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的特點和風格
豪放派風格:大體是創作視野較為廣闊,氣象恢弘雄放,喜用詩文的手法、 句法和字法寫詞,語詞宏博,用事較多,不拘守音律。南渡以后,由于時代巨變,悲壯慷慨的高亢之調,應運發展,蔚然成風。
宋詞的特點
1、每首詞都有一個表示音樂性的詞調(詞牌)。一般說,詞調并不是詞的題目,僅只能把它當作詞譜看待。到了宋代,有些詞人為了表明詞意,常在詞調下面另加題目,或者還寫上一段小序。
2、詞一般都分兩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闋),不分段或分段較多的是極少數。
3、一般詞調的字數和句子的長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
4、詞的句式參差不齊,基本上是長短句。
5、詞中聲韻的規定特別嚴格,用字要分平仄,每個詞調的平仄都有所規定,各不相同。
宋詞的派別
宋詞是繼唐詩之后的又一種文學體裁,基本分為:婉約派(包括花間派)、豪放派兩大類。
婉約派
婉約派的特點,主要是內容側重兒女風情。結構深細縝密,重視音律諧婉,語言圓潤,清新綺麗,具有一種柔婉之美。內容比較窄狹。由于長期以來詞多趨于宛轉柔美,人們便形成了以婉約為正宗的觀念。就以李后主、柳永、周邦彥等詞家為“詞之正宗”,正代表了這種看法。婉約詞風長期支配詞壇,直到南宋姜夔、吳文英、張炎等大批詞家,無不從不同的方面承受其影響。
豪放派
豪放派的特點,大體是創作視野較為廣闊,氣象恢弘雄放,喜用詩文的手法、 句法和字法寫詞,語詞宏博,用事較多,不拘守音律,北宋黃庭堅、晁補之、賀鑄等人都有這類風格的作品。南渡以后,由于時代巨變,悲壯慷慨的高亢之調,應運發展,蔚然成風,辛棄疾更成為創作豪放詞的一代巨擘。豪放詞派不但屹然別立一宗,震爍宋代詞壇,而且廣泛地沾溉詞林后學,從宋、金直到清代,歷來都有標舉豪放旗幟,大力學習蘇、辛的詞人。
唐詩宋詞的具體區別
區別一、表現形式上的不同
唐詩以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為大宗。簡而言之,主要是四句或八句,每句五字或七字。但是唐代詩人作詩,也有用上句式較自由的古體詩,古體詩的句數和字數就很自由。
宋詞指宋代盛行的韻文體裁。宋詞的句式受到所謂詞牌的規范,有固定的句式和押韻,極少全首每句都字數相同,所以詞又稱為長短句,這是注明與詩在形式上的區別。
區別二、題寫內容不同
唐詩大多抒發自己的志向、理想,政治訴求,比如杜甫的“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又如李白的“若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凈胡沙。”
宋詞則更多的是描寫內心中的情感與感動。如溫庭筠的“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區別三、功能主題的不同
其實唐詩和宋詞最大的區別,還是關于音樂方面的。詞是歌詞,無論你寫的是什么,都是倚聲填詞,用來唱的,也就是說,至少在北宋以及南宋初期,詞都是為音樂服務。這與唐詩為作者的抒發志向感情為服務有根本性的不同。
唐宋交界已經是中國兩個不同時代的巨大分界,而唐詩宋詞已是實質的改變。唐代人追求著心性的清白正直,唐人高唱“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唐人坦蕩豪邁,解放個性。而宋人則追求的是瀟灑,追求生活的滿足,釋放個性。兩個不同時代的人不同心態,成為唐詩宋詞存在差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