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西藏唯美風(fēng)景的散文
描寫西藏唯美風(fēng)景的散文篇1:西藏的陽光
在西藏的陽光下,我就想喊,想吼,或者是胡亂狂叫,而且聲音是越大越好,最好是在峽谷間撞出金屬般回聲,最好是經(jīng)久不息,讓這歇斯底里的狂叫聲,梭子一樣在密密麻麻的光線中穿來穿去,織一條光與聲的哈達(dá),獻(xiàn)給這個世界屋脊和她的民族。就想大聲唱歌,讓飛出胸膛的歌聲被這陽光曬亮,曬紅,曬得像一匹野性十足的棗紅馬,在山野間奔馳,在曠野里揚(yáng)鬃,給西藏高原留下一串心靈之馬激越的蹄音。
在如此明麗的陽光下,談戀愛,與心愛的人兒在一起,總有一種彼此擁抱著滾過整整一面山坡的沖動。是的,在西藏,沒有摟抱著戀人滾過幾次山坡,這哪里夠得上熱烈,稱得上愛情?因此,藏民族的愛,陽光一樣強(qiáng)烈,陽光一樣亮堂,陽光一樣熾熱。在這樣的愛中,什么山盟海誓,什么卿卿我我,就顯得文弱,變得萎靡,惟有陽光一樣熱烈與燦爛的愛,才配這高原,才會有高原人的風(fēng)采。
在剛烈而威猛的陽光里,就是再萎靡、再猥瑣的靈魂,也會被曬得強(qiáng)健與粗獷。所以,那些藏族漢子,全都那么健壯,像松,像塔,像大山,與他站在一起,立即感到矮小、單薄、寒磣,就暗暗怨恨自己為什么不是藏族人。而那些藏族姑娘,全都那么健美,她們臉蛋上的高原紅,像霞,像火,像太陽,沖著你一笑,立即感到無限的溫暖,不盡的熱情。面對著粗獷而又厚實的藏族人,就覺得西藏的陽光是一把刻刀,一定要刻出這樣一個人種,才足以匹配西藏,才足以立足高原;就覺得西藏的陽光是補(bǔ)品,惟有祖祖輩輩都被她補(bǔ)著,才有這樣的血統(tǒng),才有如此的強(qiáng)健;就覺得西藏的太陽是一個巨大的噴頭,噴出那么多陽光雨,把偌大一個西藏高原,洗得明凈,洗得透亮,讓人一看,就透著心窩地舒暢。
在西藏的陽光里,那些山,鋼藍(lán);那些樹,翠綠;她的空氣,沒有浮塵,吸上一口,淤積在肺腑深處的濁氣,立即被蕩盡。她的河流,那么清澈,那么明凈,每一朵浪花都晶瑩得脫俗,每一層波浪都透明得純真,那些旋渦,回旋著的似乎不是水,而全是明凈、清澈、鮮亮等等這樣一些詞匯。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藏民族的房子,就顯得尤其艷麗和華貴。那些房屋,幾乎所有的窗戶都是大紅色的,被陽光一照,那一個個紅色的窗戶就像是一個個相框,站在房子外看,它里面鑲嵌著藏族姑娘甜美的笑臉;站在房子里看,它里面鑲嵌著雪域高原的風(fēng)光。