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朗誦技巧有哪些
聲音有三種:白聲、美聲、躁聲。白聲就是我們平常講話的聲音,是先天的。美聲是經過包裝、訓練的聲音。朗誦、主持、歌唱家的聲音都是經過訓練、包裝的,是一種悅耳的聲音,稱美聲。這種聲音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常運用。如對面山上有一個人,你要喊他,有兩種喊法:(示范一用白聲)聲音是從嗓子眼附近發出,聲音低位、壓抑、很累,甚至聲嘶力竭的感覺。
另一種用美聲,聲音柔和,響亮、悅耳動聽、傳得遠、輕松、有穿透力,聲音就像穿過時空,傳到對方的耳朵里,這就是美聲。美聲有特點:一是發出來的音在高位置上;二是發出來的音在口腔、鼻腔、腦腔形成共鳴音。
這種美聲怎樣才能發出來的?是不是很難?是的,但也不是神秘的不得了。也很簡單,前提是氣出丹田。就是吐字前是否把氣儲備足啦?是不是深深地吸一口氣,然后把氣息運到肋下腰部,氣再從丹田出來。如果是這樣,往外呼氣、吐字時的聲音就一定在高位置上。而且發出來的音一定會在你的口腔、鼻腔、腦腔形成共鳴音。就一定是美聲,這種發音你不讓它美都不行,但美的程度不同。所以,發美聲并不難,難的是堅持。我們晨練時,在高山、在空曠的原野、在大海邊,經常練向遠處喊人的那種發音方式;經常大聲朗讀,能夠鍛煉聲音的字的發音,如大、山、海、翁、嗡等字,對運氣、對亮嗓子都有幫助的。經常這樣練習,可使我們聲音洪亮,聲音年輕。不僅朗誦需要、說話也好聽,人也自然不衰老。我相信不論多大年齡,只要堅持經常練習,我們一定會有所提高,一定會越來越年輕。
詩歌朗誦技巧流程
詩歌朗誦比賽,則是一種將文雅浪漫的朗誦藝術與高度綜合的神奇通用技術,以詩詞歌賦為載體,緊密融合的文藝競技活動。又是一個將人文知識與技能技巧結合、表演過程與嫻熟方法結合,活躍校園文化生活,提高參與活動者的語言表達能力、肢體表達能力、技巧運用能力及藝術表演能力,提升參賽者的自身文化素養和技術素養,增強同學們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豐富參賽者和觀眾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藝術與技術融合性活動。這種語境優雅、妙不可言、浸透技術、飽含藝術的高雅競技活動,能使人們愉悅身心、陶冶情趣,享受生活。
詩歌朗誦技巧大全
語言是人類思維的工具,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也是社會上傳遞信息的工具。語言隨著社會的產生而產生,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勞動創造了人類語言。在人類漫長的發展歷史中,語言是社會成員之間聯系的紐帶。在文字出現以前,語言只有憑口、耳進行交際的口頭形式,即所謂口語。后來人們在長期的探索中發明了文字,出現了書面語,使語言的表現形式更加豐富。我國清代學者陳澧曾說:“聲不能傳于異地,留于異時,于是乎書之為文字。文字者,所以為意與聲之跡也”。①書面語在口語的基礎上產生,是口語的加工形式,它們是語言使用過程中的兩種不同的表現形式和風格變異。
詩歌朗誦范例
我的祖國,
我深深愛戀的祖國。
你是昂首高吭的雄雞——喚醒拂曉的沉默,
你是沖天騰飛的巨龍——叱咤時代的風云,
你是威風凜凜的雄獅——舞動神州的雄風,
你是人類智慧的起源——點燃文明的星火。
你有一個神圣的名字,
那就是中國!
那就是中國啊,我的祖國。
我深深愛戀的祖國。
詩朗誦范文
落葉閃過的尾巴
是九月的剪影
倔強的想要揚起
始終不肯落地
伸手掠過的空氣
夾雜著塵土的迷離
似蒲公英的飛行
卻沒它那份清新
我想獨自旅行
穿梭在林間小路里
一個人聽歌,一個人騎車
一個人吃飯,一個人打轉
可以自己看風景攝影
可以自己講笑話給自己聽
就好像一個人的電影
在這個微風吹起的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