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安靜的散文推薦
讓人安靜的散文篇1:那些安靜的時光
書架上的書已讀了大半,除了上面兩格是自己的作品,被我束之高閣,其他都是在書店新近搜到的偶像版本,除了古典李清照,現代我最喜歡的要數雪小禪的文章,不急不緩,清新銳辣,于徐徐道來中攫住你的心,任你跟著流淚、歡笑,卻怎樣都逃脫不了那種余韻和風骨。
時光是靜好的,停留在這種安逸中,樓下誰家孩子的琴聲婉轉了夏未央。
陽臺是我最喜歡駐足的地方,站在陽臺上看風景,看的是世界,品的是的內心。
許多個陰雨綿綿的夜晚,一個人默默站在窗前,看華燈初放,總有靈感不期而至,一闕低吟,道不盡風花雪月;一筆滄桑,輕嘆盡人間寫意。或于某個艷陽高照的午后,看遠山如黛,花草搖曳,與陽光對語,收集生活點點滴滴的感動,將它串成心靈的剪貼,靜靜收藏。
亦有很多時候,扔下書本,將窗臺上的花兒一盆一盆搬下來,澆水,修剪,然后,再一盆盆搬回去,感嘆,這俗世的人間煙火,竟是絲絲縷縷與溫暖有染。或許,這一路走來,每個人都在修煉,人生原本就是這樣一個修剪,感悟的過程,一路陽光一路雨,一番傷痛才會成長。
無可救藥地喜歡上了晚飯后的散步,或許是因了這夏日的流火太過炎熱,日暮的清涼更讓人有身心舒爽的感覺。
躲開嘈雜的人群,一個人靜靜行走于幽靜的林蔭,一條或彎或直的甬路,偶爾擦肩而過的步行者,間或有三兩游人并行,神采飛揚地拉著家常講著趣聞;亦或有情侶相擁喁喁低語,手拉手前行;也有手握唱機的老者,一個人獨行卻似乎完全沉浸在那悠長而舒緩的唱腔中。此時不必在乎甬路是長是短,只管隨意地走,思想是飛翔的,可以海闊天空,也可以幽吐芬芳,那些生活的負累都在頃刻間變得模糊而遙遠,只剩下身心的舒爽與愜意,讓靈魂安靜而溫暖。
有人說,安靜是歲月留下的簡約。大凡走過了年輪的滄桑,一種對安靜的近乎樸素的追求也便越發枝繁葉茂起來,因為經歷了太多人生的風雨,透視了太多紅塵的坎坷,驀然回眸間,安靜,也便成了一種靈魂深處揮之不去的追求。
昨日,與朋友小聚茶吧,朋友笑曰,這是城里最安靜的處所。環視,廳臺大概有五六桌的樣子,干凈而整潔,大廳的一面墻上寫著:清風夜話,禪茶在心,突然就想起了老樹的那幅詩配畫《花亂開》“無奈生于世間,日子真不清閑,與其與人糾結,不如與花纏綿”,極具哲理,又韻味綿長,然后,茶水也便在細品慢飲中多了一些禪意的味道。
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樸素、對靜好的追求也越發強烈起來,每天除了出門,再不喜歡化妝,再不喜歡在穿著上刻意束縛自己,那雙讓我的腳趾傷痕累累,鮮血直流的漂亮高跟鞋也早已被我打入了“冷宮”。
喜歡素面朝天,用大部分的時間去品一杯香茗,去看一朵夏花盛開,去敲幾行心靈的囈語,用最樸素的思維,去記錄那些春花秋月和喜怒哀樂。生命本無常,紅塵本浮沉,流年無恙,浮世清歡,經過了人生的千回百轉,經歷了歲月的洗禮,生命宛如一條河流,已變得舒緩平靜。那些曾經的傷痕,早已風輕云淡;那些曾經的快樂,也恬靜成了唇邊的一縷微笑。歲月無痕,我心已飛過,當人生的熟季,收獲了沉甸甸的質感,那安靜與簡約,何嘗不是生命里一份欣欣然的感悟?
