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情于秋的散文
寄情于秋的散文篇1:秋
一柄悠悠旋轉著飄落而下的黃葉,一陣略帶寒意的微風,一汪湛藍的天空,這便是秋了。或許,再多一點,不過是角落里綻放著的幾朵菊花,草地上一抹寂寥的枯黃,這也便就是秋了。
這是秋,這又不是秋。
秋也,禾谷之熟也,少陰之選也。參考這個定義,或許,又該為秋加上金黃色的稻谷,紅彤彤的果實,這便更似秋了。然而相似,卻還不是真正的秋。
我想象中的的秋,不該僅僅只是一個季節,也不能簡單的反映到一幅畫上,我心中的秋,是一種意境,一種寄托,是那最朦朧但卻又無比清晰的思緒。
請用心感受這意境,假想你在用心欣賞著一件名貴的瓷器。或許是一件瓷瓶,或許是一件瓷碗,但這不是問題的關鍵。用心想象,簡潔柔和的外表,晶瑩剔透的瓷胚,細心去看,就又會驚喜的發現那淡淡的花紋,或青色,或紅色,或綠色。這便是秋意。
這是一種清麗出塵的高潔,一如那秋天傲然綻放的菊,不帶一絲矯做。這是一種看淡百態后的寧靜,或許是懷才不遇慘遭貶謫,或許是遠走他鄉獨看歸雁,或許是山河破碎國家動蕩,但此時,有的只是寧靜。
秋,凋落了世間的繁華與喧囂,卻為慌亂的內心尋來了平靜。
何必為那些眼前的幻影而惆悵,又何必獨自一人默默的憂傷。所謂失意彷徨,秋已見的太多。一歲歲的枯榮早已不能觸動它一絲情緒。
又何必為那些浮世的功名所累,所謂成功,秋已不覺得新鮮和激動,一年年的果實的收獲,換來的只是那一圈圈不斷增多的年輪,除此之外,又還剩些什么呢?
于是秋選擇用一塊藍的沒有雜質的天空,選擇用一泓清透見底的湖水,來裝扮自己。這便是秋意,在滌蕩了整個世界之后,留下的只有淡然。
在淡然之前,是苦苦掙扎出的釋然。自古以來,多少文士墨主,遷客騷人于秋日秋景之前留下動人的篇章。“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當充分領悟了秋之意境之后,秋便成為了一種寄托。
什么事不可以向秋訴說呢?秋,失意與得意共存一體。寄情于秋,即是寄情于人之本性。剝去外面的偽裝,剩下一個真實的自己,一如落光了葉的光禿禿的樹,割盡了稻子之后赤裸裸的大地。這便是本我,拋去失意與得意,盡情的揮墨,一草一木都將會成為最好的意象。于是秋成了那最神圣的字眼,年復一年的為不斷動蕩的世界帶來平靜和諧,化為人們心中那最美好的思緒。
漫步小道,又是一個清麗的秋天,天空一如的湛藍,風一如的柔和。我愿走進這秋,擁抱這秋,擁抱真實的自己,擁抱心頭的那份淡然。
寄情于秋的散文篇2:情,長于秋深處
秋風起于念,秋葉落于肩,秋意盡闌珊,深情沾心濃。情,生長扎根在秋之深處,盛開綻放于心頭之上,只愿與你相約秋之際,攜手行走在暖秋的詩行里。
——題記
一縷清風吹起了季節的溫柔,卷席了所有關于光陰的故事,偷偷埋藏在心底。而后,一場細雨猶如時光的線條急促墜落,彌漫中伴著一絲微涼的氣息,不經意間,秋伴隨盛夏的尾巴悄然來臨,將一切被沉淀下來的美好與悲傷擁入懷中。
秋,素來有“悲”之名,大概是秋天給人一種滿季盡是蕭瑟的感覺吧,可靜下心細想,卻也不全然是這般憂那般愁。秋之際百花漸凋零,卻獨有菊君子高潔峭立。落葉謝幕歸根,仍有桂花子在迎風翩翩起舞。麥田里亦會傳來豐收時的喜極狂歡,而待到月滿城墻之時,便是每逢團聚盛宴中秋佳節。已然,秋固有落傷之感,卻也不失喜悅之歡。
秋之靜美,靜于落葉歸根化作塵埃之美。秋亦動情,動于季節情牽愛慕眷戀之中。靜亦動,動亦靜,情景相交融,點點滴滴成感動。