在這個相框里,牛羊在遠(yuǎn)處的山坡上吃草,河流在它們的身邊靜靜地流淌,那些翠綠得淌汁的樹葉,在微風(fēng)中悠然地輕搖著,像在舞蹈,像在歌謠,又像在述說。而那遠(yuǎn)處的人家,就成了這個相框里的風(fēng)景之一,依然是紅紅的窗戶,紅紅的房檐,紅紅的廊柱。因此感到,這邊山坡的藏家與那邊山坡的藏家,就彼此成為風(fēng)景,你看這邊的房子是那么艷美,我看那邊的房子還是那么艷美。在如此艷美的相框里,藏族人,就世世代代繁衍與生息,直到永遠(yuǎn)。
描寫西藏唯美風(fēng)景的散文篇2:西藏素時
我沒去過西藏,那只是我眼睛的悲哀,但是我沒讀懂西藏,那是我不可贖回的罪過。歲月靜好,時間平常。日歷上季節(jié)的變動,記載著時間一個個起起伏伏的跳動,變更這人世的悸動和不安,是那么的熟,那么的平白。虛弱的直覺總是我的面貌,不覺有什么變化。當(dāng)然了,假有一時,我陷進(jìn)了某個旋渦,不可自拔,也許這就是現(xiàn)實給我最好的實踐,而我又是這樣的不肯開竅,或是根本中毒太深。總是要隨著大流,流入一條我曾憎惡的河流,到那時,我就沒這么好的想象空間了,除了一罐只有沖人汽的泡沫外,其它的,就只有等待誤區(qū)了。要是這樣,我愿意是這樣子。冰心說,如果今生是美好,這一生足夠了,如果今生是痛苦的,那么我不祈禱有來生。呵呵,這句話,說得最真了。
為了活著,我想到了西藏,那里有我的天堂的地圖,為了好好的活著,我還是想到了西藏。于是我開始了我的西藏情愫,作為一種活著的追求。
第一次接觸西藏,那是一部電視劇的緣故,就這么簡單,就像我對西藏清晰的愛那么簡單。避開了一切的熱絡(luò)人群,避開了一切浮光月影的細(xì)節(jié),排除了身上所有的不干不凈。記得西藏在我面前像電視里一樣時,那一定是我洗過了澡,因為洗過后,才明白西藏所賦予的真正異彩,我才能聽到那樣震撼的打動。不錯這個時候,我已經(jīng)想到了,我觸到西藏那弱弱的,柔柔的風(fēng)兒,是那么的仔細(xì),不帶任何的條例。
西藏,柏拉圖式的高處,總有一天,我要長在上面,西藏是真正的燈火闌珊處,適合去心痛。
描寫西藏唯美風(fēng)景的散文篇3:走近西藏
“那一年,我走近了你,在拉薩、在圣湖、在納木錯……在讀你眼角的笑意時,似曾相識;在高高的雪山旁、藍(lán)藍(lán)的湖水邊,是隨在耳邊輕生低喚,一遍又一遍……;我眉梢的漣漪,不小心被驚擾,我捂住心跳,怕你聽到;我走進(jìn)神秘的布達(dá)拉宮,站在佛前;新燃的一炷佛香,裊裊升起;梵音空靈,相逢、或者不相逢;心,就在那里——西藏”。這是我在去年5月去西藏后撰寫的小詩。現(xiàn)在,當(dāng)我再次翻開看這首詩時,西藏的一景一物依舊歷歷在目,不能釋懷,促使我拿起筆來寫下游感。9天的西藏游,在我生命的歷程最值得我回味…….
