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的散文
秋風的散文篇1:秋風如歌
秋風如歌,綿綿的秋雨打濕了我一地的相思。那稍許微涼的雨滴,在秋風中纖細如絲,雨絲的悠長似一位多情善感的女子,時不時地灑下纏綿的情絲。多情自古空遺恨,因此,在秋雨秋風中總有一種莫名的傷感。若秋被其傷了情,就會下得房頭生起青苔,涼到心里直發顫,心里有一種好像發了霉的感覺。如果靜下心來,慢慢感受她的滋味,就會別有一番天地了,一個人臨窗聽雨聽風,或看書,或喝茶,自由一種超然的境界。
秋風如歌,那一地的黃花釋放著山林的燦爛和嫣然。當一簇簇野菊花爛漫山野,將明快的亮黃色涂滿大地,那是一種怎樣的生命怒放?就在此時,秋蟬的嘶鳴和秋蟲的歡唱又營造出另一種情意,他們相愛在秋風里,為生命而歌唱。唐宋文人給這兩中昆蟲賦予了別樣的情感,寒蟬的凄切,夜蟲的婉轉,在詩句的平仄中,成就了華麗的詩章,每每讀到這樣的詩句就不由得頓生憐惜。沒有那一種花在秋風中,比野菊花 更燦爛。望著那一片菊色,就有一絲悠悠的的懷舊之情油然而生,就想到了逝去的青春,還有那年那事那人,在山菊花的映襯下,像一幅幅發黃的老照片,在我腦海里不斷浮現著,釋然出我心中的那些回憶。寒蟬、山菊花、夜蟲嫣然出我純真的情懷。
秋風如歌,天高云淡,星希月明的初秋到了,白天的燥熱和夜晚的涼爽形成最鮮明的對比。看朝霞是多么明快艷麗,激發人們去憧憬,喚醒鳥兒來歡唱,讓大地一派生機和繁榮。白天云朵從天空中悠然而過,一陣清涼的風拂過臉頰,感覺是那樣的愜意和舒爽。看晚霞是那樣的殷紅釋然,在靜默中慢慢消逝,將我的無限的寄托和無邊的思念淹沒在夜色中。夜里月亮穿行于云間,寂寞孤獨地掛在高高的天空,在的銀灰色的月光里,飄蕩著從朦朧田野和山林里散發出的悠悠芬芳,淡淡的花香。
秋風如歌,皓月當空,中秋到了,明月映照我的心田,習習清輝灑滿了人間。每逢佳節倍思親,圓圓的月亮,圓圓的餅,圓圓的桌邊滿滿坐,是所有華夏兒女共同的心愿。然而月總是園少缺多,人也總是聚少離多。抬頭望月,低頭嘗餅,無邊的思念和牽掛就會從我的心底莫名的泛起,天氣轉涼了,他鄉的你還好嗎?此時,你是否和我一樣,望著月亮,天涯共此時呢?
秋風如歌,當片片樹葉,從枝頭悄然飄落,深秋就到了。那一地落葉是那樣的靜默安然。看到落葉有人傷感,我卻不會,那鋪滿一地的落葉里,讓我感到一種釋然的回歸。仰天躺在那厚厚的落葉上,去回味這一季秋風中的過往,感觸多多,感悟頗深。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只有不負當下的真情流淌,才會獲得一生安然淡定。葉子的回歸,告訴了我,懂得順道而生,才會生生不息,營造出一歲又一年的新綠。
秋風如歌,有始必有終。無論是初秋的爽朗高潔,中秋的豐盈美好,還是深秋的蒼涼悲壯,都在秋風的旋律中盡顯本色。年年秋風只相似,秋風歲歲人不同。讀懂了秋風就讀懂了人生,秋風唱盡了喜、怒、哀、樂的情愫,這不就是人生的主題歌嗎?
