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頭戰象感受
寫讀后感需要人們運用邏輯思維和判斷能力,這可以鍛煉和提高人們的思維能力。下面給大家整理一些最后一頭戰象感受,方便大家學習怎么寫最后一頭戰象感受。
最后一頭戰象感受篇1
沈石溪是著名的動物小說大王,他寫過很多小說,如《最后一頭戰象》、《鳥奴》、《再被狐貍騙一次》、《七條獵狗》等。其中,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就是《最后一頭戰象》,《給大象拔刺》是這本書中的第一個故事。
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一個赤腳醫生在去巡診的途中,遇到了一頭青年大公象和一頭母象,赤腳醫生被拖到它們的巢穴旁,挽救了一頭受傷小象的生命。為了感謝赤腳醫生,大象一家在一個月后送給他一只比冬瓜還大的野蜂窩(里頭蓄滿了金黃色的蜂蜜),表示感謝。
這位赤腳醫生在治療小象的病時,受盡了千難萬險,遇到了重重困難,但他沒有退縮,而是堅強的沖了上去,堅持到最后,使小象一家重新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讀到這里,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遇到困難時,不要怕,要冷靜的思考面對,這樣才能取得成功。
通過這個故事,我還懂得了,做人一定要樂于助人,互相幫助,這樣才能交到更多真正的朋友。在你遇到困難的時候,你的朋友會突然出現,和你一起闖過難關。
最后一頭戰象感受篇2
前段時間,我讀了《第七條獵狗》這本書,初步認識到了動物們充滿色彩的世界。今天,我向大家隆重介紹《最后一頭戰象》!這本書也是沈石溪寫的,書里充分地寫出了動物們在野外多姿多彩的生活,也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描寫生動的語句加上精彩的故事足以讓你看幾個小時都放不下,簡稱愛不釋手。
《最后一頭戰象》不止是講大象的故事,也寫出了其它的動物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寫大象的,名字叫做象警,這個故事的開頭就非常有趣:一天,“我”每天觀察動物的休息到了,可是,經過了一上午的工作,也在夏天接受了暴曬,又渴又累,嘴唇都干澀地裂開了,突然,“我”在___湖旁看到了一大群動物在走動,好奇地走了過去,哇塞,原來是山上的所有動物,從巨大的大象到弱小的小老鼠,可是奇怪的是紅豺與野雞只有一步之遙,紅豺卻沒有撲上去將野雞大卸八塊,再美美地大吃一頓,野狼也沒去捉山羊崽為什么山上的動物突然變得那么和諧呢?在經過分析之后,“我”恍然大悟,原來,它們是因為夏天太炎熱,把所有動物的生態環境給搞亂了,所有動物只能靠這個有鱷魚的湖來喝水,在渴得危及到自己生命的情況下,誰還會浪費體力去為了打一個獵物,讓自己結束生命呢?但是問題又來了,鱷魚十分兇猛,無論是什么動物跑到湖邊舔一口水,鱷魚就會咬住它的嘴巴把它拖下水大吃一頓。但是大象就不一樣了,大象的身體巨大,只要鱷魚跑去咬住它的腿,大象狠狠地用粗壯的鼻子一抽,鱷魚輕而腦震蕩重而死掉。大象們也愿意扮演這個警衛角色,幾頭大象圍成一個半橢圓的保護區,所有動物歡呼雀躍地跳入水里,小鹿和大灰狼一起戲水,公雞用翅膀潑水幫豺狼洗澡,大自然展現出了和平的樣子,大象也非常喜歡這樣子,這就是大象為什么能在喜羊羊與灰太狼里擔任草原長的原因了。大象愛好和諧,不會像狼、狐貍、紅豺一樣總是有壞念頭,但是又具備了羊的溫順,也具備著虎的力量,也很愿意為大家服務,就是這幾點,才讓大象在草原上人見人愛。
