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描寫上海的散文有哪些
名家描寫上海的散文篇1:上海
暑假,我去了上海旅游。那是一個近乎不可能的城市,它古老,卻又璀璨。它美,卻美的如此不真實。它沒有郭敬明筆下那么繁華,那么機械,那么陰暗。它是一個普通的城市,有著高樓大廈,高架橋,川流不息的車輛,以及形形色色的人們。但它也是一個奇妙的城市,被黃浦江分開后,一面是典雅,一面是高貴。
陽光籠罩著整個上海,所有的建筑物都在冒著滾滾的熱氣,沒有顏色,沒有生機。像一幅黑白畫,昏暗無力;又像一個蒸籠,腳下是火,頭頂是灰黑色的蒼穹。
我們來到了城隍廟。那里的道路錯綜復雜猶如一個巨大的迷宮。兩邊是各種各樣的商品店,姹紫嫣紅,流光溢彩,目不暇接。玫瑰紅的絲綢旗袍上繡著松綠色正在開屏的孔雀,上面點綴的銀片在陽光的照射下反出耀眼的光;復古的銅鏡與梳子上描了一朵朵粉紅的牡丹,或含苞待放,或亭亭玉立,或婀娜多姿,在翠色的底子上顯得生機勃勃;純白的錦緞折扇在眾多鳥語花香的折扇中鶴立雞群,高貴而端莊。向左一轉,景色就與之前完全不同了——那是一條小吃街。蟹粉小籠包冒著熱氣,臭豆腐攤迸出一個個小油點,烤肉串香的使人垂涎三尺。煎炸聲,咕嘟聲,老板的吆喝聲,人們的喧囂聲,夾雜這各種香味,充滿了城隍廟的每一個角落。
下午,我們到了朱家角。我不知道上海究竟屬不屬于江南,但那里的景色,的確讓我想到了“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句千古流傳的名句。石屋,石橋,石凳交錯坐落著,一條翠綠的河流靜靜的從它們中間穿過,像一條絲綢圍巾,溫暖了整個小鎮。路很窄,兩旁是一些攤位,核桃酥散發出誘人的香味。我喜歡這樣的生活,平平淡淡,卻又充滿了樂趣。
當夕陽彌漫在天邊的時候,我來到了外灘。一幢幢高樓聳立著,透明的玻璃在夕陽的照射下閃著彩色的斑點,看來郭敬明形容的“水泥森林”一點也不為過。東方明珠呈淡紫色,讓我想到了熏衣草和香芋,還有“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樣子。玫瑰色的云像絲帶一樣繚繞在這些高樓的頂端。
夜色深了下來,天空像深藍色的幕布,然而,鉆石一樣的星星卻沒有在上面綴著。我站在東方明珠上——上海的最高處,俯視整個上海。它是那樣的雍容華美。從一條一條的街道到黃浦江上的渡輪,從各個商場到雄偉的商業樓,都發著亮光,它們組成了一幅美麗的油彩畫。
這是上海——那個“以光速發展的時代。”
名家描寫上海的散文篇2:上海
如今的上海長高了,變美了。
而生活在這樣一個海納百川的城市中,上海人也在變,不再是“精明”、“高明”,大家都在努力做一個“可愛”的上海人。然而,如何做一個“可愛”的上海人,一個自然而真實的上海人,是需要我們關心討論的話題。它不是一件易事,一切都需要從自己做起,從細微之處做起,摒棄各種陋習,以全新的“海派文化”展示在世人面前。
上海人的形象在改變。從媒體中可以看到,外地人“喜歡上海的理由”越來越多。 上海一家報社曾收到一名外省人的來信,他對“上海”兩字作了自己的解釋:奮發向“上”、“海”納百川。看到這樣的評價,所有生活在上海的人,熱愛這座城市的人,心中都是欣喜自豪的。
也許還是有很多人不了解現在的上海人,認為上海人還是注重小家庭建設。其實不然,很多上海市民關注的,不只是自己的小家,也不只是上海了。外地游客如今走在上海大街,可能會發現:在絕大多數商場和飯店,因說普通話而遭冷眼的“外地人之痛”越來越少了。雖然還不能說“外地人之痛”完全杜絕,但是,這座擁有300萬流動人口的城市的確正在發生變化,她的氣量日長夜大,她的市民對外來人更友善了。最近,上海一家媒體以《上海對異鄉人到底有多寬容》為題,作了一場測試。這位記者以一個剛到上海的外鄉人身份,通過“無意”間撞到上海人、坐地鐵不會用磁卡和意外受傷上街買藥三種最普通場景的測試,結果不僅未聽到一句不禮貌語言,還感受到眾人的幫助。一些市民不知不覺形成了狹窄封閉的“弄堂心態”,“小家子氣”、“精明而不高明”等評價不脛而走。
這就是上海人改變的速度!上海人的新魅力!
