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嘯山莊簡短的讀后感
寫讀后感可以增強讀者的閱讀興趣和閱讀動力,從而更好地享受閱讀的樂趣。寫好呼嘯山莊簡短的讀后感不是那么簡單,下面給大家分享呼嘯山莊簡短的讀后感,供大家參考。
呼嘯山莊簡短的讀后感篇1
讀完《呼嘯山莊》,合上書本,心生一種感慨:心懷仇恨的人是永遠得不到歡樂的。
對于希刺克厲夫,到底是應當懷著一顆怎樣的心來讀他呢?是可憐,可惡,還是可氣?可憐的是他這樣一個吉卜賽的棄兒在呼嘯山莊里備受冷眼和唾棄,就連唯一和他相戀的凱瑟琳最終也要離他而去。我覺得,造成希刺克厲夫那種陰險、冷峻性格的原因,和他從小所處的那種毫無人情味的環境有很大關系??蓯旱氖钱斔獬鲋Ц对俅位氐缴角f時,他去對周圍的人開展一連串的報復,令人不寒而栗。他對凱瑟琳極端的愛轉變為極端的恨,他恨林惇,恨辛德雷,他想盡一切辦法是他們遭受痛苦,甚至無辜的凱蒂也要卷入這場可怕的無休止的復仇中來,成為希刺克厲夫復仇的工具??蓺獾氖窍4炭藚柗驅ψ晕业挠H生兒子也沒有盡到一絲做父親的職責。他只是把小林惇當成自我豢養的小獸,得到了畫眉山莊之后,他愛的人或許僅有他自我,又或許,他連自我也不愛。他的一生,只是活在無休止的仇恨當中。他的殘酷與執著換來的僅有孤獨終老這個結果。希刺克厲夫死了,他和凱瑟琳的靈魂最終不再孤獨,而在黑夜的曠野上,山巖下散步。
作為小說的女主人公,在凱瑟琳的身上,我看到了她的躊躇和瘋狂。應對希刺克厲夫和埃德加,究竟是選擇帶給她無盡歡樂和煩惱的他?還是選擇文雅沉靜的他?我覺得凱瑟琳最終的選擇是對的,希刺克厲夫的性格過于陰險冷酷,他極強的自尊心下頭掩蓋的是可怕的自卑。他不容許任何人和他分享凱瑟琳??墒牵瑒P瑟琳不屬于任何人,她是一個完完整整屬于自我的人。所以,希刺克厲夫和凱瑟琳杯具的結尾像一杯烈酒,而埃德加則更像一杯醇厚的茶。他的性格要平和許多,我覺得僅有他才能包容凱瑟琳飛揚跋扈的性格,并且,他們倆的社會地位,所接觸的人和事、對事物的看法都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僅有這樣,感情才能走得更遠。
凱蒂在埃德加的呵護下健康的成長,在她的身上,同樣具有凱瑟琳那種敢愛敢恨、反壓迫、爭幸福的精神,她是一只自由不羈的野馬。敢于追逐自我想要的幸福,喜愛林惇,她就想盡一切辦法和他見面、通信。當發現膽小懦弱、永遠寄生在父親的溫室中的林惇并不適合她時,便勇敢的放手。她小小年紀便遭遇那么多的變故:父親離世、被迫嫁給林惇。畫眉山莊也被希刺克厲夫搶走,隨后林惇也死去,但這些遭遇并沒有將她打垮,她仍然堅強樂觀的活著,認真過好每一天。最終,她和質樸善良的哈里頓幸福地生活在一齊。
故事在女仆的回憶中開始,又在回憶中落下帷幕。只要我們樂觀堅強的過好每一天,相信每一個故事都會有一個幸福歡樂的結局。
呼嘯山莊簡短的讀后感篇2
本周讀完了《呼嘯山莊》。書如其名,感情激烈如北風呼嘯,讓我驚艷于奧斯丁的風趣之后,又對艾米麗·勃朗特這位女作家的激情產生深深的敬意。
沒錯,勃朗特是位深閨中的女作家,但她這書中的激情驚世駭俗。書中希克厲和卡瑟琳各有警句,譬如閃電,照亮千古。譯者方平的注釋說的好,作者內向羞怯,甚至不主動出面敘述,而是由保姆愛倫或洛克烏先生轉述,把自己深深隱藏起來。但這樣的人仍有無限激情,讓讀者驚心動魄。讀的時候因為過于驚悚,必須歇息平靜一下才敢繼續下一章;看完之后我又立刻去回顧高潮情節。這書實在有太多值得思量的地方,不是情節上的愛恨糾葛,而是人生或者哲學問題。
