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的散文欣賞
黃河的散文欣賞篇1:冬季的黃河
屈吉平
冬日的一天中午,天氣暖陽陽地,我和朋友去黃河邊,想好好看看母親河這個時節的風采。
車子下了蜿蜒的陡坡,眼前出現的是一大片寬闊的河漫灘。如果有足夠的水,這里應該是一條黃金水道?;钌默F實無情地撕破了過去歲月中依稀浮現的幻境,從前往來船只川流不息的河道,變成了沿岸農人辛勤耕耘的沃土,種上了碧綠的玉米、金黃的麥子、雪白的棉花。
再往前走,眼前的河床上滿布沙洲、岔流,一副山河破敗的悲涼。河水消失了,它的輕柔,它的澎湃,它的明亮,全都留在沙灘上。我和朋友行走在輕柔的河道中,放眼之下,全是粗糲的沙子,那一褶一褶的小沙丘,仿佛是在茫茫戈壁灘上。“天沒邊,海沒岸,黃河有底人不得見。”古老的民諺難道錯了?沒有了河水,只有廢棄的時間在這里流淌。朋友說,河水肯定倒向西了。
是呀,跟前的河水變得很瘦,瘦得只有細細的一脈,好像人手都能握住似的。河上浮著一層冰,沒有浪花和漩渦,沒有驚濤拍岸,沒有舟楫自橫,它那么寂靜,不弄出一點聲響,它更像一道無名野水,有點荒涼,但卻是快樂的、自由的向南流著。那擱淺的木船,古銅色的船工,高亢的號子,皆已“逝者如斯”。
黃河水銳減的原因,與氣候、與所謂的全球變暖并沒有太直接的關系,一個更直接更主要的原因與上游大大小小的水庫不無關系,人類修建的水利工程,改變了一條大河的自然規律。
“九曲黃河萬里沙”,從劉禹錫的一句詩可知,唐朝時的黃河就已經是一條泥沙俱下的河流了。大河上下的老百姓說得更形象,“九曲黃河十八彎,一碗河水半碗沙。”黃河流著黃色的泥土,它用水和泥沙敘說著歷史。我們行走在茫茫的沙灘上,真不明白,黃河是在流淌,還是在堆砌?是液體在凝固,還是固體在分解?它之所以成為一個懸河,就是被這些泥沙堆上去的。
下午,我們的車順著沿黃旅游路一直向南疾馳,不久便來到了黃汾交匯處的晉南萬榮縣榮河鎮廟前村。這里是滄桑千里黃河最柔情的部分,在一望無際的河灘里,它沉靜下來,讓一些柔柔的綠意輕輕蕩漾,傳遞著河水的靜謐和柔美。站在河邊,冬日的河水靜靜地流著,沒有汪洋恣肆,也沒有沖天而起的大浪,只有河道里的浮冰被河水推著橫沖直撞,左沖右突。據說每年開春,正是大河上下冰雪融化的季節,大量解體的浮冰、冰塞和冰壩全都堵塞在河道里,河水猛漲,這就是黃河凌汛。浮冰堆積如山,撞擊著堤壩,一旦決口,后果不堪設想。解放后,沿黃各級政府在抗擊凌汛上加大了力度,每到關鍵時刻,解放軍就會調動飛機、大炮和炸藥,炸毀冰壩,像是一場真正的戰爭。
黃河沒有了以往的魅力與激情,確實成了一位行將就木的老人,它已經整整流過了八千歲,日漸消瘦,沒有沖天的波浪,只有滿河滿灘的皺紋在游走。說什么是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說什么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里觸龍門,那樣的時光早已過去了一千年。河水斷流,一道道豁口躺在黃土地上,躺成一具觸目驚心的痛。流著人與自然的血液,流著中華民族的歷史,流著大禹的壯歌,流著李白的行吟,流著壺口的壯觀與合唱,流著龍門的奇險與哀鳴,流著船工的號子與悲歌……千古黃河,無功無利無怨無娛,就這樣平靜而近乎空寂的流著。
黃河一年一度的洪水連同汛期都已銷聲匿跡,而現在人們最渴望的,是讓洶涌的水在每一條干涸的河道里滔滔不絕地流淌。事實上,這樣的景象已經很難看到了。當我看到有關資料,近40%河段的水質基本喪失水體功能,每天有近5萬立方米廢水排入河道,河道中的的水生物瀕臨滅絕,有些鳥種已沒有蹤跡的時候,我知道,洶涌澎湃,奔騰咆哮的黃河距我越來越遠。
黃河的變化,就如時代變遷,就像一個人的離去,一切都成了往昔。不過,心中有它,應該說是最好的紀念。
黃河的散文欣賞篇2:我心中的黃河
你可曾注意,在舊版五十元人民幣背面,是一幅氣勢磅礴的大河瀑布圖,這就是被譽為“中華民族搖籃之魂”的黃河壺口瀑布。滾滾黃水,九曲回蕩,一路奔涌,在晉陜峽谷驟然受束,水面寬度由浩瀚的400多米,瞬間縮為50米,落差30米的夾岸深溝,疾流直下,濤走云飛,勢如巨壺,倒懸傾注……
黃河不僅以它在地理方面的重要性而文明于世,更多的,則是黃河水,哺育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是華夏族人開辟了中華文化的新篇章。而他們,則是生活在黃河流域的黃帝的子孫。從第一顆稻谷掉進了黃河水中起,人們離開了茹毛飲血的生活,發展起了領先世界一大步的文化。第一部農書在黃河水中浸泡;第一部兵書在黃河水中洗濯;第一部醫書在黃河水中完善;一部史書在黃河水中打磨。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無一不是受到了黃河水的哺育,從而開創了世界文明的先河!
