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鳥的散文
關于鳥的散文篇1:小鳥
在偶然之間,我逮住了一只小鳥。它的羽毛是灰色的,尾巴略微有些長,身軀瘦小單薄,卻十分敏捷而機靈。鳴叫的聲音也挺悅耳,但就是不給安靜的呆著,總是不停的扇動著翅膀,要往遠處飛。也許是想尋找它的母親吧!但不知它的母親是不是也在尋找它呢?
我正在望著小鳥那如豆的眼睛沉思時,突然一只大鳥飛在了小鳥的身旁,停了一下,就又飛在了電線上。喳喳地叫了幾聲,便飛走了。小鳥被我用線拴著,只是撲騰騰地扇著小翅膀。它飛不高,也飛不遠。
這時候,我看到這個小鳥那無助的目光,和弱小的身軀。我的心里充滿了憐憫,好像它是一個離開了它“媽媽”的“小嬰兒”,在尋覓著它“媽媽”的救助。
正在這時,那只大鳥又飛了下來,嘴里叼著一只小蟲子,想喂它的孩子。但好像我在旁邊,對它構成了威脅似的,它顯得有些慌亂。小蟲子并沒有喂到小鳥的嘴里,而是掉到了小鳥的旁邊,小鳥看也不看那只小蟲子,只是向著它媽媽飛去的地方。扇動著小翅膀,喳喳的叫個不停。
我看到這種情形,心里也被這種哺乳之愛感動了。我想到了一首詩;莫言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
我知道了我應該做什么。我回到宿舍里,取了一根細小的紅線,拴在了小鳥的腳上,把原來捆著它的,那根黑色的線解了下來。小鳥一扇翅膀,便撲棱棱的飛了起來。飛到了它媽媽剛才呆過的那根電線上。喳喳地叫了幾聲,沒有看見它的“媽媽”,便向遠處的山坡飛去了。
我知道,小鳥是去尋找它的“媽媽”去了。我想到了小鳥和它的“媽媽”相聚時的歡樂情景,那該是多么美好的一幅圖畫啊!
關于鳥的散文篇2:春鳥
雖然時間上是春天了,但一陣雪、一陣雨的,寒冷依舊,冬裝依然,春似乎還在十里之外。
飄過了今年最后的春雪,灑過了今年最初的春雨,第一個晴朗的春日來臨的時候,我這地方已經是農歷二月初了。藍天!朝陽!空闊!清新!這久違了的景象與心情,什么語言能描述得出呀。
站在寬闊的院子里,雖然還是冷,還是一身冬衣,但心是空靈的,身上的每一處肌膚都是舒爽的。那空靈,那舒爽,分明是源自春風的吹拂。樹木還是光禿禿的,但也早已蘇醒了,枝條在春風中舒展著。還有一大群孩子,沐浴著早晨的陽光,在還有點冷的春風里,高興地說著笑著。
天晴了,鳥也多了,鳥的叫聲也多了。特別是喜鵲,在這早春的晨光里,在頭頂?shù)臉渲ι希瑖\嘰喳喳,比那一群孩子還熱鬧。在這離喧囂不遠的寧靜里,那叫聲特別響亮,但與往日又有不同,并不悅耳,像是在爭吵。忍不住仰頭望去,在眼前那四棵高大的,南北相距有四十米的楊樹上,有幾只喜鵲。北邊那棵樹上是兩只,南邊挨著的三棵樹上似乎也是兩只。隱隱約約,在北邊那棵楊樹的光禿禿的樹杈上,看見有小樹棍橫斜著。哦,原來這兩只喜鵲是在搭窩呀。它們是熱戀的情人?是新婚的伴侶?還是其它?無論是什么,它們的新生活開始了。南邊樹上喜鵲的叫聲,聽起來不像是祝福,那該是指點北邊樹上的喜鵲建造新家吧。叫聲中似乎還含有嚴厲與急切,那一定是父母了。北邊樹上的喜鵲不聽勸告,像是在大聲爭辯。但后來那窩確實改變了位置,從北邊的樹枝上挪到了南邊的樹枝上。生活經驗還不足,那它們一定是一對新人了。從人的眼光來看,南邊的位置確實是好些。唉,可憐萬物父母心。
喜鵲的叫聲停了下來,孩子們的臉仰了起來。在那高大的楊樹中間,紅旗飄了起來。
時間一天天過去,天有時晴有時陰,春卻無處不在了。西邊的那株臘梅,一部分花已悄然落地,一部分還默默掛在枝頭,但已枯萎了。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花,已經兩朵三朵地盛開了。臘梅旁那棵我親手栽下的櫻桃樹,今年也開了花。雖然樹還很小,花也只有幾朵,但因與我生命相連,我竟多了幾重心情。挨著臘梅的桃樹還沒有開花,但花苞已經大了很多,一個個花苞像一條條小船,在春風中準備著。
過了一個星期,又是一個晴朗的天。早晨,我站在院子里,享受著藍天與朝陽,感受著空闊與清新。還有一大群孩子,說著笑著。但楊樹上沒有了喜鵲的叫聲。抬頭望去,那喜鵲的窩竟已成形了。那兩只喜鵲,飛出去,飛回來,窩內窩外忙碌著。原來,它們是忙著搭窩,連叫聲都少了呀。