首先是靈魂伴侶與生活伴侶的問題。這書難得地提出靈魂伴侶這個主題。愛情小說里有不少情侶是天生一對,靈魂相依的,比如我大愛的《曼斯菲爾德莊園》的埃德蒙與范妮,比如《飄》里面衛希禮與韓媚蘭,都是溫柔纏綿。水與水可以交融,火與火是否能相伴?希克厲與卡瑟琳這對,本來性格就超乎尋常地暴烈,畸零之人互相吸引,每次兩人共處的場面都火花四射,勢必要一起燒毀。《羅密歐與朱麗葉》里說太熾熱的愛情像流星終將毀滅,說的是一見鐘情的那一對,尚且如此;而青梅竹馬的這一對,又在多年的耳鬢廝磨中積累了怎樣的深情,無法想象!卡瑟琳選擇埃德加·林敦為偶,是清晰地把靈魂伴侶與生活伴侶區別來看。這個區別,是范妮、韓媚蘭等小姐們沒有遇到無法想象的,只有卡瑟琳這樣心胸才能面對和承受吧。林敦是好的生活伴侶,因為年青俊俏、性格溫柔、家財萬貫,還有——愛她。保姆說如果沒有前三條,那么愛她這條也沒有用吧?的確是的,這也是作為生活伴侶必不可少的??ㄉ张c林敦是相親相愛的生活伴侶。有一個細節特別說明問題,卡瑟琳項鏈上有個盒子,里面是一束柔軟金發,顯然是林敦的,后來被??藚杹G掉,換了自己的進去。卡瑟琳與林敦既然有這等旖旎風景,可見他們,特別是她,熱愛生活,享受生活。生活和愛情,哪個都丟不開,所以最后盒子里一起放了金發和黑發,墳墓也是三人并肩,就是象征這個。卡瑟琳臨終發飆,說你們兩個把我的心揉碎了,也說的是兩個人。反過來,林敦能容忍卡瑟琳與??藚柕挠H密關系,多少也是意識到自己在卡瑟琳心里不可或缺。我想這是因為卡瑟琳與林敦年少時都喜歡讀書,喜歡思考,形成了靈魂伴侶與生活伴侶的意識,以及和重要的人和諧相處的模式。然而??藚柸狈逃退枷耄荒鼙┝﹃J入卡瑟琳和其他人的生活。在那個狂風暴雨之夜,卡瑟琳說如果她嫁給??藚?,兩人只好去做乞丐,說的不只是經濟問題,而是希克厲這人適合戀愛不適合生活。只有她把??藚柨吹媚敲赐?,又愛得那么深。畢竟她和他是靈魂伴侶。
希克厲與卡瑟琳這對,相愛不能相伴,好比《希臘古瓶詠》里面定格在一吻之前的愛人,“她將永遠秀麗,你將永遠愛”?;蛟S正是因為不能得到,才能一直追求。一開始卡瑟琳初遇林敦,盛裝回家,??藚枅笠院诿?后來卡瑟琳臨終相見,??藚栆灿衅瘫硨Α7粗ㄉ找舱f過十分嚴厲的話,她明知??藚柌幌矚g小孩子(因為兩人心意相通,后文果然如此),卻說??藚枌淼胗浶『⒆觿儆谒?。為什么要把這點默契用于互相傷害,唉。
??藚柤确羌雅?,也不是常見的令人喜愛得到男主角。還記得林敦的三個優點吧:年青俊俏、性格溫柔、家財萬貫,他有點像《飄》里面的衛希禮,但??藚柋鹊蒙习兹鸬聠?一點也不。仔細想想白瑞德之為男主角,恰恰也滿足這三個優點。電影版讓奧利弗·勞倫斯當主角,改變成類似基督山那樣復仇的紳士,怕是嚇到觀影的太太小姐,畢竟剛成書時的文字版就嚇到了許多讀者。為什么要塑造??藚栠@種粗獷又邪惡的形象為男主角?前幾天我讀了一篇談《紅樓夢》的文章才有點理解。這是寫出了現實的不完美之處。“人不是因為美麗而可愛,而是因為可愛而美麗”。希克厲就不是讓人舒服地代入的角色。他沒有優點,沒有美,只有愛,也只需要愛。大部分小說給主角堆上各種各樣的美,這位堆滿了愛。而且是純粹的精神之愛,無關宗教,無關家庭,亦無關身體。好神奇呀。順便寫出了卡瑟琳的慧眼和信心。舉個例子,愛人為了復仇吃苦受累倒也罷了,而主動娶仇人之妹,一般女人受得了嗎?卡瑟琳竟然毫不嫉妒,反而知道用意之險而阻攔,因為她深知??藚枑鄣氖撬约骸_@就比有猜疑有嫉妒的愛深多了。
