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山水的散文 關于山水的散文
描寫山水的散文篇1:山水哲思
無需泰山之雄、黃山之奇,我的夢中天堂,一山一水足矣。
桂林之山如千峰插地,卻也稱不上雄偉、險峻。說它妙,妙就妙在組合。更妙的是有漓江作帶,將千峰連成一個整體。我疑心這是上帝最美的女兒降落塵世,化作漓江,嫁給了群山。于是,便傾慕桂林山水,幻想著夢中的天堂里也有這般美妙的畫卷。又或許,我想要的,更為簡單,只是那種意境,那種平和舒暢令人心怡的感覺。
不同時節,春山淡冶如笑,夏山蒼翠欲滴,秋山明麗如妝,冬山素裹如睡。置身其中,春翡夏翠秋金冬銀,變幻出不同的色彩,充滿誘惑和魅力。而且,能夠經??达L起松濤,雨打芭蕉,聞幽林鳥語、寂夜蟲鳴,這樣的山,如何能不叫我心醉、神往?
水,亦是必不可少的,但也不必如黃果樹瀑布那般萬練倒懸、氣勢磅礴。溪流山澗、泉瀉清池,便足以沁人心脾、明目舒心了。只要有興致,隨時可以乘一葉扁舟隨波逐流,盡觀兩岸風景。水流船動山移,真有點“人在畫中游”的味道呢!炎炎夏日,別處酷暑難耐,這里卻是避暑勝地,于山水之中,染一身清涼,哪里還會感到煩悶、炎熱?渴了便飲清泉甘露,累了便可靜聽風吹林動,盡享“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悠然,深味“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的意境。此刻,再也沒有任何煩惱與憂愁,也不用管世事紛擾,你唯一要做的,就是享受。
我幻想在這山水如畫的地方,有一位纖纖佳人,她會在每個月圓之夜吹起她心愛的笛子,盡情地向風傾吐她的心事。笛聲悠揚空靈,似籠著輕紗的夢,朦朧而迷人。月光傾瀉,微風拂過,樹影婆娑起舞,我想,她應是一位像的女子吧,像丁香花一樣帶點哀怨和凄涼。在這美麗的夜晚,月光撩人,風告訴我她是在等待一個歸人,可是那個人卻始終沒有出現。
山沉穩,水靈動,山水之中的女子吹笛吐情思。若是真能住在這人間仙境中,就是讓我一身窮又何妨,這山水這思緒便是我此生受用不盡的財富了。
描寫山水的散文篇2:我的山水情懷
國慶長假到了,上高中的女兒難得和我們同步享受這個假期,上高中對她來說很長一段不適應,“兩周星期一次,每天上13節課,學校伙食太差,”回家告訴我:“高中就是一個“魔鬼地獄”,自己要努力一鼓作氣,能上三年,絕不再上第四年。”學校這次這么大方放了七天假,兩個孩子在“出去玩”的誘惑下,三天就完成了作業。一家人沒有遠游得打算,決定就近出去轉轉,想來想去還是去了付店西泰山。那是我的家鄉,帶孩子們去感受一下我們生長、生活過的地方。最起碼讓他們感受一下我們的奮斗史,看看我和她爸爸走過的山山水水的,聽聽我們這一代對家鄉的不了情懷。 我們先在老家停留了兩天走親訪友。第三天和開車的哥哥我們四個大人帶著八個孩子一大早就上路了,九點半左右到了西泰山。選好路程我們就開始登山,我們從情侶谷進山,孩子們一路雀躍興奮,經過簡單加工的山、水、路,優雅而又不失本色,孩子們有的像只小鳥嘰嘰喳喳,有的像只蜜蜂嚶嚶嗡嗡,最小的那個才三歲,像只小白兔,一會兒拉住媽媽的手撒嬌,一會拉住我的手叫著“婆婆”。我們幾個老胳膊老腿的大人被孩子們遠遠落在后面,讓我不由得感嘆歲月無情催人老,想當年自己這般年紀的時候,走起路來一陣風,不是飛就是跑,常惹來媽媽的擔心“女孩沒女孩的樣子,將來誰要你吆!”媽媽如今和我已是兩個世界的人,這聲音飄在耳邊猶如昨天。有時候思念家鄉,回到家鄉才知道思念的是家鄉的人。