沈石溪寫的故事不僅具備了豐富的知識也具備了動物的本性,以最好的方式寫出了動物的心聲,這就是我喜歡沈石溪的書的原因。
最后一頭戰象感受篇3
今日,我讀完了《最后一頭戰象》這本書,這本書寫了幾個關于象、豬、熊的故事。故事資料引人入勝,寫得十分生動。
給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是最終一頭戰象,主要資料是——緬甸的戰爭過后,龐大的象兵只剩下九死一生的嗄羧。嗄羧經過治療,最終活過來。不久的一天,嗄羧找回自我的象鞍,然后準備去象冢。(象冢,是一個大象家族的墳墓。大象能預感到死神降臨的日期,在這前一個月,大象就離開象群,獨自去找象冢了。)經過波農丁的勸說,我也想去看一看象冢,那里必須有許多象牙。于是,他們就尾隨嗄羧走呀走。他們來到了當年緬甸戰爭的地方,嗄羧仿佛看到了往日的戰友,竟然痛哭起來,然后低頭挖起土來。哦,是百象冢!!(百象冢,緬甸戰爭時死去的象埋葬的地方。)我和波農丁悔悟了,非但沒有拿象牙,還把嗄羧埋好,用土把坑填好。
看完了這個故事,我意猶未盡,有感而發——友誼。嗄羧居然舍棄了埋葬著親朋好友的象冢,寧愿死在戰友的身邊,這種情誼多么珍貴啊!像這種可貴的友誼如今幾乎都沒有了,此刻都是“小人之交酒肉親”。今日有可供自我吸收的好處,就跟你稱兄道弟,明天沒有對自我有利的地方,就毫不猶豫地離開。這種假朋友實在交不得!貪婪。作者只聽了波農丁的幾句富有煽動的語言,就抱著一夜暴富的幻想跟了去。結果忽然良心發現,才沒有干觸犯法律的事。假設如果作者果真帶走了一根象牙,后果會怎樣樣?毫無疑問,先暴富,后坐牢。有些人這樣,總想要自我沒有,而別人有的東西。于是,這些人就走向犯罪道路。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事件實在是太多了。
這本書不僅僅有精彩的故事,還有不為人知的動物百科,真是豐富之極、十分好看啊!
最后一頭戰象感受篇4
象,是世界上最大的陸棲哺乳動物,它那粗壯的大腿、有力的鼻子多少有些令人恐懼。可自從我看了沈石溪寫的《最后一頭戰象》這本書后,我讀懂了大象溫柔的一面。
第一篇“給大象拔刺”便讓我印象深刻。大象雖聽不懂人類的語言,卻能感受到人們的恩情,最后還把蜂蜜送給赤腳醫生作為報答。一頭不會開口說話的大象,卻懂得知恩圖報,使我不得不對大象肅然起敬。其實,動物與人類的感情也隨時隨地發生在我們的身邊:在2016年2月6日,臺灣發生了大地震。多棟樓房倒塌,許多人被壓在廢墟中。其中卻發生了感人的一幕,一只小貓守在受困的7歲小主人身邊,一直叫喚,最后迎來了消防員,成功解救7歲的小主人。回想這篇報道,再聯系這個故事,我再一次感受到了動物與人類間的深厚感情。看來,動物也是講感情、通人性的!
不僅如此,大象還非常看重與同伴間的情誼。“要是我們在這里撿象牙,只怕是蓋了新竹樓要起火,買了牯子牛也會被老虎咬死啊!”這是文中的一句話,雖然是短短的一句,但卻說出了象與象之間深厚的友誼:最后一頭戰象與其它象兵埋葬在一起,共同憎恨當初日寇侵占緬甸的場景。而撿一顆象牙,就破壞了這份情誼,所以會被上天報復。
或許,我們在書上、電視節目里,看到過成群的大象攻擊人類的景象。是的,大象的確有報復心理,但它們不會無緣無故去攻擊人類,一定是人類破壞了大象家族的生存環境,它們才會實施報復。人們常常會因為一副珍貴的象牙而冒一次險,最終遭到大象的報復。但在我看來這是罪有應得。人類犯錯在先,必然會遭到大象的懲罰。所以不要以為大象很恐怖,而要先反思我們自己的行為。沒有人類購買精美的象牙飾品,沒有那些個喪良心的買賣,就沒有殺害!