最后說一下,我跟毛姆還有譯者的感覺相同,第二代的故事多余了。小卡瑟琳徒然美貌善良,沒有大卡瑟琳的眼力胸懷,小林敦和哈里頓都配不上她。??藚柕慕Y局得其所哉。毛姆引艾米麗的情詩,說明深居簡出的艾米麗也曾深愛過,說明艾米麗既是卡瑟琳也是希克厲。感謝作者留下了這樣一部驚世駭俗的作品,留待未來同樣激情之人共鳴吧。
呼嘯山莊簡短的讀后感篇3
第二次翻開《呼嘯山莊》,細細品讀書中的風風雨雨,我發現,我對書中的人物有了不一樣的感受。
在作者艾米莉的筆下,呼嘯山莊坐落在長滿石楠的荒原上??吹健昂魢[”二字,就能讓人感受到這座山莊一定是一個不平靜的地方。而故事中的古老恩肖家族也確實經歷了一場風呼雨嘯。
在這本愛情小說中,主人公的愛情各不相同。希斯克利夫的愛是熱烈而又瘋狂的,林敦的愛是深沉的,凱瑟琳的愛是矛盾的。雖然他們表達愛的方式不一樣,但在我看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愛得純粹,只是他們都把愛表現得極為復雜,復雜到自己都無法面對了。
希斯克利夫是個令人捉摸不透的人,“他把愛恨放在心里?!彼坪跏枪适轮凶畲蟮膼喝?,為了進行自己復仇的計劃,眼睜睜地看著兩個家族淪陷。初讀此書時,我對希斯克利夫是十分抗拒的,而再讀時我對他卻有了些許的同情。看到他在懷念凱瑟琳時暗自神傷;看到他在等凱瑟琳的消息時把自己撞得頭破血流;看到他在別人提起去世的凱瑟琳時會留下痛苦和后悔的眼淚,我不禁心生憐憫。作者把希斯克利夫的可惡表現得那么淋漓盡致,而那個懷念凱瑟琳的他卻讓我無法痛恨。他對凱瑟琳的愛是那么深,深到扭曲了自己的靈魂,他用折磨凱瑟琳來表達自己的愛。他選擇在凱瑟琳與林敦過著明快的日子的時候回到呼嘯山莊,他要復仇,他要折磨所有人,可他卻不知道最受折磨的人是他自己。
林敦是一個充滿溫情的人物。他給予凱瑟琳和他們的女兒小凱瑟琳全部的溫柔。凱瑟琳死后,林敦辭去工作,每天陪伴在小凱瑟琳身邊,用愛溫暖女兒成長。他要讓小凱瑟琳快樂地長大,同時,他也懷著熱愛、柔情與懷念,期待有一天能去到凱瑟琳已到達的那個美好世界,與凱瑟琳重逢。
而凱瑟琳呢,恩肖家族中任性的公主。她一生的快樂僅停留在兒時與希斯克利夫無憂無慮地玩耍的時候。讀到凱瑟琳死亡的情節時,我突然意識到原來在老恩肖與老林敦夫婦去世后,呼嘯山莊上的夢魘就開始布下天羅地網了。我十分佩服凱瑟琳,她能接受自己對兩個人沖突的愛,并勇敢地說出自己的心聲。她說她愛林敦腳下的土地,頭上的天空,她愛他碰過的每一件東西,他說過的每一句話,他的一舉一動。而對希斯克利夫的愛,她說:“我愛他是因為他比我更像我自己,他和我是完全一樣的?!眲P瑟琳對林敦的愛像林中的樹葉,“時光會讓它發生變化”;而她對希斯克利夫的愛就像磐石,“它看起來很少,卻必不可少”。她為這兩份愛矛盾著,其實她是知道它們是不能共存的,可她卻不肯去面對,她活得像個瘋子,好像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又好像是現實太明白,讓她自尋解脫。她一輩子徘徊在呼嘯山莊與畫眉田莊之間,想念她的家,緬懷她當野孩子的時光,而最終她把自己逼向了墳墓。
在希斯克利夫把小林敦接走的那一刻,一代人的恩怨就落到了小林頓和小凱瑟琳身上。作者對這兩個小人物地安排更是別出心裁。小林敦的姓氏是跟隨希斯克利夫的,而他的名字似乎是作者有意安排來為這場悲劇贖罪的。而小凱瑟琳呢,她的眼睛和她媽媽一樣,這個美麗的小公主似乎也是作者有意用來緬懷已離世的凱瑟琳。
