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山河世界的散文欣賞
描寫山河世界的散文欣賞篇1:一脈山河、等你而歸
一紙流沙滑落成氤氳歲月中的嫣然,婉約成一抹別致的閑情,藏匿的思緒等待一場花開的驚艷,煙波浩渺,一念而立的孤寂讓那山脈下的滄海略顯平靜,點綴在那彼岸的柔情也許終究等不到一場歸來,炊煙寫真的平凡剝落了那些靈動的情感,還原一個沉默的真相,從頭至尾,直到切膚的感覺稀釋成一種淡淡的距離,守著咫尺,寸步不離,憶一面如初,畫沙疊影,胭脂流轉,花落身前。
素墨幾箋,費勁思量,點染憂傷的指尖,曾輕觸過誰的眉間,清風拂面,殘月當空,落寞繾綣的流年,曾與誰對飲與共,繪一筆桃花入扇,青燈一盞,今夜,惶恐而眠,那夢里的笑靨如花似蠱相隨,也許我的夢還可以再長一些,一襲白衣,我就那樣孤獨的站在山崗,看遠山如黛,花舞紛飛,蘭舟輕渡,茹素流年,看盡舊事落幕,花間常住,我躲在老去的時光,在流嵐間聽風淺吟,笑忘前塵。
你終究是這一脈山河里傾城的一幕點綴,風月后,看那萬千柳綠飄揚的溫柔,清澈的眸光中盛滿別樣的孤獨,沉香疏影,我跋山涉水,只為我的等待還未讓那紅顏遲暮,幾多冷暖,是融在繁華過后的淚滴,幾多情深,是刻在一念過后的執(zhí)著,年華陌路,青煙未散,我依舊在幻世的末年,轉山涉水,只為在云水畔折筆相思,刻成云心水湄的眷戀,纏綿憂傷,淺釋悲歡,夜闌珊,念未倦,紫陌間,放我一人天涯。
東籬把酒,看紅塵瀟瀟,軟紅十丈,緩緩而退,那一闋寄在文字里的思念拋灑在江湖的背面,命運的眷顧策劃了一場相遇,紅袖盈盈,青衫輕揚,也許每一場遺忘都會是刻骨,而每一次刻骨都會是一世,月影花移,清風柳舞,一方水榭,紅塵煙火的縹緲點染那一眸舊日的思念,無始無終,輪回里,任那千尋寂寞將我掩埋,暮鼓晨鐘,我似乎聽到了那彼岸花落的聲音,很靜,很美。
獨自煮茶,在茶香氤氳的世界中,淺吟低唱,情,在雨中花上佇立,與雨滴里顫抖,驚艷著那一念江南的邂逅,停在花瓣里的雨滴,等待最動心的相逢,閃爍出耀眼的神采,吟唱一曲雨對花的深深情意,花落難尋,鋪素紙,心幾何,浮生若戲,誰與我凡塵夢,煙火卻奪窗而入,影簾竹舞朦朧,懷思往事,影逐清夢,灞柳情深重,冷冷玉容,飛鴻遙寄,桃花間凝望,闌珊處早已空無一人,這一幕仿若那丹青畫卷中落淚的一筆。
紫色的流年里,心箋是否眷戀著昨夜月色的纏綿,幽夢淺回在天涯,一抹悲傷襲心而來,蒼涼的詩句落在了流年的書卷,心碎的輕舟,過往的心帆,凝聚成一聲輕嘆與惆悵,彈指間,手中的弦撥弄出的聲音陪伴我清瘦的夢,喧囂的紅塵,游動的音符垂落與心簾,浣花詞里婉約殤,一剪眉宇不展愁,,那一縷輕風不解云煙,還在那一處流連,花開是舊年,燭火點燃一縷煙眷眷,指上猶記那相遇塵緣,胭脂婉轉,一味相思余半盞,一闕離歌落花前。
描寫山河世界的散文欣賞篇2:山水
山之仁,在于涵納了蒼天古木,也收容了遍野小草;孕育了豺狼的兇吼,也滋護了弱小的悲嘯;或者環(huán)抱雙手,讓流水變成湖泊,或者裂開身軀,讓瀑布倒掛前川,山謙卑地靜立著,緘默地忍受著時間的風沙輾轉的痛苦和人類的姿意給他的挫折。
水的流動,卻更像是智慧的追求,個性并且張揚,流動便是它惟一地宿命。它并不會思索著怎樣直面擋路的頑石,而是輕柔的繞開,只讓幾縷青苔去教會頑石流水的意義。它 也從不化解,任由飄零的樹葉,人類的污穢隨著水流逝,卻從不允許它們在水面上發(fā)芽,只叫無盡的孤獨告訴他們水流的意義。在水的心中,無彼無此,遇曲遇直,一顆痛苦的小石子,就會換來水的澎湃。
