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海洋讀后感400字
寫讀后感有助于讀者從被動接受轉化為主動思考和創造,從而激發他們的創作欲望和內在動力。寫好走向海洋讀后感400字不是那么簡單,下面給大家分享走向海洋讀后感400字,供大家參考。
走向海洋讀后感400字篇1
這兩天我看了本好書《走向海洋》。
全書分為三個章節,分別是海洋與人類、海洋與中華民族、海洋與未來。書中介紹了:海洋里豐富的寶藏,歷史上國內外的朱明海戰,世界和中國航海史的著名人物以及他們的冒險經歷,現代海軍戰艦及當代中國海軍等知識。
通過閱讀這本書,不僅使我知道了關于海洋的知識,而且讓我提高了對海洋的重要性的認識。海洋中蘊藏的動物有許多如:海蛇、鯨魚、海龜、藻類。也有很多如:平時我們吃的還帶和海藻遠遠超過了陸地上的動物。它們是陸地上動物的80%。海底分布著富饒的油氣田和礦物質,隨著陸地資源的逐漸枯竭海洋成為人們取用物資的新戰場。我知道了海洋的石油可開采三億噸,中國的國土面積是由960萬平方公里陸地面積和300萬平方公里,而海洋的面積所組成,是中華民族世代相傳、賴以生存的家園;每一寸領土、領海主權都絕不允許侵犯。為保衛我們國家領土海族權完整,我們一定要建設強大的海軍,保護中華民族的利益。
聽說這一段時間在破壞海洋,其實海洋給了我們很多,我們要愛護海洋。
走向海洋讀后感400字篇2
這個星期,我閱讀了《走向海洋》這本講海洋歷史的書。
讀完這本書,我知道了許許多多有關海洋歷史的知識。首先,書的開頭就把大家引進了一個海洋的世界里。我為祖國有著960萬平方千米國土面積和兩縷流水:長江、黃河。感到驕傲。然而又對有很多中華人民不知道中國還有300平方千米的藍色國土而感到惋惜。然后我知道了地球表面占5。1平方米,海洋占3。16平方米,為地球表面的97。2‰。哇!我看到后面寫了一句“打個比方,喜馬拉雅山最高峰,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瑪峰,一旦投入西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立刻會消失的‘無影無蹤!’因此,可以說,覆蓋地球表面的不是土地,而是一望無際的海水……”隨后,我看到了旁邊的圖片,深黑色的是土地,白色的是海洋,這是我才知道,海洋比地面多。
讀到最后,我又為中國用一個核潛艇玩具而產生了第一艘“長征1號”核潛艇。還有國家海洋局僅僅用時28個月,耗資為250萬元造出了一艘調查船,還有海洋里……
我們的海洋只有一個,讓我們一起攜手保護海洋, 讓我們為了祖國的繁榮昌盛而更加努力學習!
走向海洋讀后感400字篇3
通過閱讀《走向海洋》這本書,讓我了解了關于海洋的許多知識。原來中國的國土面積是由960萬平方千米陸地面積和300萬平方千米海洋面積組成的。
海洋就像一個無微不至的搖籃,不僅促進了生命登陸以后的生物繁榮,而且對于人類的出現以及今后的發展,起到了生死攸關的奠基作用。海洋蘊藏著豐富的生物資源;海洋是人類最大的淡水庫;海洋還分布著富饒的油氣田。
我知道了中國海洋史上著名的歷史人物,鄭和、鄭成功、魏源,還有我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爺爺。我還知道了當代海軍的參戰艦艇有:航空母艦、潛艇、中小型水面艦艇。
我還沒有親眼見過大海,媽媽說暑假帶我和姐姐去看一望無際的大海,在沙灘上撿五顏六色的貝殼、壘沙堡······
我真希望這一切早點到來!
走向海洋讀后感400字篇4
我們生活在中原,我對海洋的認識很少,有的是在電視上看見的,海洋有很多熱帶魚和珊瑚,很美。 看了<<走向海洋》這一本書,我了解了很多關于海洋的知識。
課本的第一章寫了海洋與人類:海洋是文明的起源,海洋是藍色的寶藏。第二章講的是海洋與中華民族:我國有悠久的海洋歷史從殷人東渡到鄭和下西洋我們的海軍在了歷史上比任何國家都強大。通過鴉片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使我深深的感到人弱就要被人欺。有海無防,國家必亡。可喜的是當代的海軍一天天強大起來了。守衛著我國的海岸線。
第三章講的是海洋與未來隨著科技的發展中國的海防也日益強大起來了。
中華民族重書光彩的歷史華章,中華巨龍騰飛海洋的日子不遠了 。我要好好學習制造更先進的潛水艇和航母大家等著我吧!
走向海洋讀后感400字篇5
當我看完走向海洋的第一章中的第一篇——海洋——生命的搖籃后,我覺得我對“生命”這兩個字有了一種新的認識。
海洋是一灘又苦又咸的一大灘鹽水,但在這其中,藏有許許多多的礦物質。這些礦物質是使海水不能達到飲用的標準。
在這灘鹽水中曾有許多無機物的胚胎。這些胚胎在海洋中經過漫長的時間,孕育出了原始的生命,隨后,這些原始生命慢慢演變,進化,就出現了原始植物和原始動物。有無頸椎動物變成了有頸椎動物。在這有頸椎動物的門類中,出現了頸椎動物中不斷進化而變成的高等級腐乳動物——人類。
從這里可以看出生命是多么的來之不易,可有些人呢?謀殺,自殺·············什么都有。因為一次考試考得不好而跳樓,因為情感問題而謀殺,自殺,這個樣子很好嗎?
