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的現代詩和散文《話說君子蘭》
冰心年近九旬時發表了《我請求》、《我感謝》、《給一個讀者的信》現代詩和散文等作品。小編這里為大家帶來冰心的現代詩和散文,希望大家喜歡。
《話說君子蘭》
女作家李玲修在好多年前送給我的一盆君子蘭,我把它供在書桌前的窗臺上。那濃綠色的、劍形的、肥厚的葉子,武士般地相對列。每年兩次當劍葉中間忽然露出一點桔黃色時,家里的大人和小孩都高興地奔走相告:君子蘭又要開花了!
這實在是個喜訊。幾十朵桔黃色的、五瓣聚成的筒形的花、向上開放。它們像高雅的君子般相拱而立。當花的大莖,愈長愈長,這幾十朵君子蘭便愈站愈高,靜雅地立在那里,經月不謝!
我為此重新翻看了《論語》,因為至圣先師孔子,對于“君子”的定義,有幾十條。但是我讀來讀去覺得“君子訥于言而敏于行”這句話就說的是君子蘭!
我以為“言”就是花的香氣,“行”就是花的形象和花期的久暫。君子蘭花香很淡,而花色極濃,幾十朵相拱而立,能夠立到幾十天!它們群立在你的面前給你力量,給你鼓舞。因此我雖然也喜愛玫瑰的濃香和桂花的幽香,但在數日之內,便瓣落香消,使人惆悵,而使我敬佩的還是君子蘭!
1990年7月12日多云之晨
《農歷七月八日晨下雨》
早起憑窗外望,看見院里小路上的行人,都打著傘,是在下小雨了。
昨夜是農歷七月七夕,是牛郎和織女雙星聚會之夜。中國民間傳說,七月八日下的雨,是牛郎和織女惜別的淚水。
猛然憶起一首詩,也不知是哪一朝代,哪一位曠男怨女寫的:
何須淚雨灑滂沱,
轉瞬明宵又渡河。
十二萬年年一會,
人間那有此多期?
“轉瞬明宵”也是根據民間傳說:人間一年,只是天上的一日。
但仰觀天象,牛、女雙星,明明是在三百六十天中,七月七夕這一天走得最近!
這日子真不知如何算法!
《與小朋友談訪印之行》
親愛的小朋友們,我感到萬分的榮幸和快樂,今天能有機會對全國的小朋友們,報告我們這次訪問印度的經過。
我們這訪印代表團,以丁西林副部長為首,包括其他三位團員,兩位工作人員,是代表中國中印友好協會,接受印度印中友好協會的邀請,去參加印度全國印中友好協會的成立大會的。我們在去年,就是一九五三年的十一月廿七日,離開北京,在十二月八日到達印度的首都新德里。在十二月十一日參加了印中友好協會全國大會的開幕式以后,我們還訪問印度國內的十九個城市。我們北至新德里,南至馬德拉斯,東至加爾各答,西至孟買,路程共有八千八百多公里。在印度旅行了五個星期之后,我們在今年,就是一九五四年的一月十二日,離開印度,返回祖國。
親愛的小朋友們,我們在印度的五個星期,是完全沉浸在印度人民的熱烈的友情之中!每到一個機場,一個車站,遠遠的就看見旗幟飄揚,萬頭攢動,我們一下了飛機,下了火車,就被人海包圍起來。千百對渴望的目光向著我們射來,千百只熱情的手向我們伸來;無數個美麗芬香的花環,重重疊疊的套在我們脖頸上,無數紛紛的花瓣像下雨一般灑在我們的頭上。“中印友好萬歲”,“和平萬歲”,“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偉大的毛澤東萬歲”的口號,像怒潮一般,在我們周圍震響著。招待我們的印度朋友們,在萬分擁擠之中,緊緊的手拉著手,替我們開出來一條路,一直護送我們出了車站,上了汽車。但是在站外的人山人海之中,汽車還是開不出去,連車門都關不上,因為車門外,車窗外,都伸進無數只友誼的手來,要同我們握手。
我們每到一個城市,除了在群眾大會上,和廣大的印度人民會見以外,我們還參加了地方政府教育界、文藝界、工商界、婦女界以及其他團體的招待會。在新德里,我們拜會了印度總統、副總統,和尼赫魯。我們也應邀參加了尼赫魯的餐會和外交部次長的酒會。有的時候,我們一天要赴六七個集會,我們雖然身體上有時覺得疲勞,但是精神上永遠是興奮的,因為印度人民對于中國人民的友情,太使人感動了!
