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包粽子的散文
端午節(jié)來了,粽子怎么能不包呢?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關于包粽子的散文篇,希望你們喜歡!
關于包粽子的散文篇1:包粽子
好多年沒自家包過粽子了,興許是我大學畢業(yè),也或許是爸爸今年要過50大壽了。是啊,不知不覺父親年齡就這么大了,而我才大學畢業(yè),不僅沒有減輕家里的負擔,還因繼續(xù)求學繼續(xù)花父母的血汗錢。想想,心里面有些難過。
今年是豐收的一年,自己有各種好運道,感覺自己是上天眷顧的寵兒,我虔誠的感恩上蒼給的這種種幸福,也只能這樣解釋這些意外來臨的美好事情了。去年端午,由于備考,沒有回家,大一大二雖然回家,但也匆匆,爸媽又上班,不記得他們包過粽子,只記得媽媽買過幾個,仿佛也不是很好吃的樣子。今年,這次回家,是個意外的喜悅。兒童節(jié)和端午居然是連著過,我又是31號回家的,媽媽正好1,2號休息,爸爸又是正好從早班換到了晚班,所以,這兩天呀,爸媽都在家。別提這次回家多幸福了,這是以前沒有過的,以前搜沒碰到老爸上晚班,而且我在家呆的時間也不長。
1號上午,爸爸騎著家里的老古董(算算時間,這輛摩托應該正好使用了10年了,多好的一個數(shù)字,這車是我初一時買的,當時4000來塊錢,好貴來著哩,只是為了出行方便,卻也買下來了。爸爸是個很愛惜他買的東西的人,雖然摩托用了10年了,可現(xiàn)在還是很好使用來著,每天上班都要騎著去),帶著我一起去集鎮(zhèn)買東西了,(媽媽先去買了些蔬菜類已經(jīng)在那里等我們了,沒辦法,又是六一,又隔一天端午,買的人好多,媽媽說有些人都帶強的)經(jīng)過的公路不是很好走,爸爸又有點遠視眼,沒看清一條很大的溝,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來不及了,就這樣強闖過去了(汗顏,我在后面,也沒怎么注意,因為坐爸爸的車子很舒服,從小就有這個感覺,發(fā)現(xiàn)的時候也來不及了)。老爸可心疼了,說后面車輪上坐墊下的彈簧肯定松的更多了。
下面要講的就是自家包粽子的一些過程了。
街市買了這回做的粽子的材料—糯米,紅豆,葡萄,這些在包粽子之前是必須要洗一遍的,粽葉是早就準備好了的,且已經(jīng)浸水里面了 ,還有就是棕櫚的葉子曬干后用來捆粽子的。這回包粽子主要是爸爸媽媽一起,糯米,紅豆,葡萄混合在一起放置在臉盆里,粽葉浸在有水的桶子里,棕櫚葉綁在竹椅上,臉盆里還放著一把勺子和兩根筷子。包粽子是這樣的,先取出兩片粽葉,大的在外,小的在內,且兩片粽葉頭尾互對,然后就是卷粽葉了,要折成渦旋狀,且底部不能漏糯米,之后用勺子將糯米混合物加進去,再用筷子插緊,糯米最好不要超過“漩渦口”,然后用食指和拇指扣漩渦口兩邊,用另外一只手將粽葉封口,再用棕櫚葉包扎,一個粽子就好了。爸爸包粽子是能手,他包了26個,媽媽包了23個,我也包了6個。爸爸說,一斤糯米一般能包大粽子16個,小粽子18個,爸爸果然很有經(jīng)驗呀。粽子煮出來后,我迫不及待的拿出來吃了,非常好吃,好香好甜,香的是糯米,甜的是葡萄了。感覺爸媽用葡萄做料很明智,以前的粽子,包括買的,差不多只吃出糯米的味道,我都吃不了幾個。今年呀,吃了還想吃,真好吃。
關于包粽子的散文篇2:包粽子
春節(jié)的腳步日益臨近,我的心也變得忐忑不安,既希望春節(jié)快快來到,又害怕春節(jié)如期而至。春節(jié)來了,合家歡聚,熱熱鬧鬧,其樂無窮。但是春節(jié)來到,意味著我年紀又老了,面臨本命年退休年、害怕退休。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該來的終歸會來,大自然年復一年,新陳代謝不可抗拒。我們只能以開心樂觀的心情過好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
