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讀書收獲7篇
《平凡的世界》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感觸。它讓我感受到了不同階級的人會有不同的命運。也讓我感受到了這個世界上事實的殘酷,這個世界很平凡,他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美好,并不是每一個地方每一個年代都會有著像我們這樣的生活。也讓我有了珍惜自己的生活的想法。
我經常會想如果我生活在與他們一樣的年代一樣的地方,我會和他們有一樣的心態,或者會做出和他們一樣的事情嗎?若是再遭遇和他們一樣的事情之后,我是否還是能冷靜的面對。孫少平雖然沒有地位,也很貧窮,但是他書中的性格是自尊自愛的。后來他雖然高考落榜,但是他并沒有氣餒,沒有從此一闋不振,與很多同學在一次考試失利之后就對自己學習失去信心不同。看到了他的所作所為之后,我一直在想,再這樣一個好的環境下,我為什么不能比他做得更好。更何況我遇到的困難也沒有他遇到了困難大。
其他的一生坎坎坷坷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他沒有與我們一樣好的父母,他也沒有與我們一樣好的學習環境。他只有一份自尊自愛的心,和那不言放棄的精神。可就是這小小的精神和這自尊自愛,使他有了不一樣的成就,和活下去的動力。雖然他們有一個好的結局,但是他仍然樂觀的堅持下去了。
一本書告訴了我很多很多道理,其中最為經典的就是一定要有一顆堅持的心。遇到任何事情我們不能輕言放棄。而是需要勇敢的去面對克服困難。要有自己的想法與自己的那一份沖勁。我們沒有和他一樣坎坷的生活,也沒有他遇到那么多困難。但是她有著世界上最好的東西,那就是堅持堅韌不拔的精神。
遇到事情不要放棄,坦然的去面對,古人云: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這不也正告訴著我們嗎?
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讀書收獲篇2
暑假里,我偶然發現書架頂層有一套我沒看過的書,厚厚的三卷本,書脊上寫著:平凡的世界,路遙著。
我抱著翻翻看的想法打開第一卷,沒想到立刻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此后二十天的時間里,我一鼓作氣讀完了這部被稱為“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激勵千萬青年的不朽經典、最受老師和學生喜愛的新課標必讀書”的長篇小說。
我發現自己被帶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一望無際的黃土高原,貧窮的村落,面朝黃土背朝天辛勤勞作的農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生活,還有窮得上不起學的孩子……
我最喜歡的是主人公孫少安和孫少平。由于家庭貧困,成績突出的兄弟倆都沒能完成學業,而是早早地承擔起了家庭的重擔。哥哥孫少安辦起了磚場,歷盡千辛萬苦使自己的家人過上了富裕的生活,帶領全村人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弟弟孫少平回到農村后也歷盡波折,從農民到鄉村教師,又到朝不保夕的攬工漢,再到煤礦成了一名礦工,由于表現突出當上了班長。他們經歷著各種各樣的困難,但是在困難面前從不認輸。他們一點一點、堅韌不拔地努力,終于獲得了成功。
看完這部書,在我的要求下,爸爸媽媽帶著我坐上火車又轉乘汽車,去看了爸爸小時候生活過的農村。走在泥濘的鄉間小路上,站在已經很久沒有人居住的土坯房前,我的腦海中都浮現出小說里的那些人們。在這之前,我了解的只有自己的生活、自己身邊的人和事,從沒有想到過作為農業大國的中國大部分地方是農村,更沒有想象在貧窮落后的地方人們過的是一種什么樣的生活,那里的孩子怎樣成長。
這部書使我知道了什么是平凡的生活,什么是腳踏實地的努力。我想,自己以后遇到困難的時候,一定會想起這部書,想起書里那些平凡而又偉大的人們。
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讀書收獲篇3
其實我看書并不是很感興趣,到目前為止,我看過的課外書肯定不會超過10本,可是《平凡的世界》一直聽同學們說好看好看,我也就是無聊地不知道怎么打發時間,就問同桌借來了《平凡的世界》來看看。
真是不得了,一看《平凡的世界》就被書中的幾位主人翁所發生的一切所吸引住,都是熬夜到凌晨一兩點把它看完。在書中看到的人物都是平凡的,但是他們對命運的不低頭的精神讓人由衷地佩服,看完之后心中一直不能平靜,恨當時的社會不能給他們一個好的結局。
