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愛國勵志詩句
精忠報國。還我河山!——岳飛
小來思報國,不是愛封侯。——岑參
寧做流浪漢,不做亡國奴。——豐子愷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岳飛
錦繡河山好收拾,萬民盡做主人翁。——朱德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杜牧
夜視太白收光芒,報國欲死無戰(zhàn)場。——陸游
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
向北望星提劍立,一生長為國家憂。——李夢陽
待罪居?xùn)|國,泣涕常流連。——曹植《怨歌行》
試看天塹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鄭成功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李百藥《元景安傳》
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范成大
愛國如命,見義勇為。——蔡鍔《致柏文蔚電》
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wèi)無窮填海心。——黃遵憲
契闊死生君莫問,行云流水一孤僧。——蘇曼殊
人生富貴豈有極?男兒要在能死國。——李夢陽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guān)山五十州。——《南園》
愁損辭鄉(xiāng)去國人。——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磯》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杜牧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岳飛《滿江紅》
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鷓鴣天》
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唐·李白《塞下曲》
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黃遵憲《贈梁任父母同年》
契闊死生君莫問,行云流水一孤僧。——《過若松町》
朝市不足問,君臣隨草根。——高適《登百丈峰二首》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羅隱《西施》
旌蔽日兮敵若云,矢交墜兮士爭先。——屈原《國殤》
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屈原《國殤》
古代愛國勵志詩句(精選篇2)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陸沉。——鄭思肖《二礪》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于今日》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石灰吟》
嘆神游故國,花記前度。——劉辰翁《蘭陵王·丙子送春》
待罪居?xùn)|國,泣涕常流連。——曹植《怨歌行》
形勝三分國,波流萬世功。——潘大臨《江間作四首·其三》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nèi)熱。——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
東南西北效皇極,日月星辰奏凱歌。——洪秀全《吟劍》
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岳飛《滿江紅·寫懷》
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李綱《病牛》
終是圣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鄭畋《馬嵬坡》
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guān)——戴叔倫《塞上曲二首》
殊方日落玄猿哭,舊國霜前白雁來。——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聞道皇華使,方隨皂蓋臣。——王維《送李判官赴東江》
奏愷樂,歸皇都,班爵獻(xiàn)俘邦國娛。——何承天《戰(zhàn)城南》
詩界千年靡靡風(fēng),兵魂銷盡國魂空。——梁啟超《讀陸放翁集》
且憑天子怒,復(fù)倚將軍雄。——高適《塞下曲》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戚繼光《馬上作》
漸老念鄉(xiāng)國,先歸獨(dú)羨君。——簡長《送僧南歸》
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dú)難。——曹植《怨歌行》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遙憐故園菊,應(yīng)傍戰(zhàn)場開。——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嗚呼!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陸游《金錯刀行》
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銷殘戰(zhàn)骨。——辛棄疾《賀新郎·用前韻送杜叔高》
歸鳳求皇意,寥寥不復(fù)聞。——杜甫《琴臺》
山甫歸應(yīng)疾,留侯功復(fù)成。——張九齡《奉和圣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里人。——陳陶《隴西行》
小來思報國,不是愛封侯。——岑參《送人赴安西》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古代愛國勵志詩句(精選篇3)
今日樓臺鼎鼐,明年帶礪山河。——劉過《西江月·堂上謀臣尊俎》
放逐肯消亡國恨?歲時猶動楚人哀!湘蘭沅芷年年綠,想見吟魂自往來。——查慎行《三閭祠》
醫(y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聶夷中《詠田家》
春思遠(yuǎn),誰嘆賞國香風(fēng)味。——周密《繡鸞鳳花犯·賦水仙》
誰使神州,百年陸沉,青氈未還?悵晨星殘月,北州豪杰。——陳人杰《沁園春·丁酉歲感事》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fēng)光北固樓。——辛棄疾《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日日望鄉(xiāng)國,空歌白苧詞。——張籍《薊北旅思》
楚雖三戶能抗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陸游《金錯刀行》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毛澤東《沁園春·雪》
國仇未報心難死,忍作尋常泣別聲。勸君莫惜頭顱貴,留得中華史上名。——何香凝《贈別廖仲愷》
夷甫諸人,神州沈陸,幾曾回首。——辛棄疾《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澗尚書》
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臣?xì)堦枴!罹V《病牛》
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白居易《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wèi)無窮填海心!——黃遵憲《贈梁任父同年》
一去隔絕國,思?xì)w但長嗟。——李白《千里思》
玉梅消瘦,恨東皇命薄。——汪元量《傳言玉女·錢塘元夕》
皇情眷億兆,割念俯懷柔。——鄭愔《送金城公主適西蕃應(yīng)制》
待罪居?xùn)|國,泣涕常流連。——曹植《怨歌行》
云白山青萬余里,愁看直北是長安。——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時非。——文天祥《南安軍》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劉禹錫《金陵五題·石頭城》
家國興亡身獨(dú)存,玉容還受楚王恩。——汪遵《息國》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
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銷殘戰(zhàn)骨。——辛棄疾《賀新郎·用前韻送杜叔高》
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陳亮《念奴嬌·登多景樓》
但將千歲葉,常奉萬年杯。——趙彥昭《奉和元日賜群臣柏葉應(yīng)制》
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王安石《桂枝香·登臨送目》
且憑天子怒,復(fù)倚將軍雄。——高適《塞下曲》
七國三邊未到憂,十三身襲富平侯。——李商隱《富平少侯》
范增一去無謀主,韓信原來是逐臣。——嚴(yán)遂成《烏江項王廟》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陸沉。——鄭思肖《二礪》
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曹操《蒿里行》
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戎昱《詠史》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曲》
吳王事事須亡國,未必西施勝六宮。——陸龜蒙《吳宮懷古》
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guān)。——戴叔倫《塞上曲二首》
昨夜秋風(fēng)入漢關(guān),朔云邊月滿西山。——嚴(yán)武《軍城早秋》
所賴今天子,漢道日休明。——范云《效古詩》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宋之問《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
如何亡國恨,盡在大江東!——屈大均《秣陵》
絕域從軍計惘然,東南幽恨滿詞箋。——龔自珍《漫感》
銜冤只合甘先死,何待花間不肯言。——汪遵《息國》
漸老念鄉(xiāng)國,先歸獨(dú)羨君。——簡長《送僧南歸》
燕語如傷舊國春,宮花一落已成塵。——李益《隋宮燕》
人情展轉(zhuǎn)閑中看,客路崎嶇倦后知。——辛棄疾《鷓鴣天·送歐陽國瑞入?yún)侵小?/p>
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范成大《州橋》
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wèi)無窮填海心。——黃遵憲《贈梁任父母同年》
中興諸將誰降敵,負(fù)國奸臣主議和。——于謙《岳忠武王祠》
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岑參《與高適薛據(jù)同登慈恩寺浮圖》
生平未報國,留作忠魂補(bǔ)。——楊繼盛《就義詩》
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秋逢甲《春愁》
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嚴(yán)武《軍城早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