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3000字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塑造了保爾.柯察金這一人物的英雄形象。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以供大家閱讀。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一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部自傳性的小說,圍繞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展開的。這部著作是奧斯特洛夫斯基對自己一生的經歷加以概括和提煉,以自己為原型,塑造了保爾?柯察金這樣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英雄形象。
保爾出生于烏克蘭的工人家庭,早年喪父,她的母親替人洗衣做飯,哥哥也是一個工人。在小學念書時,神父無理的懲罰了他,冤枉他把煙絲灑在了神父廚房里的面團上,因而被學校開除。保爾十二歲到車站食堂當小伙計,老板經常凌辱他,,在他幼小的心靈中,播下了一顆對剝削階級的仇恨種子。
十月革命爆發了,一位老布爾什維克朱赫來在保爾家住了幾天,給他講了許多而又深刻的革命道理,使他懂得了不平等生活的種種社會原因,這些對保爾思想的成長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一天,保爾在路口看到匪兵壓著朱赫來走來,他猛地一撲,抱住了那個士兵,救出了朱赫來。保爾被抓了,他在監獄里受盡嚴刑拷打,卻沒有泄漏一絲一毫的革命秘密。不久后,他被敵人錯放,躲進了的家里。
冬妮婭是本地林務官的女兒,她純潔、美麗動人,待人和善友好,彬彬有禮,說話的時候柔聲細語,不會拘謹,讓人感覺溫暖而又舒適,非常容易親近,有時又有點調皮,體現出女孩子特有的活潑可愛。有一次,她看見保爾把蠻橫無理的鐵路工廠主的公子狠狠地教訓了一頓,就不顧一切的喜歡上這位倔強、勇敢的工人的兒子。保爾和冬妮婭漸漸生了感情。一次,冬妮婭向保爾表白了,她勇敢的表達了自己的感情,可保爾沒有沉浸于個人感情,他參加了紅軍,去打仗了。
保爾先是在柯托夫斯基師團,后轉到布瓊尼騎兵軍,他殺敵勇敢,屢立戰功。在紅軍隊伍里,用鮮血和生命捍衛蘇維埃政權,是保爾人生經歷的第二階段。在國內戰爭的嚴酷日子里,他和隊友們“騎著駿馬迅速地奔馳”,“銀色的軍刀在陽光下閃耀”,狠狠地打擊了侵略者和革命匪徒,“足跡踏遍了全國”。保爾向階級敵人開戰的同時,還向自己的頭腦中殘存的舊思想開戰。剛加入革命隊伍時保爾受無政府主義影響,缺乏組織紀律性觀念,他覺得自己所在的柯托夫斯基師團沒有仗可打,就想要轉到布瓊尼軍當騎兵,指導員批評了他,可他卻說:“你說的這一切都對。不過,我還是非要馬上布瓊尼軍的部隊去不可,反正我走定了。”保爾閱讀了許多革命書籍,特別愛讀《牛虻》、《斯巴達克思》等作品。思想覺悟提高得非???,他向老布爾什維克學習,加強了組織紀律性,他再也不是自己感情和習慣的奴隸,他說,“人支配習慣,而不是習慣支配人。”后來,當他成為民兵的軍事委員,奉命進行軍事演習時,為了維護軍紀,他忍著關節的疼痛,毅然下馬步行。在革命隊伍這個巨大的熔爐里,保爾?柯察金迅速成長起來,終于成為了一個忠于黨、忠于人民、忠于共產主義事業的堅強的無產階級戰士,“保爾現在已失去了所有關于他個人的感覺。每一天都在狂熱的戰斗之中,保爾?柯察金已融化在大眾里面了。他像他們中的每一個人一樣,已經把“我”字給忘掉了,而只知道“我們”。冬妮婭這個資產階級小姐和他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了,保爾毅然斬斷了這份感情。
