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我和你的散文
關(guān)于我和你的散文篇1:我與你
我與你,我以為我倆這輩子,應(yīng)該是那種會攜手到老,相擁走到生命盡頭的異姓姐妹。曾經(jīng)是彼此暖著彼此,走過了很長很長的一段歲月……
然,當(dāng)我驀然轉(zhuǎn)身,才發(fā)現(xiàn)已有好些日子沒有聯(lián)系了。
我曾感恩,在過去許許多多的事情上,你向我投來“理解”的微笑,傳遞給我支持與力量。你,讓我覺得在這個世界上,終究還是有懂我的人。因為我信奉:“你若懂我,我視你為君王”。有一種情,因為懂得而珍貴!
于是,在許多年里:
我們分享著彼此的快樂,交流彼此的人生感悟;在那些日子里,一個快樂變成了數(shù)個。常常被彼此待人處事的立場、觀點、看法不約而同而雀躍。彼此看對方的眼神里全都是欣賞;
我們也常常分擔(dān)彼此的煩躁與苦惱,毫無顧忌地向?qū)Ψ教孤渡睢⒐ぷ鳌⒓彝ブ械睦Щ笈c心事。于是,一個痛苦變成半個。常被對方幽默而風(fēng)趣、豐富而跳躍的語言逗樂的破涕而笑。
我總是堅定的認(rèn)為,我倆共同擁有一個堅實的營壘。
在長時間的交往中我深知:你,聰慧而敏感、驕傲而脆弱,對身邊發(fā)生的事情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于是,在你經(jīng)歷長達(dá)數(shù)年的生病、失眠、疼痛,被病魔折磨的痛苦不堪時,對你惺惺相惜,心系于你;每當(dāng)看著你時,常想,我若能分擔(dān)一點你的病痛該有多好。甚至當(dāng)你與人沖突時,我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拔刀相助。只緣:你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你的敵人就是我的敵人。
然,就在我把這份暖藏于心間,用十二分的真誠與在意待你時,不經(jīng)意間,傳來了我所不理解的陣陣怨聲怨氣,其間還伴有譏諷與挖苦(因為我也是社會的人)。最讓我感到痛苦的是,你甚至與我的“敵人”相互混際,結(jié)伴為伍。對我的真心與付出,出乎意料的若視無睹、云淡風(fēng)輕。
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曾經(jīng)的“支持”賦予了施恩的涵義;“行俠仗義”解讀成了強(qiáng)勢。
漸漸地,我讀懂了曾經(jīng)的“理解”有了變異的味道,“自我獨立”變成了無法掌控……。
當(dāng)我心間那些所有的真誠與熱情慢慢的被善變與涼薄浸透之后,我低頭沉思,心中無數(shù)次的拷問自已,我做錯了什么嗎?為何會這樣?!雖,心有太多的不舍,不時想起、不時傷感、不時落寞……。當(dāng)我無奈地抬起頭來時,只看到你遠(yuǎn)離的背影,越走越遠(yuǎn),越走越淡,變的是那么的飄渺......
關(guān)于我和你的散文篇2:當(dāng)我與你離別的時候
人們都愿意相逢,喜歡相見時的欣喜快樂,即使是喜極而泣。可是,問一百個人---你喜歡離別嗎?肯定會有九十九個把頭搖得像個撥浪鼓般,很是誠懇地告訴你說——不喜歡。是的,我也不喜歡離別,總感覺離別會讓人突然地沉入水底,心悶,氣短,煩心,傷悲,心也會一剜一剜的疼,更會讓我瞬間想起那首震響耳畔的《送別》,那凄凄的情景我受不得的。
今天閑來無事,去好友家閑串搗亂,在朋友的家里翻箱倒柜的亂翻一通,別說還真找到些寶貝。這首程旖琴演唱的《城南舊事》,一下子把我拉到了那久遠(yuǎn)的回憶中。
我喜歡李叔同先生寫的這首送別,每次聆聽都感覺一種似曾相識的親切。“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fēng)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崖,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
人世的蒼涼莫過于別離,人世的凄迷莫過于不愿別離。很久之前聆聽過這首歌的時候是幼年坐在影院里,看電影《城南舊事》,當(dāng)時只道是一首很普通的歌曲。畫面定格在英子懵懂迷離的大眼睛上,撲閃撲閃的坐在洋車?yán)锘仡^看著老街。但是,隨著年齡的漸長,經(jīng)歷了幾場人生的生離死別。我終于對于這首詩中隱含的離別,有了些微的了解。
