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是怎么從乞巧節變成情人節的
最早開始發掘傳統七夕中的愛情元素的,是官方和學術界。實際上,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來,隨著咱們國家和西方交流的增多,很多西方的文化開始傳入國內,這其中當然包括一些西方的節日,向情人節啊、圣誕節啊等等。新文化的傳入受到了很多國人尤其是年輕人的追捧,并在商家的推動下,過情人節成了很時髦的一件事。這種外來文化的傳入,刺激到了一部分人的民族情緒,有些人開始考慮:為什么要過西方的情人節呢?我們中國人沒有自己的情人節嗎?
官方和學術界對這種思潮的變化是最敏感的,最早在1993年,時任中宣部副部長的徐惟誠就提出過將七夕定義為中國的情人節,不過那會兒西方情人節也才剛進入中國,當時的國人對這種比較直接的表達愛情的方式還不太習慣。所以,他的提議并沒有引起很大的反響。而到了02年,河北省文聯等幾個組織在石家莊舉辦了“七月七愛情節”系列活動,其中包括由普通群眾普遍參與的民俗活動,也包括了有專家、學者參與的學術研討會。
2、商家和媒體的推動
當然,七夕能夠在今天,成為廣大民眾普遍認可的“中國情人節”,這其中少不了商家和媒體的推動作用。
大約從04年開始,大陸地區開始出現由商家舉辦的“中國情人節”主題活動,不過活動的內容,在當時看了很有些“驚世駭俗”。比如04年、05年前后,在北京、南京等很多大城市,都有商家在七夕這天以“中國情人節”的名義舉辦“接吻大賽”,這在當時的輿論上實際上是引起了一定的爭議的。
而七夕真正以“中國情人節”的名號進入大多數人的視線,是從06年列入非遺之后。借著非遺的東風,再加上06年是農歷的閏七月,從官媒到網媒,紛紛都在炒作“雙七夕”、“中國情人節”等概念,比如中國經濟網以《雙七夕:制造“中國式浪漫”將賽過“2·14”》為題的報道,將七夕定義為“中國情人節”并與西方情人節對抗的意味非常明顯。
7月7日是情人節嗎?
七夕節最初并不是作為情人節存在的,七夕始于漢朝,是流行于中國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相傳農歷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后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傳說使其成為象征愛情的節日。直到現在大多數人認為農歷七月初七是情人節。
七夕節禮物推薦
1、口紅
如果你的女朋友平時比較喜歡購買口紅,那么在七夕情人節的時候,口紅就是理想的選擇。女生總是缺一個色號的口紅,選擇最火的牌子、最火的色號送給最美的她。
2、香水
很多女生喜歡香水,如果你的女朋友恰好也喜歡,那就沒問題了,選擇一款她經常用的或者很喜歡的牌子的香水準沒錯。
3、化妝品
化妝品可以說是每個女生日常生活中的必備了,可以買一套,也可以買幾件你認為她需要的送給她,這種剛需的東西,送多少都不會嫌多的。
4、包包
俗話說的好,包治百病,沒有什么問題是一個包包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是兩個,選一款女朋友喜歡的款式,或者流行的款式都可以。
5、燭光晚餐+鮮花
浪漫的情人節怎么能少了燭光晚餐,和愛人一起燭光晚餐是很浪漫的一件事,當然也少不了一束鮮花,相信沒有哪個女生能抵擋得住這兩種。
6、項鏈等首飾
女生比較愛首飾,不同風格的衣服也會搭配不同的首飾,可以選擇一款項鏈、手鏈、戒指等等,都是很棒的七夕禮物。
七夕節的由來簡介
七夕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漢,鼎盛于宋代。
七夕節起源于對自然的崇拜,是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的。
七夕節還是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
后來,因為“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故事,使其成為了象征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七夕節的起源
1、自然天象的崇拜
早在遠古時代,追求秩序的古人們不僅將天空規劃得井井有條,還將星宿與地面區域一一做了對應,而古人為了更好地“分星”,將“牛宿星”與“織女星”合稱為“牛郎織女”。后來經過民間的發展,這才有了現在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織女會于天上的鵲橋相會的美麗故事傳說。
2、時間數字的崇拜
因為“七夕”月逢七、日逢七,而古代民間又把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這“七重”列為吉慶日。
“重日”在中國古代被認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故而在這些“重日”中,不難看出古人對數字的崇拜。
同時“七”在民間表現為時間的階段性,人們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結。所以人們基于對時間數字的崇拜,慢慢地便產生了七夕這個節日。
3、七姐誕
七姐誕,又稱七娘會、七娘媽誕等。而所謂的七姐是編織云彩、紡織業者,是情侶、婦女、兒童的保護神。七月七日傳說是她的誕辰。
所以人們一般在七夕節乞巧,希望天上的女神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紅技法嫻熟,同時希望婚姻幸福,家庭美滿。
而這個七姐誕,在福建閩南、浙江溫嶺和臺灣等地區即稱為拜“七娘媽”,民間十分盛行崇拜七娘媽這一被奉為保護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天仙。
4、生殖崇拜
因為“七七”是一個生命周期。《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里面記載道:“男不過盡八八,女不過盡七七,而天地之精氣皆竭矣。”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男子以8歲一個周期,女子以7歲一個周期。女子7歲腎氣盛,換牙齒頭發變長;二七天癸至,任脈通。天癸是腎精,任督二脈,以中醫的說法,就是說二七就來月經,可以生子。三七腎氣平均,最后的牙齒長齊,發育完全成熟。四七筋骨堅,頭發長極,身體盛壯,到了頂點。五七陽明脈衰,面容開始焦黃,頭發開始掉。六七“三陽脈衰于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所以七七是一個生命周期結束。而人們因為生殖崇拜,這才有了后來的七夕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