可令我不解的是,到底是什么讓希斯克利夫瘋狂地傷害所有人?上蒼如此眷顧他,讓他得到所有人的原諒,可他不愿寬恕任何人。
在這場所有人都扭曲了的風暴中,我不禁想:是不是他們早已接受世俗的的洗禮心中的熱忱早已被歲月侵蝕?還是那個人性極度扭曲的維多利亞時代不許他們擁有可人的皮囊?這大概是艾米莉對世俗的諷刺吧。
這本奇特的小說由風暴和寧靜組成,而風暴占據大部分的篇幅,我想這應該是艾米莉對人生、生死、世界的思考吧。她在世上只度過了三十個春秋,命運也沒有給她一絲憐憫。而她本人,不善于交往,不愿合群,病重的時候把自己關在房里拒絕治療。不得不說,希思克利夫就她,她把自己的思想灌注到希思克利夫的身上,讓希思克利夫和她一樣倔強,一樣痛苦。正如毛姆所說:“從未有人將愛情的殘酷、迷戀和痛苦寫得如此令人吃驚?!?/p>
讀完這本書,我已然被震撼,折服于艾米莉內心的呼嘯山莊。這本書仍然值得我一讀再讀,這樣才能更好地去解讀這說不完的呼嘯山莊,更深地去了解道不盡的艾米莉·勃朗特。
呼嘯山莊簡短的讀后感篇4
終于把呼嘯山莊看完了,希斯克里夫給我留下的印象恐怕永遠也抹不去,因為一度我也有過一點類似他的想法,這很可怕。如果做不了凱瑟琳,那么我就努力做一個林頓先生那樣的紳士吧。小說中,每一個人的感情都是不完美的,剖析了我們所不愿接受的現實??赐掗L大的我需要成長。
周五的時候還看了一部電影,叫黑暗中的舞者,柔美和歌聲中我更深刻的體會了錢、人性、母愛的意義,又一次接受了心靈的啟迪。
今晚在q上,和楊敏同學聊了一個多小時,友情很可貴,遠隔千山萬水,但交心的話卻能讓我受益匪淺。太想珍惜這些好朋友了。如果說親情注定要離去,愛情注定崎嶇,那么友情就像潺潺溪水,伴我們生命始終,希望大家一切都好,永遠不要停下前行的腳步。
一本好書,一部好的電視,一段知心的話,就能讓平凡的生活憑增色彩,生命如畫歲月如歌,奮力前行吧,因為我有那么多的美好相伴!
呼嘯山莊簡短的讀后感篇5
有不計其數的人把《呼嘯山莊》說成是復雜的心理懸疑小說或是探索人性和倫理的著作,而在我看來,《呼嘯山莊》說的就是終歸是一場愛和愛的呼嘯。
年少輕狂的希斯克利夫與同樣年少輕狂的凱瑟琳相愛,卻在復雜的世俗背景下被迫分離。凱瑟琳的愛情苦果讓希斯克利夫的情感世界崩裂,從此他盡余生之力實施一場災難性的復仇,這場復仇之火幾乎燃盡一切溫情、希冀和生命,而作為最后的贏家,希斯克利夫對也無法逃脫他死于愛的夢靨。
歐美文學界稱《呼嘯山莊》是一部“人間情愛的宏偉史詩?!钡拇_,凱瑟琳說“在這個世界上,我最大的悲苦就是希斯克利夫的悲苦,我活著的&39;最大目的就是他。我對希斯克利夫的愛,恰似腳下恒久不變的巖石,我就是希斯克利夫!他并不是作為一種樂趣,而是作為我自身存在在我心中!”希斯克利夫則說“兩個詞就可以概括我的未來:死亡和地獄。失去她,活著也在地獄里?!眲P瑟琳在希斯克利夫沸騰的靈魂里看到自己的倒影,而希斯克利夫把凱瑟琳的愛視為生命。這種靈魂交疊的愛,光輝而壯烈。我們不能說這是最美好的愛情,但至少,它是最純粹的,并且飽含著力量,正是這力量在背叛面前掀起疾風驟雨似的報復,毀滅生命同時升騰愛情。因此在我看來,書中所謂的仇恨、狂放、扭曲、殘暴以及一切有悖于人倫道德的手段,都源于他們之間那場因為刻骨銘心所以山呼海嘯的愛情。
《呼嘯山莊》是一部漩渦似的小說。在《呼嘯山莊》里,作者以全部的心血鑄造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就是一個典型的漩渦中的矛盾結合體。希斯克利夫在漩渦里掙扎于生命和愛情,而我們,每一個讀書的人,在這個漩渦里掙扎于對主人公的無限的熱愛和仇恨。