保爾后來參加了國家建設和國民經濟恢復。當時,城市燃料極度緊張,而冰雪的冬天即將到來。在基輔,不僅醫院、學院將受到嚴寒的威脅,依靠木料做燃燒的火車頭,也沒法生火啟動,整個城市陷入一片混亂。省蘇維埃執行委員會決定,立即在基輔近郊的波耶卡站趕修一番,七里長的窄軌鐵路支線,通向伐木場,已拯救全城。
保爾作為共青團的積極分子和工作人員,帶頭響應號召,在冰天雪地里施工,堅持了整整三個月。筑路隊不僅要戰勝饑餓和傳染病,而且要應付殘余匪徒的突然襲擊。已經成為員會負責人的朱赫來來到工地,深受感動,情不自禁感嘆道:“他們真是無價之寶,鋼鐵就是這樣煉成的啊!”保爾是這群“無價之寶”中的典型代表,“遠在天亮之前,保爾就悄悄的不驚動任何人地起了床,勉強地移動著他那簡直僵硬了的腳,獨自走到廚房里去。他把開水和茶都預備好了以后,才回去叫醒同隊的伙伴”。雖然一連五天發著高燒,“骨瘦如柴的保爾兩眼熬得通紅,他猛烈地揮動大木鏟鏟雪。”組織大家掀起了勞動競賽,重傷寒把他擊倒在雪地上,大家都認為保爾已經死了,“列車到了交軌站,一具無名的美發青年的尸體給抬到月臺上”,沒想到,一個月后,保爾第四次死里逃生,又回到工作崗位上,參加了業建設和邊防戰線的斗爭,光榮的加入了布爾什維克黨。在工作中,保爾與優秀的共產黨員麗達建立了真正的感情,后來,他以為麗達已經有了愛人,不想陷入庸俗的情場追逐,就躲開了。誤會雖然消除了,保爾認為革命者應該完全現身于事業,不能糾纏在個人感情中,便抑制住自己,中斷了與麗達的感情。但是,由于在戰場上多次負傷,加上忘我的工作和勞動,保爾的病更重了,徹底喪失了工作能力,黨組織不得不解除了他的工作,送他住院治療。為了重返工作崗位,保爾與疾病就行了頑強的斗爭??墒牵麕缀跞戆c瘓,接著雙目失明,終日不得不躺在病床上。離開工作和集體,保爾感到極大的痛苦,一度想到自殺。但他很快控制住了自己,他告訴自己:要活下去,繼續為黨和人民做貢獻。
這時,保爾認識了一個女工達雅,就幫助她讀書,提高思想覺悟,使她擺脫了庸俗的家庭,加入了黨組織。后來,達雅成了保爾的妻子,雖然他非常需要照顧,還是支持妻子做更多的工作,為她的進步而高興。
保爾潛心閱讀了大量書籍,逐漸走上了文學之路,他克服了一切困難,以鋼鐵般的意志戰勝病魔,從事寫作。1934年,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終于出版,并受到廣大讀者的熱烈歡迎,保爾終于又回到革命隊伍行列。他計劃再寫一部小說,在這新的陣地上繼續為社會主義革命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保爾?柯察金一生克服了,幾次戰勝死亡,“他那驚人的忍耐力使我們使我們所有的醫生都吃驚”,“他怎么會有這樣的頑強性呢?我真不明白”。他的精神力量的源泉來自對共產主義事業的忠誠,來自堅定的信念。他的表現,生動地說明:當一個人把自己的全部,無私的奉獻給崇高的事業、自己的信仰時,他能釋放出多么巨大的熱量!保爾到烈士墓地,悼念為革命犧牲的戰友,抒發了一段充滿激情的內心獨白:“人生最寶貴東西的是生命。這生命,人只能得到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這段名言,體現了主人公對生命價值的理解,說明了他驚人的革命毅力的源泉。
作者著重刻畫了保爾的無產階級的階級本質及性格特征,揭示了他高度的階級斗爭和路線斗爭的覺悟、堅定的革命原則性、明確的革命目標、頑強的革命意志,這是“保爾精神”的核心。但是,“保爾精神是多面層的,有革命理想主義,革命英雄主義,有對信仰的忠誠和獻身,有與厄運抗爭的頑強意志,有對生命的意義的深沉思考。