向來,這個多情的季節總是給人一種濃郁而深沉的感覺,仿佛一切的事物都圍繞著某種情愫在緩緩流動,徘徊在如此美好的時光中,心中不免多了一份安然和溫暖,縱然這一路是短暫的稍縱即逝的,但見證秋給予的感動,想必也不枉此行了。
情,從春天走來,伴著春雨的滋潤,在心底扎根生長,長成了絢麗的夏花,依著夏天的余溫,化作秋日的暖陽,卸下華麗的妝容,拾起每一縷關于秋的感動,將這一份情愫淡淡地溫存在內心深處,讓之隨著季節的輪回慢慢沉淀于光影流年中。
美好總是短暫的,或許這就是為什么秋一直以來給人一種淡淡憂傷感的緣由吧。枯樹落葉,孤風寒燈,歸雁南渡,好像一切的美好突然就被分隔開來了,一股淡淡的悲傷感一下子就涌上心頭,內心的思念也突然跟著消瘦起來了,也許是心頭那意猶未盡的念想在偷偷作祟吧。
這世間確實存在許多事物亦如此,還來不及好好感受它的美好就突然消逝不見了,還來不及留一段傾心的記憶就已經暗淡了,這大概是秋季節給自己的一個啟迪和感悟吧,珍惜眼前所擁有的一切人與事,因為可能到了下一個路口,我們又該到了各自告別的時候。
尋常的日子里,時光如行云流水般急促消逝,很多美好也總是在不經意間就錯過了,原來一切的緣分都有它被注定的宿命。
有些緣分,總是不言而喻;有些人兒,總是不辭而別;有些愛情,總是無疾而終。似乎冥冥之中一切的遇見和分離都早已有了定數,我們都只不過是彼此生命里的一名匆匆過客罷了,但這一路與你一起走過,已是萬分感動,如果還可以重來,我希望能再陪你轟轟烈烈走一趟,不管光陰如何催促,不問今夕是何年,只愿我們都成為彼此眼眸里最溫暖的年華。
人生的風景有時只存在于一剎那的美好,恰如某些緣分總是在漫長的守候里姍姍來遲,像極了秋天的風舍不得帶走最后一片葉子,大概是風始終無法撫平心中對落葉的無盡眷戀,但最后一切都將隨風飄落歸于塵土,化作來年的春泥更護花。很多愛情亦如此,盡管我們遇見的時候都不是彼此最好的樣子,但因為與你相遇,我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從花開到花落,到底經歷幾個秋?從遇見到分開,究竟走過了多少年華?花開的時候,我們遇見了邂逅;花落的季節,我們分開各自走。
如今,秋末了,情濃了,愛卻成恨,緣已難休。或許,分開是最后的結局,但愿我們此刻不談憂愁,等某天重逢了,便只記得曾經有過的快樂和滿足。
日子久了,時光淡了,每每想要執筆寫你,寫我們關于光陰里的故事,卻不知從何訴起。或是你曾經給過的美好太溫柔,也太匆匆,一時間,竟想不起你最初的模樣,只能憑感覺將心中的你輕輕描繪,一筆成畫,一念成詩,似乎一首詩的光陰已經道盡了故事里所有的悲歡離合。
在淡淡的秋日里,獨自一人依著窗邊,任憑思緒大肆放空冥想著。有時一個下午就這樣慵懶地發呆著,不知不覺中,光陰就已經偷偷溜走了。有時來了興致,也會拿起素筆隨心寫下一些關于內心的感悟和歲月給予自己的沉淀,筆心沾了點秋陽的溫度,染出來的文字仿佛也增添了一絲暖意。
自入秋以來,情漸漸長到了這個季節的最深處,內心的情愫似乎用再多的華麗言語來修飾都是徒勞的。緣,慢慢融入了身體的血液里,把所有發生在秋季節里的故事都沉淀在心底,藏在記憶的光陰隧道里,逐漸的,一些會被歲月所遺忘,一些將永久溫存于心。
寄情于秋的散文篇3:碧云疏影入秋畫
一夜細雨清風,空氣中流淌著清涼的味道,樹上的葉子也漸漸變黃了,仿佛一夜之間就到了深秋。到底是九月了,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都說秋是傷感的季節,其實,秋天是帶著感傷的明媚,蕭瑟中隱藏著況味。