《呼嘯山莊》不是一部令人窒息的慘劇。在希斯克利夫與凱瑟琳殘酷愛情的余味中保存新生的希冀,那就是山莊的后代、哈里頓與小凱瑟琳的愛情,它幸存于復仇的火焰里并且健康茁壯、生氣勃勃。我想這愛情的幼苗,是作者賜予讀者的最后的美好想象,讓我們在無盡的憂憤和掙扎里停下腳步,再次嗅到生命與愛的清香。
或許《呼嘯山莊》要教給我們的有很多,譬如堅守尊嚴的崇高、信奉理性的高貴、恪守心靈的自由等等。然而當我們合上書之后,真正為之動容的不是這些哲思,而是故事本身以及它所引出的綿綿遺恨。
除那些人生教訓,《呼嘯山莊》給我們的更多是一種感覺,那就是在你合上書低頭沉吟的那一刻,或許你會在一瞬間突然覺得,那種撩人的璀璨的山呼海嘯的愛正在書中所寫的那種盛放著石楠的荒原上,萌生著、鋪陳著、燃燒著、呼嘯著,滾滾而來……
呼嘯山莊簡短的讀后感篇6
看完這本書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希望西斯克里夫年代永遠過去,愛與復仇的故事以前只在電視里看到的畫面,書本里面19世紀的英國,仿佛就是一百多年后我們生活的時代,時間流逝,但是喜怒哀樂,生老病死卻永遠也不會改變。
凱瑟琳和希斯克里夫之間舍生忘死的愛情故事最感人了,她們愛的誓言“在我的生活中,他是我最后的留戀了,如果別的一切都毀滅了,獨留他留下來,我依然還是我;如果別的一切都留下來了,而他卻消失了,這個世界對于我就將成為一個陌生的地方。我不能繼續活在這個世上。”還有“我愛他腳下的地,他頭上的天,他所碰過的每一樣東西,以及他說出的每一個字。我愛他所有的表情和他的一舉一動,還有完完整整的他?!边@份愛情很真摯,很純潔,但是卻因為哥哥的譏諷和反對,凱瑟琳的愛慕虛榮,希斯克利夫沒有錢,沒有地位,而且沒有教養,把他的身份貶低得如同喪家之犬,難道人的自尊心就是這樣被扭曲的嗎?一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脆弱的,當你對他輕微的鄙視時,都會從你的行為中看出你對他的譏笑。希斯克里夫的離去是對凱瑟琳的真愛,希望她能找到自己的幸福,后來的復仇計劃絕不是他生來就有的想法,是人性被扭曲后的墮落。
“有半年時間這火藥像沙土一樣地擺在那兒并沒有引爆,因為沒有火來湊近點燃它”希斯克里夫的離去徹底傷透了凱瑟琳的心,她的心早已不像當初那么純潔,她的心里裝著一個人,但是為了生活卻和另一個人在一起了,埃德加是她們相愛的惡果,當希斯克里夫再一次回到呼嘯山莊,一切都變了,就如文中所說“一千個大錘在我的心頭敲打”“他來到山莊簡直就像是無法釋懷的憋悶。我感覺上帝在哪兒放棄了這迷途的羔羊,任由他亂來,而一只惡獸暗暗巡行在那只羊與羊欄之間,伺機跳起來毀滅它。”我得到的感悟就是當兩朵火星發出最亮的火苗時,那他們就是永遠的圣火,兩個相愛的人無論時間怎么推打著年輪,他們的火花永遠不會滅,愛情是一把雙刃劍,一邊是永恒,一邊卻是瞬間。凱茜是幸福的,兩個男人都那么愛她,但是她知道她回不去了,雖然畫眉田莊和呼嘯山莊相差只是四里的路,但是對她而言卻是天涯海角。
