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至 古詩
《客至》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律。全詩流露詩人誠樸恬淡的情懷和好客的心境,自然渾成,一線相接,把居處景、家常話、故人情等富有情趣的生活場景刻畫得細(xì)膩逼真,表現(xiàn)出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和人情味。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這首作品的全文和意思,希望大家喜歡。
《客至》
作者: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餐市遠(yuǎn)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馀杯。
《客至》意思:
草堂的南北漲滿了春水,只見鷗群日日結(jié)隊飛來。老夫不曾為客掃過花徑,今天才為您掃,這柴門不曾為客開過,今天為您打開。離市太遠(yuǎn)盤中沒好菜肴,家底太薄只有陳酒招待。若肯邀請隔壁的老翁一同對飲,隔著籬笆喚來喝盡余杯!
《客至》注釋:
?、倏椭粒嚎椭复廾鞲?,杜甫在題后自注:“喜 崔明府相過”,明府,縣令的美稱。
?、谏幔褐讣?。但見:只見。此句意為平時交游很少,只有鷗鳥不嫌棄能與之相親。
③蓬門:用蓬草編成的門戶,以示房子的簡陋。
④市遠(yuǎn):離市集遠(yuǎn)。兼味:多種美味佳肴。無兼味,謙言菜少。樽:酒器。舊醅:隔年的陳酒。樽酒句:古人好飲新酒,杜甫以家貧無新酒感到歉意。
?、菘希耗芊裨试S,這是向客人征詢。余杯:余下來的酒。
⑥花徑:長滿花草的小路
?、?呼取:叫,招呼
《客至》寫作背景:
這首詩作于詩人入蜀之初,在杜甫歷盡顛沛流離之后,終于結(jié)束了長期漂泊的生涯,在成都西郊浣花溪頭蓋了一座草堂,暫時定居下來了。詩人在久經(jīng)離亂,安居成都草堂后不久,客人來訪時作了這首詩。前兩句描寫居處的景色,清麗疏淡,與山水鷗鳥為伍,顯出與世相隔的心境;后面寫有客來訪的欣喜以及誠懇待客,呼喚鄰翁對飲的場景,表現(xiàn)出賓主之間無拘無束的情誼,詩人為人的誠樸厚道躍然紙上。詩中流露出一種閑適恬淡的情懷,詩語親切,如話家常。
《客至》鑒賞:
這是一首工整而流暢的七律。前兩聯(lián)寫客至,有空谷足音之喜,后兩聯(lián)寫待客,見村家真率之情。篇首以“群鷗”引興,篇尾以“鄰翁”陪結(jié)。在結(jié)構(gòu)上,作者兼顧空間順序和時間順序。從空間上看,從外到內(nèi),由大到小;從時間上看,則寫了迎客、待客的全過程。銜接自然,渾然一體。但前兩句先寫日常生活的孤獨(dú),從而與接待客人的歡樂情景形成對比。這兩句又有“興”的意味:用“春水”、“群鷗”意象,渲染出一種充滿情趣的生活氛圍,流露出主人公因客至而歡欣的心情。
劉克莊《后村詩話》說:“此篇若戲效元白體者。”杜甫自不可能飛躍時空去戲效他后代的元白體,那么從什么角度什么意義上講,《客至》“戲效元白體”呢?簡而言之,元白體就是指淺切平易的詩歌風(fēng)格。綜觀全詩,語勢流暢,除“盤飧”、“兼味”、“樽酒”之外,其馀語句都沒有太大的障礙,尤其是尾聯(lián)虛字(“肯與”)和俗語(“呼取”)的運(yùn)用,足當(dāng)“戲效元白體”之評。另外,詩用第一人稱,表達(dá)質(zhì)樸流暢,自然親切,與內(nèi)容非常協(xié)調(diào),形成一種歡快淡雅的情調(diào),與杜甫其他律詩字斟句酌的風(fēng)格確實不大一樣,難怪劉克莊說它是戲效元白體。