小說并沒有把保爾寫成向神一般萬能、完美的人,他也有著缺點和錯誤,他是在革命斗爭中不斷克服自身缺陷逐漸成長起來的。即使在小說結尾,他也曾脆弱過:“母親把那沉重的包裹送到郵局去了。緊張期待的日子開始了……”保爾覺得:如果他的著作遭到無條件拒絕,那也就是他的滅亡。那樣他就不再活下去。活下去已經沒有意義了。”主人公保爾是革命隊伍中一個平凡的人物,但是小說把蘊藏在平凡人物心靈深處的偉大充分的展現了出來,保爾是一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史詩般地描繪了從十月革命風暴,經過國內戰爭、經濟恢復,一直到20年代這一時期蘇聯革命生活的巨大畫卷,通過保爾?柯察金由一個非常普通的工人成長為無產階級革命英雄的故事,反映了只有在革命斗爭的烈火中才能百煉成鋼的深刻主題。正如作者所說的:“鋼是在熊熊大火和驟然冷卻中煉成的……我們這一代也是在斗爭和艱苦考驗中鍛煉出來的。”他們通過爐火的煅燒,沒有化為灰燼,而是煉成了鋼鐵,更加堅不可摧。
小說在突出保爾這個中心形象的同時,還刻畫了一系列老布爾什維克和青年團的群像。朱赫來是波羅的海艦隊的水兵,1915年入黨的老布爾什維克。他“整個的人就像一棵多年的,結實的橡樹那樣堅定有力”,他把對敵人“火一般的憤怒和憎恨,完全傳給了如饑似渴地聽著他的每一句話的保爾”,正是他把保爾引向了革命的道路。在斗爭中,朱赫來被炸掉了一只手臂,仍然堅持為黨工作,擔任了肅反委員會主席,為捍衛無產階級政權,繼續同國內反革命份子作殊死的斗爭。后來,他又組織和領導了修筑窄軌鐵路的戰斗,領導共青團員們為捍衛蘇維埃政權而斗爭。另一個老布爾什維克托卡列夫革命立場堅定,“緊鎖著的眉毛下面,兩只眼睛炯炯發光”。他率領筑路隊員與風雨嚴寒斗爭,“上凍前,豁出命來也要把路鋪過那片洼地。不然,以后用牙啃也啃不動……哪怕脫五層皮,也要修好。要不,咱們還叫什么布爾什維克呢?”后來,他成為了保爾的入黨介紹人。在保爾身邊,還有一批優秀的共青團員,在筑路工地上“寒冷的雨點透過衣服浸著人們的肉體。”每天從清早干到很晚,夜里“大家就穿著給雨水浸透、給污泥槳硬了的衣服,躺在水泥地上睡覺”。“相互用體溫來取暖”。每天吃的是“一磅像無煙煤一樣的黑面包”,有時還供應不上。還有綁匪的不斷襲擊。共青團員們邊戰斗,邊勞動,到處響徹“鐵棒和鐵鍬碰著石頭發出的沉重的聲音”,到處看到的都是“鋤頭的閃光和那些在緊張的勞動中彎著的脊梁”。作者刻畫了蘇聯年青一代的英雄們,熱情的歌頌了他們火紅的青春,在此基礎上,烘托出他們之間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保爾,使人物具有了深厚的社會基礎,深化了小說主題。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二
《平凡的世界》,這書名實在是起得太好了,有一種洗盡鉛華,塵埃落盡的感覺,是一個有著豐富的人生經歷的人,在經受了各種苦難的折磨之后,回頭再望來時路的時候,所表現出的一種寬容。想當初選擇讀這本書,也是被這書名所吸引。
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不得不一次次地停下來,慨嘆書名的妙處,同時也不停地問自己,究竟什么是平凡?什么是偉大?什么是生活?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才是生活。戲臺上的情節是濃縮的,天上一天,人間一年,所以才有那么緊湊的悲歡離合,跌宕起伏?,嵥榈拿芗m葛,你牽著我,我絆著你,剪不斷,理還亂,欲說還休,這才是生活。大起大落,大喜大悲,銘心的愛,刻骨的恨,當然存在,但普通人遇到的幾率又有多大呢?屬于飲食男女的,不過是些筋頭馬腦,說來無聊,但卻纏繞。有喜怒哀樂,有愛恨情仇,有凌云壯志,也有頹唐消沉,這才是活生生的人,這才是生活。百折不撓,愈戰愈勇,山崩地裂不皺眉,那是神話中的英雄;現實中,縱然是強者,也難免苦痛,難免掙扎,難免有“彎”的時候,但彎而不折,生活需要的就是一個“韌” 字?!?/p>
