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鄉情的散文推薦
關于鄉情的散文推薦篇1:鄉情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對于奔波在外的的游子來說,最能引起共鳴。無論身在何方,故鄉的情,如一根長長的無形線,緊緊地拴結游子的心頭,常常會情不自禁地惦念著。我的故鄉在很遠很遠的粵東地區,那是一個富饒而美麗的地方:有山有水,也有令人嘴饞的風味小吃,還有讓我難忘的濃濃鄉情……
依稀記得,有一年的年底,少時就背井離鄉來粵西地區過生活的我,終于第一次回了老家。說實在,要不是為了接年邁的母親一起過日子,我是不打算回故里的。因為,事業未成一直是我抉擇回鄉的最大障礙。回家那天,陽光明媚,我背著簡單行囊,懷著既喜又憂的復雜心情踏進了生我養我的故鄉土地:喜的是能暫時緩解多年思鄉之苦的煎熬,憂的是那些父老鄉親會怎樣定論我這位碌碌無為的所謂“外出能人”……
故鄉的變化真大,差點兒找不到入村的路口。原有的泥土小路已更換成寬闊的硬底化混凝土大路,嶄新的公共汽車直駛村里,一幢幢的新穎樓房像雨后春筍般鱗次櫛比延伸村中……我還未走進家里,就被一些父老鄉親認出來,問寒問暖,弄得我有點招架不住,就這樣,回鄉前的憂慮心情在這問與答之間全拋到九霄云外。
當我抬起腳跨入老家門檻時,母親那熟悉的身影正在廚房里忙碌著,還未等我坐穩,母親便端來了一碗熱騰騰的甜蛋面:“孩子,快趁熱吃,吃完就大吉大利!”從母親手中接過甜蛋面,我心猛地一熱,手微微一震,淚水在我的眼眶里打轉,我強忍著連連點頭卻說不出半句話兒……聞訊而至的鄰居老阿婆拄著拐杖,特意送來了10多個新鮮的家雞蛋。這怎么行!作為后輩,外出第一次回鄉本該買點禮物贈送左鄰右里的,但因一時疏忽而兩手空空回家。不行不行!我怎能反情理接受老一輩的禮物呢?我急忙拿起擱在桌子上那一袋雞蛋推回老阿婆手中,在多次的推來推去后,老阿婆竟跺著腳生氣起來:“小子,我可是看著你長大的!前些日子,聽你母親說你要回來,你可知道我有多高興哩!雖說這些雞蛋急湊起來不容易,但遠遠比不上你母親平時對我的照顧。總之,這些雞蛋是我一點心意。你若不接受,就證明你看不起我這個不中用的老太婆!”她越說越激動。盛情難卻,我不得不鄭重地接過老阿婆遞過來的那一袋沉甸甸的雞蛋,呆呆地站著,凝望她那有點駝背的身影,那時那刻,我無法控制眼眶里的淚水,任憑流淌,熱淚漸漸地模糊了我的視線……
傍晚時分,少時的一些伙伴也聞訊聚集我的家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無拘無束,紛紛暢談孩提時代的樂趣事兒……那一夜,我毫無睡意。
親不親,故鄉人;濃不濃,家鄉情。故鄉的每一處土地,是那么寧靜、純潔、溫和。故鄉的情,猶如陳年老酒,散發出醉人的醇香;故鄉的情,又如清澈之泉,輕輕滋潤著游子疲乏渴盼的心房;故鄉的情,更如甘醇好茶,苦澀合著芬芳讓人終生難忘!
關于鄉情的散文推薦篇2:鄉情
漸漸地,長大了!生命的年輪愈是變得深長,鄉情的掛牽也愈是變得厚重!不論身在何處,身居何位,也不管生活多好,如何風采,只有在心底最深處,也只有 養你、育你、牽你、盼你的故鄉,是最為親切,最為可人!