在動物身上,我們能看到純潔高尚的一面,它們的某些品質反而是我們人類要學習的。讓我們用塔西佗的一句名言時刻警示自己,不再傷害動物朋友——“即使是兇猛的野獸,如果總關在籠里,也會失去自己的勇猛本性。”讓我們共同來保護可愛的、智慧的動物們,還它們藍天碧水,還它們自由寧靜。
最后一頭戰象感受篇5
《最后一頭戰象》講的是一隊象兵打敗了日寇,日方枸杞子了七十多人,我方的戰象也只剩一頭傷勢嚴重的戰象。人們把其它犧牲的八十多頭戰象埋在一個地方,并取名為“百象冢”。那時是一九四三年。
作者一九六九年到曼廣弄寨子時,戰象嗄羧五十多歲。作者和養象老人波農丁十分要好。
過了三年,嗄羧開始不吃不喝,生命之光馬上就要熄滅,波農丁和作者決定跟著它找到神秘的象冢,把其它野象象牙拔下來大賺一筆!誰知,嗄羧沒走向祖先留給它的神秘象冢,而是來到“百象冢”和自己的戰友、象鞍葬在一起。出于良心,波農丁和作者都空手而歸。
我找到的精彩句子是:它突然變了一頭象似的,身體像吹了氣似的膨脹起來,四條象腿皮膚緊繃繃的老亮,一雙象眼炯炯有神,吼叫越悲壯!
嗄羧的行為都有著連某些人類都沒有的高尚精神——它知道感恩,它重情誼,它舍不得與它并肩作戰的好隊友們。雖然它是獸類,不是人,但它感恩救它一命的象形石,它感恩戰友為它擋子彈,它感恩波農丁對它無微不至的照顧,它感恩曼廣弄寨子里的所有人!它的行為讓我思考了好一陣子。
現在的人們就是缺感恩這一善。孩子應該感謝父母,卻沒有感恩。更有些人長大后當了官,就更六親不認了,對父母就干脆說:“我不認識你!”為你成功而做墊腳石的人,不但不感恩,還恨他們。俗話說的好:滴水之恩,應當涌泉相報。而現在的人們呢?別人的救命之恩卻當做是理所應當的小事,當別人落難時,他(她)卻坐守旁觀。這真是可惡!所以我決定,我要把嗄羧這感恩傳下去,讓所有人都學會感恩!
最后一頭戰象感受篇6
《最后一頭戰象》的作者是著名動物小說家沈石溪所寫,其中包括了《最后一頭戰象》《野豬囚犯》《智取雙熊》等關于象、野豬、熊的小說。其中最令我難忘的一篇就是《象警》。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是我和許多不同種類的動物因缺水而來到一個湖,但由于湖中有兇猛的鱷魚而不敢到湖中喝水。后來來了幾頭大象,在湖邊圍成一個警戒線鱷魚不敢靠近,最后我們高興地在湖里喝水玩鬧。
這篇文章中寫道各種各樣的動物其樂融融地喝水,不論是食肉還是食草動物,都互不侵害,這不正是我們現在社會所希望達到的嗎?忘卻眼前的利益,而尋求合作,互相幫助,誰有困難都幫忙,沒有紛爭,沒有私心,那該多好啊。
而且我們也應該在生活中學習大象,學習大象們的團結互助以及對同伴的不離不棄。在生活中總會會遇有一定難度的困難,可能自己一個人完成不了,這是我們就會想到團結合作。在合作過程中只有團隊內每一個人都對別人著想、鼓勵團隊里的每一個人,這樣才會團結,我也明白了團結就是力量。
最后一頭戰象感受篇7
我讀了《最后一頭戰象》這一篇文章之后我感動極深,里面的戰象嗄羧,它雖然只是一頭象,但它卻用擁有人類根本做不到的神圣的情感。
嗄羧,面臨死神,卻還不能忘記他當年浴血奮戰的場面,想到了那個舊馬鞍,象鞍上染著熱血,繡著硝煙,印著站塵,散發著一股英雄氣概!