讓人安靜的散文篇2:做個安靜的人
去治療頸椎,熱敷。病房里,說話聲此起彼伏,同學夫婦也參與其中。唯有我扒在床上,頭埋在床前面的洞口里,一言不發。一個小時后,我起床,同學見到我說:“是你呀!你怎么不說話?”“你說我聽,不好嗎?”我笑著答他。
在陌生的場合,我可能是最后一個被別人發現的人。因為我寧愿呆在角落里靜靜地聆聽,也不想多說一句話。覺得不認識時,言語都是多余,所以,保持沉默是最好的方式。這雖給人一種冷僻和不合群之感,但它強于張狂和言多必失。
許多時候,我是個喜歡安靜的人。
在辦公室里,我選擇了一個角落的位置,就是讓自己在嘈雜的環境里能保持安靜。少說多做,不盲目隨從,是我工作學習的方式。說得好不如做得好,說的多不僅讓人覺得夸夸其談,還會令人生厭。保持安靜,做得好,才令人敬佩。所謂事實勝于雄辯,你默默無聞地做,不僅不影響別人,還提高了自己。
雙休日時,我喜歡一個人窄在家里,坐擁一室的安靜。窗外的塵囂離我遠去,人世的紛爭一掃而空,我手捧一本書,安靜的沉浸其中,只覺得此時靜好,歲月安穩。目倦腰痛時,我從書桌邊站起來,無聲地走上陽臺,賞花問草,看白云悠悠,看鳥群悠閑飛過的姿態,我的思緒也飛的很遠。
我喜歡一個人安靜地行走,無人陪伴,無需言語。手插在褲兜里,背上背包,心跟隨自己的腳步,不停地向前,仿佛前進中有一種力量,一種安閑。安靜地走進田野,感受冬日大地的沉厚和蒼涼;安靜地走近河流,感受流水的澎湃和熱情;安靜地登上高山,體會山的堅硬和偉岸;安靜地走進草原,歌詠草原的浩瀚與博大。
有人說,要么讀書,要么旅行,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在路上的時光應該是安靜的,不急著行走,也不急于看景,而是慢慢走,靜靜地欣賞。著名美學家朱光潛有一篇談人生藝術化的文章《慢慢走,欣賞啊》,他引用了阿爾卑斯山谷中一條路旁的標語“慢慢走,欣賞啊!”來勸告人們,如果你匆匆忙忙地急著趕路,那么再豐富華麗的世界也只能是一個了無生趣的囚牢。
許多人的生活太過匆忙,匆忙地上班、下班,匆忙地送孩子上學,匆忙地騎著車子趕路,唯獨缺乏的就是安靜。在日益物質化的今天,世事喧鬧,人心浮躁,保持安靜難能可貴。
安靜了,才能聽進別人的意見和建議;安靜了,才能讀得進書,品得了茶;安靜了,才能發現沿途的風景美如畫;安靜了,才能頭腦清醒,思想敏銳;安靜了,才能心如蓮花,靜坐如佛。
那么,就做個安靜的人吧。安靜中,尋找生活的情趣;安靜中,感受世界的瑰麗多姿。
讓人安靜的散文篇3:安靜
喜歡安靜這個詞,在心底念來,很清喜。這春日午后,一陣微風,正從身邊輕經過,且讓它撫過我的臉,撫過窗簾,撫過花朵,撫過樹葉,目光一一看著它走過的痕跡,心里覺得很清美。一些微妙的美,只可一個人,用一顆安靜的心才能捕捉到。
若一個人獨自呆久了,身上就會有一份安靜的氣息。這氣息是如水的歲月,給予的一種洗禮,若遇到相似的人,便會識得,那不是寂寞情懷,只是一縷斂靜的氣質。