送別,我們在人生的渡口,送別那相濡以沫的親人,送走自己摯情的愛人,送別那情投意合的友人,送走我們一起生活的至愛親人,送走陪伴我們成長的每一個精彩瞬間,送走自己曾經(jīng)熟悉的一切、一切。這些離別的場景在聆聽這首歌中會兀然的在你的眼前輕輕搖晃。
我不喜歡別離的場景,我只喜歡歡聚的場面。可是,人生的每一步都離不開別離。我們和我們所摯愛熟悉的一切終將各自分散,最終杳無音信。
自古以來,中國人是最戀舊的。對離別的不舍自古有之,例如大詩人李白就曾在那千古傳誦的《送友人》中有過這樣的描摹:“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王維也曾在《送元二使安西》中有這樣的累累感慨:“勸君更進(jìn)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王勃曾經(jīng)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臨江聲淚俱下的訴說:“海內(nèi)存知已,天涯若比鄰。”;王昌齡也曾因為友人的離別而在《芙蓉樓送辛漸》中生發(fā):“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的感慨萬端。這些都是送別詩中千古流傳的名句,也道出了對于離別每個人的獨特難舍感受。
至于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遠(yuǎn)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更是與李叔同的《送別》,有許多的相通之處。離別,送別,總是讓人有種戚戚然的悲壯,更有種心底難舍的深情。
我曾聆聽過那失去親人的生者對逝者的哀哀悲鳴,每一聲都可以讓杜鵑泣血而亡;我也曾見過那與愛人在車站分離的情侶,火車開動的一瞬,手與手還舍不得松開;我也曾見過父母送別孩子的深情,每一個眼神都流轉(zhuǎn)著疼惜;我還曾見過那別離校園的孩子的倦情款款,每走一步都要回頭再留戀的看一看。
說實在的,我不喜歡離別。雖然有人告訴我,離別是為了更好的歡聚。但是,送別的短暫情慟,總是讓人有無法釋懷的難舍。想想吧,那長亭飲酒、古道相送、折柳贈別、夕陽揮手、芳草離情的送別場景,是否會對你的心中也有極大的情感沖擊力呢?
李叔同先生的《送別》用短短的幾句歌詞,就把這些離別的意象都集中起來,強(qiáng)烈的情景再現(xiàn),讓人的心靈瞬間被強(qiáng)大的沖擊,更讓人強(qiáng)烈的感受了那種即將離別的疏離和悲傷。他用長亭外、古道邊送別的畫面,抒發(fā)了知交零落天涯的心靈悲慨,也用這樣的情景轉(zhuǎn)換,讓人感悟到了人生短暫,猶如日落的人生思索,詞意深遠(yuǎn),充滿著徹骨的寒意。
關(guān)于我和你的散文篇3:我與你快樂前行
你說,我們得互相養(yǎng)著對方,快樂地前行,以后如果嫁不出去了,我們兩個終老一生。說著,你還做了一個向前沖的動作。我忍了好久的笑終于噴了出來,拍著你的手說:“我才不要和你終老一生呢!”
我們兩個屬于閨蜜型的,從小到大你一直都讓著我,為我撐腰。有一次老師把我們換成同桌,你高興的把快樂兩個字貼在我們的桌子上,雖然歪歪扭扭的,但我覺得它們在放光,一閃一閃的,閃的我的淚就那樣流了下來。
六年級的時候你買了一本厚厚的同學(xué)錄,給全班同學(xué)每人一張,但唯獨沒有給我,你說我們兩個不會分開,我們還得前行呢!為此我還好幾天都沒有理你。后來,不可思議的我們又到了一所學(xué)校,一個宿舍。報到那天,你一眼看到我,說你是神仙都會算了。我說好像看電視一樣,怎么這么不真實呢!你嘻嘻的笑我傻。如果我真的傻該有多好,每天有你陪著我,傻也是一種幸福。
一天晚上,我坐在床上洗腳,你拿出那本你認(rèn)為是命的同學(xué)錄,特別動情地說:“親愛的,你知道嗎,我不給你同學(xué)錄其實我已經(jīng)幫你寫好了,只不過留言沒有寫,如果當(dāng)初我們真的分開了,我會去找你,讓你給我寫的滿滿的。”我看了看那張與其它不同顏色的紙,上面的內(nèi)容讓我驚訝,一些我都不知道的東西竟在上面寫著。我低下頭輕聲嗯了一聲,你把它合上收了起來,我看著盆里的洗腳水泛著幸福的漣漪。
我的那個你我會陪著你一起快樂的前行,直到永遠(yu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