它在生命的最后時刻要回那副舊馬鞍,有一種用語言表達不出的情感。
當然,嗄羧也是很重感情的,當它要去象冢,還不忘這個曾經救活它收留它并養活它26年的村寨,于是,臨走時,他拖著他那虛弱的身體繞著村寨走了三圈。
人也是重感情的,嗄羧臨走時,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來給他送行,帶來了許多它愛吃的東西。
它找到的最后歸宿竟是當年埋藏它戰友的百象冢,多么重感情的象啊!仍然記得當年和他一起奮斗的戰友們,雖不能同生,但死也要在一起!
最后一頭戰象感受篇8
我最愛看的一本書,是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寫的《最終一頭戰象》。這本書寫得太精彩了,我百看不厭,每一遍都有不一樣的感受。
這本書里有一個故事叫《給大象拔刺》,我異常喜歡,下頭我給大家說一說:
一天,沈石溪在一條小路上走著,突然一公一母兩頭大象跑了過來,用長長的鼻子抵著他往森林里走。走了約半個小時,象鼻猛地一推,他一屁股坐到了地上。這時,他看到離他三尺遠的大樹下躺著一頭半歲左右的幼象。這頭幼象前腿受了傷,鼻子有氣無力地甩動著。沈石溪這時明白過來,大象帶他來森林,是給幼象治病的。大象可真聰明,還明白沈石溪是赤腳醫生,必須是看見過沈石溪給人治病。過了一會兒,沈石溪給幼象治好了,象爸象媽放沈石溪走了,他們簇擁著小象走進森林深處了。過了半個月左右,他又從那條小路上走,咚的一聲,一個比冬瓜還大的野蜂窩掉在他面前。他抬頭一看,象爸象媽正友好地向他扇動大耳朵。幼象跑了過來,在沈石溪身邊跑來跑去。看來,這個野蜂窩是象爸象媽給他的治療費,對他表示感激的。知恩圖報,不也正是我們人類的美德嗎?
其中,還有一個片段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從藥箱里取出鑷子、鉗子、酒精、棉花等東西,就壯著膽開始干起來。首先當然是要消毒,我抬起小象的腳,將小半瓶酒精潑進創口。沒想到小象也像小孩子似的怕疼,它‘哇’的一聲,像殺豬似的嚎叫起來。立刻,我的脖子被公象的長鼻子勒住了,就像上絞刑似的把我往上提。‘哦——哦——’大公象雙眼噴著毒焰,低沉地吼叫著。顯然,它不滿意我把小象給弄疼了。”你瞧,象爸爸是多么心疼自我的孩子呀!
由此,我想到了自我的爸爸媽媽,他們無微不至地照顧我:我生病時,他們比我還難過;我取得一些成績時,他們比我還高興。可憐天下父母心呀!