孩子們的臉仰起來了,紅旗飄起來了,心在春風里更加蕩漾起來了。那個還沒有完全建好的鳥窩,還有那兩只喜鵲,在高高的樹枝上,陽光映照著,藍天襯托著,真是一幅絕妙的圖畫呀。
一天一天,喜鵲默默忙著,春匆匆走著。楊樹下池塘對岸的柳樹,不知何時已綠如彩綢了。北邊,一行沾滿塵土的柏樹上,一小片一小片的嫩綠,破土而出。院墻外面,不知道名字的花,已經開滿一樹。
關于鳥的散文篇3:小鳥
小鳥最愛鳴叫了,尤其是那種叫鵂子的小鳥,人們都叫它麻雀,說它可愛,實在是可愛極了,成群結隊的飛,一會飛在這個樹上,一會飛在那個樹上,一天到晚都是嘰嘰喳喳的鳴叫,人們都說它害人,但人們沒有注意它為人,人說它害人,主要是說它吃麥子,吃稻子,但誰見過它吃害蟲呢?人們的偏見真是太過了,好象小鳥害的人能斷人口糧似的,轉眼之間小鳥少了,小鎮(zhèn)的周圍,蓋起了房,城市周圍蓋起了房,小鳥到讓人懷念起來了。
曾經的小鳥不就吃上了幾顆糧食,恨小鳥,恨的入骨三份,現(xiàn)在好了,整片的土地沒有了,你卻無言了,心安理得了,小點的人沒有見過鵂子,人提起這種小鳥,和天方夜潭沒有什么區(qū)別,就是現(xiàn)在有小鳥,娃從生下來到成人,能見過幾天天,看過多少地,小時候是托兒所,再大小幼兒園,小班、中班、大班,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啥時候能象小鳥一樣自由過呢?所有的大人都知道當官的占的幾比例少,當經理的占比例也少,但人們都想當官和當經理的人應該是自己娃,而不是別人娃,到了競爭的年代,誰還想到小鳥呢?
大概人們都不注意小鳥了,小鳥多了起來,誰也不注意它害人了,現(xiàn)在人們都開始愛起寵物,誰還有心害小鳥呢?所以小鳥現(xiàn)在活的自由了,可生在城市的領空少了,只有吃蟲子,還能吃什么呢?實在是沒有什么可以吃了,城市不種莊稼,曾經的農民眨了一個眼,都成了居民,原來想當居民沒有門路,現(xiàn)在當了居民卻覺得沒有過去實在了,感嘆的說,沒有土地,小鳥都見不上了。
想起來小鳥也讓人心酸,在鄉(xiāng)里的時候,家家房檐下都有小鳥的窩,捉幾個小鳥或養(yǎng)或放,以養(yǎng)意趣,也是對一事物的再認識,可現(xiàn)在搬了土房建樓房,小鳥不知都在那兒筑巢,當初人和鳥,有仇恨,但還是和諧相處,可現(xiàn)在想和諧沒有什么可和諧的基礎了,過去人修房,房前屋后要栽樹,給人帶來的蔭涼,也給小鳥有一個安家的好去處,可現(xiàn)在的人,修房恨不得把房根扎到天涯海角,那兒還有栽樹的空間呢?愛自然的人,最多養(yǎng)幾盆花,就算安慰了自然,最引來幾個蜂或幾個蝴蝶,那兒還有小鳥呢?想一想,人還真想流淚,小鳥你怎樣生活呢?
咱也不是什么鳥類學家,也不懂鳥,但對鵂了這種鳥特別的喜歡,它的生命力極強,雖然少了,但它還是有,有時還成群結隊,人們都善愛鳥,養(yǎng)的都是些八哥,百靈之類的鳥,很少有人養(yǎng)麻雀這種小鳥,我養(yǎng)過鳥,不是把它訓養(yǎng)如八哥,百靈那種鳥,而是覺得養(yǎng)活就是成績,小鳥很可愛,它和人是有感情的,沒有感情,它能在你家房檐下筑巢嗎?
小鳥是大自然的童年幼兒似的,飛到那兒那兒就有一種歡樂的氣氛,那兒的小鳥多,那兒的環(huán)境顯得有自然的本色,有一種自然和人的和諧。
小鳥是最喜歡人類的鳥,山野還不多,最多的還是在城市的周圍,尤其是和諧的自然環(huán)境,有樹、有水、有房子,不是現(xiàn)代化的樓房,這種環(huán)境最適宜小鳥來筑巢,飛來飛去,天剛亮,就飛到你的窗前的梧桐樹上或者櫻花樹上,嘰嘰喳喳,不知都說些什么,如果你在做夢,這時候夢很香很美,如果是醒著,你可能格外清晰,小鳥的鳴叫是悅人的聲音,是自然的聲音,沒有一絲的嗓音刺耳。
有一天我走在公園的小路上,忽然飛來一群鵂子,剎那能遮掩眼前的一片視野,落在一顆特高特大的楊樹上,嘰嘰喳喳的象一群幼兒園的娃在玩似的,高興的在蹦在跳,忽兒有飛走了,真是歡樂極了,一群小鳥,讓我們想起了童年,小鳥是人類永遠的童年,可人只有很短一段的時間和小鳥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