“優秀的禾苗埋沒在一片荒草中,當然蔓生的野草一定總是高高地遮住了沒有人管的佳禾?!边@句話很深刻的表達了希斯克里夫和哈頓的童年,青年,沒有人拔掉野草,野草就會遍地生,沒有人管教一個懵懂的孩子他也只是個文盲,希斯克里夫如此,哈頓也是這樣,希斯克里夫對凱瑟琳的愛是那么的純潔,但是現實是那么的骨感呀。希斯克里夫沒有在她們的后代上復仇也許是因為他懂得了寬恕,他看到凱瑟琳的影子回來找他,“我靈魂的喜悅殺死了我的軀體,但是靈魂本身并沒有滿足它本身。”心靈不在他生活的地方而在他向往的地方,生不能同寢,他們卻能死而同穴。那三座孤立的墳,林頓、凱茜、希斯克里夫他們的靈魂都去了他們向往的地方,他們的靈魂也都得到了救贖,小凱西和林頓也會一直幸福下去的。
故事雖然看完了,但是故事里的人如同每天生起的太陽一樣永存在我的記憶里。那個資本社會中的'人精神上的壓迫,緊張,矛盾與沖突,與我們二十一世紀中的人又有什么區別呢?而像凱茜這樣的女子與我們現今想要嫁給富二代而又放不下初戀情人的女人有什么區別呢?也許再也不存在希斯克利夫,他的癡情,他的復仇,他因愛而被“愛”囚籠。我們現今的癡男怨女也不少,但是我們一定要擺好自己的心態,不管別人如何的譏諷也要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人生,愛情也一樣,他幸福我就幸福,不管是否能在一起,也不能把自己的痛苦加到別人的身上。
呼嘯山莊簡短的讀后感篇7
《呼嘯山莊》是一部完全不同于當時流行的作品,他沒有經過城市的熏陶和浸染,是完全用山鄉荒原的自然協調繪成的。故事的背景是一片狂風呼嘯的山原,故事的人物保留著大自然的風貌和原始的本性:質樸,粗纊,剛強,感情奔放不羈,舉止瘋狂無度,不過一切地愛,又不計后果的恨,這在溫文爾雅的慊慊君子看來,自然顯得野蠻而奇特。
他希斯克利夫,不過是山莊主人帶回來的身份不明的孩子,可她凱瑟琳·恩蕭卻是山莊主人寵愛的小女兒。他們親密無間,他們青梅竹馬。本該是一段佳話,但命運總是在最幸福的時候,拿起錘子敲下去,剩下的只有滿地的悲涼與心寒。他,失去寵愛后,她,嫁給了別人,他心中那么愛意被滿滿的仇恨蒙蔽了,禁不住想問:這是為什么?為什么幸福來的快,去的也那么快?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暫時的離開,選擇了報復,選擇了地獄。三年過去了,他,帶著滿腔仇恨,帶著滿身財富回來了,他,狠狠地報復了。
這種瘋狂的報仇泄恨,貌似悖于常理,但卻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他非同一般的叛逆精神,這是一種特殊環境、特殊性格所決定的特殊反抗。希斯克利夫的愛情悲劇是社會的悲劇,也是時代的悲劇?!逗魢[山莊》的故事是以希斯克利夫達到復仇目的而自殺告終的。他的死是一種殉情,表達了他對凱瑟琳生死不渝的愛,一種生不能同衾、死也求同穴的愛的追求。而他臨死前放棄了在下一代身上報復的念頭,表明他的天性本來是善良的,只是由于殘酷的現實扭曲了他的天性,迫使他變得暴虐無情。這種人性的復蘇是一種精神上的升華,閃耀著作者人道主義的理想。
在維多利亞時代,貴族富豪躊躇滿志,身份第一,金錢至上,人們的精神受到壓制,人性被殘酷的扭曲,于是具有強烈的反派意識,和自由思想的艾米莉,便通過作品,對罪惡現象給予揭露,把自己的正義,激情,憤怒溶入作品。最終,希思克利夫的愛畢竟還是戰勝了自己的恨,當他的復仇計劃一一實現時,他并沒有勝利的喜悅,還是在茫茫草原上漫游,最終安然死去,這樣一個飽受苦難與屈辱的人物,對愛情至死不渝的渴求和命運不屈不撓的抗爭,讓人讀來一陣蒼涼與悲壯。