其中孫少安的人生讓人心疼,他的精神讓人佩服。孫少安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在村上屬于窮得響叮當的,明明與田潤葉相互愛慕,卻因為當時兩人的身份地位的懸殊,硬生生地被潤葉的父親門當戶對的觀念給拆散了,然而兩人后面都分別結婚了。孫少安跟其他人不一樣,不會只想著自己的那一畝三分田地,孫少安他不認命,他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全家的命運。雖然他讀的書不多,但是他知道讀書可以改變命運,一直想做家里面的頂梁柱,負責弟弟和妹妹的學費。孫少安后來自己在創業,他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帶領生產隊的發財致富,眼看日子一天天好過,可能是老天覺得對這些平凡人的打擊還不夠吧,孫少安的老婆秀蓮卻得了癌癥,全家人都拉著秀蓮從醫院往家趕回去過年。
人在社會的大背景下真的是很渺小、平凡的,好似是大漠里的一粒沙塵,是那么的微不足到,但是沙漠卻不能缺少這一粒粒、一顆顆的沙塵。就像是人不能缺少那種中流砥柱的精神一樣。只要我們的人生,像孫少安那樣努力奮斗,不懈努力,我們的人生也可以是不平凡的人。
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讀書收獲篇4
記得那是主人公剛剛入學時的一個場景,當時他們家的經濟十分的困難。他連學校最便宜的飯菜都買不起,實在沒有辦法了,只好吃學校資助貧困生所吃的黑饃,這是一種跟饅頭長的差不多卻異常難吃的東西。
出于面子,孫少平只好等每天食堂中其它同學都吃完飯走了,自己才會愉愉摸摸的跑到食堂的角落吃掉屬于自己的那一份,盡管生活條件看起來是那么的糟糕,可孫少平從來都沒有過半句怨言,而是努力的去克服它,不向挫折去屈服,甚至打敗它。我認為這種面對挫折,勇于對抗的精神十分值得我們學習。
讀到這里,我不禁想到了今年剛放暑假時參加的夏令營。在去內蒙7天返家的途中已是凌晨兩點,因為自己的疏忽,下車后才發現自己拿了別的同學的箱子,而自己的旅行箱不見了。當確定這個消息時,發現大巴車已走遠,同學們也都陸續回家,而兩手空空的我站在大馬路上,心情十分著急也無比的沮喪,帶隊的老師說要我不急,先回家,說也許另一個同學拿了我的,但通過電話聯系,事實是沒有任何同學拿我的。
回到家,想著自己新買的旅行箱再也回不來,想著千里迢迢精心挑選的紀念品就這么付諸東流,真沒勁,就這么無精打采過了一天。還是家里人一句話鼓勵了我:在家坐著旅行箱也不會回,不如再試著找一下嘛。我想是呀,不甘心的我抱著一線希望,仔細回憶,經過自己冷靜分析,后來鎖定箱子應該還是在回家大巴車上。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天后,通過我的努力終于找回了自己的旅行箱,我開心極啦,這也讓我更加明白了面對挫折,不要灰心,要勇于面對的道理。
以上,也是我讀《平凡的世界》的一點感悟。
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讀書收獲篇5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們每一個人,對于這個浩緲的世界來說,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這個世界也是平凡的,悲與歡、生與死、窮與富、世事的變更,于歷史的長河來說,無非是些平凡事。對于平凡,我素來都是這樣認為的,直到讀了一本書——《平凡的世界》,這才恍然大悟。
這一部偉大的巨著,為我們解說了平凡和苦難,闡釋了生活的意義。書中為我們描述的是一個平凡的世界,一個黃土地上的世界。這里生活著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黃土北朝天的普通人,他們演繹著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歡離合、貧窮與富裕、苦難與拼搏、世事變更的戲劇。在這本書里,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驚險離奇的情節,沒有驚天動地的場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孫少平。這是一位對不畏苦難,直面挫折的人,他有錚錚鐵骨。他有著強大的精神力量,有巨大的勇氣。從學生時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時代的"攬工漢",他經歷的是艱苦卓絕的人生奮斗,然而在痛苦與磨礪中,他形成了一種對苦難的驕傲感、崇高感。我欣賞他的苦難哲學,欽佩他對勞動的認識,羨慕他對生活的理解。
孫少平,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啊。其實,他也就是一個平平凡凡的人,一個比普通農民多讀了幾本書,一個對生活的意義有著更高層次追求的人。在寫給妹妹孫蘭香的信中充分表現了他對生活的認識:“我們出生于貧苦的農民家庭——永遠不要鄙薄我們的出身,它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將使我們一生受用不盡;但我們一定又要從我們出身的局限中解脫出來,從意識上徹底背叛農民的狹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義。”
