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樂亭游春--歐陽修
時間:
寧靜2
古詩三百首
豐樂亭游春
朝代:宋代 作者: 歐陽修
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
游人不管春將老,來往亭前踏落花。
譯文
將要從天空落下的太陽,映著紅艷艷的花、樹和青翠的山峰,
廣闊的郊外上,碧綠的草色一望無際。
游人們顧不上春天即將結束,
還在亭前踏著地上落下的花兒嬉戲玩耍。
賞析
將要偏西的太陽,映著紅艷艷的花樹和青翠的山峰, 廣闊的原野上,碧綠的草色一望無邊無涯, 游人們顧不得春天即將結束, 還在亭前來來往往,踏著地上的落花。詩離不開景物的描寫,詩歌的意境是通過景物來表現的。因此,要體會一首詩的意境,可從詩中描寫的景物著手。
《豐樂亭游春(其三)》中描寫的是暮春時節豐樂亭周圍的景色及游人盡興游春的情懷,通過詩中的“紅樹”、“青山”、“綠草”、“落花”等景物來表現這種意境。 此篇寫惜春之情。美好的春天即將過去,豐樂亭邊落花滿地。到了紅日西斜時,游人們還依依不舍,在亭前盤桓,欣賞著暮春景色。這兩句看似無情卻有情,同他在《戲答元珍》中所說的“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以及他在《啼鳥》中所說的“身閑酒美惜光景,惟恐鳥散花飄零”,寫的是同樣的感情——這就是對美好春光的留戀與憐惜。
作者簡介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1]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 韓愈 、 柳宗元 、 王安石 、 蘇洵 、 蘇軾 、 蘇轍 、 曾鞏 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