「所有的少年時代,總有年輕氣盛、目空一切的一面。心中有著太多地愿望要實現,對自己的人生有著太多的期許。少年心思當拿云啊!盡管膚淺,盡管狂妄,但畢竟有豪情。」
而現在,《平》讓我從空中回到了地面,知道了腳踏實地,知道了平凡中的偉大。
當然,這樣說并不意味著我將從此成為一個收起鋒芒的中庸的人,我是一個手中有著大把青春年華的年輕人,處在我這樣的一個年紀,應該是努力奮發的,應該像少平那樣不向任何困難低頭。再想路遙寫作這本書,也不是在他的年輕歲月,而是在經歷了大起大落的40多歲。
我想讀了《平》,最大的收獲就是,讓我能夠認識到平凡的人的平凡的生活是最偉大的,能夠讓我在努力奮斗的同時提醒自己保持一顆平凡的心。
但愿自己在今后的人生歲月中,不管是失意落魄,還是輝煌興奮的時候,都能夠想起路遙,想起《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它的內容如它的名字一樣,這是一個平凡的世界。幾十年的時光,在路遙筆下鋪展開來,沒有一點的矯柔造作,沒有一點為了作品而作品的嫌疑。給我們展示了一副普通而又內蘊豐富的生活圖景。一個平凡人的奮斗歷程,一個平凡家庭的奮斗歷程,一個平凡人的成長過程,一個平凡家庭的成長過程。
從孫少平,到孫少安;以及田曉霞,田潤葉;少平的師傅以及師娘,少安的山西老婆。還有那個山村里面所有的人際關系,世故的,淳樸的,農村特有的風情和地域色彩。里面包容了路遙太多的寫作功底和技巧。他對農村的熱愛,對中國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贊揚,都在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顯現。他崇尚艱苦奮斗,堅信承受苦難是成功的必然。他不忘記歌頌中國農民那一顆質樸的心,敢于拼搏,敢于吃苦的精神。不忽視屬于農民的那種特有的愛情傳達方式,以及由于文化差距而引起內在素養不同而造成的愛情悲劇。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中國的世界就是農民的世界。而路遙,用敏銳的眼光注意到了這點,取材于中國西北部一個普通的農村,然后,在農村與城鎮之間的沖突與矛盾中展開整個故事情節。用這樣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小小世界折射出整個中國,整個人類的平凡的世界。
生活本身就是無數庸常瑣事堆砌而成,所以,世界本身就是平凡的世界?!镀椒驳氖澜纭窙]有激烈的矛盾沖突,通篇只是一個普通人,普通家庭的成長歷程。沒有戲劇化的情節,同樣沒有傳奇性的故事,全部都是按照生活的常理發展的,讓讀者覺得真實,覺得可信,給人美感的同時,給人以激勵,給人以震撼,直寫到人的靈魂深處去。
人物的刻畫也極其獨到。注重人物的現實性。比如,孫少安,是個耿直,質樸的農村男子,他善良,能吃苦,有責任心,同時血氣方剛,真心地愛著潤葉。但是,卻因為他身為農家,而潤葉卻受過高等教育,所以,他在潤葉面前表現出退縮,愛,卻沒有勇氣,愛,卻自卑。這樣的心理矛盾,路遙刻畫得細致入微,尤其逼真。同樣,也很符合現實狀況以及現實心理。他,最終錯過了潤葉。但是,同樣,因為他的小農意識的局限,他娶了山西姑娘以后,生活便代替了愛情,一切平淡了,生活便是真實的生活了。