盈一份素雅,于秋的一隅靜坐。聽風,聞香,桂花樹下懷想。畢竟是秋天了,即便些許樹葉兒還綠著,卻依然經不住風的搖動,輕輕的滑落一絲清香,一抹微涼拂過心頭,時光安恬且也靜好。飄起的碎花裙,映襯著碧水長空,或許這也是秋的一道風景。靜默,無語,不經意間,那些春花夏夢的記憶,那個淡雅若云的人,在這個多情的季節里于心湖輕輕涌動……
獨立清秋,遙望遠山蒼茫,真想在如絮的蘆花里,與一位久違的故人重逢。記憶的影子飄浮在朦朧里,低眉,用一絲委婉的情愫訴說著別后的光陰。風起,蘆花似雪,一枚相思永不絕。秋,已入了眉心。
清秋,隱去了夏的浮躁與喧囂,多了一份寧靜與安詳。清涼的風,吹皺了一把細碎光陰。心情,恰似九月的菊,透著淡淡的清美。那份心靈的清幽靈動,讓心如明月,一塵不染。喜歡秋天,喜歡秋葉美麗的色彩,喜歡秋云的飄逸,喜歡秋的深邃與靜美。靜靜的品味秋天,秋水,秋云,秋葉,構略成一道美麗的畫卷,而我,只是靜靜的看月缺月圓,素心,如蓮。
塵埃落處,是那些無法撿拾的歲月。夢里,我還是那個扎著麻花辮的小女孩,牽著奶奶粗糙的手穿行于田間小巷。秋天,故鄉的黃菊花燦燦的開滿了山野,紅彤彤的蘋果綴滿了枝上,歲月的風霜一道道刻滿父親的額頭,那香甜的果汁是父親的汗水。
院子里的月季開了又落,人生故事,亦在年華的交替中,匆匆而過。看枯榮人世,看光陰兩岸,那些漸行漸遠的風景,那些在記憶里仍舊生動的畫面,還有奶奶慈祥的面龐,父親送我上學離去時的背影……
約好了,夏日去看荷,如今想必湖塘里的荷花早已凋零,只剩下滿池殘荷聽雨聲,寂寂的心事無處訴說,是時光無情,還是我辜負了時光?只有一紙素箋訴說著歲月的冷暖從容。
中秋過后,節氣向晚,忽而感覺就涼了,北方的四季太過分明,容不得你多想,便要添加衣裳。菊花依舊守著東籬,訴說與秋云淡風輕的際遇,風從高原逶迤而來,我起身去尋覓桂花殘留的那一絲香息。
生命中,總有一些情感在你的心底溫潤,無論走得多遠,他依舊站在原處,默默守著你,不離不棄。其實,幸福是一種得患得失的憂傷,無需勉強,也不必太過執著,只要在心里,就夠了。
無人打擾的時刻,雖然寂靜卻依然有著小小的清喜,這樣的感覺真好,就如那桂花彌留的香味,清清的,淡淡的,安靜卻也入心。這種了然于心的憂傷與暖意,只會在心間慢慢地流淌、悄無聲息……
清風流年,只待風起,碧云疏影入秋畫。時光,不緊不慢,回憶,或深或淺,無論是夏荷還是秋云,終是歲月里必將途徑的風景。靜靜地將記憶曼妙成一紙墨香,臨摹一幅沒有憂傷的畫卷。
就讓心是一池秋水,在繁華過后,尋一絲淡泊,那些荊棘叢生的時光,那些煙雨蒙蒙的情感,都將用平靜的心去觸摸。百丈紅塵,只做無言的低眉人。
秋風瑟瑟,草木枯了,楓葉紅了,被秋風收割的大地,一身輕盈,整裝待發。溪水清清,白云悠悠,大地蕭瑟卻也彰顯靜美。當心靜如禪的時候,世界呈現出一片安靜。在這樣的清寂里,寂寞里的美有著神奇的魅力。
秋天,透著深遠與樸素,就像平淡素樸的生活處處蘊育著禪機,處處流露出高雅出塵的情趣。以一顆詩心看生活,需要的是面對挫折不低頭,不屈服的勇氣。忙碌著,快樂著,這是人生的一種樸素的追求。
懷一顆清淡之心上路,心中的塵煙少了,欲望少了,雜念少了,步履也輕松了許多,看山山青,青看水水綠,心因此豁達而明亮,生命因此從容而溫和。草木隨季節而榮枯,千帆過盡,一顆向善的心巋然如初。天水一色,這是自然的顏色,是歷經過后的脫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