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沙的散文
關于沙的散文篇1:沙土
沙土是好東西,沙土養人!
沙鄉的孩子大都是睡著沙土、吃著沙土長大的。
我們那個村是有名的沙堿二十七村沙化最嚴重的村莊,四周全是沙丘崗子。一九六三年發大水,只堵了村頭幾個凹口,大水就被擋在了沙丘外。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之前,村里街道、胡同,各家院落里都是蹚著沙土出進,沙化程度不比內蒙沙漠邊沿差多少。資料上刊載,我們地處黑龍港流域末梢,沙化是黃河故道幾次改道沖積形成的。
沙土養人不假。我們那一帶村莊上出生的孩子,大都是穿沙土布袋長大的。我本人就在土布袋里待了一年半。
那時誰家生了孩子,做幾條大小不一的土布袋,在土布袋里裝上十多斤飛沙細土,把孩子仰放在布袋沙土上,布袋口對稱的四條布條捆在孩子的兩肩上,小孩子滑嫩的小光腚躺在細軟的沙土里,高興地亂蹬亂踹。大冬天里,將幾條裝上沙土的土布袋并排在灶炕相連的炕頭上,一天三頓飯,灶把炕燒得熱乎乎的,炕把土布袋煿得熱乎乎的,土布袋把被窩烘得熱乎乎的。小孩在熱乎乎的布袋里滿是爽快。屙了一伸手掏出一塊沙坨坨,尿了一伸手掏出一塊沙窩窩?;厥职褵嵬料蚱ü上露兑欢?,小孩玩得更是暢歡。寒冬臘月,外邊天寒地凍,室內被窩里、布袋里暖烘烘的,小孩一冬不受罪。
上世紀大集體年代,地里雖產不出多少糧食,但生產抓得很緊,婦女生孩子不久就得下地干活,土布袋居然成了小孩的“保姆”,孩子穿上土布袋既踹不開、也躥不出。孩子小時,半晌工憩時,母親跑著回家給孩子喂幾口奶;到有手會拿東西了,扔枕旁一口窩窩餅子,一塊生紅薯或幾顆花生。孩子在土布袋里吃會兒、玩會兒、睡會兒,也許哭會兒,一晌就過去了。也怪,那會很少聽見孩子哭鬧,唉——哭也白哭!習慣了,也就不哭了……
我工作娶媳婦后,西院的二大娘還不時指著我念叨“二小兒從小就精明,在土布袋里就會拿線穗子打狗”。其實那也不是精明,是穿土布袋太大了,一歲半了。父母生產隊里勞動,我照例穿土布袋一人玩。半晌里,家里的小黑狗耐不住饑餓,啃開門擠進屋里叼鍋蓋上篦子里的紅薯。我呵不退它,居然帶著土布袋爬了近兩米,拿娘紡的棉線穗子把狗打跑了。當然,這事我自己并不記得。
沙土的好處多去啦!不管大人孩子,在沙窩里怎么臥、怎么滾,起身輕輕一彈,隨即干干凈凈,一點土都沾不上。沙土層再厚,只要一下雨,沙地板板實實,不沾腳不泥濘。夏日黃昏,光腳漫步在溫暖柔軟的細沙上,暖暖的細沙埋過了腳踝,沒過了小腿,那酥癢通爽的愉悅從腳底一直爬到心里。綿懶地躺在溫沙里,望著落日的余暉,心是那樣的空曠,身是那樣的酥綿。沐浴著沙的溫柔,浸吮著沙的清香,仿佛人和沙完全融到了一起…….
春末夏初,月光透過槐樹、棗樹的枝葉斑駁地撒在胡同口的沙土窩里,七八個孩子吃完飯照例偎在沙窩里等常有爺、富貴二大爺的到來。那年月沒電視、沒電腦,孩子們最大的精神營養就是聽上歲數、見過世面的老人們講故事。初夏的風輕而柔暖,躺在溫軟的沙窩里,香甜的棗花香、槐花香一陣陣飄來,聽著老人們闖關東,解放太原(縣城西部不少村莊的老人參加過解放太原的擔架隊)、端鬼子炮樓的故事,不多久變橫七豎八地進入了夢鄉…….。
關于沙的散文篇2:我們都是一粒沙子
歲月帶走的是我體弱多病的皮囊,而我年輕的心依然保存。它和我的靈魂一起舞動,旋轉,升空。如沙子般無法撲捉,準確的說他就是一粒沙子。他不像石頭那樣屹立在那里紋絲不動,他肆無忌憚,放蕩不羈。他在原野不停的吶喊,追逐。是的,他本身就是一粒沙子。 ——題記
沙子的使命
我們都是一粒沙子,因為沙子進了眼睛,看不清前面的未來,因為沙子隨風飄蕩,沒有了家。因為沙子太微小,最后消失在茫茫人海。我們不甘平凡,但落得平淡,外面的風景很美麗,有時多么渴望一場雨,把我隨水濯流,有時多么渴望一場風,讓我舞得自然,有時多么渴望一棵樹,這樣我就可以穩定下來。有時多么渴望一片耀光,這樣我就可以表明我熾熱的心。沙子,飄著,不停的追尋,最后飄進了眼里,流出了眼淚。
眼淚太過清澈,與大地格格不入。
于是學會放棄,學會妥協,學會做自己從來不喜歡做的事,于是學會封閉,學會沉默,學會懂得,學會看清這感嘆號和逗號才能分句的規則。
這樣的日子不停的重復著,如鐘表24小時的擺動,滴滴答答,敲進心里,我還是不想就這樣屈服于現實。
我記得,我是在風的擁護下飄向遠方的,我記得我是帶著祖輩的記憶離開故土的,如此想想,我已經好久沒回過我的家園,不知柏楊還是否那樣堅強,不知天空還是否那樣開朗,是的,一切也許都突然變了,有一天,我回到故鄉,看到的不再如曾經那樣,于是我還會懷念那時的美好,但勿忘初心,不刻意懷舊,但時刻銘記于心。
但還背負著最初的夢想,我是一粒沙子,在世界的某一個角落飄著,小得微不足道,因此,沒有誰記得我曾來過這里,我只是隨心去流浪,偶爾會想起故鄉,那片無盡的撒哈拉沙漠,那輪金色的太陽,可我既然離開,就得學會獨立,我不想再沒有任何成就就回去,所以我一直飄著,時而在雨后和露珠姐姐嬉鬧,變成霧,朦朧眼前的山色,時而化裝安靜的小泥巴,陪著大樹爺爺嘮嗑,聽著他講那永遠都不不會變題的故事,樹,生于土地,改變空氣,凈化環境,因此想想我又為人類做了件好事,但我的腳步從未停歇,我的夢想是飄過大海,看更遠的地方,是的,也許這是同胞們從來不敢設想的天方夜譚,不過,我就不認命,因為我是一粒勇敢而執著的沙子,即使落進大海,犧牲在追夢的路上,那么也無所遺憾,不是嗎?