從這本書中,我認識了許多性格不一樣的大象,了解了許多動物的習性,明白了動物也有和人類一樣豐富的情感,也有對家人的親情和對朋友的友情。我們人類要和動物和平相處,一齊快歡樂樂地生活在地球上。
最后一頭戰象感受篇9
《最后一頭戰象》,這本書是擅長寫動物小說的沈石溪寫的。這本書里有滑稽的話語,有悲涼的環境;有貪婪的笑容,有失去的悲哀。
‘黑熊舞蹈家’這篇文章很長。和‘棕熊的故事’比起來,‘黑熊舞蹈家’更有趣一些。這篇文章主要講了兩只馬戲團的熊——阿寶、圓逑的故事。阿寶性格粗暴,演技高明;圓逑性格溫順,演技一般。換名字這個環節最有趣。圓逑崇拜阿寶這個名字,卻不敢得到這個名字;阿寶卻十分討厭圓逑這個名字,巴不得坐上去壓扁。可是,阿寶最后改掉了粗暴的壞性格,變成了一只溫柔+聰明的熊。這個故事最后句話是:夢,其實就是現實生活中的海市蜃樓。
我讀到這一句話時,不禁贊嘆作者的詩意。這是多么生動啊!要是要我們說說夢是什么,頂多也是‘就是睡覺時看見的東西。’而作者寫的這一句是多么讓人賞心悅目啊!
這本書講了許多不同的故事。要是你先讀‘棕熊的故事’,再讀‘野豬囚犯’第22段,你會先痛哭流涕,然后破涕為笑。這本書的故事不管是搞笑的還是悲哀的,程度都非常高。讓你哭出滿面淚水,讓你笑掉兩顆門牙。
這本書不知蘊含了多少含義,如果你想理解更多的東西,那么就去購買《最后一頭戰象》這本使你百看不厭的書吧!
最后一頭戰象感受篇10
伴隨著人們的嘆息,伴隨著落日的余暉,垂暮的老英雄嘎羧,要走了。
男女老少都來為嘎羧送行,他們多想把嘎羧留下來啊!村長不忍心看它那淚光閃閃的眼睛,飽含熱淚的依偎在嘎羧身上,慢慢的,用顫抖的手系好了白紗巾,動作輕柔的像是怕驚醒一個熟睡的嬰兒。他親昵的拍拍嘎羧的脊背,想說些什么,可當他看見嘎羧那蒼老的背影時,又低下了頭,無聲的啜泣著。嘎羧回過頭來望望大家,陷入了深深的回憶……
1943年,它與它最要好的伙伴一起來到了戰場。雖然伙伴奮力殺敵,如騰蛇乘霧、蛟龍出海,但是當它背上的象兵發現敵人瞄準它,準備開槍時,為了保護它,倒在了敵人冰冷的槍口下。伙伴忍住淚,發誓,一定要報仇!它瘋狂的沖進敵群,劈敵、踩敵,奮不顧身。當它看到槍口對準嘎羧,它最要好的伙伴時,義無反顧的用身體堵住了槍眼,在敵人的獰笑里犧牲。那個血染的夕陽,成了嘎羧腦海里永遠抹不去的回憶。
幾個小孩被母親抱在懷里,懵懂的他們不明白,昔日的“大玩偶”為什么這么傷心,為什么要離大家而去。一個小女孩掙脫了爸爸的手,奔向嘎羧,抱著粗大的象腿,號啕大哭。一眨眼功夫,它的身邊圍了一群小孩,那此起彼伏的哭聲讓嘎羧心軟了,它回過頭,用長鼻撫摸花一般的孩子們,渾濁的眼睛里流出晶瑩的淚珠,紛紛砸向地面。
時候不早了,它突然站了起來,驚恐的孩子們像炸了營似地撲向嘎羧,想把它留住。人們多么希望它回過頭來,深情的望一眼。可是,回答人們的,是夕陽下,嘎羧忍著淚,堅定的、滄桑的背影。
最后一頭戰象感受篇11
動物有感情嗎?在我眼里它們只可是是會走會爬的生物罷了,可讀過《最后一頭戰象》之后,我對此改變了看法。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經過對三種動物的描述向我們說明,動物也有多姿多彩的內心世界,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熊了。
作者沈石溪在野外觀察時,意外發現了一只小熊崽,正面臨著生命危險,在百般無奈下,作者只好把小熊崽抱回家中飼養,這只小熊在精心地照顧下慢慢長大,很是活潑。可有一天夜里,門外突然傳來熊的大吼聲,沈石溪明白,是小熊的媽媽找來了,沒辦法,作者只好依依不舍地把小熊還給了母熊。可這只淘氣的小熊不聽媽媽的話,三番五次地來找沈石溪,給沈石溪帶來了不少麻煩——母熊一見到他就窮追不舍。直到有一天,母熊再次找到他。看著母熊一向捂著裸露腸子的肚子,整個身體都在顫抖。沈石溪明白必須發生了悲慘又激烈的戰爭。果然不出所料,母熊強忍著疼痛帶他來到森林深處的一個山洞里,小熊正躺在那里安靜地睡著。母熊深情地注視著小熊,溫柔地舔了舔小熊身上的皮毛,又不舍地把小熊遞給他,便死了。可見母愛是多么地偉大啊!