艾米莉特意營造出詭異的夢魘般的夸張氛圍。有些情節似乎帶有非現實世界的蹊蹺神秘。靈魂,囈語,幻象,噩夢使故事有了傳奇色彩,淋漓盡致的展現了最深的迷戀,最癡的執著,最痛苦的掙扎。風雨,暴雪,黑夜,自然的野性與人物激蕩的情懷相得映彰,荒涼的曠野深遠多變,陰郁悲愴,突顯了人物性格,展現來自人性的深沉之愛,讓主人公像大自然一樣野性無常深邃無邊的愛深入人心,強烈的撼動著人的靈魂。
呼嘯山莊簡短的讀后感篇8
很多時候,回憶以前的過往,天空總會是一片灰色。壓抑的時候,并不覺出它的壓抑,只是當壓抑過后再回首,總覺得那時候的傷痛,隱忍著流傳紅色的血液,慘烈地撕扯著。
那座雪夜中鬼魅的召喚圣靈的呼嘯山莊,那些掙扎在道德底線上痛苦卻又畸形的快樂的人們。
每一次看到希斯克里夫這個名字,總覺得那字字都透著殘忍,暴戾。還幾分的又一張發黃的英文報紙上面的一句話:“一個在童年時代就遭遇不公的人,他的人格還能有多么用心向上呢?”仿佛法老的咒語,縛住了本就應高興快活的小希斯克里夫,強硬粗魯的將仇恨灌入一個幼嫩到甚至惹人憐愛的心。有的時候總是在想,到底是誰會了希斯克里夫,是老恩肖,是約瑟夫,還是亨德利?之后看到那一晚上的暴雨雷電,我懂了,在呼嘯山莊,除了那可愛的她愛著的姑娘,希斯克里夫,他什么也沒有。一個人能夠被侮辱,能夠被打壓,卻不能被此生最真實的愛所背叛。那高背椅子后,孤獨而又冰冷的靈魂,隱隱的觸傷人心。那是怎樣的人啊,愛的時候,令人窒息,恨的時候呢,又叫人深深的恐懼。他就如同一座陰云,他離開了。仿佛一切都沒有了陰郁,呼嘯山莊依舊一如既往的麻木著,酒氣熏人,可我們美麗的凱西·恩肖,卻住在那好像永遠都只有陽光的畫眉山莊,與她優雅紳士的丈夫快樂依偎。但,那只是仿佛。
呼嘯山莊簡短的讀后感篇9
曠野,西風,遠處的城鎮,折的雜草,崎嶇的地形,蒼涼的日落,避世的生活,艱辛的奔波,寂寞的歲月,艾米莉勃朗特的一切,沒有榮耀,——至少在她生的日子里——夢想夭折,飽嘗世事無常,造化弄人。這位才華橫溢而早逝的女子絕不會想到,她死后,自己唯一的小說《呼嘯山莊》會被后人譽為“最奇特的小說”且成為十九世紀英國文學史上絕色異彩的一粒寶石,直至今日,仍以其奇麗動人的光彩使無數讀者為之折服,深深驚嘆于它非凡的藝術魅力。
在讀的&39;過程我一直在想究竟凱西是不是愛埃德加的,如果不愛,那么《呼嘯山莊》中明確有說凱西是愛他的;如果是愛,那么她卻是那么強烈而深刻地愛著希刺克厲夫,又如何能同時愛別人。在對她的話反復研讀中,我明白了她是喜歡埃德加的,正如我也喜歡埃德加一樣,因為埃德加英俊、有錢、年輕、活躍。這種喜歡是普遍的,是任何人都可能給予的。唉,不要去想了。
夢魘。噩夢,沒有城市,工業,時尚。只是荒野,田莊,嶙峋的石,在曠野上飛奔的愛,撲朔迷離的眷戀,交雜無續的恨。希刺克利夫與凱瑟琳歐肖的愛情足以用“癡”來形容。陽光,甜蜜,歡笑不是他們愛情的主要,而陰郁仇恨誤解怨憤交織混雜成為他們愛的主色調,造就他們近乎瘋狂的愛。凱瑟琳說:希刺克利夫就是我,我就是他……這種愛不被旁人理解,接受,和允許,他們于是在不斷的斗爭,與周遭的一切斗,可現實折磨他們,刁難他們,希刺克利夫被當作下人,沒有地位,背景,修養的野孩子,流浪兒的低賤出生使他被剝奪了享受優裕生活的權利,被粗魯的打罵,侮辱。他也放棄了曾有過的成為一個體面紳士的憧憬;而凱瑟琳是大小姐身份,理應嫁給像林淳那樣的少爺,他們從小產生的美好感情也因此蒙上一層無法忽略的陰影。
