,受益良多。好的東西,想和身邊親近的朋友,同共受益。我建議兩件事情,您如果愿意的話,可以試著去做一下。能做到的話,您可以嘗試去堅持一下。能堅持一段時間,您可以嘗試堅持下去,堅持更長的時間。如果您做到了,您的孩子也會受益匪淺,乃致終身。

一是節約糧食。

二是不吃有恩于人的動物,戒一種肉。比如狗肉、牛肉、羊肉。

人的樣樣種.種,都是從天地自然索取而來,而無一回報。谷物糧食乃天地自然,給予人得以生存的恩賜。我之淺見,珍惜糧食,就是我們可以做到的,對自然的回報。而對食物的浪費,其實是生活中最容易發生的小過失,但也是最容易改善的事情,一日三餐稍加留意,就可以讓這種損耗福報的小過失,成為累積福德的善舉。狗、牛、羊,戒一種肉。全素艱難,戒一種肉是易行、能行之善。每一個生命都愛惜自己的生命,動物雖死,但被殺的怨恨不死,食其肉,如食其怨。食之愈多,身體內存在怨恨、毒素愈多,最終會使自身的健康受到損害。

了凡先生自幼家貧,與寡母相依。少年時遇一老者為其算命,五十三歲終,無子。中年時遇一禪師,禪師說:只有平凡庸碌的人,才會被生命定數拘束而無法超越。極善之人,福德隨其行善而日增。所以命數不定。極惡之人,原本可能有的福德反而隨其行惡而曰趨折損,所以命數也不定。了凡先生之前的人生一一如老者所言,絲毫不差。聽了禪師之語后,發愿做善事三千件,三千件完后,復又發愿三千件、一萬件。如此力行向善,命運得改,安然度過五十三歲,并得一子。在六十九歲寫下此書以警示兒子,如何掌握自己的命運。

如何掌握自己的命運,如何趨吉避兇,讓不好的事情遠離自己,就是從身邊的小善累積起來而獲得的。這是就是我所得到的益處。午飯時讓兒子吃完粒米,不剩絲毫。隨后兒子上學了,便萌生此念,是不是應該勸告身邊親近的人,而寫此信,如有冒犯請您諒解。

愿我的朋友健康平安。

了凡四訓簡單讀后感篇7

近日,我閱讀了《了凡四訓》,如同聆聽圣人教誨,收獲甚大。

《了凡四訓》這本書,是明代袁黃(字坤儀,號了凡,江蘇省吳江縣人)所撰寫的一部教育兒子的四篇家訓,分為“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四部分資料,集中概括總結了我國封建時代的道德倫理思想的精華,由于清代及民國初年的高僧賢德們的推崇、印行,在民間廣泛流傳,對我國民眾的人生和道德實踐發生了重要影響。

“立命之學”中提到了改造命運的原理有兩個方面,即,竭力行善和努力斷惡。了凡先生由最初的宿命論轉變為相信自己能夠改變命運,即在生活中不斷的行善,而不作惡事,他的這種轉變也正是信仰的轉變,從信仰宿命論而改為信仰福善禍淫、命由我造的人生觀。

“改過之法”,就是不僅僅要用心為善,而且還要知非改過。了凡先生將改過分為三個層次,分別是從事上改、從理上改和從心上改,并且論述了各自的利弊得失。從心上改,意思是說因為人們有不正當的思想才會發展成千萬種過錯,一個人如果能凈化自己的思想使自己的心靈不被腐朽思想玷污,自然就不會犯錯誤。這是了凡先生論述改過的最高境界。

“積善之方”,即積善成德的方法,要改造命運不僅僅要改過,而且還要積善。在積善方面了凡先生劃分了十條標準,即與人為善;愛敬存心;成人之美;勸人為善;救人危急;興建大利;舍財作福;護持正法;敬重尊長;愛惜物命。如果能做到這幾點,我們就能夠具備這世間各種品德。

“謙德之效”講的是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爸t虛獲益”的普遍性,這個道理類似于我們平時所提倡的“滿招損,謙受益”,“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