當然,我的媽媽給予我的母愛也不少于母熊。那次,我和媽媽去商場挑衣服,看到那么漂亮的衣服誰不心動呢?媽媽拿不定主意:“嘿!寶貝,看我穿哪件好看?”“媽媽,你是最美的,穿什么都好看——得很!”為了讓媽媽不打擾我玩“切水果”,就只能這么敷衍她了。
可站在這么多衣服跟前,各有各的不一樣之處,這還不得難為死我媽——她一向沒有什么審美觀。于是媽媽一口氣選了兩件衣服。服務員阿姨拿著衣服牌子,看著價格,我和媽媽的目不轉睛地盯著計算器,得數出來了“1050”!果然是張昊的媽媽呀,選的衣服就是不一樣,那叫一個貴呀!其實也不是很貴,要明白此刻的衣服動不動就上千。媽媽平時根本就不怎樣買衣服,這次好不容易下了決心當然得買了。“停停……停……停,什么,1050?這也太貴了吧?不要了,不要了,頂我們家千金一年的學費呢!”聽了這句話,我的淚一下涌了上來……
有一種愛被世人所贊頌,有一種愛能夠讓人每時每刻都感受到它所帶來的溫暖,這就是平凡又偉大的母愛!
最后一頭戰象感受篇12
寒假里,我閱讀了“中國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的作品《最后一頭戰象》,故事中描寫的戰象嗄羧在我的記憶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嗄羧是1943年在西雙版納的打洛江畔與日寇的血戰中幸存的唯一的戰象,作者見到它時,它在村民的尊敬和照顧下,已經優哉游哉的生活到五十多歲了。然而在它預感到自己即將走到生命的盡頭時,竟像戰士一樣,要求人們把它當年戰斗時佩戴的象鞍披掛上,然后繞著村子戀戀不舍地走了三圈,向人們告別,村民們也都流著淚來為嗄羧送行。看到這里,我也不禁為嗄羧和村民之間那深厚的情誼所感動的潸然淚下。
嗄羧上了路,送行的人群漸漸散去,可作者卻被大象的飼養者波農丁蠱惑著,采取卑鄙的跟蹤手段,想跟著嗄羧找到象群的墓地——象冢,挖出象牙而大發其財。人類的貪婪是多么的可恥和可恨啊!
而嗄羧對此一無所知,它只是虔誠地來到了26年前的戰場,在夕陽中緬懷往事,我像作者一樣對嗄羧肅然起敬,它雖然是被人類稱之為獸類,卻具有很多稱之為人的人所沒有的高尚情懷。最后嗄羧向當年埋葬八十多頭戰象的百象冢走去,并用鋒利的象牙在象冢旁不斷挖洞,直到第二天黎明,嗄羧才永久的安息了。它生前這一系列的舉動讓我感到十分震驚,原來經歷過生死考驗的它,仍忘記不了這個百象冢,并將自己深深埋進了洞里,與曾經并肩作戰的同伴們永遠的長眠于此,這是何等崇高的友誼啊!