自從高三以后到如今大學畢業,一直也不曾能夠回去我那家鄉。高考落榜,心中愧疚,無言面對家里對我寄予厚望的祖父祖母,在西安上大學期間,每逢暑假心中熱烈的期盼著回去,想想我睡過的熱炕,我住過的土窯,記載著我童年的土瓦房,盼著回去喝口香甜的窖水,吃一碗祖母做的油潑削筋面,然而,我始終沒有勇氣回去。只有在假期,尋點零星的活,用以打發掉我那濃濃的鄉愁。記憶里,我曾經每次回去眼角都是掛著淚花離開的,我期待那種重逢的感覺,像是訣別的姑娘,久久放不下那綿綿的情意。
今年的國慶大假,表哥結婚,在老家舉行婚禮。我早沸騰的心已經飛回我那可愛的故鄉。一放假,坐著舅舅的車,一路盼一路望。雖然路上有些許波折,車輛在半路爆胎,但我的腦海中不斷涌現出那低矮的瓦房,那破舊的窯洞,那發黃的窖水,還有祖母那熱騰騰的削筋面,想著,并沒有因為貧窮和落后,阻斷我的向往,仿佛一切的落后的吃食,殘破的老房,顛簸的土路都是我記憶中的家鄉的美。鄉間路沒有那么多的汽笛聲聲,車輛滾滾;更沒有那摩登座座,霓虹閃閃;鄉間有著世界上最深邃的夜晚和最皎潔的月光,故鄉有最美的曲子和最清純的風景。
第二天一大早,我本是要去大姑家所在的村子給祖父母置一碗羊肉泡去的,在農村,誰要是多久能吃一碗羊肉,在村里就已經傳為美談,昨天回來,家里來了個鄰居,和祖父聊起瓦李村的羊肉,祖父一直問,于是我決心圓了祖父的心愿。但是天公不作美,后半夜淅淅瀝瀝滴了些雨,路面稍顯泥濘,祖母變死活拉著不讓我去,非要給我包餃子吃。餃子在城里那是家常便飯,在農村,只有過年才吃餃子,我回去,祖母要給我包餃子,說了要幫祖母忙,可是昨天表哥的婚禮忙了一天,累得我睡了過去,我睡醒時,祖母已經把餃子包好了,我頓時非常后悔。祖母也一直說“你瞌睡了,婆能弄,我娃不管”,吃著香噴噴的餃子,心里別提多美了!
關于鄉情的散文推薦篇3:鄉情
轉眼間,離開故鄉————武夷山腳下的革命老區東平已有20余年了,先是在外求學,而后在外求職,自然,回故鄉對我而言是難得回去一趟了,故鄉不遠,但故鄉也不近,20余年間,雖在異鄉忙于生計,忙于世故竟無暇奔波往返,但又懶于動筆遙寄一封家書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覺,有時靜下心來細細思量一番,心中不免內疚,故鄉的身影總是縈繞于我的心底,伴我朝朝暮暮:紅土地上的父老鄉親,村頭的田地,房前的小溪,屋后的綠茶翠竹,還有爸媽的白發……,這山山水水,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時時站在我的情感深處,成為我思念的情節,觸動我厚重的心事,我時常默默地想:故鄉,你是我心底最深的烙印。
故鄉近在咫尺,而我的思念如渴,是由于我對她的熱乎尋常,近于癡狂。我認為那是自己情感的頑癥,是一種情結————故鄉情結。
離開故鄉久了,一改昔日濃濃的鄉音,在異鄉的天空下,終日忙忙碌碌于為他人傳遞親情中,時常勾起思鄉的念頭,但在眾人面前則表現出一副不曾思鄉的感覺,可心底里始終系著一路樸實的故鄉情結,因為故鄉的確很美,在這塊曾灑滿革命熱血的紅土地上,我喜歡老區人民那艱苦創業的精神,喜歡村野裊裊升起炊煙的那種鄉韻,喜歡漫步于鄉間古巷小道,走在田疇之間,裹起一身富含故鄉芬香的泥土氣息,也喜歡與樸實的鄉親們圍坐一起拉家常的情景,但這些對于我這個遠離故鄉的游子來說,是不可能僅僅在思念中得到滿足與安慰的。
又是一個月圓之夜,鄉情也愈演愈烈,因為故鄉與我之間有著一根無形的長線牽系著,它永遠牽掛著我的一切————那是一種只能用心去體驗而無法用語言和行動來表達的痛楚……,面對眼前的一切的一切,我只能將這太多的鄉情放飛遠方那生我養我的熱土,但愿有這一天能圓了這場歸程的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