一個煥然一新的城市,不僅僅在于高樓的增長,也在于心懷的開放。望著浦江兩岸現代的風景,生活在這里的每一個人,都會不自覺地去跟隨她的發展而改變,變得善意的微笑對待身邊人,變得讓每一個初到上海的人都豎起大拇指。如今,上海人牢牢地把握住了“申博”成功這個難逢的機遇,努力塑造“上海城市精神”,展示新上海人的形象。上海人越來越明白,上海城市發展的主旋律將是上海人的精神面貌。
生活在這樣的城市,我們是幸運的。所以我們就應該更加珍惜,努力變得更加“可愛”。誰說不是呢?
名家描寫上海的散文篇3:我愛上海
我是一名小學生,但作為一個上海市民,我親眼目睹了上海這些年來日新月異的快速發展。不過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高科技在上海發展過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例如:軌道交通線,磁懸浮列車,觀光隧道,旋轉餐廳等等,這些高科技的運用使上海更加現代化和科技化。
上海磁懸浮列車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第一條高速磁懸浮鐵路商業運行線。它西起上海地鐵二號線,東至浦東國際機場,全長約30公里,設計最高時速430公里/小時,運行時間七分鐘。它既是連接機場和市區的大運量高速交通線,也是一條旅游觀光線。它是新世紀上海交通建設的重點項目,總投資約89億元人民幣。 它具有速度快,能耗低,維修少,污染小的優點。上海磁懸浮列車是我們小學生眼中的“火箭”。幾乎每天我們都要在上學的路上花很長的時間,所以,我們恨不得能坐磁懸浮列車去上學。磁懸浮列車的速度之快,不也象征著上海的飛速發展嗎?
與其他城市相比,上海有其獨特的個人魅力,尤其是在培養人才方面,也是別具一格的。我們上課用的書都與其他城市不同。語文書上有許多自學課文,需要自己去學習和理解。考試時有關書本的題目較少,課外的內容較多,這就要求我們平時除了學習課內知識以外,還要利用課余時間閱讀其他課外書。這樣可以大大增加我們的知識面,讓我們學到更多東西。我們從幼兒園就開始學習英語。英語書上有很多精美的圖片,它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記憶單詞和課文。還有幫助我們學習音標的獨特的句子,例如:sh----Sheisintheshoeshop.你看,它把要學的音標都用不同的顏色表示出來。最特別的是英語磁帶,是正宗的美式發音,而且每個單詞和課文都要重復讀兩遍:第一遍較快一些,但第二遍時它會特意讀慢一些。這樣就有助于我們記憶單詞和課文。磁帶里有時還會有一些動物的聲音,有助于更具體地理解課文。其它課程的書也有各自的特點,這些教材十分受同學們的歡迎,我們很高興能使用這些課本。無論是同學還是老師都滿懷激情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互動性很強,同學們的積極性很高,每天上課都充滿了樂趣!
我愛上海,我愿意為上海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有一個夢想:在2010年世博會時我是一個義務的翻譯員,能為各國人士介紹我可愛美麗的上海。我有一個夢想:2010年時我是一個偉大的建筑師,能為上海設計許多有特色的高樓大廈,橋梁等。我有一個夢想:2010年時我是一名哺育祖國花朵的園丁,能為上海培養出許許多多的人才。我有一個夢想:2010年時我是一位大老板,能投資一些有利于上海建設的項目。為了這些夢想,我一定會好好學習,不斷地充實自己,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用之人,為上海乃至祖國的建設盡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我堅信:今天我以身為一名上海人感到驕傲,明天上海將以我為榮!
看過“名家描寫上海的散文”的人還看:
1.上海最美散文
2.有關上海的散文
3.有關上海的散文
4.名家描寫美景的抒情散文
5.上海游記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