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詩推薦:秋浦歌十七首
《秋浦歌十七首》
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組詩作品。這組詩創作于唐玄宗天寶年間作者再游秋浦(今安徽貴池西)時。全詩內容豐富,情感深厚,從不同角度歌詠了秋浦的山川風物和民俗風情,同時在歌詠中又或隱或現地流露出憂國傷時和身世悲涼之嘆。《秋浦歌十七首》
作者:李白
原文:
(其一)
秋浦長似秋,蕭條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東大樓。
正西望長安,下見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
遙傳一掬淚,為我達揚州。
(其二)
秋浦猿夜愁,黃山堪白頭。
清溪非隴水,翻作斷腸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歸日,雨淚下孤舟。
(其三)
秋浦錦駝鳥,人間天上稀。
山雞羞淥水,不敢照毛衣。
(其四)
兩鬢入秋浦,一朝颯已衰。
猿聲催白發,長短盡成絲。
(其五)
秋浦多白猿,超騰若飛雪。
牽引條上兒,飲弄水中月。
(其六)
愁作秋浦客,強看秋浦花。
山川如剡縣,風日似長沙。
(其七)
醉上山公馬,寒歌寧戚牛。
空吟白石爛,淚滿黑貂裘。
(其八)
秋浦千重嶺,水車嶺最奇。
天傾欲墮石,水拂寄生枝。
(其九)
江祖一片石,青天掃畫屏。
題詩留萬古,綠字錦苔生。
(其十)
千千石楠樹,萬萬女貞林。
山山白鷺滿,澗澗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聲碎客心。
(其十一)
邏人橫鳥道,江祖出魚梁。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
(其十二)
水如一匹練,此地即平天。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其十三)
淥水凈素月,月明白鷺飛。
郎聽采菱女,一道夜歌歸。
(其十四)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
赧郎明月夜⒀,歌曲動寒川。
(其十五)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其十六)
秋浦田舍翁,采魚水中宿。
妻子張白鷴,結罝映深竹。
(其十七)
桃波一步地⒅,了了語聲聞。
黯與山僧別,低頭禮白云。
注釋:
1、秋浦:唐時屬池州郡。故址在今安徽省貴池縣西。
2、山公:指山簡。
3、寧戚:春秋時衛國人。
4、白石爛:寧戚《放牛歌》中有“南山矸,白石爛,生不逢堯與舜禪”之句。
5、黑貂裘:《戰國策·秦策》載,蘇秦“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行,黑貂之裘敝”。
6、水車嶺:《貴池志》載,貴池西南七十余里有水車嶺。
7、寄生:一種植物,其根部不扎在土里而依附在松樹、楊樹等枝杈上,靠吸取這些樹的養分而存活。
8、江祖一片石:《一統志》載,江祖山,在貴池西南二十五里處,一石突出水際,高數丈,名曰江祖石。
9、邏人:今稱邏人磯,乃江邊一巨石。人:一作“叉”。
10、魚梁:地名,在邏人磯附近。
11、舟:一作“行”
12、平天:湖名,舊址在貴池西南的齊山腳下。
13、赧(nǎn):原指因害羞而臉紅。這里是指爐火映紅人臉。
14、個:如此,這般。
15、秋霜:形容頭發白如秋霜。
16、白鷴(xián):大型鳥類,也叫“白雉“。
17、罝(jū):捕捉兔子的網,泛指捕鳥獸的網。
18、波:一作“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