孫少平和田曉霞的愛情,無不讓人惋惜。那么好一個姑娘,受過良好教育,活潑,勇于追求,熱愛生活,愛著孫少平。卻最終生命賦予她只有那么短短的二十幾年。后來,少平和師傅的妻子結合。一切都很平淡,沒有轟轟烈烈,故事的深刻性,我們卻可以明顯地感覺到,它在我們心里烙上了深深的烙印。
中間還有太多農村世故人情的描寫,同樣非常現實與逼真,向我們展示了農村人的生活方式,價值觀以及農民特有的心理。
另外。路遙取材于農村,但是,寫的故事并不是單純的農村。還有城鎮。寫的是生活在農村的人以及城鎮的人,還有這些人之間的沖突與矛盾。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著實是一本太好太好的書。當然,自己感受才最具有說服力。里面還有太多的蘊涵豐富的內容,等待大家去挖掘。
厚厚的一本《平凡的世界》我已經讀過三遍,但每次都會帶給我新的震撼與感動,因為我看到的是世間的真情,平凡但是真摯,我們的生活就是如此。
在每個人的童年,父親,可能都有一個高大的形象。是啊!幾乎每個父親都是家庭的頂梁柱,可是誰又能想到在父親慈祥的笑容背后又有多少生活的艱辛與無奈?但是孫少安知道。“他父親在他面前抱住頭痛哭流涕。他第一次看見剛強的父親在他面前流淚。他自己也哭了。是的,他將要和學校的大門永遠地告別了。他多么不情愿啊!他理解父親的痛苦——爸爸也不愿意斷送他的前程……就這樣,他參加了全縣升初中的統一考試。在全縣幾千名考生中,他名列第三被錄取了。他的學生生涯隨著這張錄取通知書的到來,也就完全終結了!”每次看到這里,我都忍不住淚流滿面。少安為了弟弟妹妹、為了那個家犧牲的太多太多,他沒日沒夜的忙碌著,但是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那個家,似乎從來都沒有為自己“自私”一下,他是一個多么有情有意的人啊!
“親情是一條永遠剪不斷的線”孫玉厚的家是貧窮的,但也是富有的,家人之間那份濃濃的親情就是他們最大的財富。田福堂在經歷了那么多的爭爭斗斗之后,所渴望的不也正是那種兒孫滿堂、其樂融融的親情嗎?
但是,因為家庭環境的制約,少安的愛人,注定是甘于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踏踏實實無怨的,學識多寡已非必要,耐勞勤快確是根本。所以潤葉,那個勇敢而又脆弱的女孩最美好的愛情只能因為少安的抉擇而灰飛煙滅,留下的只有曾經的付出,曾經的美好回憶,但終究總是一段寶貴的財富,總是她心靈難得的一段慰籍和甜蜜。但無論如何,潤葉最終是臣服在世俗的壓力下了,雖然有些許的憤恨和睚眥必報的態勢,也曾潔身自好過一段日子,偏偏她碰到的是和她一樣固執的李向前,正是因為他們的固執,他們的結局只能那樣。
少平是作者重墨渲染的對象,也是我最佩服的角色。他是一個出身卑微,家境極端惡劣的農村少年,一個忍辱奮進,不卑不亢的學子?;蛘?,農村的孩子,因自卑而上進,以上進求尊嚴,以尊嚴慰靈魂,總是深有自尊情素孩子的必然選擇。在我的生活中就有著像少平一樣的典型,正是他們的精神給了我們極大的鼓舞與力量,物質的貧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貧窮!從平凡中來,歸附于平凡中去,少平平凡的一生,分化于農田、城市工地,還有煤煙四起的地下坑道中。也許,不平凡的點點滴滴,就潤化在平凡的滴滴點點之中。
田小霞的出現,給了少平的生活更加豐富的內容。關于她的章節,我都會一遍又一遍的通讀因為有他出現的時候,總會讓人覺得生活充滿了陽光,有了她,我們的少平就算生活再苦也還是幸福的。而她的犧牲,卻把那縷陽光多走了,少平的悲痛與彷徨讓我再次潸然淚下,田小霞是少平的一個夢,破碎但深情、酣暢卻桎跛的夢。她的犧牲,讓我認識到這就是生活,它是殘酷的,天有不測之風云,就算再好的人,上天也不會100%的保證她的生命會有不測。
