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詩詞鑒賞
【內容】: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云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聽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作者】
字摩詰,河東人。工書畫,與弟縉俱有俊才。開元九年,進士擢第,調太樂丞。坐累為濟州司倉參軍,歷右拾遺、監察御史、左補闕、庫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寶末,為給事中。安祿山陷兩都,維為賊所得,服藥陽喑,拘于菩提寺。祿山宴凝碧池,維潛賦詩悲悼,聞于行在。賊平,陷賊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責授太子中允,遷中庶子、中書舍人。復拜給事中,轉尚書右丞。維以詩名盛于開元、天寶間,寧薛諸王附馬豪貴之門,無不拂席迎之。得宋之問輞川別墅,山水絕勝,與道友裴迪,浮舟往來,彈琴賦詩,嘯詠終日。篤于奉佛,晚年長齋禪誦。一日,忽索筆作書數紙,別弟縉及平生親故,舍筆而卒。贈秘書監。
【注釋】:
香積寺:中國佛教著名古剎。唐神龍二年(706)建于長安神禾原(在今陜西省長安縣南)。寺內建有十三層大塔一座,今昔對比尚存十一層,通稱為善導塔。
制毒龍:佛家比喻邪念妄想。見《涅磐經》:“但我住處有一毒龍,想性暴急,恐相危害。”
【賞析】:
全詩沒有一字寫寺,而寺院已在字里行間。所寫的都是寺外的環境,更見古寺的幽深。卒讀之余,令人不禁陡然想起繪畫中“深山藏古寺”的名典。
王維詩詞鑒賞【篇2】
【作者】:王維——《歸嵩山作》
【內容】:
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
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
【作者】
字摩詰,河東人。工書畫,與弟縉俱有俊才。開元九年,進士擢第,調太樂丞。坐累為濟州司倉參軍,歷右拾遺、監察御史、左補闕、庫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寶末,為給事中。安祿山陷兩都,維為賊所得,服藥陽喑,拘于菩提寺。祿山宴凝碧池,維潛賦詩悲悼,聞于行在。賊平,陷賊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責授太子中允,遷中庶子、中書舍人。復拜給事中,轉尚書右丞。維以詩名盛于開元、天寶間,寧薛諸王附馬豪貴之門,無不拂席迎之。得宋之問輞川別墅,山水絕勝,與道友裴迪,浮舟往來,彈琴賦詩,嘯詠終日。篤于奉佛,晚年長齋禪誦。一日,忽索筆作書數紙,別弟縉及平生親故,舍筆而卒。贈秘書監。
【注釋】:
閑閑:從容貌。
迢遞:遠貌。
且閉關:有閉門謝客意。
【賞析】:
這首詩是寫辭官歸隱途中所見的景色和心情。王維是唐代第一等高手。他擅長寫景,更善于寫情,寫恬靜的閑適之情。詩中只“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兩句,就把這種境界寫得淋漓盡致。首聯寫歸隱出發時的情景。頷聯寫水寫鳥,其實乃托物寄情,寫自己歸山悠然自得之情,如流水歸隱之心不改,如禽鳥至暮知還。頸聯寫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是寓情于景,反映詩人感情上的波折變化。末聯寫山之高,點明歸隱之高潔和與世隔絕,不問世事的宗旨。寫景寫情并舉,于寫景中寄寓深情。層次整齊,景象蕭瑟。
王維詩詞鑒賞【篇3】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注釋:
渭城曲:樂府《近代曲》名,又稱《陽關曲》。詩題一作《送元二使安西》。安西,在今新疆庫車縣境。
一二句:分別點明餞別的地點、時間、景物。浥輕塵,意謂一場朝雨后,塵土濕潤不飛揚。浥,沾濕。
三四句:勸君再干一杯餞別酒,出了陽關就再也見不到一老朋友。
賞析:
渭城即故都咸陽 ,陽關在今甘肅敦煌,自古與“春風不度”的玉門關同為出塞的必經之路,既遙遠又荒涼。地是當友人即將在此啟程之際,殷殷勸酒,依依惜別,幾許悲壯,幾許蒼涼!
