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蓉的《臺灣百合》散文和現代詩
席慕蓉的諸多經典愛情詩作中,我們能夠感受到女詩人對意境營造和審美把握的追求,一字一句,虛實相生,作詩之人與詩中之物象常常化而為一,予人以真實自然之美感,讀罷而余味不盡。小編這里為大家整理了關于席慕蓉的散文和現代詩,希望大家喜歡。
《臺灣百合》
我那一張五十號的油畫"野生的百合花"在美術館展出的時候,好幾個朋友都來告訴我,說他們很喜歡我到種畫法。
我想,也許是南橫公路上特別肥美的那些花朵給我的影響吧。從來沒有想到野生的百合能夠長得那樣碩大和挺秀,整片山坡上開滿了潔白的花朵,風很大、草很長,而那些野生的花朵在濕潤的云霧里散放著芳香。
土地里深藏著的是一種什么樣的力量呢?是一種什么樣的力量在我們周遭不顧一切地向上茁長?按時開花,按時結果,一次又一次地重復著生命里最美麗又最神奇的現象。
席慕蓉的散文和現代詩
如果要用人工來經營花圃,別說是那一整座山巒了,即使只是一片小小的山坡,我們也總會有疏忽和無法克服的困難,總會有不能完全如意的地方。去看過歐洲好幾個著名的花園,只覺得象是一塊又一塊笨拙的地毯。
但是每次走到山野里,竟然發現每一處都好象經過仔細安排卻又好象隨意地在生長。在每一種高度,每一個角落,都有應該長在那里的植物,仿佛每一種植物心里都明白他們該有的歸屬,而只要找對了土地,就會不顧一切地往上生長。
臺灣百合也必然是極為聰明和極為努力的一種吧!
在四面有著蔚藍海洋的島上,在高高而又清涼的山上,有一種潔白的花朵終于找到了她自己的故鄉。
《馬櫻丹》
在香港讀小學的時候,學會了逃學。
要逼得我逃學的課不是國語也不是算術,而是勞作課。
勞作老師很兇,很黑很瘦的婦人,卻常在臉上涂了過多的脂粉。
勞作課要做紙工,把彩色紙裁成細條,要反復編結起來,上下交叉,編成一塊小小的席子。有那手巧的同學,會配顏色,不同色的紙條編在一起,可以編出象彩虹一樣的顏色來。
而我什么也不會,剪得不齊,折得不整,也根本沒辦法把那些紙條編在一起,總是會有些掉出來,有些跑開去。滿頭大汗地坐在教室里,老師逼急了,我就逃學。
逃得也不遠,就在學校旁邊的山坡上。山坡沒有大樹,只長滿了一叢又一叢的馬櫻丹,足夠遮掩我小小的身體。我一個人躺在花下面,陽光總是柔和的,無所事事的我摘著馬櫻丹,仔細觀察著那些象彩虹一樣的小花朵,我想,我對色彩的初級教育應該就是從那些個逃學的時刻開始的。
從香港到了臺灣,滿山仍然是一叢又一叢的馬櫻丹。新竹師專后面的山上也有著一片和童年記憶里非常相似的山坡,住在新竹的幾年,我常帶著小小的慈兒爬上坡去。在柔和的陽光里,我們母女倆采摘著花朵,聽著遠遠坡下傳來的學校里的鐘聲,總會有一些模糊的光影從我心里掠過。
而那樣的日子也逐漸遠去了,一切的記憶終于如光影般互相重疊起來。只有在我經過每一叢馬櫻丹的花樹前的時候,他們才重新帶著陽光,帶著鐘聲,帶著那彩虹一般的顏色向我微笑迎來。
《藝術品》
是一件不朽的記憶
一件不肯讓它消逝的努力
一件想挽回什么的欲望
是一件流著淚記下的微笑
或者 是一件
含笑記下的悲傷
《非別離》
不再相見 并不一定等于分離
不再通音訊 也
并不一定等于忘記
只為 你的悲哀已揉進我的
如月色揉進山中 而每逢
夜涼如水 就會觸我舊日疼痛
《如果》
四季可以安排得極為黯淡
如果太陽愿意
人生可以安排得極為寂寞
如果愛情愿意
我可以永不再出現
如果你愿意
除了對你的思念
親愛的朋友 我一無長物
然而 如果你愿意
我將立即使思念枯萎 斷落
如果你愿意 我將
把每一粒種子都掘起
把每一條河流都切斷
讓荒蕪干涸延伸到無窮遠
今生今世 永不再將你想起
除了 除了在有些個
因落淚而濕潤的夜里 如果
如果你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