掩卷深思,真正的愛情究竟是什么?孫少平與田小霞的愛情給了我極大震撼,那是真正跨越了一切界限的兩顆心靈的交匯,彼此的吸引與愛慕。而正是他們的勇氣才沒有重蹈潤葉與少安的覆轍。我相信那就是真正的愛情。
那么少安和潤葉呢?他們服從了命運的安排,最終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軌跡,與一個自己不曾愛過的人過起了柴米油鹽的日子,他們相互扶持,緊緊依靠直到老去。還有潤葉和李向前、潤生和郝紅梅、孫蘭花和王滿銀,他們都是被生活拉在了一起,也許這種平平淡淡的生活中的感情不像現在都有些青春偶像劇中所演的那樣轟轟烈烈,但是我們可以確定的是,他們彼此都從對方那里感受到了人間的溫暖。
寫到這里,我已明了,所謂的真正的愛情其實就是一種感覺——幸福的感覺,而幸福可以有許多中表現,可以有許多種載體,但最重要的是要被感覺到。也許那些青春偶像劇中所演的有些夸張的情節只是我們對所謂的“真愛”幻想太多而產生的錯覺。雖然不排除這世界上的確有如此的戀愛,但絕大多數的愛情,發生在我們頭上的愛情故事,卻都如白雪一般平淡無奇,而這才算是真正的愛情,也就是真愛才對吧!
縱觀《平凡的世界》全書,字里行間流淌的全是濃濃的愛意,對土地、對父老鄉親的深厚情意,有親情、友情、愛情。少安與潤葉的愛情,少平與曉霞的愛情,潤生與紅梅的愛情,少平與金秀的愛情,潤葉與福堂的親情,曉霞與福軍的親情,李向前與李登之的親情,少平與金波的友情,少平與師傅的友情,潤葉與曉霞的友情…… 《平凡的世界》中使用最頻繁的一個詞語是:親愛的。親愛的大地,親愛的雙水村,親愛的父親,親愛的弟弟,親愛的朋友,……總之,所有人世間的真情都在這里一一的展現。
我想起冰心曾說:“愛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路長徑點綴得花香彌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是凄涼。”
這愛情,這友情,再加上一份親情,便一定可以使你的生命之樹翠綠茂盛,無論是陽光下,還是風雨里,都可以閃耀出一種讀之即在的光榮了。
“一九七五年二三月間,一個平平常常的日子,西蒙蒙的雨絲夾著一星半點的雪花,正紛紛淋林地向大地飄灑著。時令已快到驚蟄,雪當然不會在留存,往往還沒等落地,就已經消失得無蹤無影了。黃土高原嚴寒而漫長的冬天眼看就要過去,但那真正溫暖的春天還遠遠沒有到來。”盡管時光荏苒,但現在的黃土高原的外貌依然如故,這里仍是一個平凡的世界,一如路遙所講述的那樣:情滿人間。生活在平凡的世界中的人們啊!看看你們的周圍,父母千里之外的一個電話、成功時朋友的一聲祝賀、失落時愛人的一句安慰,讓我們重新把這些愛的片斷品嘗、珍藏,不僅作為美好的回憶,更是作為內心的一份寶藏。這親情、友情、愛情一起織成了一張溫暖人心的愛的網,時時刻刻給我們溫情與力量。
因為有愛,世界變得美麗!
掩卷深思,心中浮浮沉沉,頗有感嘆世事蒼桑,人海茫茫之情,正象路遙在后記中寫道
“希望將自己的心靈與人世間無數的心靈溝通。”我想他做到了。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三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個時代里不朽的沖鋒號;保爾·柯察金,革命烈火中不屈的代名詞;在十月革命的清風里,你用你嘹亮的歌聲,唱出這個季節的主旋律;在革命軍隊的鐵流中,你用你鋼鐵般的生命,向世界證明著一道歷史的難題:鋼鐵,就是這樣煉成的!