我亦知道,終有一天,自己會老去,于是早早收了顧盼的心,安靜地呆在一個天地里。靜靜地等著,等著遠方的夫子,有一天歸來。我們可以牽著手去看花,看云,讀書,寫字,我們不說話,安靜著,就有許多的事做。是的,我與他的相處,我只求一份安靜。常常癡想,我的夫子,若是一位書生。夜深時,他在做學問,我愿做一只安靜的貓咪,呆在他的書桌上,睜著藍藍的眼睛,癡癡地凝望他。一個男人,在工作時最是迷人。或像一位古代的女子,紅袖添香一回,只默默為他斟茶遞水,這些畫面最是安靜與美麗。
古人有幾大雅事:焚香、品茗、聽雨、賞雪、候月、酌酒、蒔花,尋幽,撫琴。我想,這里面的每件事,都需一個安靜的心才能去做,去品,從而得到心靈的愉悅。
不知何時,我喜歡上了聽雨。今日的春雨,就在窗外纏綿地下著。雨聲,滴滴答答的很好聽,似母親小時候哼的搖籃曲,軟軟的,呢喃著,漸漸的心就安靜了,眼神就迷糊了,尋一個角落睡吧,在細雨聲里睡覺真是香甜,似躺在母親柔軟的懷抱里,靜靜而安心。世間其它聲音都聽不見,只聽得雨聲,淅淅瀝瀝,走走停停,忽大忽小。春雨,請慢慢下吧,時光,且許我偷得紅塵半日閑,小憩一回。
有月亮的夜晚,月色是皎潔的、淡淡的,柔柔的。遙望月亮的時候,我們的心總能慢慢放松,安靜。那清明的月色,可撫去人們心頭煩憂。美麗的月色,讓人心生憧憬,憧憬一份屬于自己的寧靜。月亮亦是溫馨的,它陪伴過,孤單的人,散步的人,遠游的人,兩地分離,同看一輪明月的戀人。安靜的月亮,喜歡陪著每一個安靜看它的人,總是用柔柔的月色,輕輕撫過每個人的眼睛與心靈。
有詩歌這樣寫:“萬影皆因月,種月為玉,再把玉種回,月光里去。懷柔萬物的詩人啊!連影子也一一種。那梅、那菊、那桐,那竹,那細草的搖曳中去了。然后,德將若美,道將為若居。坐看云起,心煙與月齊。”喜歡詩的最后一句:坐看云起,心煙與月齊。是的,詩人,在月色下,把心底的念一一種過了,因此,心與月亮一起寧靜著。若我擁有一片月亮地,我亦想種下:夢,詩,還有對遠方夫子的思念,然后,坐看云起,心煙與月齊,靜靜的思念,也是一種美。
我在文字的國度游蕩了很久,讀過許多篇文章,然,最入心的,只有白音格力的字。他的筆端,有一溪云,一方石,幾根菖蒲,讀來有一種草木的清香。亦讀他,那么輕柔地愛著一個人,把那人放在眉彎間。在桃花開的時候寫一封信,托清風念與伊人聽。他與她總是隔著一朵花的距離,可依舊在心底深深地愛著,那是一種安靜的愛。也許,愛情的最高境界,就是一個不離不棄的陪伴,它不需要甜言蜜語,只需平淡相守,靜過流年歲月。這樣的安靜愛情,有一份溫馨與踏實。
我喜歡花,因花兒只靜悄悄地開在枝頭,不管有人來不來欣賞,它們都嫻靜優雅地自開自落。我喜歡安靜的環境與心境,因安靜著,可做許多自己喜歡的事,如聽雨,如寫文字,亦或什么也不做,只癡癡地念著那一個他。安靜的,沒人打擾的日子,真好,一個人的日子,亦可把平淡的日子過得有聲有色。有人寫:“只有內心安靜祥和,才不會被外界所左右,心如蓮花,人生才會一路芬芳。”原來人生可以如此過,那么,余下的流年,且許我,修一份安靜心,修一顆蓮花心吧。
看過“讓人安靜的散文”的人還看:
1.能讓人安靜的句子
2.安靜喜歡你散文3篇
3.安靜的生活散文
4.讓人安靜的文藝句子
5.安靜的生活散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