透過了凡先生的經歷,有兩點我感觸頗深:

一、命運是能夠改變的。自己的命運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自己努力,充滿信心,完全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胺e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人若能待人厚道,處處為他人著想,此人必有后福;而一個人若對人刻薄,心胸狹窄,起心動念都為自己的利益,必將遭致災禍,即使眼前有福報,福也會折損消亡。即佛門講究的因果報應。佛教認為,宇宙的萬事萬物的生起,都是業力感召而成。因此,人的善惡報應都是由自己的業力所感召?!跋嘤尚纳畴S心轉”,因此,要培養善良之心,多行善事,這種光明正大的心念就會主導人的身心,邪惡的念頭就無法乘虛而入了。要經常反省自己。當意識到不好的狀況發生時,要立刻覺察到自己的行為,反思自己的過去。

二、知非改過須具三心:一是知恥心,二是畏懼心,三是勇猛心。

第一要發恥心。人能夠知恥,就不會起妄心,動惡念。我們做人處事時刻要謹慎,要反省是否對得起父母的養育、組織的培養、親人的期盼。

第二要發畏心。要有敬畏之心。如果人沒有畏心,又不知恥,什么樣的壞事都會做出來。平時我們在工作、生活、處事中要敬畏黨紀、國法和規章制度,這是鐵規,須深知觸碰各項規章制度高壓線的后果嚴重,教訓慘痛。

第三要發勇心。有過當下就改,無須遲疑。發勇心改過就須痛下決心,決定沒有猶豫,當機立斷。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有過能改,善莫大焉。

了凡四訓簡單讀后感篇8

到此刻為止,《了凡四訓》大概聽了有六次了,每次聽都有新的認識。最初決定去聽,只是因為覺得好奇,此刻越來越感覺到:去聽課是一個多么正確的選取。

首先,和諧友好的氣氛讓人感覺很舒服,沒有人要求你付出什么去得到這些教誨,你只管去聽就好了,并且那里的所有人都是友好的,不管是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我相信這就是佛在心中的人的氣質的自然流露吧,尤其是崔瑞同修,每次都忙著為聽眾們準備吃的喝的,在此感謝她。

再說說課堂,劉老師講課比較風趣幽默,對其中道理的闡釋也做得很詳盡,同時,又不忘讓同修們共同參與,除了最初的讀PPT之外,還發動大家自己做PPT來講,這是對大家的信任與培養,也讓我們學習的動力更大了。到目前為止,三個同修的分享和講解各有所長,劉亞斌師兄講課比較有激情,都是從自身找例子,生動形象,很勇于進行自我批評;韋澤睿師兄對理論的講解很到位,也找了很多資料,美中不足的就是有點小緊張;于寒松師兄的講解無論從理論到實例都很精彩,他謙虛好學的態度也感染了在座的每一個觀眾;他們的共同點是,對佛教懷著虔誠的信仰與極大的熱情。

之后再說說我,聽了幾次課之后,我開始對《了凡四訓》有了大致的了解,這對我來說好處重大,因為我本身是一個內心很脆弱的人,有時候找不到精神支柱,找不到一個做人做事的指導原則,無法處理一些壞情緒和心理問題,對過去的事情不能釋懷,對將來的未知又感到恐懼,敏感,多想,容易受傷,愛抱怨,這一切,都讓我的生活變得很糟,雖然表面看不出什么來,這些只有我自己明白,自從開始聽課,尤其是每周二上課時與崔瑞和劉老師一齊談話,每次都給我以很深的啟迪,我的心漸漸變得平靜下來,我開始明白“內心的平靜”是應對一切最好的法寶,我也很贊同“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行”的道理,我相信我一向是一個善良的人,只但是由于自己欲望太多,自招煩惱而已,劉老師說,學佛教最基本的就是明白“因果報應”這個道理,此刻我也就處于“最基本”的階段。對于《了凡四訓》的原文,我承諾劉老師年前要讀夠三十遍,此刻我正在享受著閱讀的樂趣,真是“好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我期望更多的人能像我一樣幸運,得以了接觸并了解《了凡四訓》,能得到內心的平靜,能過一種行善而快樂的生活。

