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父愛如山經典詩句110句
1、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2、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3、與爾為父子,八十有六旬。忽然又不見,邇來三四春。——白居易《念金鑾子二首》
4、父老得書知我在,小軒臨水為君開。——蘇軾《送賈訥倅眉》
5、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嚴父。——《孝經·圣至章》
6、父兄未許人,畏妾事姑舅。——于濆《宮怨》
7、吾兒雖憨素業存,頗能伴翁飽菜根。萬鐘一品不足論,時來出手蘇元元。——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8、在鄉身亦勞,在邊腹亦飽。父兄若一處,任向邊頭老!——劉駕《樂邊人》
9、何時天狼滅?父子得安閑。——李白《幽州胡馬客歌》
10、哀哀父母,生我勞瘁。——詩經《小雅·蓼莪》
11、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12、兒女不知來避地,強言風物勝江南。
13、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14、癡兒不知父子禮,叫怒索飯啼門東。——杜甫《百憂集行》
15、半夜來原田,月落天將曉。溪流涓涓鳴,今年雨水好。前種已生苗,萬事勿如早。解揠喚大兒,牽牛食露草。——袁中道《朝耕》
16、三冬暫就儒生學,千耦還從父老耕。——陸游《觀村童戲溪上》
17、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示兒》
18、夢回官燭不盈把,猶聽嬌兒索乳聲。
19、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詩經》
20、賢不肖不能夠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21、父兄若一處,任向邊頭老。——劉駕《唐樂府十首·樂邊人》
22、見人初解語嘔啞,不肯歸眠戀小車。一夜嬌啼緣底事,為嫌衣少縷金華。
23、嬌兒索父啼,良友撫我哭。——陶淵明《擬挽歌辭三首》
24、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25、妙年出補父兄處,公自才力應時須。——黃庭堅《送范德孺知慶州》
26、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關漢卿《雜劇·溫太真玉鏡臺》
27、鎮時賢相回人鏡,報德慈親點佛燈。——李洞《感恩書事寄上集義司徒相公》
28、父不父,兄不兄。——貫休《上留田》
29、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30、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聶夷中《田家》
31、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32、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問答未及已,驅兒羅酒漿。——杜甫《贈衛八處士》
33、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論語》
34、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35、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也。 《南北朝》顏之推
36、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
37、父兮母兮,進阻且長,嗚呼哀哉!憂心惻傷。——王昭君《怨詞》
38、來時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王建《渡遼水》
39、飛蚊盡逐南風去,父子燈前共讀書。——仇遠《閒十詠·樹隔殘鐘遠欲無》
40、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無已。上慎旃哉,猶來!無止!——詩經《陟岵》
41、父憐母惜摑不得,卻生癡笑令人嗟。——盧仝《示添丁》
42、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問我諸姑,遂及伯姊。——《詩經》
43、父歸墳兮未朝夕,已分黃金爭田宅。——貫休《行路難》
44、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45、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46、袴襦砧動地,父母歌闤闠。——貫休《上孫使君》
47、功成道上兮列旌旗,父老遠來兮相追隨。——錢镠《巡衣錦軍制還鄉歌》
48、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愿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49、官罷囊空兩袖寒,聊憑賣畫佐朝餐。最慚吳隱奩錢薄,贈爾春風幾筆蘭。——鄭燮《為二女適袁氏者作》
50、出門求火伴,入戶辭父兄。——元稹《估客樂》
51、父兄相教示,求利莫求名。——元稹《估客樂》