此詩廣為流傳,備受推崇。劉禹錫《與歌者何戡》詩云:“舊人(故友)唯有何戡在,更與殷勤唱《渭城》。”白居易《對酒》詩曰:“相逢且莫推辭醉,聽唱陽關第四聲!”
王維詩詞鑒賞【篇4】
【作者】:王維——《酬郭給事》
【內容】:
洞門高閣靄馀輝,桃李陰陰柳絮飛。
禁里疏鐘官舍晚,省中啼鳥吏人稀。
晨搖玉佩趨金殿,夕奉天書拜瑣闈。
強欲從君無那老,將因臥病解朝衣。
【作者】
字摩詰,河東人。工書畫,與弟縉俱有俊才。開元九年,進士擢第,調太樂丞。坐累為濟州司倉參軍,歷右拾遺、監察御史、左補闕、庫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寶末,為給事中。安祿山陷兩都,維為賊所得,服藥陽喑,拘于菩提寺。祿山宴凝碧池,維潛賦詩悲悼,聞于行在。賊平,陷賊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責授太子中允,遷中庶子、中書舍人。復拜給事中,轉尚書右丞。維以詩名盛于開元、天寶間,寧薛諸王附馬豪貴之門,無不拂席迎之。得宋之問輞川別墅,山水絕勝,與道友裴迪,浮舟往來,彈琴賦詩,嘯詠終日。篤于奉佛,晚年長齋禪誦。一日,忽索筆作書數紙,別弟縉及平生親故,舍筆而卒。贈秘書監。
【注釋】:
酬:即以詩詞應答。
給事:即給事中,門下省之要職,掌駁正政令之失誤。
洞門:此處指門下省衙門。
桃李陰陰:比喻門生后輩眾多。
奉:“捧”的本字。
天書:稱帝王的詔書。
無那:無奈。
【賞析】:
這也是一首唱和詩,郭給事有詩給王維,所以王維就酬和。此類應酬性的詩,總是稱贊對方,感慨自身的,這首詩即意在稱道郭給事。詩閃四句比喻郭給事爵位尊,門顯達,為官清閑;后四句盛世清平,字里行間透露出作者對仕途與趨附的厭倦。
王維詩詞鑒賞【篇5】
【作者】:王維——《酬張少府》
【內容】:
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作者小傳】
字摩詰,河東人。工書畫,與弟縉俱有俊才。開元九年,進士擢第,調太樂丞。坐累為濟州司倉參軍,歷右拾遺、監察御史、左補闕、庫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寶末,為給事中。安祿山陷兩都,維為賊所得,服藥陽喑,拘于菩提寺。祿山宴凝碧池,維潛賦詩悲悼,聞于行在。賊平,陷賊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責授太子中允,遷中庶子、中書舍人。復拜給事中,轉尚書右丞。維以詩名盛于開元、天寶間,寧薛諸王附馬豪貴之門,無不拂席迎之。得宋之問輞川別墅,山水絕勝,與道友裴迪,浮舟往來,彈琴賦詩,嘯詠終日。篤于奉佛,晚年長齋禪誦。一日,忽索筆作書數紙,別弟縉及平生親故,舍筆而卒。贈秘書監。
【注釋】
長策:治國安邦的長遠策略。
張少府:姓張的縣尉一級官員。
吹解帶:吹著詩人寬衣解帶時的閑散心情。
君問兩句:這是勸張少府達觀,也即要他象漁樵那樣,不因窮通而有得失之患。
【賞析】:
??這是一首贈友詩。全詩著意自述“好靜”之志趣。歸隱者自稱對萬事已不關心,恬淡達觀,但又未完全超脫。用“漁歌入浦深”來勸慰張少府,也含有自慰。全詩寫情多于寫景。三、四句隱含不滿朝政之牢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