傳統(tǒng)新春佳節(jié),過年就得有過年的氣氛,與往年一樣,我們又要包粽子,這可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首先是準備材料:買30斤糯米、10斤綠豆、8斤五花肉、10把粽葉、50個蜂窩煤、2斤鹽、1斤白酒、1斤花生油等。然后磨綠豆、浸洗粽葉、腌制豬肉,準備鍋碗瓢盆,忙得不可開交。昨天清晨起來叫3個熟人一起幫忙。足足包了4小時才完工。包的86個,共計成本460元,約每個5元2角。接著生煤火,借大鍋熬粽子,水開后8小時,期間加蜂窩煤4次,每次12個,加水8次,每次加煤、水都要兩人,蜂窩煤二氧化硫氣味既臭又重,造成環(huán)境污染,熏得頭暈腦脹,著實難受無比。從中午12點半熬到晚上十點多,累得要命,精疲力盡。但也樂在其中,既洋溢的開心大家庭的其樂融融的氣氛,又充滿了馬年春節(jié)的無盡歡樂祥和味道。
我作為花甲之年的為人父之年,也深切體會到孩提時代父母何等不易,多么辛苦,那時我們雖然窮、物質匱乏,但是大家都開心,無憂無慮,幸福指數(shù)高。就盼望著過年,可以有肉吃,有粽子吃,但卻是相當來之不易,凝聚著父母艱苦辛勞、血水、汗水,但是也收獲了幸福、喜悅。
我喜歡春節(jié),我盼望退休,我渴望人生的后半場更精彩。
明年我將一如既往地包粽子。這就是生活,
關于包粽子的散文篇3:包粽子
端午節(jié)臨近了,商家的反映首先靈敏,超市已將各種粽子擺在了最醒目的位置,方便顧客來選購。市場上,商販一大早就將剛出鍋的粽子擺了出來。雖然買粽子很方便,但是我仍然拿定主意自己包。比起在外面賣的粽子來說,我包粽子的技術可以算得上是一絕。我包粽子只用粽葉就行,不用線繩或是馬蓮綁,煮出的粽子絕不會漏米,更不會散開,而且可口、軟糯、勁道。有這么好的技術不包豈不是可惜了?最主要的原因是,這是母親教給我的本領,每當包粽子時,母親教我包粽子的情景,和當年全家人吃粽子時的溫馨場景就會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所以,對我來說,包粽子自然也是對母親的一種深深的懷念。侄女這兩天也打來電話問:“姑姑,你今年包不包粽子?”我說:“包啊,買下粽葉就包了。”
自己包的粽子選料好,買米時只要米好,貴一點不要緊。紅棗是在陜北的外甥寄來的上好的棗,我又一顆顆精心挑選過的。
最成問題的是粽葉。不知什么原因,市面上賣粽子的很多,卻幾乎見不到賣粽葉的。為了買粽葉,我特意起了幾個大早,跑了好幾個市場,結果都是空手而歸。無奈之下我去向賣粽子的打聽,結果都碰了壁。總結經(jīng)驗后,我又找了一個面相比較和善的賣粽子的去問,他說:“你買幾個粽子就行了,何必買粽葉呢?”我笑臉相陪說:“家里姊妹多,都得送些。” 賣粽子的說:“我們這粽葉是從外地批發(fā)來的。”我趕緊試探地問:“能不能讓給我2斤?”賣粽葉的說:“你知道粽葉多錢一斤?”我說:“不知道。”他說:“8元。如果要,可以讓給你2斤,保險讓你買到的是真貨。”我忙說:“沒關系,8元就8元。謝謝你了。”就這樣我買到了2斤粽葉。據(jù)我的經(jīng)驗,2斤粽葉可以包5斤米的粽子。可是,這葉子窄小,而且水淋淋的,就有些難說了。可是,不買,今年這粽子恐怕就包不成了。
回家后,我精心地將粽葉一片片洗干凈,開水煮過,然后泡在涼水中。
萬事俱備后,就開包了。只是窄小的粽葉很考驗包粽子的技術。好在,我的技術還算老道,共包了60多個粽子。
往鍋里放粽子和煮粽子也是有技術性的。記得母親告訴我,放時要根據(jù)粽子的形狀一個挨緊一個地放。煮時,先加多半鍋水,開鍋后,徐徐加水,直到水沒過粽子。不能用大火,只要保持開鍋就行,煮2個小時,就好了。
出鍋了,家里溢滿了粽子的清香。兩個哥哥家、侄兒、侄女家、親家,每家送了10個,自己還留了有十幾個。對我來說,最大的樂趣不在吃粽子,而是在于包粽子和送粽子的過程中。當親人們把“還是自己家包的粽子好吃”的信息反饋給我時,我的心里比自己吃粽子還要高興。我在心里默默對母親說:媽,您教給我的手藝沒有丟,您的愛永遠陪伴著我們。
看了“關于包粽子的散文"的人還看過:
1.關于描寫包粽子作文4篇
2.端午節(jié)的散文
3.關于朝拜的散文
4.精選關于清晨的散文
5.端午節(jié)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