52、禮者,斷長續短,損有余,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53、歸來不買食,父子分半菽。——元稹《竹部(石首縣界)》
54、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55、山前山后是青草,盡日出門還掩門。每思骨肉在天畔,來看野翁憐子孫。——曹鄴《北郭閑思》
56、前林騰每及,父子莫相離。——杜甫《猿》
57、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世間最難得者兄弟。——《格言聯璧》
58、一間茅屋何所值,父母之鄉去不得。——王建《水夫謠》
59、人生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呂公著
60、父之美德,兒之遺產。——字嚴
父愛如山詩句
1、來時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王建《渡遼水》
2、出門求火伴,入戶辭父兄。——元稹《估客樂》
3、父歸墳兮未朝夕,已分黃金爭田宅。——貫休《行路難》
4、父憐母惜摑不得,卻生癡笑令人嗟。——盧仝《示添丁》
5、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6、父不父,兄不兄。——貫休《上留田》
7、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8、袴襦砧動地,父母歌闤闠。——貫休《上孫使君》
9、三冬暫就儒生學,千耦還從父老耕。——陸游《觀村童戲溪上》
10、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11、父兄未許人,畏妾事姑舅。——于濆《宮怨》
12、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13、功成道上兮列旌旗,父老遠來兮相追隨。——錢镠《巡衣錦軍制還鄉歌》
14、父老得書知我在,小軒臨水為君開。——蘇軾《送賈訥倅眉》
15、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16、無父何?無母何恃?——詩經《小雅·蓼莪》
17、妙年出補父兄處,公自才力應時須。——黃庭堅《送范德孺知慶州》
18、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詩經《小雅·蓼莪》
19、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聶夷中《田家》
20、癡兒不知父子禮,叫怒索飯啼門東。——杜甫《百憂集行》
21、鎮時賢相回人鏡,報德慈親點佛燈。——李洞《感恩書事寄上集義司徒相公》
22、父兮母兮,進阻且長,嗚呼哀哉!憂心惻傷。——王昭君《怨詞》
23、父兄相教示,求利莫求名。——元稹《估客樂》
24、哀哀父母,生我勞瘁。——詩經《小雅·蓼莪》
25、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問答未及已,驅兒羅酒漿。——杜甫《贈衛八處士》
26、歸來不買食,父子分半菽。——元稹《竹部(石首縣界)》
27、一間茆屋何所直,父母之鄉去不得。——王建《古從軍》
28、何時天狼滅,父子得閑安。——李白《幽州胡馬客歌》
29、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30、父兄若一處,任向邊頭老。——劉駕《唐樂府十首·樂邊人》
關于父愛如山的詩句
1、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論語》
2、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關漢卿《雜劇·溫太真玉鏡臺》
3、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問我諸姑,遂及伯姊。——《詩經》
4、父子更抱持,涕血紛交零。——柳宗元《韋道安(道安嘗佐張建封于徐州,及軍亂而道安自殺)》
5、繁華榮慕絕,父母慈愛捐。——韓愈《謝自然詩》
6、父子熙熙,相寧以嬉。——柳宗元《貞符》
7、前林騰每及,父子莫相離。——杜甫《猿》
8、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
9、后生才銳者,最易壞。若有之,父兄當以為憂,不可以為喜也。——陸游《陸游家訓》
10、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11、嬌兒索父啼,良友撫我哭。——陶淵明《擬挽歌辭三首》
12、其父雖善游,其子豈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呂不韋《父善游》
13、父子同時捷,君王畫陣看。——賈島《贈王將軍》
14、與爾為父子,八十有六旬。忽然又不見,邇來三四春。——白居易《念金鑾子二首》
15、飛蚊盡逐南風去,父子燈前共讀書。——仇遠《閒十詠·樹隔殘鐘遠欲無》
16、一間茅屋何所值,父母之鄉去不得。——王建《水夫謠》
17、子牟戀魏闕,漁父愛滄江。——陳子昂《群公集畢氏林亭》
18、忠臣事君比螻蟻,慈父愛子號豚犬。——方回《寄題九華蘇君明甫夢牛亭》
19、何時天狼滅?父子得安閑。——李白《幽州胡馬客歌》
20、山前山后是青草,盡日出門還掩門。每思骨肉在天畔,來看野翁憐子孫。——曹鄴《北郭閑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