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御街行》
《御街行》又名《孤雁兒》?!稑氛录?、《張子野詞》并入“雙調”。茲以范仲淹詞為準。雙調七十八字,上下片各四仄韻。御街行,調見柳永《樂章集》。雙調,有七十六字、七十七字、七十八字、八十字、八十一字諸體,《詞譜》定柳永七十六字體燔柴煙斷”詞、范仲淹七十八字體紛紛墜葉”詞為正體。兩人的詞都是前后段各七句四仄韻。柳詞前后段第二句是五言句,范詞則將這個五言句增一字為折腰體”六言句。
御街行
朝代:宋代 作者: 范仲淹
紛紛墜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
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
殘燈明滅枕頭敧,諳盡孤眠滋味。
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
譯文
紛紛凋零的樹葉飄上香階,
寒夜一片靜寂,
只聽見風吹落葉細碎的聲息。
高樓空寂,卷起珠簾,觀看夜色,
天色清明,銀河斜垂到地。
年年今夜,
月色都如白綢一般皓潔,
人卻常常遠隔千里。
我如何能用沉醉來忘卻,
酒到不了已斷的愁腸,
先就變成淚水。
深夜里殘燈忽明忽暗,
斜靠枕頭,我嘗盡孤眠的滋味。
你看這離愁別怨,
不是來在眉間,便是潛入心底,
我簡直無法將它回避。
注釋
?、傧闫觯簽M落花的臺階。
?、诤暎猴h落的樹葉在秋風中發出的聲音。
③碎:細碎,微弱,時斷時續。
?、苷嬷楹煟杭粗楹?。
⑤練:白色的絲織品。
?、廾鳒纾簾艄鈸u曳,忽明忽暗。
?、邤?qī)傾斜、歪。
?、嘀O盡:嘗盡。諳an1聲(安)熟悉。【諳習:熟悉,有經驗。】
鑒賞
此詞是一首懷人之作,其間洋溢著一片柔情。上片描繪秋夜寒寂的景象,下片抒寫孤眠愁思的情懷,由景入情,情景交融。
寫秋夜景象,作者只抓住秋聲和秋色,便很自然地引出秋思。一葉落知天下秋,到了秋天,樹葉大都變黃飄落。樹葉紛紛飄墜香砌之上,不言秋而知秋。夜,是秋夜。夜寂靜,并非說一片闃寂,聲還是有的,但是寒聲,即秋聲。這聲音不樹間,卻來自樹間,原來是樹上飄來的黃葉墜階上,沙沙作響。
這里寫“紛紛墜葉”,主要是訴諸聽覺,借耳朵所聽到的沙沙聲響,感知到葉墜香階的。“寒聲碎”這三個字,不僅明說這細碎的聲響就是墜葉的聲音,而且點出這聲響是帶著寒意的秋聲。由沙沙響而感知落葉聲,由落葉而感知秋時之聲,由秋聲而感知寒意。這個“寒”字下得極妙,既是秋寒節候的感受,又是孤寒處境的感受,兼寫物境與心境。
“真珠簾卷玉樓空”,空寂的高樓之上,卷起珠簾,觀看夜色。這段玉樓觀月的描寫,感情細膩,色澤綺麗,有花間詞人的遺風,更有一股清剛之氣。
這里寫玉樓之上,將珠簾高高卷起,環視天宇,顯得奔放。“天淡銀河垂地”,評點家視為佳句,皆因這六個字勾畫出秋夜空曠的天宇,實不減杜甫“星垂平野闊”之氣勢。因為千里共月,最易引起相思之情,以月寫相思便成為古詩詞常用之意境。“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寫的也是這種意境,其聲情頓挫,骨力遒勁。珠簾、銀河、月色都寫得奔放雄壯,深沉激越。
下片以一個“愁”字寫酌酒垂淚的愁意,挑燈倚枕的愁態,攢眉揪心的愁容,形態畢肖。古來借酒解憂解愁成了詩詞中常詠的題材。范仲淹寫酒化為淚,不僅反用其意,而且翻進一層,別出心裁,自出新意。他《蘇幕遮》中就說:“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這首詞里說:“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腸已愁斷,酒無由入,雖未到愁腸,已先化淚。比起入腸化淚,又添一折,又進一層,愁更難堪,情更凄切。
自《詩經·關雎》“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出,古詩詞便多以臥不安席來表現愁態。范仲淹這里說“殘燈明滅枕頭欹”,室外月明如晝,室內昏燈如滅,兩相映照,自有一種凄然的氣氛。枕頭欹斜,寫出了愁人倚枕對燈寂然凝思神態,這神態比起輾轉反側,更加形象,更加生動。“諳盡孤眠滋味。”由于有前句鋪墊,這句獨白也十分入情,很富于感人力量。“都來此事”,算來這懷舊之事,是無法回避的,不是心頭縈繞,就是眉頭攢聚。愁,內為愁腸愁心,外為愁眉愁臉。古人寫愁情,設想愁象人體中的“氣”,氣能行于體內體外,故或寫愁由心間轉移到眉上,或寫由眉間轉移到心上。范仲淹這首詞則說“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兩者兼而有之,比較全面,不失為入情入理的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