隨著火車的飛馳的呼嘯,無論阿爾焦姆鐵塔般的身軀,還是冬妮婭似水的眼眸,抑或浸透你愛與恨的家鄉,都留不住你年輕卻堅定的背影。昨日雪一般純潔的友誼,明日火那樣熾熱的戰斗,在這別離的黎明糾纏著,美麗與神圣之間,英雄只能選擇一種背叛。友誼和親情,在少年熱血的心中,注定燃燒在早已悸動著你青春胸膛的革命之火的熊熊烈焰中。
戰火在充斥著硝煙的濃霧中終于吞噬了世界。你毅然投身了你心中向往的神圣。戰場上,到處是炮火無情的轟鳴,地獄的請柬在機槍無盡的掃射聲中四處紛揚著它猙獰的面孔。在戰士們沖天的吶喊里,死亡的陰霾籠罩了腥風血雨的戰場。在瀕死者絕望的慟哭中,灑滿呻吟與無奈的大地一片血紅。
濃煙滾滾里,脫去一身稚氣的你,已是一位英勇的布瓊尼騎兵。戰友撕心裂肺般的哀嚎觸痛了你。“砍死這群野獸!砍死這些波蘭小貴族!”你叫喊著,發瘋似地抽打著疲憊不堪的坐騎,不顧一切地向敵軍飛奔而來,你的眼里所有你所痛恨的敵人,都是無惡不作的撒旦的魔鬼,復仇的狂暴支配著你手中緊握的大刀,你狠狠地砍殺奪走戰友生命的波蘭貴族,在腥紅四濺中,歷數著他們的罪惡。你不曾知道,那充溢鮮血的炮口,正向你瞄準。我的心隨你跌宕。一聲霹靂在你耳畔炸開,你像稻草一般癱軟下去……
在你十二,三歲時,你母親把你送進了學堂。你的家庭很貧困,你母親在給別人做傭人,你哥哥是一個電工,而父親很早就死了。所以,進學堂對于你的家庭來說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但是,因為你對于教書先生的不公平,對于教書先生你對他的百般刁難感到十分憤恨,因而做出一系列的報復行為。很快,你被學堂開除了。
由于生活的無奈,你母親把你送到一個飯館做伙計。在那里,你工作了一年多,也是在那里,他看到了這個社會的黑暗,這個社會的最低層。那兒簡直就是人間的地獄。然后,在你哥哥的幫助下,他被調到了發電廠做了一個電工。在那兒,你認識了一個名叫朱赫來的水兵。在他那兒,你接觸到了一連串的新鮮事物,關于團組織,黨組織以及革命。
一些日子以后,你偶然得到了一把手槍,也因為殺了一個敵人,為了逃難離開了你母親哥哥以及生長的家鄉。那個時候開始,你參加了革命。以后的八年,你都熱衷于革命事業。雖然只是八年,對于生命來說,太微不足道了。但是,與某些人的生命比起來,這八年比別人活了三輩子還要珍貴。
你終究不會向死神輕易低頭。重傷昏迷了三天的你,雖失了右眼,在朱赫來的幫助下,你在后方又有了你的一片天地。你揮灑著青春的希望,憧憬著未來的希望。逝去了年輕的斑斕,滋養了心中的圣地。我在你忙碌的工作里為你歡笑,在你無言的放棄中陪你茫然。在風雪怒吼下你扛起了鐵鏟,在雪地里為你熱愛的同志筑起一條生命之路。你日夜忍受嚴寒的疼痛,抵御匪幫的騷擾,卻不曾放下手里的鐵鏟。你愿意犧牲自己的健康,任肆虐的風寒在你的血液里吮吸你的精力。
或許你不曾料到,在那個寒冷的早晨,一身臟亂的你邂逅你所鐘愛的苦澀的初戀,昔日的戀人變成了今朝的貴婦,在那雙曾令你傾倒,現在卻泛著酸臭與輕蔑的眼里,你選擇了走出她的生命,任時光的流沙掩埋她心中的你,在漫天的傷痛回憶抹去。就像放棄自己所愛的麗達那樣,你不愿讓情感羈絆的柔情似水來撲滅你心中的烈火,正如你所說:“對于我,做一個戰士是最大的幸福。”限期一天天逼近。
在之后的每一天里,你手中揮舞的不再是冰冷的鐵鏟,而是你陽光般鮮活的生命,是你繁花似錦的未來。你身體里的每一分的生機,早已幻化成一條運送溫暖的鐵路,向著你熱愛的城市輸去冬日暖陽般春天的希望。而你卻如那紛揚的雪花,隨著冬日的烈烈寒風,倒在那希望的鐵路上。