西藏,這座世界屋脊、雪域高原,它具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和美麗的自然景觀。如果你能浮生偷閑,今生一定要到那里去。那里有神秘的布達(dá)拉宮、浪漫的納木錯、多情的南伊溝、迷人的羊卓庸錯湖、奔騰的雅魯藏布江、地球之巔的珠穆朗瑪峰,還有最美的格桑花;那里的藍(lán)天更高遠(yuǎn)、河流更湍急,有高聳的冰山、遼闊的草原、矯健的雄鷹、狂奔的野馬、披著夕陽的牧人;當(dāng)你跳起熱烈的雪山朗瑪時、在喝下一杯奶香的酥油茶、最晉濃的青稞酒,一定會讓你美在人間、醉在神話的天堂;當(dāng)你漫步在拉薩、日喀則、那曲、昌都、阿里、林芝、山南時,高原的反應(yīng),宛如一次穿越時空對生命的挑戰(zhàn)之旅。
有種神秘叫布達(dá)拉宮。西藏之旅就以它做為起點,當(dāng)我佇立在這座舉世聞名、海拔最高、集宮殿、宮堡、寺院于一體的古式建筑群前,一種神圣、莊嚴(yán)、敬佩、好奇的心理促使我快步走近它。位于海拔3700米,主樓13層,高117米,有宮室、修行室共1000間的城堡,依山而建,宮宇疊砌,院落回廊曲檻,上下錯落;具有白宮、紅宮之分的宮殿,外裝輝煌,內(nèi)設(shè)奢華,有2500多平方米的壁畫、近千座佛塔、上萬福唐卡、《甘朱爾經(jīng)》、《貝葉經(jīng)》等。有明清兩朝皇帝封賜__喇嘛的金冊、金印、玉印及金盤、玉碗,珠光寶氣。白宮是__喇嘛生活起居和政治活動的場所,紅宮是歷代__喇嘛的靈塔和各類佛殿。最曼妙的時分莫過于傍晚,穿城而過的拉薩河,沐浴在夕陽下,宛如一條緞帶,從天邊飄來。以四面環(huán)山為背景,有五顏六色的霓虹燈點綴的布達(dá)拉宮更加絢麗。如果你站在“日光殿”外的陽臺上,可以俯視整個拉薩城,依稀可見古老的大昭寺金碧輝煌的金頂,真的美極了。
有種浪漫叫納木錯。在西藏人們稱‘湖’為‘錯’,納木錯又稱圣湖,蒙語叫騰格里海,也是藏傳佛教的著名圣地,信徒們尊其為四大威猛湖之一。當(dāng)你站在這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旁(海拔4718米),水深33米,1900多平面米的湖面,清澈透明,一覽無余。此時此刻,我才真正領(lǐng)悟了什么叫心靜如水。湖心的石子由于水的折射,仿佛你伸手就能撈起來,它的色彩多變,卻是藍(lán)天所遠(yuǎn)不及的,時而碧蘭,時而蒼綠,時而藍(lán)綠相間,時而暗灰如晦。呈天藍(lán)色時 ,水天相融,渾然一體,你就好像身在仙界。湖的東南面是終年積雪的唐古拉山主峰,廣闊的草原繞湖四周,天湖像一面具大的寶鏡,鑲嵌在藏北的草原上。有受制于月亮而潮漲潮落的現(xiàn)象,作為有生命的神湖,它的屬相是羊,每逢羊年,是神湖盛大的節(jié)日,藏區(qū)內(nèi)外成千上萬的香客潮涌而來,在那你能看到很多的虔誠者,他們雙手合一舉過頭頂,一步一磕長頭,據(jù)說像這樣行走,繞湖需一個月的時間,無論是刮風(fēng)下雨都不停留。正如西藏的六世__喇嘛,人稱“情圣詩人”的倉央嘉措撰寫的《信徒》一文中描述的:“那一年,我磕長頭擁抱塵埃,不為朝佛,只為貼著你的溫暖。那一世,我翻遍十萬大山,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能你與相遇……”在圣湖邊,最反映西藏特色的是“瑪尼堆”和在瑪尼堆上懸掛著的“經(jīng)幡”,信徒們每逢瑪尼堆必丟一顆石子,在念上一遍經(jīng)文。經(jīng)幡是有藍(lán)、白、紅、綠、黃顏色的布質(zhì)品,經(jīng)幡隨風(fēng)擺動,每擺動一次就是向上天傳送一遍經(jīng)文。經(jīng)幡上印的、經(jīng)板上刻的、轉(zhuǎn)經(jīng)筒里藏的、信徒口中念的都是那常讀常新的著名六字真言,音譯為“嗡嘛呢唄咪吽”。湛藍(lán)的天、碧藍(lán)色的湖、皚皚白雪、翠綠清草、牧民的牛毛帳篷、五顏六色的山花,還有到處可見的白牦牛、黑牦牛……,這就是美麗、浪漫的納木錯。
看過“描寫西藏唯美風(fēng)景的散文”的人還看:
1.西藏感悟散文
2.西藏游記散文作品欣賞
3.關(guān)于西藏的散文
4.布達(dá)拉宮的夜景散文
5.關(guān)于拉薩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