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寫家鄉的散文有哪些
名家寫家鄉的散文篇1:家鄉
二零零九年金秋的十一同事的妹妹結婚,約我參加婚禮。此去的路途中汽車要經過我的老家,我很想沿著那條夢中的老路去看看生我養我的土地。
汽車滿載著乘客啟動了。
十月是收獲的季節。沿途一片秋收的景象,我在努力的尋找車窗外三十八年前我眼中那揮之不去的景象;茂密的深林,滔滔江水,雜草叢生的林邊小路,雨后橋頭盤踞的毒蛇,秋后滿山盡染的野果等等,等等??墒墙裉焓裁炊紱]有了,干枯江水靜靜的裸露在懸崖峭壁之下,深林,樹木,甚至路邊的榛材野草都沒有了。
只有不變的是禿山野嶺,是一望能看到邊際的老路,是秋風咋起塵土飛揚。
淚光模糊的視線里,我看見了村頭那棵刻骨銘心的大柳樹,它記錄我清如白水般的童真,記錄我成長的辛酸與苦難,記錄我幾多貧窮與窘迫,記錄我幾度起步,幾度回頭。
家鄉的泉水是從高高的山頂涓涓流淌,這里的人們就靠這一眼泉水繁衍生息,源遠流長……家鄉坐落在山腳,三面環江,我曾經在懸崖峭壁的奇石怪縫里尋寶,據說是日本人留下的寶藏;難忘油燈下母親的歌謠,還有我們姐妹自編的合唱,難忘那冰上的陀螺,男孩子的鐵婁;還有月光下迷人的雪爬犁。難忘北風呼嘯大雪紛飛,放學路上那艱難的行走,難忘滿街的堆雪人,滿街打雪仗……
家鄉,我的故事在這里發生,我的歷史在這里延長。無論是深山,野地,無論是幽谷,河流都曾經留下我的汗水和腳步,留下我最初的幼稚和無邊遐想。家鄉,無論是你變,我變,無論是千回百轉,我對你的思念都沒有褪色,蕩氣回腸。
名家寫家鄉的散文篇2:家鄉
其實早就想寫一篇關于自己家鄉的文章,可我遲遲沒有動筆,也許是我離開的日子長長短短而已,依舊的山坡地、熟悉的田間地頭,都有過兒時的記憶……
當我在一堆雜草叢生的墳冢中,找到祖父、祖母的位置時,突然感到一種蒼涼,在秋日的中午、暖陽高照,小心地劃著一棵火柴,叫小侄兒把五色紙迎上來,我們點燃了這所謂的“情物”,忘著璁璁的火苗,我問他:記得你老姥嗎?(我們那里最高長輩叫到老姥,或許人都會老),不太記得了。記得他們下面埋著的是我奶奶、爺爺,我往下望了一望,那下面已經快到土崖邊了,“咱家人老了死了都來這嗎?叔”,“是呀,這是咱的祖墳”。
兒時就知道這一片亂墳崗——我們祖墳,記得那會兒,是爺爺給我們講,這是誰家誰家的,就像后來的土地一樣,三十年不變,這里的位置永遠不會變,你也屬于這里。
化完紙、磕完頭,我們站起來,看到一棵棵酸棗樹上果實累累,我們開始摘酸棗,這也是我兒時經常來光顧的地方,而且我清晰地記得那幾棵樹上的好吃,叫上小侄兒開始忙活,一會兒就收獲一袋。
望著遠去的墳崗,走在我熟悉的小路上,中午暖暖的陽光照在我身上,掏出一顆酸甜可口的棗兒,那脆那甜,那只有秋天才有的滋味,只有家鄉才能品上來的滋味,在這個農歷八月十五的中午,一股腦兒涌上來。
家鄉的滋味,永遠的回味……
名家寫家鄉的散文篇3:家鄉
在這個剛剛萌發的冬日,我回到了久違的家鄉,這片生我養我的故土,天氣似乎還殘留著秋天的暖風,并沒有給這個冬日帶來寒冷,路邊的梧桐樹的葉子已經落光了,不過幾串種子還依然的掛住樹稍,他們好像還不愿意離開他們的母親,小河的水看似要干枯了,不過他們還在流淌,發出輕微的嘩嘩聲,小河對岸的楊樹已經長的老高,他們正值壯年了,看似挺拔,雄偉。一座小鐵橋橫跨小河的兩岸,從我記事的時候它就有了,可能比我的年齡還要大呢!
走在上面發出咣咣的聲音,聽到這樣的聲音讓我想起了小時候我們在小橋上玩耍的一幕,遠處的山峰依然連綿起伏,已經沒有了輝煌的綠色,灰突突的山峰給這個初冬增添了些許的寂寞與凄涼,但是老鄉們依然熱情,他們還是那么可親,歲月的雙手都在他們臉上留下出了痕跡,我那些兒時的玩伴現在都已是成熟穩重的大人了,每當我跟他們回憶起小的時候,我們的表情都是欣然的,快樂的,還有幸福的,那將成為我這一生中永不磨滅的一段經歷。我家的小院子的依然干凈規整,當然這是經過一個勤勞的農村女人的料理,那就是我的媽媽,媽媽做的飯菜更是香甜,回家的感覺真好啊!我視乎又回到了10年前,可以撒嬌,也可以任性,還可以吃媽媽做的美味,這就是老家,孕育我生命的地方,我愛他!
看過“名家寫家鄉的散文”的人還看:
1.關于故鄉的名家散文
2.故鄉名家優美散文
3.關于故鄉的經典散文
4.關于鄉愁的名家散文
5.名家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