在群眾大會上,人數最多的有三、四萬人,最少也有千人以上。在開會以前的一兩個鐘頭,萬千的群眾,就坐在廣場上等待了。在我們丁西林團長和夏衍副團長的演講和報告之后,聽眾們總是報以暴風雨般的掌聲,喊起熱烈的“中印友好”的口號。在每一個集會上,印度朋友們都給我們套上無數的花環,獻上許多的禮品,還給我們表演了許許多多音樂、舞蹈、唱歌、朗誦的節目。在我們參觀大大小小的學校的時候,那一學校的校長、老師和學生們,除了請我們演講之外,還請我們參觀校舍,學生們給我們表演體操、舞蹈、唱歌等等。在我們訪問農村的時候,這農村里的男女老幼,都穿上節日的盛裝,出來招待迎接,家家戶戶都用粉筆在臺階上畫上祝福歡迎的圖案,在門口掛上花花綠綠的歡迎的標語和旗幟。
親愛的小朋友們,印度人民對于中國人民的友情和熱愛,是說不完的,我可以舉許多動人的例子:有一次我們在一個農村里訪問的時候,有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大爺,他的眼睛完全瞎了,但他還從人群里摸索著擠向前來,叫他懷里的三四歲的孫子,給我們遞過一個橘子,作為獻禮。還有一次在一個城市的群眾大會上,有一位很瘦弱的老大娘,顫抖的擠到臺前,流著眼淚送給我們一包用報紙包起的四塊小烙餅。在我們坐火車旅行的時候,每經過一個小站,無論在白天,或是深夜,都常有人民從幾十里外的地方趕來,爭取停車的幾分鐘的短時間,和我們握手、擁抱,要我們向他們說幾句短短的話。他們在車站上有時要等一兩個鐘頭,只為著看我們一眼,揮著旗幟,喊著口號,跟火車走出多遠,他們奔跑著給我們遞上來一節甘蔗,或者一顆番石榴,這小小的禮物里,充滿著友情和熱愛。這些情況,常常使我們忍不住的流下了感動的眼淚。
印度的小朋友們,更是熱情的,在許多兒童的歡迎會上,他們穿起白的制服,系著紅的領帶,用自己的軍樂隊來迎接我們,給我們表演一節又一節的唱歌和舞蹈。他們把自己捏的泥人,自己疊的紙鳥,都送給我們作為獻禮。我們離開的時候,他們總在校門兩旁喊著口號,排隊相送,和我們握手擁抱,依依不舍。在和我們個別談話的時候,他們總是問著中國兒童的家庭學校生活的一切狀況,也問到少年先鋒隊的情形,和入隊的條件等等,他們對中國兒童,有著無限的關切。
親愛的小朋友們,為什么印度人民對于中國人民這樣關懷?這樣親切?因為這兩個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的友誼,是從兩千年前就建立起來的。我們兩國的人民,最初是交易著人民的生活必需品,我們送給印度的是絲和茶,他們送給我們的是棉花和黃麻;在四、五世紀的時候,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兩國的文化交流,就更加頻繁了。小朋友們所最熟識的西游記的故事,就是根據唐朝玄奘法師到印度取經的歷史事實,編寫出來的。中國和印度隔著喜馬拉雅山,就這樣的和平相處了幾千年,這種和平友好的國際友誼,是長遠深厚的。不幸在最后的一百多年中,中印兩國同受著外國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的壓迫,連交通都受了限制。我們兩國的人民,沒有得到彼此認識了解的自由。四年以前,中國解放了,印度和人民的中國建立了友好關系,兩個國家的人民的友誼就更加密切了。我們兩國都深切的感到我們需要建設,需要和平,中國的五億多人民,和印度的三億六千萬人民,攜起手來,這股保衛和平的力量是十分強大的。毛主席說:“印度民族是偉大的民族,印度人民是很好的人民。中國印度這兩個民族和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數千年來是很好的……我們希望中國和印度兩個民族繼續團結起來,為和平而努力。全世界人民都需要和平,只有少數人要戰爭,印度、中國、蘇聯及其他一切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團結起來,為遠東和平,為全世界的和平而努力。”
親愛的小朋友們,我們要把毛主席的指示,牢牢地記在心里,毛澤東時代的兒童要親切的關懷這個偉大的印度民族,和這個民族的很好的人民,毛澤東時代的兒童,也要負起這繼續團結的責任。我們要珍愛兩國人民之間的有著悠久歷史的友誼,而且要把這友誼繼續鞏固起來,發展起來,為亞洲和全世界的持久和平而努力。
小朋友們,再談罷,祝你們身體好,學習好,工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