我們并不急著趕路,一路走一路看,任憑孩子們玩個夠,上山時背的十個饅頭不到山頂就被孩子們分光了,走過長長的情侶谷,我們一鼓作氣爬到上頂,孩子們一路感嘆最多的是“真美呀!”不知道他們感嘆的心情,還是風景,也許二者兼而有之。大人們總是深沉不易外露的,有了這種深沉便少了兒時的可愛,美景幸事在大人的臉上看到的多是肌肉運動,不會雀躍,不會歡呼,一切關乎形象和風度。小時候每個星期天村里的一幫孩子們都會上山、爬坡、檢柴、摘果,遠的近的山我們都爬過,記得十歲那年的春天里,我們到最遠的雙朵山上去挖小蒜。早上出發,七、八里的路程對我們來說不算什么,太陽沒照到上頂我們就到了。小蒜倒是見了不少,也許是山高季節遲的原因,沒有達到預期的豐收效果。正在我們沮喪的時候,看見了伐木人的簡易小屋,有水、有鍋、有鹽,我們一群孩子正饑腸轆轆,幾個小腦袋一碰,“鹽水煮小蒜”吃了一鍋又一鍋,覺得那就是世界上的美味,是留在我記憶里的“一頓大餐”。家鄉的山山水水我都爛熟于心,它成了我生命的基色。到了這個年紀,也看過不少的名山名水,平時也喜歡舞文弄墨,覺得自己就是一個粗人不懂欣賞,該忘不該忘得隨著時間的推移,總是忘了模糊了曾經得激動。閉上眼睛滿眼都是那片童年的山、那池家鄉的水。有時候思念家鄉,回到家鄉才知道,思念的其實是童年家鄉的山山水水。
下山的路比上山的路好走,最起碼不用心跳加速,兩腿沉重,呼吸緊張,就是腿有點發軟,我們還在山腰時孩子們已到山下的公路上,年輕真好!農村的孩子天性自然,活潑好動,不會得上抑郁癥的。三十多歲時才聽說這個詞,覺得不可思議,聽說過“膽小、木訥、害羞、內向、遲鈍”,從沒聽說過“抑郁",我認為前者是天生的,后者是人為的,農村的孩子和小貓小狗都會成為朋友,對著大山可以傾訴自己的喜怒哀樂,是不會抑郁的,不像城市的孩子,除了冰冷的水泥地,就是冰冷的墻壁,養個寵物比養個孩子還費事,連看只飛過的小鳥都是一種奢望,忙碌養家的父母忽視了成長的孩子,就得了這種病,這是一種城市病。
走到山下已經兩點多,都餓極了,走進山下小店買了些面包墊底。看天色尚早,決定去木扎嶺看看,一路菊花盛開,簇簇朵朵,玉米豐收,金黃發亮。孩子們田間地頭嬉戲打鬧,一切都讓我心動,不由的想起秋夜圓圓的月亮,高高的豆垛,伙伴們的不眠之夜。也想起十里、八里聽說書,看大戲,一雙腳,一群人,嘻嘻哈哈一路歡聲笑語......有時候思念家鄉,回到家鄉才知道忘不了的是童年的事事非非。
描寫山水的散文篇3:書中有山水
我喜歡沐浴在書中,因為書中有山水。
“文章是岸頭的山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偶然讀到清代張潮這句話,心中竟開朗起來,我何不沐浴在前人的詩詞歌賦中,足不出廬而飽覽萬里錦繡。
于是,當我打開書時,只覺得字里行間,皆為層疊之青木瀲滟之綠波了,細細品味,便有滿目的芳草凄凄,綠樹栩栩,有滿懷的煙嵐繚繞,云霞燦爛,如聞淙淙泉聲,清清松風,如臨奇峰峻巒古道邊關,抱“落霞與孤鶩齊飛”入“秋水共長天一色”,心中天地為之開闊許多。
我在李白杜甫的身后尋覓,在蘇軾與王勃的履痕上沉思,在陸游與白居易的吟誦中品味,那詩里詩外流露著詩人對自然的親切,對生命的向往,“采菊東籬下,幽然見南山”“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是怎樣的人生境界,“江間波涌皆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又是何等驚心動魄的壯觀,天地間的一花一草一木無不在那淡墨濃彩之中,或氣勢磅礴,或寧靜幽謐,或奇光異彩,或形神靈動;或肆意揮灑,或精雕細刻。漸漸地把我帶入一個斑斕的世界,讓我觀其聲韻,品其色彩,悟其真諦,從而心翔藍宇,魂飄山川!
我想沐浴在書中,因為書中有山水。
你可以在任何地方,擁卷在手,就有一種滿目青山的大氣。你可以在桃花源里流連,在滕王閣前遐想,在赤壁賦里沉醉,你可以領略“秦關漢月”的悠遠,“大漠孤煙”的悲壯。
陸游有言:“書似青山常亂疊,燈如紅豆量相思。”在孤寂的書房歲月生活中,如果加一些山水的點綴,那么便在枯燥中添加靈動色彩,芳香之味,就如在黑暗中,心中有一把不滅的明燈。
開卷讀山水,沐浴在書海中。卷中有石山的清泉,可以洗滌我們心中的塵埃,卷中有綠湖白蓮,可以賦予我們高雅的情操——讀書,又如沐浴于書卷中,覽世間的紅塵瑣事。
我更想沐浴在書海中,品讀書中的山水。
看過“描寫山水的散文”的人還看:
1.精美山水散文欣賞
2.描寫山水美景的抒情散文
3.關于描寫山水的抒情散文
4.近代描寫山水的散文欣賞
5.山水美麗鳥優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