這個世界上沒有一件東西比得上“生命”珍貴。愛護生命,愛護自己。
走向海洋讀后感400字篇6
《走向海洋》這本書寫得非常好,因為從這本書里我知道了中國除了大約有960萬平方千米的陸地國土面積,還有大約300萬平方千米的海洋國土面積。
通過閱讀,讓我了解到海洋蘊藏著豐富的生物資源。比如說,海洋動物有數十個門類,大約有20萬種,蘊藏量有32。5億噸。而物種的多樣性和數量規模,遠超過陸地動物物種,陸地動物資源不足3萬種,大約2億噸。海洋里大約有水生植物、藻類2。5萬種,有1。7億噸。
海底分布著富饒的油氣田,還有許多珍稀的礦產。現在探明的海洋石油和天然氣可開采儲量約為3000億噸;可燃冰,被科學家譽為“未來能滿足人類使用1000年的新能源”,約達10萬億千克以上,這足以供應我們地球上的二百多個國家用幾千年了。
海底還有數以萬計的沉船,沉船上有價值連城的寶藏,人們在想方設法把它們從那萬丈深淵里打撈出來。
總之,海洋里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都在等待我們去發掘。
走向海洋讀后感400字篇7
當我合上《走向海洋》這本書,我深有感觸。當我讀完它,我對海洋有了新的了解和認識。
海洋是生命的起源,最初的生命是誕生在海洋里,可以說沒有海洋,地球上就不會出現生命。海洋里資源豐富,物產富饒,有全世界80%的生物;有全世界90%的淡水、單機、北平冰川;有超過全世界70%的石油和天然氣……海洋是蔚藍色的寶藏,古往今來有許多的探險家為了揭開它那神秘的面紗,不畏艱辛去探險,讓我們對浩瀚的還有了更深的了解。在海洋里,不僅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還有形形色色的小生靈:溫順漂亮的小魚、輕盈剔透的水母、美麗的紅珊瑚、兇猛異常的鯊魚、還有兩只眼睛長在側面的比目魚……這些各種各樣的海洋生物不僅勾起了我們的好奇心,還開拓了我們的知識面。
不僅如此,海上海興起“絲綢之路”。到了唐、宋時代,中國迎來了海上事業的全盛時期。唐代中葉以后,“海上絲綢之路”開始興起,海運貿易量迅速增長,逐漸超越了傳統的路上絲綢之路。這時,中國航海活動的性質開始以政治外交為主,轉向為以經濟貿易為主的發展軌道。
全球的海洋是相通的,人類的利益是共同的。當海洋世紀的鐘聲敲響之際,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高歌,與海洋同行……
走向海洋讀后感400字篇8
周五學校發了一本書。書的封面是湛藍的海水中,兩只可愛的海豚在玩耍嬉戲,遠處帆船揚帆起航……這都是我從電視里才能看到的畫面,我不由自主的翻閱起這本書《走向海洋》。
因為我的家鄉并不臨海,所以大海對我比較陌生。藍色的海洋一直讓我充滿了好奇。書中告訴我海洋是生命的起源,如果沒有它地球上就沒有生命。海洋是藍色的寶藏,海洋里有80%的生物,90%的淡水,還有超過全世界70%的石油和天然氣……我真想乘坐潛艇看看那神秘的海底世界。
這本書還讓我知道了祖國悠久的海洋史。我國不僅僅有960萬平方千米的陸地國土,還有300萬平方千米的海洋國土。海上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都顯示出過去中國海上實力的強大。由于明、清朝“禁海鎖國”我們逐漸落后。新中國我們有了自己的海軍,擁有了威力無比的核潛艇,命中率驚人的洲際導彈,還登上了南極最高點……
讀一本好書,長一筐知識。
讓我們一起熱愛海洋,認識海洋,了解海洋吧!
走向海洋讀后感400字篇9
這些天,我讀了一本十分好的書,書名叫《走向海洋》,這本書讓我懂得了許多知識。
這本書主要向我們介紹了海洋的各種知識。其中,有一個章節叫“海洋是個大藥房”,這個章節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19世紀德國一個宰相俾斯麥得了重病,面臨死亡,一位醫生建議他每天吃沙丁魚,沒想到他的病兩年后就痊愈了,還活到83歲;1960年,日本醫生利用海帶來治療高血壓病,也卓有成效……可見,海洋對人類是多么有用!當然我們探究到的還只是一部分,也許海洋中還有生物可以治愈人類的難題,比如癌癥什么的。也許還有很多未解之謎能給人類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想想我們中國這么大的一個國家,但很多方面都比較落后,還需要我們去壯大。比如在軍事方面,有些西方國家的海軍事業強大,就算領土比我們少,但還是比我們強大,所以心急呀。我希望我的國家更大更強。
所以我要好好學習,長大能為國家作貢獻,挖掘更多的海洋藍色的寶藏!
走向海洋讀后感400字篇10
老師給我們每人發了一本《走向海洋》,我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地球并不是一個土黃色、渾濁的星球。恰恰相反那是一個湛藍色、晶瑩剔透的球體。地標面積為5。1億平方千米,海洋約占3。61平方千米,為地球表面積的70。8%。陸地占地球表面積的29。2%。地球表面并不是我們想的土地而是一望無際的海洋。準確的說不應該叫地球,叫水球才更合適。
我國擁有著悠久的海洋歷史,中國海洋歷史上還發生過重要的海戰比如鴉片戰爭、中日甲午戰爭等等……中日甲午戰爭中清政府將臺灣、澎湖列島、割給日本并賠款2。3億兩白銀。
作為新一時代的小學生,應該更多了解海洋、走向海洋,使中國航海技術越來越發達,一個國家的興亡在于海洋所以我們要努力學習,使祖國變得更強大,更好地保衛自己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