了凡四訓簡單讀后感篇9

讀罷《了凡四訓》,我認為這本書主要解決了兩個問題,第一個是人的命運是否可以通過主觀的努力而改變,第二個則是如果可以改變的話則應該采用怎樣的方式去改變他。

第一個問題讓我不禁聯想到了我初二的時候讀的歐亨利的一篇短篇小說,名叫做《命運之路》,牧羊人翁大位為了追求詩人的夢想與心儀的姑娘而來到了人生的三岔路口,有三條道路可以供他選擇,他可以乖乖的回家,也可以去一個成就了無數詩人也毀滅了無數詩人的城市,還可以選擇左邊一條泥濘而未知的道路。他選擇了三條不同的道路,然而每次的道路走下去結果都是相同的命運:同一把刻著一個伯爵名字的槍殺死了他。小時候只知道這是歐亨利慣常的調侃與幽默,可是讀了了凡先生的書,回想起這個略帶無厘頭的故事,我卻多體悟出一番況味。

了凡先生的生活何嘗不與翁大位的命運相似呢,他們的命運似乎早早的就被什么算定,以至于一切的選擇與改變好像都成為了徒勞的掙扎,人在生活的旅途中成為了傀儡,失去了自由,難免就會甘于沉淪。了凡先生在第一篇立命之學中就直指了一個問題,那便是人的命運真的是被注定的嗎,人的命運可能通過人的行為去改變嗎?如果一個人的行為是被注定的,那么他的命運也就是被決定了的,而一個人倘若可以用自己的行為去改變命運,而且那種行為的意愿來自自己而非其他,那么他的命運便決定于自己而非其他了。

從這個角度去思考,我們忽間會發現佛教---------它也是貫穿了凡先生思想的宗教---------與其他很多宗教或者哲學觀點相比較,有一些不同之處,那便是自由意志論與決定論的界限貌似變得模糊不清,更接近一種相容論的主張了。

在其他人的哲學觀點中,比如斯賓諾莎,他雖然不承認自由意志的存在,認為自由意志只是人們認為自己的意志是自由的,實際上卻是被無數的條件一環一環所決定了的,但是實際上,他的唯理論在擺脫外在權威的意義上仍然是自由意志,人的意志、人的理性決定了道德,也決定了人的行為,外在的決定力量被大大的弱化。

康德則把自然的規律與自由的規律加以區分,所以我們可以看出,人的行為雖然受到了自然規律的影響,但是作為一個有尊嚴的人他有能力為自己建立一個自由的規律并且依照自由的規律去行動。

至于一些伊斯蘭教的觀點,他們則認為上帝是全知全能的,那么上帝當然可以全權的支配人的命運。人的活動,無論是精神上還是肉體上,都是被控制的,雖然這樣的觀點并不受到所有神學家的認同。

佛教則另辟蹊徑,他沒有執著與自由意志與決定論的爭辯上,普遍的因果論讓我們看到了決定論的影子,但是作惡與行善則完全是出于人自己的選擇,人做善事與種惡因斷然不會是被決定了的,這當然是一種自由的意志,而且這種自由意志所觸發出的行為將作為一種"因"起到改變命運的作用,我們看到,佛教實際上是提倡通過自由的意志來影響自身的命運,而反對那種完全的決定論。

因此,從了凡先生的命運中,我們看到,多做善事,種善因,可以改變命運,而且,"一息尚存,彌天之惡,猶可悔改","一念猛厲,可以滌百年之惡",了凡先生勸世行善,改變了自身的命運,可以說是佛教智慧的體現。