或許是上蒼的恩典,在死亡線上搏擊的你沒有被傷寒帶走。大病未愈,你便掙扎著回到了屬于你的地方,你越發忙碌地工作,你像擠海綿一樣擠出每分每秒,拼命抓住從你指尖流過的每一瞬間。你是一臺永不停歇的機器,永遠不懂得疲倦。你夜以繼日地忙碌著,在你的生命的字典里似乎只有“工作”,永遠沒有“休息”的一隅。而你并不知曉,你每況日下的身體正悄無聲息地背叛你的意志。
與貌似無盡的工作分別的日子到了。一紙無奈的殘疾證明猶如一道晴天霹靂,你戀戀不舍的離開了你付出健康、青春、精力的崗位。拖著日漸癱瘓的軀殼,你曾迷茫過,曾悲傷過,但你沒有消沉過,因為你的意志,你的頑強告訴你:在這世上,你沒有消沉的權利。你重又站起,靠堅強和不屈為自己全力支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命運又奪走了你的視力,你的雙腿,你的右手,但對全新的你來說,這算不了什么。
終于,在人生的失落里,你用筆砸碎了命運強壓在你身上的的鐵環,在那一本浸透心血的《暴風雨所誕生的》里,你實現了人生的超然。能寫成這本書簡直就是一個奇跡。因為他只讀過三年書。以前寫文章,總有幾十處修辭有問題,但經過幾年的大量閱讀書籍,完成了一個對于他來說的奇跡。當這一本書發表以后,他的生命又重新燃燒起來了。
你曾說過:人生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這段曾為無數父輩、祖輩所宗信的話,在今時今日意義仍在,它可以激勵人們珍惜光陰,重新感悟一遍人生的真諦和價值,在走每一步前擁有堅實的基礎。
在你的一生中,你經歷過被遺棄和背叛的痛苦,被遺忘與欺辱的無助,但你的生活永遠是積極的,有意義的,你發瘋似地愛著生活,愛著斗爭,愛著你心目中的社會主義,愛著那新的更美好的未來,似乎能使你離開戰斗行列的,只有死亡的降臨。誠然。癱瘓可以禁錮你堅毅的雙眼,你健壯的雙腿,你不曾停歇的右手,可是它禁錮不了你眷戀著這個世界的靈魂,奪不走你的心,你用心去感受,用心去行走,用心去書寫你未盡的人生。
在冶煉的過程中總不免要遭受各種焚燒,但千萬不要抱怨世事的無常,俗話說: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我們應該感謝上蒼賜予我們這些困難與磨煉,終有一天,我們會通過困難長大。正如同保爾一樣,他雖然曾被朋友出賣,被戀人拋棄,但正因著這些風吹雨打,才使他對革命事業的信念豐厚了,成為了一個信念崇高,志趣高尚的偉人。在這需要你的時代,你不會隨隨便便地死去,哪怕只有一點生存的機會,你也不會放棄你所熱愛的同志,你所熱愛的祖國,你所熱愛的生活。你用另一種方式,為你的曲折的人生展開全新的一頁,用堅持繼續書寫你鋼鐵般的生命。
人這樣活著才有意義。保爾·柯察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做出了完美的回答。
保爾·柯察金,這樣一位可敬可佩的共產主義戰士,您為我樹立了榜樣。《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讓我收益匪淺。我將把它放在床頭,從中汲取更大的精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