秋風的散文篇2:秋風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豐收的喜悅填滿了人們的內心,農民伯伯的臉上流露出歡快的笑容。八月中秋是團員的日子,一大家子的相聚,更是顯現出天倫之樂的愉悅。十月的第一天,舉國歡騰,載歌載舞,共享祖國偉壯的盛世。秋風帶著滿載的歡快,灑遍整個大地。
美好的事情總是帶給人們喜悅,就像舞臺上的演員們帶給人們精彩的演出一樣。談起演員,人們都是充滿的羨慕,只要是發生在演員身上的事,總是人們生活中茶前飯后的談資。現在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就是電視,如果電視中沒有演員們的精彩演出,那么電視就是一個連裝飾品都算不上的擺件。現在電視節目很多很多,電視劇、電影、綜藝節目、紀錄片等等。無一給人們帶來了生活的樂趣。一個個生活的精美橋段,靠著演員生動的演技,一一的展現在人們的眼前。一個個精彩的故事,通過優美的畫面,使得人們被深深的吸引住。一個演員的精彩的演出結果,靠的并不是故事的精彩,也不是優美的服裝,靠的是他們默默學習,默默苦練的演技。他們留下的汗水,我們是無法想像的。就像一塊田的豐收,靠的不是品種的優良,也不是老天的眷顧,靠的是農民伯伯們一耕一耘的維護,一次次頂著烈日的的照射,辛勤的勞作。
秋風瑟瑟,落葉起舞。仿佛述說著詩般的優美,曲般的歡快。即便最后是塵埃落定,也要帶給人歡樂。秋高氣爽,詮釋的是人們的感觸。一季的收獲,是先前汗水的累積,一次的精美演出,是先前刻苦的練習。我曾經上學時有幸的參加過幾次舞蹈演出,我并不是專業的舞蹈演員,沒有什么舞蹈的功底,但是當我們得知要上臺表演時,我們前期的心情是緊張而又激動的,中段訓練,排練的時候,我們是痛苦的,沒有扎實的功底,要從拉韌帶開始,有時候當訓練完后,我們每個人的舉動都是躺在地板上動都不想動。一練數小時,一晃就要到演出的時間了,當我們最終站在舞臺上時,滿腦子回憶著每個動作,爭取給觀眾們帶來美的享受。結束時,當觀眾們的喝彩聲和掌聲響起的時候,我覺得:我們比觀眾更加的高興。
想起秋天,回憶起秋風,我覺得如果說秋天像是一個很大的舞臺,那么秋風就是站在舞臺上帶給人們歡樂和笑語的表演者,她值得人們的贊美,值得人們的追捧。
秋風的散文篇3:九月的秋風
一連幾天的秋雨過后,并未見“一場秋雨一場寒”。墻角爬著那些綠,吮吸著空氣中的養分和那點偶爾透過的細碎陽光,依舊可愛的生長著。歲月那么長,如果不成長,那么長的時間,枉費了豈不可惜。一簾雨,可以讓塵封在書頁間的句子,散落成秋水的披風;一窗風,可以讓輕盈而至的這場秋,集聚更多的正能量。本來,青春打馬而過,我們錯過了太多,留戀的也太多,珍惜現在所擁有的,才算是最好的吧。
初秋,聽一些故事,看一些風月,養一盆綠植,都是很清爽、很利落、很有趣的事兒。人,因無而有,因有而失,因失而痛,因痛而苦,周而復始。人總是從無到有就歡欣,從有到無則悲苦。其實,“有”有何歡?一切擁有都以失去為代價;“無”有何苦?人生本來一場空。有無之間的更替便是人生,得失之后的心態決定苦樂。緣來不拒,境去不留,看淡了得失,才有閑心品嘗九月、品嘗秋風,品嘗幸福。
在一些人的眼里,秋風是鬧心的。有首高凌風的老歌里唱道:“為什么一陣惱人的秋風,它把你的人我的情,吹得一去無蹤。為什么你就隨著那秋風,沒有說再見,說珍重,沒有留下姓和名,我追著風兒去,我呼喚秋風停,風呀風呀請你給我一個說明......”在我們身邊,像這一種落花成傷,逢秋必寂寥的人,是不是多了去了?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的孟浩然是這樣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的張繼是這樣,“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的李白是這樣,“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的李煜也是這樣。其實,不管是過去還是往后,秋天,從來不懂寂寞,秋風,從來不懂孤單。對于世間的那多年輪、那多歲月,那多滄桑,就讓它邊走邊忘吧。
原先以為,秋風是沒得寫的。尤其把它圈定在九月,范圍一下子縮小了,心懸了好多天。等讀了幾首古人的詩句,懸了多日的心,才恢復了一些底氣。特別是讀出杜甫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坦蕩之氣,豪邁之氣,那種膽怯、那種懦弱,居然“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了。
有道是“落葉驚秋”,驚與不驚姑且不論,秋天是草木變衰的季節,秋風過處,總有落葉飄落,霜氣襲來,常多蕭瑟之響,秋之本意也似欲蕭條眾芳,寂寥山川。因此,一般人易動傷懷。殊不知,九月的秋風從漢武《秋風辭》的起句“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開始,繼有“簫鼓”、“棹歌”齊為“哀情多”而發,終至以“少壯幾時兮奈老何”作結。曹丕那首著名的《燕歌行》中,一開頭同樣是“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以至“不覺淚下沾衣裳,援琴鳴弦發清商。”這種悲秋之作,歷朝歷代屢而不絕,就連近代那位鑒湖女俠秋瑾的“秋風秋雨愁煞人”的嘆惋,也委實難以跨過這道添堵的墻。
看過“秋風的散文”的人還看:
1.以秋風為題的優美散文
2.關于秋風的散文
3.散文秋天主題
4.描寫秋天的散文
5.描寫秋天的風散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