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則是了凡先生開出的改變命運的三劑良藥。

改過之法首先要端正改過的態度,所謂發恥心、發畏心、發勇心,然后要明白改過的方法,便是從事上改,從理上改,從心上改。恥心、畏心、勇心給我的觸動很大。

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只有有了恥心,才能夠主動的去反省自己的行為,然而曾幾何時我已經將反省漸漸淡忘,以至于自己做了很多錯事,要別人的提醒才能夠自知,別人指出的錯誤畢竟有限,那些我茫然不自知的錯誤又何止千萬,對錯誤不自知,以為自己做的問心無愧,實際上卻是一點一點的墮落,這些錯誤,可能就是我煩惱的根源,可能就是我為人處世上的缺陷,任由這些錯誤存在,最后只會貽害自己。有時候我總覺得自己做的是對的,別人的處理方法或者一些行為我看不慣,然而我卻沒有認真想過,我的做法難道真的是合適的嗎,別人那么做是不是有他的道理,是不是更合乎人情,沒有思考這些,卻武斷的認為自己是正確的,想想這些,感覺自己有時候真的很鄙陋。

發畏心則是告訴我要有一顆虔敬之心,敬畏之心,也就是小時候父母經常教導我的慎獨。的確,很多時候雖然并沒有人去監督我,但是這不代表我可以為所欲為,了凡先生說,我們雖然"過在隱微",但是"天地實鑒",被人看破就會一文不值,我覺得倘若排除了鬼神的監督,排除了別人發現的可能,這種畏心依然是必要的,因為如果在暗中做了那些錯事、惡事,即使不被發現、不會損及自己的陰德,但是必然會導致人的放縱與墮落,而這種放縱與墮落實際上更為可怕,很有可能有一日人會公然做那些他們習以為常的錯事,或者他的道德品質會明顯下降,這樣,即使人們不知道你背后真的做了什么,從人的改變中我們一樣可以窺覷人的素養與品德的高下了。

發勇心則是教導我要當機立斷,改變以前的種.種不端,從現在開始,反省自己,用道德約束自己,不給錯誤以任何可乘之機,勇猛精進,過則無憚改。

至于改過的方法,我覺得我能夠從事理上認識到自己錯誤的原因,可是卻很難從心中抹去做錯事、做惡事的想法,明白了錯誤的根源,就會在做事之前用這些標準來評判這件事是否應該去做,但是只有從心上改正,不起心動念,才能夠避免種下惡因。的確,當人的想法專心于善時,就不會有惡的念頭涌入,正如我們專心于學習,就不會有怠惰享樂的想法一樣,從心上去改過,應該是我勇猛精進的方向。

第三篇積善之方,則用十個小故事,告訴我們積善能夠改變命運的道理,了凡先生很強調的兩點就是積善要出于至誠之心出于利他之心,否則就是假善、小善。是非、端曲、半滿皆源于存心的不同。"隨緣濟眾,其類至繁,約言其綱,大約有十",我覺得這十點綱要中最為重要的莫過于"愛敬存心",心中不存愛敬,其他的行為則非出于真誠,自然將是一文不值的。"萬品不齊,皆吾同胞,皆吾一體",我們都應該心存愛敬,了凡先生說"愛敬眾人,即是愛敬圣賢,能通眾人之志,才能通圣人之志",的確,圣人、先賢可能已經不在世上,不可能通過圣人先賢本身去愛敬當今世人,但是我們應該代圣人立言,踐行圣人之志,來幫助、愛敬萬物,通過自己的行動把圣人的愛傳播給世人,這樣既是我們愛敬了世人,同樣也是圣人愛敬了世人,這樣才是"為圣人而安之矣"的真諦。

第四篇謙德之效的內涵則顯得更為明了了,"滿招損,謙受益",生活中我們的行為太滿,我們的欲望太滿,我們的態度太滿,我們的心太滿,這恰恰是西方文化入侵的結果。資本的本性便是去創造新的資本,便是去實現利益的最大,所以說建立在資本上的文化必定是一種滿的文化,而這也是現代社會浮躁不安的根源所在。追名逐利,無非是為了滿足自己,但是我要時刻的提醒自己學問上要虛懷若谷,認識到自己的鄙薄;處世上要禮讓三分,得饒人處且饒人;精神上也要保持一種永不滿足的精進之心,不斷完善自己,做到更好。謙,是虧,但也是得,關鍵看自己的態度與努力。

