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兒童的詩句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袁枚《所見》
癡兒不知父子禮,叫怒索飯啼門東。——杜甫《百憂集行》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龍頭舴艋吳兒競。——張先《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呂巖《牧童》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蠶娘洗繭前溪淥,牧童吹笛和衣浴。——貫休《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
空門寂寞汝思家,禮別云房下九華。——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杜甫《月夜》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誰家兒共女,慶端陽。——舒頔《小重山·端午》
兒童漫相憶,行路豈知難。——元好問《倪莊中秋》
去日兒童皆長大,昔年親友半凋零。——竇叔向《夏夜宿表兄話舊》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高鼎《村居》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楊萬里《舟過安仁》
牛群食草莫相觸,官家截爾頭上角。——李涉《牧童詞》
小男供餌婦搓絲,溢榼香醪倒接罹。——李郢《南池》
疏是枝條艷是花,春妝兒女競奢華。——曹雪芹《詠紅梅花得“花”字》
厚祿故人書斷絕,恒饑稚子色凄涼。——杜甫《狂夫》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繞池閑步看魚游,正值兒童弄釣舟。——白居易《觀游魚》
家童鼻息已雷鳴。——蘇軾《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
兒女不知來避地,強言風物勝江南。——呂本中《連州陽山歸路》
牛羊自歸村巷,童稚不識衣冠。——王維《田園樂七首·其四》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兒啼索樹上鶯。——貫休《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
兒女紛紛夸結束,新樣釵符艾虎。——劉克莊《賀新郎·端午》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范成大《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蔣士銓《歲暮到家》
形容兒童的詩句【篇2】
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蘇軾《守歲》
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高翥《清明日對酒》
東家頭白雙女兒,為解挑紋嫁不得。——元稹《織婦詞》
弄兒床前戲,看婦機中織。——鮑照《擬行路難·其六》
繞池閑步看魚游,正值兒童弄釣舟。——白居易《觀游魚》
歲暮鋤犁傍空室,呼兒登山收橡實。——張籍《野老歌》
秋晚莼鱸江上,夜深兒女燈前。——辛棄疾《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
雨余溪水掠堤平,閑看村童謝晚晴。——陸游《觀村童戲溪上》
癡兒呆女賀新涼,也不道西風又起。——吳潛《鵲橋仙·扁舟昨泊》
狎浪兒童,橫江士女,笑指漁翁一葉輕。——吳偉業《沁園春·觀潮》
兒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陳師道《示三子》
誰家兒共女,慶端陽。——舒頔《小重山·端午》
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李清照《永遇樂·落日熔金》
女兒年幾十五六,窈窕無雙顏如玉。——蕭衍《東飛伯勞歌》
少壯從戎馬上飛,雪山童子未緇衣。——劉商《贈頭陀師》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李忱《吊白居易》
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一婦人。——杜甫《又呈吳郎》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黃庭堅《牧童詩》
龍頭舴艋吳兒競。——張先《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
兒女不知來避地,強言風物勝江南。——呂本中《連州陽山歸路》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錚。——楊萬里《稚子弄冰》
臥聞兒女夸翁健,詩句年光一樣新。——劉克莊《戊午元日二首》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門去卻關。——崔道融《溪居即事》
半陂草多牛散行,白犢時向蘆中鳴。——李涉《牧童詞》
形容兒童的詩句【篇3】
十歲載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李商隱《絕句》
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隴聞。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黃庭堅《牧童》
繞池閑步看魚游,正值兒童弄釣舟。一種愛魚心各異,我來施食爾垂鉤。——白居易《觀游魚》
結伴兒童褲褶紅,手提線索罵天公。人人夸你春來早,欠我風箏五丈風。——孔尚任《放風箏》
白頭波上白頭翁,家逐船移浦浦風。一尺鱸魚新釣得,兒孫吹火荻花中。——鄭谷《淮上漁者》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新詞宛轉遞相傳,振袖傾鬟風露前。月落烏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鈿。——劉禹錫《踏歌詞》
無事經年別遠公,帝城鐘曉憶西峰。爐煙消盡寒燈晦,童子開門雪滿松。——李商隱《憶匡一師》
籬外誰家不系船,春風吹入釣魚灣。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門去卻關。——崔道融《溪居即事》
晝出耕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晴明風月雨乾時,草滿花堤水滿溪。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楊萬里《桑茶坑道中八首》其七
秋來皎潔白須光,試脫朝簪學酒狂。一曲酣歌還自樂,兒孫嬉笑挽衣裳。——權德輿《覽鏡見白發數莖光鮮特異》
松陰一架半弓苔,偶欲看書又懶開。戲掬清泉灑蕉葉,兒童誤認雨聲來。——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二絕句》其一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辛棄疾《清平樂·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