黃河,咆哮,奔涌,跳動著永恒的心律,唱著不知疲倦的歌。黃河浩蕩,峰回路轉,滾滾滔滔,一瀉千里。黃河洶涌,九曲十八彎,曲曲折折,勇往直前,任它“山重水復”,定會“柳暗花明”。今日的黃河大堤巍峨雄偉:堤坡上青草覆蓋,河堤兩側林帶蒼翠。古人幻想的“河清海宴”為時不遠了!如今,它又以嶄新的面貌向世人訴說著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今非昔比,中華民族是偉大的,能夠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業績!浩瀚的黃河,是我們祖國生命的搖籃。它偉大而又堅強,像一個巨人,出現在這亞洲的平原之上。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黃河,它養育著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兒女,傳承了中華的火種,北自河曲凄婉動人的民歌,南到河東如醉如癡的蒲劇,那種散發著民族氣息的動人旋律,讓這片蒼涼的大地回響著生命的活力。古塔,戲臺,寺廟,樓臺,自然的勝景,先人的遺跡,無一不在告訴我們,黃河作為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蘊含著巨大無比的魅力。而那巍峨的群山,羊腸小道以及裸露的荒原,漫起的風沙,又記錄著黃河兒女的艱辛與生命的頑強。
總之,時代的步伐迅猛向前,黃河人的生活在寧靜中變化著,只有那條黃色的巨龍,攜泥沙而卜,日夜不停地流動著,告訴你時間的永恒。“逝者如斯夫!”這千年的感慨,哲人的嘆息,穿越古今,奔向未來……
黃河的散文欣賞篇3:黃河頌
桀驁的黃河水像馬群一樣狂奔而來,矗立黃河岸邊,接受母親河的洗禮。寄托的感情,濕潤詩人的目光。孕育生命,豐韻華夏的文明。萬年河水,盛滿苦難,盛滿陽光,盛滿憧憬。厚重的歷史從祖祖輩輩的目光中溢出,蔥郁輪回的記憶。
溫柔婉約是黃河與生俱來的情調,人們賦予了黃河太多的感情。黃河如一位婉約的女子,述說塵世的悲涼與艱辛。在中國文化的曙光里,處處留下了黃河的剪影。塵埃如煙,古老的黃河在暗夜里閃爍。軒轅部落,夜郎國相續從古老的迷夢中醒來,帶著千年的風塵在我前面吟唱。
一段段傳說,多少喋血雄魂,未曾謝幕。千年錢演繹的輝煌,丹青史卷里,多少個民族在黃河之濱開成艷麗的花。俯身叩拜黃河,觸碰河水溫柔的血液。我感激她的身軀滋養出豐腴纏爛的中華文化,承擔千年歷史的凝重。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描繪出黃河的壯麗景象。遙遙望去,遼闊的高原上,黃河奔騰而來,天水共色,交相輝映。黃河如一位婉約的女子,述說塵世的悲涼與艱辛。在中國文化的曙光里,處處留下了黃河的剪影。一指彈開封塵的歲月,時光將曠古的寧靜與脫俗注入黃河的身軀。永遠帶著神秘的光環。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道出了李白世路的坎坷艱難。此刻,黃河成為詩人留下的嘆息,拉長了無奈的歲月。是黃河的阻礙為詩人留下沉重的嘆息么?答案也許被塵封在歲月中,閉目定神,你可以觸摸到一個民族的脈搏。
雄邁豪情是黃河固有的氣質。轟隆的濤聲與奔騰的河水以亙古不變的姿勢,遁逸于遠方,消失在天際。倒影中浮起千鎮百城的笑顏,同時挽起萬山千嶺的希冀。黃河水奔流在每一個炎黃子孫的血液里,它的豪邁與激情也沉淀為炎黃子孫靈魂中最真實的品質。斜陽半山,古調婉轉而悠揚。
千萬年的歡愉終被一聲長長的嘆息打斷,像黑夜中突然響起的尖銳叫聲,使人久久不得安寧。黃河不再依照千萬年不變的路線游走,受傷的河水把曾經的美好一一帶走。泛濫的黃河水像受傷的野獸,不顧一切的反撲。我想黃河是很痛心的,它不得不與自己的子孫“兵戎相見”。黃河的淚水流的太多太多,以至于所到之處全被浸在黃河的淚水中,成為最悲痛的回憶。
黃河豐腴的身軀逐漸變得干枯。一道道被河水侵蝕的痕跡歷歷在目。淚水被悲憤指引。我多想黃河能夠回復往日的溫柔。世人的愚昧無知深深傷透黃河的心。我為自己的無能為力而哭泣。
我望著黃河流向遠方,我要用一生的時間為你祈禱,祝福。黃河的品質在我的靈魂深處,比心與心相親還近。愿大自然和諧的音符會響徹得更遠,奏成一首永遠聽不完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