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金陵唐詩
金陵乃古之楚邑。秦稱秣陵,孫吳稱建業,東晉、南朝稱建康。東晉初年,王導 鎮之以靜 不遷都的方針,成就了金陵成為六朝古都的歷史機遇。隋平陳,建康被平蕩成農耕之地,改名 蔣州 。唐朝時期,金陵的地位發生變化。安史之亂后,唐肅宗于江寧縣置金陵郡。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有關金陵唐詩,希望能獲得大家喜愛。
有關金陵唐詩1:登金陵鳳凰臺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注釋
⑴鳳凰臺:在金陵鳳凰山上。據《江南通志》載:“鳳凰臺在江寧府城內之西南隅,猶有陂陀,尚可登覽。宋元嘉十六年,有三鳥翔集山間,文彩五色,狀如孔雀,音聲諧和,眾鳥群附,時人謂之鳳凰。起臺于山,謂之鳳凰山,里曰鳳凰里。”
⑵江:長江。
⑶吳宮:三國時孫吳曾于金陵建都筑宮。
⑷晉代:指東晉,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
有關金陵唐詩2:金陵酒肆留別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勸客 一作:喚客)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注釋
⑴金陵:今江蘇省南京市。酒肆:酒店。留別:臨別留詩給送行者。
⑵風吹:一作“白門”。
⑶吳姬:吳地的青年女子,這里指酒店中的侍女。壓酒:壓糟取酒。古時新酒釀熟,臨飲時方壓糟取用。喚:一作“勸”,一作“使”。
⑷子弟:指李白的朋友。
⑸欲行:將要走的人,指詩人自己。不行:不走的人,即送行的人,指金陵子弟。盡觴(shāng):喝盡杯中的酒。觴,酒杯。
⑹試問:一作“問取”
有關金陵唐詩3:金陵圖
朝代:唐代
作者:韋莊
原文:
誰謂傷心畫不成,畫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滿故城。
注釋
⑴金陵:古地名,即今江蘇南京及江寧等地,為六朝故都。
⑵逐:隨,跟隨。《玉篇》:“逐,從也。”這里可作迎合解。
⑶老木:枯老的樹木。
有關金陵唐詩4:題金陵渡
朝代:唐代
作者:張祜
原文:
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州。
注釋
⑴金陵渡:渡口名,在今江蘇省鎮江市附近。
⑵津:渡口。小山樓:渡口附近小樓,作者住宿之處。
⑶宿:過夜。行人:旅客,指作者自己。可:當。
⑷斜月:下半夜偏西的月亮。星火:形容遠處三三兩兩像星星一樣閃爍的火光。
⑸瓜州:在長江北岸,今江蘇省邗江縣南部,與鎮江市隔江相對,向來是長江南北水運的交通要沖。
有關金陵唐詩5:金陵新亭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金陵風景好,豪士集新亭。
舉目山河異,偏傷周顗情。
四坐楚囚悲,不憂社稷傾。
王公何慷慨,千載仰雄名。
注釋
“豪士”一一《世說新語·言語》:“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飲宴。”豪士:指西晉滅亡后,從中原逃到江南的豪門士族、王公大臣。
“新亭”又名中興亭,三國時吳建,故址在今江蘇省南京市南。
“舉目”以下二句——《世說新語·言語》:“周侯中坐而嘆日: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山河異:指西晉滅亡,晉元帝司馬睿逃到金陵建立了東晉王朝,山河已經改變。周顴,字伯仁,汝南安城即今河南省原武縣東南人,官至尚書仆射,其父浚平吳有功封成武侯,顓襲父爵,人稱周侯。后被王敦所害。
楚囚——《左傳·成公九年》載:楚國的鐘儀被俘,晉人稱他為楚囚。后世用楚囚指俘虜或者窘迫無法的人。這里指窮困喪氣的東晉士族官吏。《世說新語·言語》載:王導見大家垂頭喪氣,相對流淚,曾很不高興地說:“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
社稷傾——國家滅亡。西晉末年,五胡為亂,劉曜攻陷長安,晉愍帝被俘,西晉滅亡。
王公——即王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