山和水并行著,讓靈魂在歲月的風沙中磨練、輪回、遭遇。“你為何要一直流動呢?”山問,“難道萬頃良田不值得你孕育?難道萬千挫折不值得你面對?難道萬種痛苦不值得你化解?”水沒有回答,只是依然把痛苦放大,卷起千層浪,淹沒村莊,猙獰得張揚。
“我何嘗不想面對挫折,我何嘗不想化解痛苦!”水說,“只是我必須匯入海洋,必須放大這痛苦,在無盡的流動消逝中教會人們,用幻滅的海洋告戒人們,必須謙卑地做人。”
山沒有回答,只是打開了懷抱,讓人們躲進懷中,讓水在山腳下盤旋,讓果實在樹上生長,讓人們得以生存。
“有多少幻滅的海洋,便有多少山的希望。”山說,“我要面對挫折化解痛苦,給人們家園,忍受一切的風霜。”山靜立著,水流動著。
水,卻史無前例地凌亂,兩岸的風景,只是浪花翻起時的告別,水里的魚兒,只是轉身的一個再見。在水里,一切都走向終結,一切痛苦,都顯得巨大。
描寫山河世界的散文欣賞篇3:家鄉(xiāng)的那條河
家鄉(xiāng)的那條河,無論走到哪里,都一直流淌在我的記憶里。它承載著我童年的夢和歡樂,奔騰不息,勇往直前。
這條美麗的小河,匯五嶺之水從古樸幽靜的山巒深處流來,百轉千折,迤邐前行。沿岸古柳婆娑,綠草茵茵,清澈的河水流過小橋人家,流過田陌古渡。
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 看慣了船上的白帆…。臨河而建的許多古色古香的老屋,鱗次櫛比,一色灰磚青瓦,馬頭墻,云勾檐,雕梁畫棟。一塊塊青石板從岸上的老街一直鋪到河邊,沿著寬闊的臺階拾級而下,河里的貨運船、漁舟、竹筏,川流不斷,河邊的棒槌聲、濤聲、槳聲,聲聲動聽。真是“商船泊岸如鱗次,晝夜人流似海喧。”
河灘邊,清澈見底的河水平緩的流過,小魚兒游弋在鵝卵石中。一兩只捕魚的小船停在河中,打魚人正用長竹篙把一群魚老鴰(又叫鸕鶿)趕下河,一只只魚老鵠爭先恐后地躍入河中,在河水里上下翻飛,大顯神威。用寬大而尖尖的喙從水里叼起活蹦亂跳的魚兒,打魚人把每只魚老鴰離嘴四寸處的脖子都栓上一根繩子,魚老鴰吞進嘴里的魚都被阻隔在喉囊中,待裝滿了喉囊,魚老鴰返回船艙,打魚人解開系在它們脖子上的繩子,從每只魚老鴰的嘴里能吐出好幾斤魚。看著滿滿的收獲,樂不可支的打魚人,總會拿一些小魚小蝦犒勞它們。
梅雨季節(jié)漲潮水,在河邊那棵歪脖子大柳樹下,打魚人用木架支著一個大罾網捕魚,坐在罾邊,徐徐將網收起,又緩緩放入水中,周而復始,在這一收一放中,不時也能捕到一些小魚小蝦。“扳罾如守店”,扳罾人不僅需耐得住寂寞,還要力氣與技術。不會扳罾的人,往往十罾九空。沒有一把好力氣,連水百來斤的大罾,很難扳出水面,弄不好連人帶罾都會被甩進河里。至今,在夕陽下扳罾捕魚的美景,還像一幅圖畫懸掛在眼前。晚霞染紅了河水,罾網起落,波光鱗鱗。一網又一網,五彩斑斕的霞光被盡收網底,蒙朧的夜色悄悄籠罩著小河。
枕河而居的人家,每天都有“河水煮河魚”的美味。風雨黃昏后,紅泥小火爐燒著熊熊炭火,鐵鍋里煮沸著白蘿卜燒胖頭魚,除了放些姜蒜,不加任何佐料,隨著炭火的燉煮,濃稠的魚湯燉得象米湯樣純白。蘿卜和魚的鮮香在火的作用下漸漸溢出,在沸騰熱氣里撲鼻而來。即便喝口湯,也讓人唇齒留香。這樣平常的魚和蘿卜,經過岸邊人家隨意的烹飪,竟成了一道質樸本真的美味,其根源,還是家鄉(xiāng)的水好魚肥啊……
這是一條讓我傾注深情的河流,時時讓我魂牽夢縈。即使是遠去他鄉(xiāng)的時候,這條河依然時時流淌在心頭。
看過“描寫山河世界的散文欣賞”的人還看:
1.描寫世界美好的散文精選
2.精美山水散文欣賞
3.有關世界最美的散文
4.世界最美的散文
5.關于描寫山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