了凡先生用一本《了凡四訓》告訴世人,人的命運是可以改變的,改變的方法就是要多積善行,多培養善德。真的很感謝老師向我們推薦了這本書,了凡先生的每句話都是在鞭策我,提醒我要時刻的反思自己,常在有時思無時,莫在無時思有時,發恥心、畏心、勇心,多行善事,多積德行,從而改變自己的命運。了凡先生的每句話,放在今天來看,也無不是對于浮躁的現代人的諷刺與警戒,我會把這本書推薦給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能夠聽到了凡先生的諄諄教誨,戒驕戒躁,多行善事,砥礪德行,讓我們這個社會會更友愛,更和諧。

了凡四訓簡單讀后感篇10

我于20_年8月31日網購了一本《了凡四訓》,9月15日看完?!读朔菜挠枴肥且槐緞裆茣?。該書主要闡述“命由我作,福自已求”的思想;講述“趨吉避兇”的方法;強調命運掌握在自已手中,只要積善累德,謙恭卑下,感格上天,就能夠求得福報。書中分四部分組成:“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

“立命之說”。首先,了凡先生在15歲時,偶遇慈云寺孔道長。孔為余起數:“縣考童生,當十四名五十三歲八月十四日丑時,當最后正寢,惜無子”。從此堅信“命由天定?!薄懊镉袝r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钡詮陌菰L了云谷禪師后,領悟了“命由我作,福自已求?!钡牧⒚f。從此開始積功累德,自求福報,而且頗有靈驗。例如:“孔公算予五十三歲有厄,余未嘗祈壽,是歲竟無恙,今六十九矣?!薄耙嘣S行三千善事,辛已,生男天啟?!钡鹊?。并于六十九歲之時,他給兒子寫下家訓:《了凡四訓》。

“改過之法”。透過三個方面“發恥心”,“發畏心”(天地在上,鬼神難欺),“發勇心”來改過。在沒有行善累德之前,先須改過,將自已的心地真正做一番“洗刷刷”。若不能徹底改過,縱然修善了,也會使得善中夾雜著惡,其功難顯。因此,改過是積善的先決條件。人只有明白自已是誰,就應做什么,并自覺主動地去踐行,使之成為“有心人?!薄胺e善之方”。透過十個真實的故事,說明:“凡此十條,所行不同,同歸于善而已?!辈纳频摹罢婕佟保岸饲?,“陰陽”,“是非”,“偏正”,“半滿”,“大小”,“難易”等方面進行展開。且對“隨緣濟眾,其類至繁,約言其綱,大約有十:與人為善,愛敬存心,成人之美,勸人為善,救人危急,興建大利,舍財作福,護持正法,敬重尊長,愛惜物命”等方面進行細述。其經典語句有“求絲煮繭,鋤地殺蟲,念衣食之由來,皆殺彼以自活。故暴殄之孽,當與殺生等”,“愛鼠常留飯,憐娥不點燈?!钡取娬{人要以慈悲為懷,與地球上的各種物種和諧相處,不能夠自我為中心,肆意攫取自然資源。

“謙德之效?!薄兑住吩唬骸疤斓捞澯嬷t,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睆娬{“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比俗陨砭褪且粋€小宇宙,與天地的運行規律一致。人只要了解天地運行的規律,效法自然,修身養性,就能夠“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從而到達“天人合一”的境界?!叭酥兄荆鐦渲懈?。立定此志,須念念謙虛,塵塵方便,自然感動天地,而造福由我。”

以上四人方面能做到嗎?我用“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不為,則易者亦難矣。”這句話來與大家共勉。以上是我15天來,對《了凡四訓》的感悟,不敬不妥不對之處,敬請批評指正。不勝感激。

