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考研初試時間及考試科目
什么是考研
考研一般指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招生考試,是指教育主管部門和招生機構為選拔研究生而組織的相關考試的總稱,由國家考試主管部門和招生單位組織的初試和復試組成。是一項選拔性考試,所錄取學歷類型為普通高等教育。
碩士研究生招生按學位類型分為學術型碩士和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兩種;按學習形式分為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兩種,均采用同等分數線選拔錄取。
考研分為初試和復試,初試思想政治理論、外國語、大學數學等公共科目由全國統一命題,專業課主要由各招生單位自行命題。
考研復試是考生在通過初試的基礎上,對考生業務水平和實際能力的進一步考查。考研復試關系到研究生是否最終能入選,是最后一道程序,因此在考研過程中有起舉足輕重的作用。
考研有幾種方式
一、本校本專業
很多老師在畢業前都會推薦同學們考自己學校的研究生。因為自己考自己學校的研究生可以省去很多麻煩的步驟,而且由于在本校,對于本校招生的信息也非常的了解,這樣考研的難度也會下降一些。
二、本地區,跨學校本專業
很多同學認為自己的專業雖然不錯,但是學校不是很好,所以特別想找一個更高的平臺來完成自己的學業,從而達到能夠開闊自己平臺的目的。他們考研一般會選擇本地區的更好的學校考研。
三、跨地區,跨學校本專業
很多同學認為自己本校其實不錯了,但是特別想往北上廣這些地區考研,所以就傾向于跨地區考研。這種考研方式也是非常多人選擇的一種,難度比較大。
四、跨地區,跨學校,跨專業
這種考研是所有考研選項中最難的,首先跨地區和跨學校就如同上述選項一樣不了解這些大學的具體信息,其次就是跨專業考研需要學習四年沒有學過的東西,非常困難。
考研的復試攻略
考研復試分為筆試和面試,筆試一般是考專業課和外語聽說能力測試,面試一般是將來的導師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一般會先做個自我介紹,然后可能隨機抽題,由老師老師提問,有時老師比較對你感興趣,也許會問你一些專業英語。
1、提前到達復試現場
要時時關注報考院校的公布的復試名單和復試時間,一旦公布后,在復試前提前1~2天到達目標院校,可以熟悉一下復試環境,向自己的學長詢問復試注意事項等,如果可能的話提前和導師見面,有可能在面試時幫你一把。
2、備齊復試資料
復試前要了解報考院校所要求攜帶的資料,并帶全。比如統考考生(應屆本科畢業、往屆本科畢業生)要準備準考證、畢業證、學位證書原件(應屆生查驗學生證)、身份證、在校歷年學習成績單(加蓋教務或人事部門公章),并準備相關復印件。
3、提前了解導師
了解導師在該專業的研究方向,可能的話,看看他們寫的書,因為在專業問題上,導師一般都會往自己研究方向上靠攏,有助于面試;其次,可以從學長那里了解導師在口試中常問的一些問題及習慣。
4、面試前不要過于緊張,穿衣不要過于正式或者過于隨便,比如穿西服、拖鞋等,只要保證干凈整潔就好,重要的是給老師留下一個沉穩的學生模樣(畢竟將來是搞研究的)。
5、對于自己不會的問題,提前了解院校老師的喜歡的答題風格,有的學校老師喜歡你的誠實,不會就說不會;相反,有的院校老師喜歡你能夠用自己學過的東西解決新的問題,即使回答錯了也沒有關系,不管怎樣,在回答問題過程中都要不急不躁,能夠做到隨機應變,才能夠給導師留下好的印象,增加自己的錄取可能性。
6、面試中一般有英文的自我介紹,盡量保證流利說出,不用怕錯(因為大家都可能聽不懂,也可能不會給你指出來),給導師留下英語口語流利的好印象。
大學生考研的流程
考研具體流程一般都有固定的時間復習階段,考研教育專家提醒大家還是要按照時間段來復習:
考研前一年的1月—2月
1.搜集考研資料,確定考研目標,聽考研形勢講座。
2.選擇專業,全面了解所報專業的信息,準備復習。
3.可參加寒假基礎班系統學習數學、英語等科目。
2月—3月
聽最新的考研講座,購買考研真題,評估自己實力,可參加春季輔導班,制定學習計劃。
4月—5月
第一輪復習:可以報一個基礎班,特別是數學班和英語班。不要急于做模擬試題,著重于基礎的復習。
6月—7月
全面關注考研公共課的考試大綱,購買最新的輔導用書,準備暑期復習。
7月—8月
制定一個全面復習計劃,開始第二輪復習。重點復習政治、鞏固英語和數學,可參加暑期班,做到三門公共課同步提高。
9月
1.關注各招生單位的招生簡章和專業計劃,購買專業輔導用書,聯系導師,獲取專業課考試信息。
2.強化公共課的復習效果,不斷完善復習總體結構。
10月
確定十一黃金周復習計劃,對前兩個階段的復習進行總結、梳理、查缺補漏。同時,開始專業課的復習。
10月—11月
1.研究生考試網上報名工作開始,謹慎填報,牢記報名信息。
2.研究生考試報名工作確認開始,考生到指定的地點進行現場確認,繳費并照相。
11月下旬—12月
第三輪復習:進行全面沖刺復習,可參加政治、英語、數學、專業課沖刺班進行查缺補漏。進行模擬實戰訓練,最后梳理考點。
考研當年的1月
調整心態,準備考試。熟悉考試環境。
2月
放松心情,查詢初試成績。
3月—4月
關注復試分數線,關注所報院校及專業的最新動態,準備復試。如果達到復試分數線,卻沒有被通知復試,可聯系相關專業院校準備調劑。4月—5月
準備復試,聯系招生單位,關注復試成績。
6月-7月
關注錄取通知書
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