作者和波農丁望著戰象嗄羧高貴的遺體,感到了自己靈魂的猥瑣,放棄了發財的打算,一起動手,把土坑掩埋好。讀到這時,手心里一直攥著一把汗的我終于松了一口氣,為嗄羧感到慶幸,也為人性在真情的感召下的幡然悔悟而感到欣慰。
嗄羧只是一頭大象,但它的重情重誼,它的高尚的行為和情感,讓我感動不已,大象的友情比人類的友情是不是更加深刻、真摯和長久呢?難道不是嗎?
最后一頭戰象感受篇13
象性格溫順,是人們的伙伴,但它只是動物。可是,在讀了《最后一頭戰象》這本書后,我卻感受到,動物身上擁有著比人還要多的情感。
課文講述了在戰爭中幸存下來的一頭大象——嘎羧。它自知生命大限以至,便重披象鞍,到江灘緬懷往事,憑吊戰場。最終,它來到埋葬自我戰友們的“百象冢”旁挖了一個坑,莊重地把自我掩埋的故事。
這是一頭“懷舊”的戰象。嘎羧原本是得去祖祖輩輩留下的象冢長眠的,但它沒有。我想它必須是無法割舍戰爭時光,無法忘記戰友們。它告訴我們歷史不能重演,而歷史也不能忘記。
這是一頭“純潔”的戰象。嘎羧的心里,不是對功名的渴望,不是對自我戰績的驕傲自豪,而是并肩作戰的戰友,是慈愛的波農丁,是善良的鄉親們,是它久久渴望的和平與安寧。的確,沒有什么能夠做到永恒,可是,我們必須要守護自我最珍惜的,僅有這樣,我們才能擁有心靈的凈土。嘎羧比我們更早懂得這一點,所以,它二十六年來一向懷有純潔的心。在它那為所有人動容的壯舉面前,我們都是那么渺小。
這也是一頭“忠誠”的戰象。“忠誠”是因為它臨死時重披象鞍,它期望自我是最終一頭戰象,期望這個世界永遠和平。當我讀到課文中的這句話,“二十六個春秋過去,象鞍已經破舊了,仍顯出凝重華貴,嘎羧披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邁的氣概。”從中我讀懂了象鞍上記載著凝重的歷史,記載著嘎羧的忠誠,垂暮的英雄,博大的胸懷仍在!
讀了這篇故事,令人回味無窮,促人深省,動物居然有如此的高尚情懷,竟然擁有比人類還要崇高的精神,讓我不得不佩服。
最后一頭戰象感受篇14
我今天讀了一本名叫《最后一頭戰象》的書感受很深。
作者在十六歲時剛好遇到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城里的青少年通通被趕到農村安家落戶,她也在母親和姐妹的哭泣中告別上海,來到云南西雙版納一個叫曼廣弄的傣族寨子。親眼目睹了許多感人肺腑的動物故事。
有一次,我爬到樹上掏鳥窩一不小心卻碰落了馬蜂窩,憤怒的大馬蜂追的我無處躲藏。我忠實的獵狗奮不顧身的沖上去,朝空中吠叫撲咬,使得我能趁機逃脫,而我的獵狗卻被馬蜂蟄死了。
還有一次,我被一群別名紅狼的豺狗圍困在一棵孤零零的大樹上,整整兩天滴水未進。粒米未沾;餓得快虛脫了,最后,村長領人把我救了出來。
我讀完這本書后發現自己過去對動物的理解很膚淺。動物并不是僅為人類活在地球上的,它們還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弱肉強食的生活圈。完全可以在叢林法則的舞臺上塑造動物的本體形象。
動物小說更有吸引力是因為這個題材最容易刺破人類文化的外殼和文明社會的種.種虛偽的表現,可以毫無遮掩的直接表現丑陋與美麗融為一體的原生態生命。這是我讀完這本書的最大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