174089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施工电梯_齿条货梯_烟囱电梯_物料提升机-河南大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生产定制工厂订制厂家-凯夫拉凯芙拉碳纤维手机壳套-碳纤维雪茄盒外壳套-深圳市润大世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高考志愿规划师_高考规划师_高考培训师_高报师_升学规划师_高考志愿规划师培训认证机构「向阳生涯」 | 对夹式止回阀_对夹式蝶形止回阀_对夹式软密封止回阀_超薄型止回阀_不锈钢底阀-温州上炬阀门科技有限公司 | 银川美容培训-美睫美甲培训-彩妆纹绣培训-新娘化妆-学化妆-宁夏倍莱妮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有限公司 临时厕所租赁_玻璃钢厕所租赁_蹲式|坐式厕所出租-北京慧海通 | 定制/定做冲锋衣厂家/公司-订做/订制冲锋衣价格/费用-北京圣达信 | 粉末包装机,拆包机厂家,价格-上海强牛包装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急救箱-应急箱-急救包厂家-北京红立方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小型铜米机-干式铜米机-杂线全自动铜米机-河南鑫世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杭州代理记账多少钱-注册公司代办-公司注销流程及费用-杭州福道财务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道达尔润滑油-食品级润滑油-道达尔导热油-合成导热油,深圳道达尔代理商合-深圳浩方正大官网 | 原色会计-合肥注册公司_合肥代理记账公司_营业执照代办 | 加气混凝土砌块设备,轻质砖设备,蒸养砖设备,新型墙体设备-河南省杜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Boden齿轮油泵-ketai齿轮泵-yuken油研-无锡新立液压有限公司 | 空压机网_《压缩机》杂志| 三价铬_环保铬_环保电镀_东莞共盈新材料贸易有限公司 | 锤式粉碎机,医药粉碎机,锥式粉碎机-无锡市迪麦森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金刚网,金刚网窗纱,不锈钢网,金刚网厂家- 河北萨邦丝网制品有限公司 | 电表箱-浙江迈峰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电表箱专业制造商 | 上海宿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双面/平面/单面贴标机 | 下水道疏通_管道疏通_马桶疏通_附近疏通电话- 立刻通 | 灌装封尾机_胶水灌装机_软管灌装封尾机_无锡和博自动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档案密集架_电动密集架_移动密集架_辽宁档案密集架-盛隆柜业厂家现货批发销售价格公道 | 碳刷_刷握_集电环_恒压簧_电刷厂家-上海丹臻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广东燎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官网-网站建设-珠海网络推广-高端营销型外贸网站建设-珠海专业h5建站公司「了了网」 | 物流之家新闻网-最新物流新闻|物流资讯|物流政策|物流网-匡匡奈斯物流科技 | 全自动包装机_灌装机生产厂家-迈驰包装设备有限公司 | 工业风机_环保空调_冷风机_工厂车间厂房通风降温设备旺成服务平台 | PVC快速门-硬质快速门-洁净室快速门品牌厂家-苏州西朗门业 | 阿尔法-MDR2000无转子硫化仪-STM566 SATRA拉力试验机-青岛阿尔法仪器有限公司 | 沙盘模型公司_沙盘模型制作公司_建筑模型公司_工业机械模型制作厂家 | 厌氧反应器,IC厌氧反应器,厌氧三相分离器-山东创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餐饮加盟网_特色餐饮加盟店_餐饮连锁店加盟 | 螺旋绞龙叶片,螺旋输送机厂家,山东螺旋输送机-淄博长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成都网站建设制作_高端网站设计公司「做网站送优化推广」 | 广州冷却塔维修厂家_冷却塔修理_凉水塔风机电机填料抢修-广东康明节能空调有限公司 | 冰雕-冰雪世界-大型冰雕展制作公司-赛北冰雕官网 | 青州搬家公司电话_青州搬家公司哪家好「鸿喜」青州搬家 | 玉米深加工机械,玉米加工设备,玉米加工机械等玉米深加工设备制造商-河南成立粮油机械有限公司 | 【星耀裂变】_企微SCRM_任务宝_视频号分销裂变_企业微信裂变增长_私域流量_裂变营销 | 环氧铁红防锈漆_环氧漆_无溶剂环氧涂料_环氧防腐漆-华川涂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