我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時代,沒有經受太多的苦難,然而我們的世界也是平凡的。我們每一天過這平凡的生活,做著平凡的事情,演繹著一幕幕平凡的戲劇。但只要我們大家也想孫少平那樣不畏苦難,直面挫折,多讀幾本書,就能從大眾中脫穎而出,獲得成功。
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讀書收獲篇6
“這本書你一定得看看!”老爸神色激動地把一本很厚重的書硬塞到我的手上。“什么嘛!”我瞥了一眼書的封面,《平凡的世界》沒聽過嘛!這么厚!書頁都泛黃了,老爸是從哪兒搜羅來的啊!我不由懷疑地打量著老爸。但終于經不住他的要求,我猶豫著翻開了第一頁,讀了下,不一會兒便深深地沉醉于其中……
這部小說中的主人公們都極具個性。盡管只讀了一小部分,但我就已經充分感受到孫少平、孫少安、潤葉等的樸實與真摯。他們生活在不同背景的家庭中,也擔任著不同的社會角色,他們有血有肉,敢愛敢恨,講義氣,重親情。雖然身處黑暗但仍有對光明的向往;雖然身處于貧困但仍企盼著美好的未來;雖身處于平凡,但仍追求著似錦的前程。所以,盡管被禁錮于平凡的世界,平凡的家庭中,平凡的崗位上,他們也能演繹出不平凡的偉大。一口氣讀了幾章后,我便深有感觸: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社會背景發生了許多改變,困苦壓迫著許許多多的農民及其子女。對于身為21世紀的我們來說,那個時代已經太久遠了。沒有生活負擔的我們自然體會不到那時生活的酸澀。
但透過這本書,我不由被那時的人們所感動。在那個平凡的社會上,有這樣一群人努力著,演繹出不平凡的人生。現代社會亦是如此,在被那些所謂的條條框框束縛著的同時,我們不應該只是想著如何去沖破它,而是做好自己的本分,不斷進取,樂觀地生活。正如生長在墻縫中的野花一樣,它并不去沖破墻角的抑制,而是努力地生長、再生長,等到它長得比墻高時便會明白原來在墻角也一樣可以開出最美麗的花,也一樣可以欣賞墻外的景色,而且比任何人都要看得更清晰、更遠。
在茫茫人海中,在平凡的世界中,你,會是那個不平凡的人嗎?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
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讀書收獲篇7
對于世界來說,人類是平凡的;對于人類來說,其他人也是平凡的。套用《小時代》中的一句話:“對于浩瀚的宇宙來說,我們都是小小的星辰。”《平凡的世界》沒有華麗辭藻、沒有離奇情節、沒有恢宏的場面,只是用平凡的語言講述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就如同書名,一切都是平凡的故事。但這些“平凡”遠比豪言壯語、豐功偉績更動人。
對我觸動最大的是主人公孫少平,雖然他只是一個擁有著悲情命運平凡農民:愛情不如意,與地主家庭出身的郝紅梅產生情愫,在被同班同學說破后,與郝紅梅關系漸變惡劣;事業發展也十分曲折,最終由“攬工漢”順利轉換成煤礦工人,由于自己的高中學歷加之自己勤奮好學得以鍛煉深造的機會,要相信知識的力量,努力的力量。正如書中所說“只要有人的地方,世界就不會是冰冷的!我們可以平凡,但絕對不可以平庸!”平凡的孫少平有著自己的追求和夢想,“我是一個平凡的人,但平凡人也能過不平凡的生活!”
讀完之后,我一直在想這樣一個問題,是什么支撐著像孫少平這樣平凡的農民心懷夢想向命運發出一次又一次的挑戰?我想,根源上應該是對中華民族千百年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精神傳統的自覺繼承。孫少平只是千千萬萬凡人的縮影,我們國家、單位、身邊又何止一個“孫少平”?當奮斗成為常態,那收獲就會成為必然。正是由于以他們為代表的是我們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兢兢業業工作。
因為心中有夢,所以奮力拼搏。在平凡中造就偉大,是邊防戰士不畏嚴寒、站崗戍邊的頑強身影,是科研人員淡泊名利、攻堅難關的創新歷程,也是我們全體教職人員們堅守崗位、發光發熱的責任擔當……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追夢人的腳步從未停歇。有著精益求精的不懈攀登,普通工人也能成長為大國工匠;有著“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的自強不息,平凡崗位也是建功立業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