艾米莉特意營造出詭異的夢魘般的夸張氛圍。有些情節似乎帶有非現實世界的蹊蹺神秘。靈魂,囈語,幻象,噩夢使故事有了傳奇色彩,淋漓盡致的展現了最深的迷戀,最癡的執著,最痛苦的掙扎。風雨,暴雪,黑夜,自然的野性與人物激蕩的情懷相得映彰,荒涼的曠野深遠多變,陰郁悲愴,突顯了人物性格,展現來自人性的深沉之愛,讓主人公像大自然一樣野性無常深邃無邊的愛深入人心,強烈的撼動著人的靈魂。細膩的思想感情和高超的藝術手法,使作品蕩氣回腸,催人淚下,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這樣,《呼嘯山莊》才使她一舉成名并享譽世界文壇。
結語:當愛淪陷為復仇的工具時,故事的發展總是令人揪心的,以上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呼嘯山莊》的讀后感,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呼嘯山莊簡短的讀后感篇10
《呼嘯山莊》作為一部英國古典文學名著,和其它十九世紀初女作家的作品一樣,充滿溫文爾雅的貴族氣派,彌漫著浪漫溫馨的莊園氣息,帶著典雅和小資品位,展示著俊男靚女的談清說愛。這是一種高尚的生活情趣,傳遞著紳士和淑女理應準循的感情原則。象奧斯丁,象夏洛蒂.勃郎特的作品,都是完美而幽雅,但或多或少,我覺得有那么一點乏味。
可是,《呼嘯山莊》卻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或者說,它不僅僅超出了那個時代人們的觀念和欣賞水平,即使在今日,評論家也將它作為蘊藏著無數謎團,出自天才之手的世紀經典。
它完全不一樣于十九世紀初的大眾文學,在《呼嘯山莊》中,你看不到浪漫的品味和高尚的生活,看不到陽光、草坪、洋傘和咖啡,看不到值得效仿的得體舉止,也無法領略英國貴族特有的典雅氣質。相反,你只看到狂風肆虐下的荒涼原野,只看到因壓迫和虐待導致的刻骨仇恨,只看到跨越生死、超越天地的活力,只看到人性的撕裂、墮落和冰凍……。
這就是《呼嘯山莊》,愛和恨極端對立,又統一和諧;這就是《呼嘯山莊》,象一把利劍,直接刺穿人性的本質。
關于這樣一部作品,能夠領悟地實在是太多太多,可是,正如一名翻譯家所言,許多人在看過第一遍后,就再也沒有勇氣看第二遍。我也是如此,每次閱讀,都會害怕深陷活力而無法自拔,害怕被那源于生命、連死亡都無法寬恕的愛燃燒殆盡。
這就是小說最奇特、最神秘、最激動人心的內核——愛與恨的糾纏反復??藚柗蚝蛣P瑟琳的愛,愛到彼此的靈魂合二為一,感受彼此的痛苦和歡欣,承擔彼此的靈魂和生命;克厲夫和凱瑟琳的恨,恨到寧愿死后也不得安寧,在彼此糾纏、彼此折磨中期待團聚。
很難想象一個十九世紀終身未婚,保守、內向、沉默寡言的女性會寫下如此驚世駭俗的感情宣言。難怪自小說問世以來就倍受爭議:在女作家活著的時候,惡評如潮、罵聲不絕;在二十世紀中后期,卻被評論界認為是英國文學史上最重要的十部作品之一。
小說之所以被不斷爭論的關鍵,就在于男主人公克厲夫的主角定位。這是一個內心陰暗狂野,耍盡手段報復世界的魔鬼。
他從出場就是個被歐肖家收養的,沒有來歷的街邊叫花子,在老主人去世后受到凱瑟琳兄長亨得利的長期虐待和壓迫,性格扭曲變態,仇視人類,甚至仇視世界。在他得知深愛的凱瑟琳嫌棄他而選擇嫁給富有貴族林頓后,憤然離家出走,三年后重返呼嘯山莊,開始了邪惡的復仇計劃。最終,他用齷齪卑鄙的手段毀滅了兩個家族,用上一代的恩怨懲罰下一代的生活,在這片野風肆虐的平原上,把所有人的心冰封。
用原著中一句話來形容克厲夫的人格最為貼切:“克厲夫先生他可是個人?如果是人,他可是瘋了?如果不是,他可是個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