前面的路還漫長,而對于沙子而言,這都將會成為自己腳下的路,雖然我飄在異鄉,但他我時刻保持樂觀,因為在他我眼里,只要太陽沒有墜落,世界沒有毀滅,就沒有他我到不了的地方。我沒有路線攻略,只是在心里樹立了一個方向,那就是海洋的彼岸,我渴望了解未知,喜歡探索未知帶來的神秘感和刺激感,是的,在同胞眼里,我就是一粒不安分的沙子,在他們心中的滑稽和無知我把他取名為與眾不同。也許,會等到有一天,飄累了,想找個城市歇息,有個落腳的地方心里可能會有一種依靠,不過,這也意味著我將會停滯不前,得過且過而忘記祖輩的希望和自己一直堅持的夢想。
關于沙的散文篇3:沙子的追隨
于是我學著即使疲憊也不讓自己后退。夜深了,我還是一個人在不停的飄蕩,飄向遠方,有時,會突然害怕自己一直堅持來的追求是否正確,有時會感到莫名的孤獨和悲傷,這樣的感覺在黑夜襲來的時候格外強烈。
不知不覺,我已經飄泊了將近半個世紀的二分之一,大海還在遠方波濤洶涌,肆虐吶喊,我的心和激情卻沒有那么強烈了,有時,會在睡夢中驚醒,看著眼前的自己,似乎變了模樣。不,內心的兩個靈魂在撕扯,攪和,戰斗。A說,你一定要堅持,無論前面的路多么危險,多么坎坷,也絕對不要放棄。因為我與你同在,只要你相信而付諸努力,世界都會為你開道!B說,醒醒吧,別在執迷不悟了,夢本來就是傻瓜和白癡才做的,何必把精神和力氣花費在毫無意義的事情上呢?面對現實吧!這種糾結困擾著我,讓我頭疼的昏了過去,再次醒來時,已經是第二天的黃昏,看著落日,晚霞,絢爛而鮮紅,我頓然明白了些什么。。。
生命短暫而脆弱不堪,一場風暴,大自然的怒嘯都可能使我們灰飛煙滅。人生如黃昏這般絢爛卻接近黑夜,我們時常抱怨生命的短和現實的殘酷,卻未曾用心去追求和做一件有意義的事。當生命將近終結,一切回歸塵土時,又遺憾人生無常,悲劇太多。我們經常是看著別人的生活長大,聽著他人的故事哭得撕心裂肺,而對自己的一切卻一無所知。等到有天醒悟,卻無奈的把它當成一場夢。歲月蹉跎,念去去,豆蔻年華,刀光劍影,有情總被無情傷。我是一粒沙子,飄向未知,飄向遠方。我也許是一個人在戰斗,但夢想卻是用靈魂鑄就的信仰!在前進的路上,有許多戰友,雖然追求和信仰不同,但我們都以不同的方式堅持和守護自己的夢,這不是三分鐘熱度,不是夸夸其談,而是用腳步一步步走出來的信念。我是一粒沙子,來去悄無聲息,如果你仔細聽,也許會聽到沙沙沙的聲音,如果你駐步體會,也許能感受到我走飄過帶來的微風。
天空依然蔚藍,時光卻不常有,明天飄向何方,且聽風吟。
現實照進夢想,還未征戰,就已潰不成軍。當我們尚還年輕,卻說得比古埃及還要蒼老。我們都是90后,叛逆,瘋狂,個性,自由,敏感,有時堅強得一塌糊涂,有時脆弱得一敗涂地。來到世上,我們如沙子般輕盈,走時卻如蝸牛一樣步步難艱,我們沒有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我們沒有蝸牛一樣可愛而實在的房子,物質困擾著精神,于是,我們還是一粒沙子,即使離去,也沒人記起。
是的,也許我們只需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對于別人是否記得有何重要性可言呢?就好比葉子的一生是歸于根一樣,當我們把最好的青春年華奉獻給最好的自己,那不是一件特別有意義而充實美好的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